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时间:2021-10-10 14:39:57 五年级作文

【篇一】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辑教学目标:1、掌握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2、学会观察,并写出人物个性。3、认识美好人性,感受美好人性。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指导——写作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吗?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人在外貌,服饰上的区别了。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关键,不在于文字表现的技巧如何,而要在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有发现生活的眼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表达交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二、导学:    个性:在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也就是说同一种美好人生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写人,就要突出人物个性,也就是说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这样,人物形象才能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先听下面一段文字:               临死抓金子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这则故事反映了将死之人的一种个性,凸显了其的特点:守财奴的贪婪。无独有偶,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也描写了一个守财奴临死时的情形,把一个中国式的守财奴描写得活灵活现: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上述名著中的个性描写告诉我们:写人要凸显个性,也就是要突出人物形象。那么,怎样才能突出人物个性呢?这里,老师结合平时学过的课文,给大家几个建议:1、通过人物肖像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从这一肖像(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粗略地知道杨二嫂的个性是:尖酸刻薄。再如:《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鲁迅笔下的闰土:    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对比体现他在旧社会生活的艰难,突显主题。2、通过人物语言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守财奴:“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从这一语言描写可见守财奴具有贪婪的个性。再看下面的小故事: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明确: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也不同。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我们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知道,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通过人物行动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文字——“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了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痛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家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委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地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写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事情,表现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注意了动词的选用,如救车夫的过程中,“扶、蹲、半跪、夹、洗、敷、扎”等动词,在结尾处,写鲁迅先生“只所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按在头上,半天没动,深深叹气,这些动作表现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个性化的动作描写,关键在于“精心锤炼动词”,进行细节化的动作描写。即在这种动作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动词,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再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得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4、通过人物心理描写突出人物个性。如《儿子眼里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从这一段独白的心理描写来看,作者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得十分鲜明,反映了爸爸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实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描写心理的词语有: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慌意乱,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心烦意乱,心粗胆大,心乱如麻,心如刀割 横眉冷对 憨态可掬 面红耳赤 喜上眉梢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等等。描写心理的方法有:一、直接描写。含“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标志。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简洁,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二、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例,“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 “我”毅然牺牲了儿子, 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三、梦境描绘式。这是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梦中出现的事情实际就是心中所想。有一同学曾描写他晚上和同学一起到菜地去偷白菜搞火锅吃,被抓住了的故事,虽然他并不是想去偷白菜,但是他肚子饿,想吃东西是肯定的!四、心理分析式。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如,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五、幻觉展现式。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    例,“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另外,心理还可以通过神态、行动、环境来表现,很多神态、动作、环境都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5、通过人物神态描写突出人物个性。什么是人物的神态?师:请你先看一下《金色的鱼钩》中的这两段话:“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这里的“皱起眉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就是人物的神态。可见,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    像前面说的老班长“皱起眉头”的神态,就是和人物的语言连在一起的。而《一个粗瓷大碗》中的“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出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关。这样写,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如《草船借箭》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过一个“吃惊”一个“笑”的鲜明对比,就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活画出来了。第二点,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考虑到当时、当地人物的心情和文章情节的发展。《在炮兵阵地上》一课写了彭总的三次神态变化。第一次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电闪雷鸣地发作了”,第三次是“彭总压住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这样写,好就好在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更能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除生气、悲伤外,还可以写喜悦、激动、忧愁、恐惧等神态。当然,这要考虑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的处境,不能生拉硬扯。平时,要注意观察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在各种场合的神态怎样,做到心中有数,写人物神态就不费难了。描写神态的词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神态描写示例:1、“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所讲的描写人物个性的方法,都是直接刻画人物个性的方法,即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有时,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还得和侧面描写、环境烘托这样的间接刻画人物的方法相结合。二、讲授侧面描写的方法:1.名段赏析:《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她,脱下帽子戴上帩头,想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这里不直接写罗敷美的形象,而从侧面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一个罗敷。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2.什么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绿”“青”是春雨的滋润、春雨的洗涤。)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效果。3. 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 ①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母亲的影响下能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②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这里重点写暴雨之“暴”,侧面表现祥子在暴雨中拉车如同“挣命”的情景。③以物衬物。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云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渲染出了山峰之高,江面之狭。)4、侧面描写的性质分类:①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都在无意地运用侧面描写,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注:后两者可反用)等。②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写林静,以“鸟鸣”写山幽,以动写静,以动显静,化运为静,越发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小结: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三、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个性。如鲁迅的小说《药》中的:“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她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契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四、小结: “花红虽好,需得绿叶扶持”,这可以看着是对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释。至于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因此,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灵活。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    总之,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并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真正突现了中国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我们在作文时应有意识的加强训练,以达到娴熟驾驭的程度。要写成一完成教材中的写作题目,任选一题。 

