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时间:2021-10-10 14:04:27 六年级作文

【篇一】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

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h=S侧÷C C= S侧÷h

S侧=∏dh=2∏rh

5、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S表= S侧+ S底×2

=Ch+∏(C÷∏÷2)² ×2

=∏dh+∏(d÷2) ²×2

=2∏rh+∏r²×2

(计算时最好分步使用公式,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6、圆柱表面积在实际中的应用:

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

油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

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 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

7、圆柱的体积:V=Sh h=V÷S S=V÷h

V=∏r²h (已知r)

V=∏(d÷2) ²h (已知d)

V=∏(C÷∏÷2)² h (已知C)

8、 把一个圆柱体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过程中,形 状发生了变化,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2rh.

9、圆锥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

10、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11、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反之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11V锥= 3V柱=Sh 3

1V锥= 3 ∏r²h

1V锥= 3 ∏(d÷2)²h

1V锥= 3 ∏(C÷∏÷2)²h

12、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1)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3)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13、生活中的圆锥:沙堆、漏斗、帽子。

典型题: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即h=C=∏d,它的侧面积是S侧=h²

2、 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表面积扩大2倍,体积扩大4倍。

3、 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

倍。

4、 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表面积不变,体积扩大3倍。

5、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和是4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 列式为:48÷(3+1)或48÷(1+ ) 3

6、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差是24立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求圆锥体积列式为:24÷(3—1)或24÷(1— ) 3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2厘米,圆锥的

高是( )厘米。

V柱=V锥

1 Sh= 3 Sh

1 2=3h

1 h=2÷3

h=6

1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1Sh= Sh 3

14 = S 3

1S=4÷ 3

S=12

17、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如果圆锥的高是3.6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3.6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1Sh 1

Sh 6

1 h = 3×6×3.6

圆柱的高:h = 7.2

1Sh 1

Sh 6

1 3h×6 = h

2h = 3.6

圆锥的高: h = 1.8

18、一个圆柱体,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底面积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

柱的体积减少了( )立方厘米。

C=S侧÷h r=C÷∏÷2 V=∏r²h

=94.2÷3 =31.4÷3.14÷2 =3.14×5×3 =31.4(厘米) =5(厘米) =235.5(立方厘米)

19、把一个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的圆柱体切削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这个切拼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2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底面积是9平方米,高是几米?

1列式为:3×9×h=12

21、思考题: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2,圆锥与圆柱

高的比是(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篇二】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提纲

吾山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设计人:辛连君 李磊磊 2012年5月14日 第一部分 数和数的运算 一、知识点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约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6、奇数、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

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7、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

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分。 (四)百分数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2、小数的分类 (四)数的读法和写法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

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来表示。 (五)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

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

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六)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七)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八)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九)性质和规律 1、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4、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二、基本练习

一、 填空题。

1. 我们学过的整数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的 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 从个位到千亿位分( )级,( )是( )级, ( )是( )级,( )是( )级。

3. 12953300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4.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 写作( ),读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

5.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精确到亿位是( )。

6.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 )。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和( )。

7. 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

8.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它缩小了( )倍。 9.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 )。

10.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 );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的 三位纯小数大( )。

11.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1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0.329 1.024 1.6 0.705 1 0.333„„ Π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二、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最大的小数单位与最小的质数相差( )。 A. 1.1 B. 1.9 C. 0.9 D. 0.1 2. 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的约数有( )个。 A. 2 B. 4 C. 6 D. 8 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 A. 增加100倍 B. 减少100倍 C. 扩大100倍 D. 缩小100倍 4. 3.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 A. 3.99 B. 4.0 C. 4.00 D. 3.90 5.大于0而小于1的数( )。 A.一个也没有 B. 无数个 C. 有10个 D.以上都不是 三、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 2.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原来的小数就扩大1000倍。 „„„„„„„( ) 3.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 4. 1.666是纯循环小数。 „„„„„„„„„„„„„„„„„„„„„( ) 5. 两个不相等的数,它们的和一定大于它们的差。„„„„„„„„„„„( )四、 直接写出得数。 432-198= 4.35+1.8= 2.4×5= 1.25×0.8= 1÷0.25= 68.5+40= 3.2×20= 8.4÷21= 3.75+0= 10-0.6= 0.1×0.1÷0.1×0.1= 999+99+3= 5.4÷1.5÷6= 6.87-4.9-0.87= 第二部分 数的运算 一、知识点 (一)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

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

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

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二)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三)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6. 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二、基本练习

一、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08×1.7 7÷11 4.8÷0.7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用两种方法验算) 2. 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四)分数四则运算 1. 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五) 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 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二、 用简便方法计算。(要写出简算过程)

6.8-1.36-0.64 21.9+(15.7+18.1)

(2.5×73)×0.4 2.6+7.7+7.4+3.3

★9×(7000÷63) 5.6×1.25

★11.1÷0.25 0.2×1.8×0.5×10

457÷25÷4 ★21÷1.25 ★(8700+870+87)÷87 5.3×4.9+5×5.3

【篇三】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我制定出如下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有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在最后一章安排了总复习内容,形成四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这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复习中,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3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10课时)

1、加深对有关图形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认识。

2、明确有关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的推

倒过程。

3、 体会公式推倒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方法。

4、解答有关平面图形周长、面积、常见几何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5、体会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放大与缩小,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1、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各种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2、能根据统计图表所呈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3、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意义,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综合应用(4课时)

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3课时)

2、数的运算(5课时)

3、式与方程(2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2课时)

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测量(2课时)

2、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2课时)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4课时)

4、图形与变换(1课时)

5、图形与位置(1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综合应用3课时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5、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对差生的转化,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学生互助、家长督促等。统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以得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6、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

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就明显了。

7、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篇四】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

熟记: 125=0.2 5= 0.4 34

5= 0.6 5=0.8 131357

4=0.25 4= 0.75 8= 0.125 8=0.375 8=0.625 8=0.875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28302006000 读作: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27.036 读作: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五亿零8千 写作:

三百八十点零三六 写作: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 32 14 56 158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 70 655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 45 876

4、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2 ),最小的合数是( 4 )

1

100以内的质数:83、89、97 。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互质数的几种情况:⑴、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如5和13)

⑵、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⑶、1和任何数都互质。(如1和8)

(4)、两个都是合数或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如4和25 11和15) 如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4和28 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例:4和15 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三)分数和百分数

1)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13) 的分数单位是3 a 3 被除数a 4) a÷b= 除 数 ushua b

5)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1,2 ...这样的数叫做带分数。

2 3

3 4

6)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7)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五成表示( )%

“折扣”表示某种商品降价的幅度。 如:75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 )%

8)大小比较:当小数、分数、百分数混合比较大小时,一般先把各类统一成小数进行比较。

如:把0.7 2 67% 0.667 从小到大排列。 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四)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加减乘除混合的算式要(先乘除后加减);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要(从左到右)。

2)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率: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减法运算性质:a―b―c = 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 = a÷( b×c )

3)简便计算:(写出简便的一步)

1444453×+÷15 101×33 ×99+ (+5)× 5.63×6.34+0.563×

36.6 159558

5

25

×32×1.25 ――÷25÷4 772

15.43-(2.6+5.43)

3÷0.25 20

(五)比和比例

1、意义和性质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

3、按比分配

例: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120÷4=30(cm)-----先求出一组的长宽高的长度。

30÷(3+2+1)=5(cm)-----再求出一份的长度。

最后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宽、高:4、正反比例:

y=k(一定) x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x×y=k(一定)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1)熟记以下关系式以便于判断: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单价×数量=总价

出勤人数÷总人数=出勤率 出油(粉、米)质量÷大豆(总)质量=出油(粉、米)率

每天读的页数×读的天数=总页数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2)熟记以下两种量的关系:

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成( 正 )比例。 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 正 )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 4 (一定)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不成 )比例。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 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不成 )比例。 (长+宽)× 2 = 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 反)比例。 长×宽=面积(一定)

圆的面积和半径( 不成 )比例 。 圆的面积 ÷ 半径的平方 = ∏

圆柱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反 )比例。 圆柱底面积×高 = 体积(一定)

圆锥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反 )比例。 圆锥底面积×高÷3=体积(一定)

圆锥底面积×高 = 体积×3(一定)

5、解方程、比例(写出下一步)

215x + x =42 4.2×(x -5)=126 =30:3 4 x -34.2=2 x 32x

(六)常见的量

记得一些常用的量,以便比较判断:

2 (指甲面) 1dm2 (手掌) 1m2 1公顷(两个操场)

3 (色子) 1dm3(粉笔盒) 1m3 (讲台桌) (口服液) 1L(中瓶一鸣奶) 克(一分硬币) 1千克(一包味精) 1吨(一只小象)