王宝杰

【篇二】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老王》教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 假如你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拦住了你。他衣衫褴褛,向你哀求一些施舍,这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老师给你三个选择项,请你根据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做出选择。 A:你觉得他很可怜,会扔给他一点钱。 B:你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可怜,他可能是在骗取别人的钱财。 C:你觉得他很可怜,会主动把一些钱物递给他。 选择A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富有同情心。选择B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理智,社会成熟度很高;选择C的同学,不仅具有同情心而且还有爱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对待面对弱者和不幸者呢?让我们共同阅读杨绛的散文《老王》,也许你会有新的启发。 二、自主性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或语句,并且思考: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2.对于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1有不会读的词语吗?老师来考考同学。请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愧怍:语出自一句古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的印象。 总:英雄所见略同。老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不幸与他的善良。 3.对于这样一个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哪句读出的?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是什么意思?惭愧。 4.读到这句话,我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1)“不幸者”指谁?(老王)“幸运者”指谁?(“我”) (2)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愧怍呢?愧怍,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词?(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没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下面,让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疑惑。 三、互助性学习 1.读课文,说老王。 谈到老王,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不幸和善良。他的不幸体现在哪些方面?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圈点勾画,思考:老王有哪些“不幸”? ①“不幸” 阅读相应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总:穷。老王住的是“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住的条件很差,生活很苦。“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细细品味答非所问地回答,我们可以读出,老王虽然有这么一个栖身的窝,他没有“家”的感觉。“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靠着活命”说明他收入低。 病。“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告诉我们老王身体有缺陷。 孤。“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这说明老王无依无靠; (仅仅是没有亲人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他的?) 第二段“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这就说明因为老王是单干户,人家都排挤他,他遭到了同行的冷落; “乘客都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人们都不信任他。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嘲讽。 总: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有句话说:在所有苦难中,孤独是最大的不幸。穷、病、孤、老,老王都占了,让人同情、叹息! ②但就这样一个不幸、令人同情的老王,却让杨绛念念不忘、甚至耿耿于怀!有感情朗读5-16自然段,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这里的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微小的物件。同时,还要关注描绘细节的字词,哪些词语让你怦然心动、回味良久? 在阅读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让你感动的细节或语句。先小组交流,读一读你最感动的细节,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及时补充。 ①老王送冰与别人送冰有什么不一样?这冰表现出老王的?对,人间有真情,细节见真心。 ②送默存:“坚决不肯拿钱”“你还有钱吗?”“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对,一颗好心比黄金更珍贵。 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同学注意一个语言细节:你还有钱吗?他为何这样问?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杨绛一家当时的处境。 杨绛,是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长他送的是香油和鸡蛋?(是感谢)为什么把惟一值钱的“家当”送给杨绛一家?(因为他视他们为亲人)老王已经生命垂危,行将朽木,为何还亲自来送东西?他要的不是钱,那么老王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老王渴望得到什么? 练笔: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第一人称说说:老王最后送香油鸡蛋的心情。 我躺在病床之上,心想: 是什么力量让老王举步维艰地走到杨绛家?是感恩,是挂念,是关怀,是不舍。这一送,意义不同于以往,是与亲人的告别,是临终的心愿,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温暖,是善良淳朴的心田里绽放的花朵。 老王是一个贫贱不幸,然而他却以他的善良给予了作者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作者曾经动情地说: 投影: 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为金色。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师:文革岁月当属“厚密的乌云”,在乌云蔽空的日子里,老王和作者之间孳生的“一点同情和友情”就应该是那道“含蓄着光和热的金边”了。 ③孤独的老王走了,有着金子般心的老王走了,留给周围人的是一笔谈资而已,可留给作者的却是什么?齐读:“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对老王好不好?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常”与其他人的“不愿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又说作者的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这说明作者一家不仅常常照顾老王生意,还关心他的身体。载客三轮都取缔后,“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生活的关心。 既然作者对老王很关心,为何却还感到愧作? 面对这个木讷而老实的人,杨绛做的够吗?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觉得杨绛哪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 在反省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逐渐清晰起来,一点一点照亮我们的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帮助,得到的却是老王倾尽全力的感激和报答。老王的死,这这座天平彻底倾斜了,也让我深深愧怍了。我愧怍:没有读懂老王的最后相送,为自己没有付出同等情感而愧怍,为自己没有把老王当作亲人。 四、反思性学习 1对于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2杨绛的愧怍,是良心的自责和精神的反省,又何尝不让我们沉思呢?生活中有没有像老王这样的人?你关注过他们了吗?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读过老王的故事,读过作者的愧怍,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总结: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人善之,他人必善之。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杨绛的这声深沉的愧怍,其实在向我们宣扬一种超越亲情、友情、爱情的伟大情感:人道主义。 投影: 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高贵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的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 -----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请永远记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五、练习性学习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 ,就要。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六、补偿性练习 整理笔记,积累“善良”与“爱”格言名句: 本文地址: 

【篇三】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卫风·氓》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忠贞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  5.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女主的感情变化过程。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   ⑴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六艺说有二。)①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②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⑵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作品内容:史诗、讽刺诗、爱情诗、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等样样都有。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3、歌曲导入 ①课前播放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这首歌讲述了什么故事?这首歌讲述的是一对情侣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那句“爱你/想你/ 怨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缠绵凄恻,令人动容。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读准字音,读顺语句。2.意读:理解文意,注意停顿,理清全诗叙事思路,把握各诗节的联系。3、学生概括故事大意示:全诗讲述一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故事下列几个阶段:相恋——婚变——被弃三、穿过千年时空,跨越千年的《诗经》,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提示:可以考虑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去总结悲剧的根源。明确:(个人原因)她认为婚姻悲剧根源是沉迷于爱情。因而,她发出了感叹“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爱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社会原因)一,男子负心说。 社会地位的变化(经济地位  政治地位)女子对他的称呼前后是不一样的,始称氓,又称为子,或直呼复关(以居住地命名),而遭遗弃时却称为士,士在当时是官名,分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由此可见,氓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诗中虽未交待他如何由商人而士,但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难得出结论。春秋中后期,周初的“工商食官制度”(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从事生产和贸易。)渐次解体,商人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图利甚多。社会政治地位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逐渐上升。像卫国的子贡(儒商鼻祖,端木遗风),越国的范蠡,皆富可敌国。子贡在鲁国、卫国都做过大官,在政治上取得很高的地位。氓得到妻子不薄的嫁资(以而车来,以我贿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为以后发展成富商打下了基础,有了钱,买个官职来提高社会地位是轻而易举之事,各种形式的卖官鬻爵从古至今都是屡见不鲜。所以社会地位的变化是造成这场恋爱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年老色衰说。用桑叶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容易让人想起女人的年老色衰。王国维有两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许美貌不在,爱情就衰弛。这是让人伤感的。书中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提到了一种植物——桑树,写桑树的叶子由新鲜润泽到枯黄陨落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我们联系一下上节课讲过的诗经六艺中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什么是赋,赋是铺陈其事,什么是比——以彼物比此物,简单说就是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理解为联想。比和兴在诗歌中常常同时使用,例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有这么几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是一个明显的比兴,那么它喻的是什么呢? ——喻女子年轻貌美。也暗示女子的劳动女性身份,及女子的勤劳。 三,财富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恩格斯说:“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此言不虚。四,社会风俗说。子无良媒“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她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①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②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④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⑤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⑥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3. 这一系列的行为深深伤害了抒情女主人公,或者说,面对如此不堪的婚姻,女主人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怨将归于何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离开。(“亦已焉哉”那就算了吧) 三 孔子说:“诗可以兴(感发意志),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群(沟通交流),可以怨(怨刺时政),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认为故事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来。