3、单位换算:

乘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

例:4.8平方千米=( )公顷 78分=( )小时

(七)数学思考

1、找规律:书上p91例5

3

条线段。

列出算式找规律: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前(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

如: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

2、多边形内角和:书上p94第3题

方法: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再求若干个三角形内角的总和。

多边形内角和与它们边数的关系是: o×(边数-2)= 多边形内角和

9边形的内角和是:180 o×(9-2)= 1260 o

(八)空间与图形

1、熟记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熟记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2、三角形: 分类: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顶角是60o等腰三角形一定是( 等边 )三角形。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o,这一定是( 锐角 )三角形。有两个角是45o的角一定是( 直角 )三角形。

3、长方形: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 不变 ),面积( 变小 )。

4、圆: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2 )倍,面积扩大( 4 )倍。

任何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 )倍。

5、长方体:

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都变为原来的2(3)倍,那么它的总棱长也扩大2(3)倍,面积会扩大4

(9)倍,体积会扩大8(27)倍。

6、圆柱圆锥: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 3倍 )。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圆锥体积看成(1份),可把削去部分的体积看成(2份),圆柱的体积就有这样的(3份)。

7、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这个物体的体积就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九)图形和变换:

1、对称:一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完全重合。 作图要求:先找对应点再连线。

2、平移:平移后图形完全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变。

3、旋转:注意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后图形的大小形状形同,只是方向变了。

作图提示:遇到稍难的题可先把原图画在练习纸上,用笔顶住“o”点按要求转动,再照样画。

4、放大缩小:如按2:1放大,各边都要放大到原来的2倍。 (十)统计和可能性

1、统计图分类: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2、可能性:可能性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任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般在0-100%之间。

求可能性大小:在盒子里放1个红球,3个黄球。

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列式计算):

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列式计算):

(十一)综合应用

1、一般实际问题: 熟记常用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单位产量×总面积=总产量

2、典型实际问题:

(1)求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例1:小东读一本故事书,前3天共读81页,后4天共读136页,小东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例2: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是93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8分,那么英语是多少分? 例3:小东数学成绩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而后三次的平均分是90分,第三次成绩是多少分?

(2)先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总数÷份数= 一份数)

4

例:45头马每天要吃干草540千克。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5头马,每天共吃干草多少千克?

例:某矿泉水进货时4瓶5元,售出时每瓶1.5元,要想获利300元,需售出矿泉水多少瓶?

(3)先求总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或有这样的几份

例: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 想:先求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再求现在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

(4)相遇问题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例:两地相距275千米,客车与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分数、百分数问题(1)求A是B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方法:确定谁是单位“1” B是单位“1” A÷B

例:六(1)班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求A比B多(少、增加、减少、提高、降低)百分之几?

方法:(多、少、增加、减少、提高、降低)的量÷单位“1”

例:现在买一台收音机用160元,比过去少用85元,收音机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

(3)求A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方法: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分率对应量

例1:一堆450吨的货物,第一天运了总数的21,第二天运了总数的。两天共运货物多少吨? 96

例2:一个书包原价5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10%,现价多少元?

(4)已知A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A

方法: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例1:一袋面粉,2天吃了2,正好吃了16千克,这袋面粉多少千克? 5

2例2:一袋面粉,2天吃了,还剩下6千克,这袋面粉多少千克? 5

例3: 小明家二月份用水20吨,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20%,一月份用水多少吨?

例4:六(1)班开展活动,全班21的同学布置教室,的同学采购物品,其余14人准备节目,六(1)班全班有45

12多少人? 想:求全班人数就是求单位“1”的量,14人对应的是全班的和以外的人 45

是否已认真看、记、背? 家长签字:

5

【篇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教学计划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篇六】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2015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2015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总复习知识点

目 录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 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

(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 S= πr2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差÷(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基 本 概 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 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

正整数(1、2、3、4、„„)

(3)整 数 零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1、-2、-3、-4„„)

2、零的作用

(1)表示数位。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

(2)占位作用。

(3)作为界限。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1)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7)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8)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9)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1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2)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3)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4)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17)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8)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⑤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⑥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⑦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19)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①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③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4)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5)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π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7)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8)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9)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如: 3.1222 „„ 0.03333 „„

(10)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 3.777 „„ 简写作:3.7(•) ; 0.5302302 „„ 简写作:0.53(•)02(•) 。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