痴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美丽 勤劳 善良 坚强独立(决绝离开) 有一首“郑风”——《遵大路》,同样写女子被抛弃,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所谓“遵大路”,就是“沿着大路走”。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衣袖。 “无我恶兮”——不要嫌我不好。 “不寁(zǎn)故也”——难道你不念我们的旧情吗?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手。 “无我魗(chǒu)兮”——不要嫌我丑。 “不寁好也”——难道你不念我的好吗?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 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经过比较,《氓》中的女主人公的选择表现出她有什么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刚才同学说的 刚强、坚强、独立的一面。相较之下,我们对《氓》中的女子更在心里感叹和钦慕。她不是一个感情的乞讨者,有一种“宁为玉碎”的自尊,绝不苟且,这决绝的选择让人觉得可贵,可敬。延展到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婚恋感情观应该是怎么样的——平等独立,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感情观。    《氓》中的女主人公,命运多舛,但是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和她类似的女性形象,我们都知道哪些呢?在后世,再往后推大约一千年,有《孔雀东南飞》中的女子刘兰芝,再往后到了现代,有鲁迅先生笔下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女性子君,还有巴金笔下《寒夜》中的曾树生。这些勇敢追求自身幸福的女子让我们理解感情的真谛,学会生活的智慧,她们的美存在于字里行间,永不消散!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 在婚姻中女性是作为“人”的形象和男性站在一起,那就是要有人格的独立,有女性的尊严;它需女性自我内心空间的独立,“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自己的工作(事业)的独立,经济的独立,又有相当的学识修养,有理想有追求亦有毅力并兼备传统女性的温柔、体贴、勤劳、坚韧。     我的看法: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天真的。世界上没有不变的感情,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感情。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实实在在、平平淡淡中生长起来的爱情。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四、小结: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通过女子自述中欢喜——悲伤——哀怨的感情变化,塑造了一个温柔、痴情、善良然而却深受不忠爱情的伤痛,之后变得清醒、坚强的女性形象。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自然而然生成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其实,文学的真谛正在于此——描述最本真的生活,表达最朴素的感情。由此我们也可以获得启迪,在我们写作中,也应该抛去那些浮华的外表,用我们手中的笔,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情。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也就是说诗经三百“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课后作业:你认为抒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六、讨论题:  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七、作业: 1、课后背诵并默写全诗。 2、将本诗改写成诗歌或小小说。 3、推荐阅读《诗经》《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注意比较《诗经》以后的诗歌对其有何继承和发展。野百合也有春天我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 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 开放在水中 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彷佛如同一场梦 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 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 吹入我心中。 而今何处是你往日的笑容, 记忆中那样熟悉的笑容 。 你可知道我 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 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 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从来未曾拥有的 总难陷入哀伤和欢愉; 从来未曾属于真情的是空幻的物语。 而今当你说你将会离去, 忽然间我开始失去我自己。 你可知道我 爱你想你念你怨你 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 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 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寂寞的 山谷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 。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 野百合也有春天。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的改写模板——《关雎》。(余冠英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版本是诗经最权威的版本。著作是《诗经选译》。) 水鸟儿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菜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明确: 那个人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哪里真是来换丝,是来找我谈婚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转回。并非我约期又改悔,你无良媒来提亲。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痴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总有岸,沼泽虽阔亦有边。两小无猜多快乐,又说又笑,哪儿有愁烦?不愿想那旧日誓言。从前的誓言都不回忆了(你已是恩断义绝)。那就算了吧! 

陈晓虹

【篇四】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和平镇实验小学 田敏

一、说教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旧知识,整体把握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情感方面: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因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

六、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什么是“亲人”?

2.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板书:朝鲜人民)究竟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

(三)、精讲细读,体会感情。

先让学生个人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边划使你最感动的句子。以大娘送打糕之事为例。出示“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教学中紧紧围绕“雪中送炭”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逐个分析“雪”“送”“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学生联系实际体会志愿军处境艰难,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来送打糕。再反复朗读,体会文中表达的情谊。

再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适时出示“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唯一的亲人”,体会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再理解不同句子表达效果的强烈比较。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提问这是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吗?使学生体会反问句使感情更加强烈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到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然后采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学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然后由“扶”到“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课文这一部分。因为这两段写志愿军同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写法与第1自然段相同,其内容顺序可概括为“抒发感情——回忆往事——赞颂”。根据这个内容顺序,让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分层训练。落实新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学习中的独特感受”的要求。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亲人的内心世界。

提问: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付出了什么代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再引入大娘,小金花,大嫂知识千万朝鲜人民的代表,他们为什么愿意为志愿军付出那么高的代价?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和图片来理解,从中感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用生命与鲜血架起了一座中朝友谊之桥,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充满感情,作者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的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的句式表达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这时,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段,读中悟、悟中读,以多次反复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感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朝人民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八、说作业设计

为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的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读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查看有关抗美援朝的影视资料,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3).课后小练笔。

九、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朝 送打糕 昏倒路旁

大娘 救伤员 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炸成残疾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样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激发了他们的感情。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在课文表达方法的特点方面拓展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篇五】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10月的某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作者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本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体会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的代价,对志愿军的亲情、真情、深情,而且还应深刻地体会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不仅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导学目标、导学重难点:

根据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及这篇课文的特点,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我定了本课的导学目标:

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本课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令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

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导学重难点:

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导学重难点:

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导学准备:

1、课前给学生一份预学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段批注感受。并安排学生收集、阅读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背景及英雄人物的文字图片资料。

2、编写导学案,制作课件(分别场面图及重点句段幻灯片)

四、说教法、学法

1、根据本课特征,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再现法

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出示大娘送打糕的情景图片,再现出自愿军追忆的令人难忘的感人场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以读代讲法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中朝人民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才能加深理解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也是适应大纲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2、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迁移法; (2)读悟法; (3)想像理解;

五、说课堂设计思路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使其在“感动”中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感动中体会重点语句及

反问句等一些特殊句式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根据以上理解,有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预学:创境激趣,铺垫情感。预学反馈,直奔主题。

1、触摸历史,走近文本

教师动情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背景,志愿军为抗美援朝所作的牺牲。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写作背景,走进文本,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创景读课题,进一步烘托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

2、预习反馈

首先出示课件,设计“我会读”,指名读生字并组词,全班齐读。使学生在预学基础上巩固生字词。接着问: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心里,“亲人”具体指谁?这样很快将学习推进主题。概括主要事迹,帮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顺了课文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过渡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内容。

二、互学:小组展示,品析语言。读悟结合,拓展教学

(一)、小组合作交流:

(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娘的故事让你感动吗?在这目标下,教师给出学习方法,学生合作学习有了突破口,易于入手,为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了保证。在小组交流时,我深入小组,帮助他们解析目标,指导方法。

(2)小组展示:

1、生读“大娘送打糕”部分谈感受,师出示句子。为将学生理解引向深入,教师点拨: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这样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大娘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②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 (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在读中深化情感)

2、生读“大娘失去小孙孙”部分并谈体会。教师引导抓住“唯一“理解谈感受。学生谈到唯一是“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再没有第二个„„“师追问:“失去唯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此时创境读:是啊,一桌饭菜做好了,你只能——,家里没柴做饭了,你只能——,病在床上三天了,你只能——,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师: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背起”“丢下”“唯一”感受大娘的大爱。 其实,在这8年的时间里,

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

3 、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师点拨: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什么?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朝鲜阿玛尼对志愿军的默默奉献,慈母般的爱,突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中心。然后再带着感情朗读,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将读与悟有机结合。在大娘形象呼之欲出时,学生再谈大娘是个怎样的人,相信主旨“比山高比海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跃然纸上。

4、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点拨:“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个句子训练,在比较两个句子中让学生领会反问句在表达上的强烈效果。

教师过渡:而今,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日子,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也赶来相送了!此时,我们的战士深情地对大娘说——出示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生读。接着进行了创境引读感受大娘与志愿军的依依惜别之情,志愿军对大娘的心疼和体贴。

创境朗读后出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一段话进行拓展,继续升华感情。

三、评学

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播放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事迹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到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是用鲜血凝结成的。

2、今天,在与志愿军战士分别的今天,站台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这位白发苍苍的,失去了唯一亲人的老大娘也赶来了。此时此刻,她泪流满面,紧紧地拥抱着志愿军战士,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大娘的心里话。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做得好的:1、开课创景铺垫了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有实效性。2、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情感,在感悟中朗读升华了情感。

不足:教学目标设计不够精准,学法提示的设计未能很好指导学生学习;教学中抓的点太多,面面俱到,教学缺乏一个轻重的区分;教师点拨实效性不高,未能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并升华主旨,而是零乱的;朗读缺乏层次性,没有读出那种情感。

【篇六】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14、《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北龙化学校 宋雅琼

一、说教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我将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感受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

2、领悟课文开头劝慰--中间叙事---结尾抒情的表达特点,并学会应用。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而教学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领悟课文开头劝慰--中间叙事---结尾抒情的表达特点,并学会应用。是我这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至于教学过程,刚才各位老师和领导都已经看到了,所以我也不再赘述。

五、设计意图

我一直这样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而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语文的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的,即“怎么写的”,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的写味,和品词品句的品味上。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刚拿到这篇课文时,我便注意到了,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是十分有特点

的,尤其是前三个自然段,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而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结尾呢,又是运用反问句来抒发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真挚的情感。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只去抓重点词品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然后把重点放在感悟写作特点并学会应用上。可能有些老师会质疑这样设计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却觉得对于教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要达成的目标去适当的取舍。毕竟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一切的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写作上。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而这节课也是我初步的尝试,把这样一节课呈现给各位领导和老师,也是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够批评指正,帮我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

六、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激发了他们的感情。并在他们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后,创设情境,利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去进行写作的训练,突破了重难点。但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小练笔的展示太少,不能在课堂关注所有学生,并指导写作,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篇七】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颍州区三合镇孙庄小学 唐洁

一、说教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结合课前预习,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

(2)技能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情感方面: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因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 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

六、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1、谈话导入:上课之前,有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大家看,有这样一个词:亲人,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你血脉相连、相通的人。(让学生说一说与身边的亲人的感情)今天,我们要关心的是,除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被自己爱着,在这个社会上,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在互相关心着、爱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再见了,亲人》。

检查课前预习,简介时代背景。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悍然越过了“三八线”, 南朝鲜、北朝鲜中间有一条线,叫“三八线”,越过来,就打到了北朝鲜,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出兵增援朝鲜,所以,13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万人出去了,14万人的生命就留在了朝鲜,常眠于这块土地之上,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还有许多许多„„

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就是1958年10月的一天,我们的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在这个时候,他们喊道:再见了,亲人!同学们,你们听:火车已经快要离站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手拉着朝鲜人民的手: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体验一下,8年结下的深情,现在就要分别了。同座位的同学体验一下。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难忘的记忆。(板书课题)。(课件中插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让学生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中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之气,也可让学生介绍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网上下载收集的本课资料,让学生感知时代,亲近文章内容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a、注意拼读生字。b、思考: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哪些亲人?她们究竟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谁为谁干什么?)(以问题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问题,学生就得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着力体现自主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读书的目的性。)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战役 封锁 暂时 供应 硝烟

雪中送炭 唯一 情谊 噩耗 刚强

3、说说志愿军眼中的亲人指的是谁呢?(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板书:朝鲜人民)究竟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呢?

(三)、精讲细读,体会感情。

先让学生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边划使你最感动的句子。以大娘送打糕之事为例。出示“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教学中紧紧围绕“雪中送炭”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逐个分析“雪”“送”“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学生联系实际体会志愿军处境艰难,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来送打糕。再反复朗读,体会文中表达的情谊。

再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适时出示“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唯一的亲人”,体会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再理解不同句子表达效果的强烈比较。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提问这是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吗?使学生体会反问句使感情更加强烈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到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

然后采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学法,引导学生学习第2、3自然段,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然后由“扶”到“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课文这一部分。因为这两段写志愿军同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写法与第1自然段相同,其内容顺序可概括为“请求——回忆——赞颂”。根据这个内容顺序,让学生自学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分层训练。落实新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学习中的独特感受”的要求。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亲人的内心世界。

(四)以读激情, 概括中心。

再读1-3自然段。提问: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些什么,付出了什么代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充满感情,作者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的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的句式表达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这时,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段,读中悟、悟中读,以多次反复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感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朝人民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八、说作业设计

为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的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读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查看有关抗美援朝的影视资料,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并把使自己感动的词句抄下来。

九、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朝 送打糕 昏倒路旁

大娘 救伤员 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炸成残疾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样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激发了他们的感情。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在课文表达方法的特点方面拓展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篇八】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再见了,亲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展开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本课讲的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场景,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方式写的,通过对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代表人物的感人事迹的追忆与描述,再现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场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如下目标: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战役、捣米谣、噩耗”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并把使自己感动的词句抄下来。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再现文中描写的动人场景,提高学生的文字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会临别在即“亲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之间用鲜血铸就的深厚情谊。

3.重点、难点

语文重在读,重在“读中悟情”,所以我将通过朗读再现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从而感受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作为本课的重点。

由于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没有过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将把重点把握感叹句、反问句等特殊句式的作用,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本课的文本特点,我选择了如下教法,并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和优化组合:

1.运用朗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品读、自由读、齐读等,从而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效果。

2.运用讲授法。战争时期与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学生对战争环境下人们之间建立的感情较难把握,老师需要针对相关语句加以分析,重点讲授。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评点阅读法。在学生朗读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我会适时进行点评,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语句,领会描写情景;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用以指导写作。

2、合作探究法。课堂运用小组探究的形式,探讨课文的重点,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相互启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1.解析题目,导入课文

本文的题目是“再见了,亲人”,是整篇文章的题眼。全文都围绕告别的主题展开描写。所以,对课题的理解非常重要。在上课伊始,我会先板书“亲人”,请学生先谈一谈对“亲人”这个词语的理解,初步理解普通意义上“亲人”的含义,为深入领悟本课中“亲人”的意义做好铺垫。再板书“再见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初步体会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最后,带着这种初步的体验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情感经验,初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题,体会突出重点字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为后面情感升华后真情的诵读打基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会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接下来顺利的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友谊的谊读作四声,解释谣、挎、跺、篮的偏旁利于记忆和区分。

2.扫除字词的阅读障碍后,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把握文中的典型人物: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以及他们与志愿军之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初步把握“亲人”告别背后难舍难分的情愫。

3.品读体验,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重点朗读第一段对大娘说的话,抓住设问句、感叹句等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使学生理解“雪中送炭”“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如在教学(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式是设问句,通过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不,永远不会,更加坚定的表达了会将大娘的恩情铭记在心。

(2)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重点指出连续用的几个动词“顶、冒、穿、送”,形象的再现了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来送食物的整个过程。顶,说明了食物的很重,冒,说明危险带给人的恐惧,穿,体现了枪林弹雨的密集。雪中送炭,体现了大娘送来的食物如及时雨般对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

(3)

【篇九】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14、《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结合课前预习,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

(2)技能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3)情感方面: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因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

自主读悟,圈点勾画,合作交流.

六、说学法

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

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抽生注音并组词,齐读,指出易错地方。

2、听写词语。

3、辨字组词,给加点字注音。

4、理解词语

打糕: 噩耗: 捣米谣: 雪中送炭: 硝烟: 同归于尽: 崎岖:

5、分组朗读课文,指正读音。

6、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二、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找出人上你感动的句子并谈体会。

1、小组学习。

2、师根据生汇报的情况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句子进行理解。

3、说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

三、研读4~6自然段,体会朝中人民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感情。哥哥好,你们学校那个去成都听课?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祈使句开头,反问句结尾,中间追忆往事的写法。)

请大家仿照课文的写法,可以以你自己的口吻对身边的亲人,可以以志愿军的口吻对产线人民,也可以以朝鲜人民的口吻对志愿军,写一段话。

九、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

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

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