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1-10-10 13:37:59 五年级作文

第一篇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桂花雨》教学设计 (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桂花雨》教学设计

龙城第二小学 五年级 刘映华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意蕴丰富、语言质朴的回忆性借物抒情散文。台湾作家琦君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桂花香气弥漫,故乡如影随形,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文章四溢浓浓思乡之情。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其中“摇花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是本文的难点。 设计理念:

本文是略读课文,正如叶圣陶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因此, “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是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准备:关于桂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利用ppt出示到塔山公园拍摄到的关于桂花的图片,这是什么花?(桂花),假如这些星星点点的桂花飘落下来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7*桂花雨)

2、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导入让学生视觉上得到满足,从而喜欢上这节课。)

二、自读课前导语,明确目标

轻声速度阅读提示,看看向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结合上半部分的问题提出。(学生小结)

点击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摇桂花、看桂花雨)

2、体会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略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自读是培养学生的独自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本大意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1、请大家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

2、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3、读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错音,不读破句子。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师生相机评价。

5、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设计意图:在初读时,安排大量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对文本有大致的了解,为学习下文做好必要的铺垫。)

四、感悟课文

(一)体会“桂花香”

1、再次点击出现桂花的图片,跟众多的花来相比, 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找出有关的句子评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这个句子里,哪个字突出说明桂花的香气?

②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板书:缕缕桂花香)

(设计意图:通过找出相关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引导学生去评析,为作者表达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做铺垫)

(二)体验“摇桂花”,沐浴“桂花雨”

香气扑鼻的桂花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她一起去摇桂花,感受一下桂花雨吧。

1、自由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的心情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还可以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2、交流。(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并出示句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指名读这个句子,教师作点评。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个句子有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能加个提示语,喊一喊吗?

(出示:我就( )地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4、学生练习填写,教师相机订正。

5、指名读这个句子,教师作点评。

(板书: 摇摇桂花乐

点点桂花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去体验如何摇桂花,才能感受桂花像雨飘落下来打在身上的感受是多么的快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感悟思乡情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体味下面的句子: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同学们练习读这个句子,老师相机引导。

2、小组讨论:杭州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订正。

4、由此看出,我们一般是用鼻子去分辨香气的,而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呢?

5、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

(板书:切切故乡情)

5、齐读这个句子。

(设计意图:理解母亲的话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因此,设计了以读、讨论、汇报、引导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在母亲的心中,故乡的桂花是最香的,其他地方的桂花是不可替代的,从而,体现出作者和她的母亲是用真情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五、感情朗读,拓展升华

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了呀,同时,作者也把快乐带给了我们, 让我们读喜欢的段落,体会童年的摇花了,体会浓浓的思乡情吧!

1、学生练习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读这个句子,教师作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喜欢段落的激情朗读,深深地感受作者儿时的快乐,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达到以读带讲、以读悟请、情中感化、情中理解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摘抄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语句。

2、选做题:推荐学生阅读:琦君散文集《桂花雨》、林海音《城南旧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摘抄体现童真童趣的语句目的是为了积累巩固,对写童年趣事一类的作文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积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推荐相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达到了课外延伸的目的。)

板书设计:

缕缕桂花香

7*桂花雨 摇摇桂花乐

点点桂花雨

切切故乡情

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是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全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理解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在授课的过程中,按照本文设计,收获到的亮点很多,教师教得顺当,学生学得开心,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时候,学生的感受不深,回答的很片面,我想是我的引导技巧不够到位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考验老师的内容还很多,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第二篇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桂花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暑假备课专辑  

《桂花雨》A、B教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杨崇娟

A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声):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树呀树起来……(歌声渐弱)师: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故农历八月在民间被称为“桂月”,著名诗人陆游曾用“桂子飘香”形容

  要注意哪些内容?

a.作者最不能忘怀的童年往事是什么?b.边读边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c.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d.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体会。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可以依班里学生情况,同桌合作或者自由组合。)

师:分别画出描述桂花树的语句,画出摇桂花和表达心情的句子,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并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感受。

3.汇报交流学习效果。

a.指名朗读,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b.汇报学习效果。

c.交流读后感。(学生可从述说桂花树的样子,描述桂花的香味儿,复述摇桂花的情形等方面谈感受。)

d.读一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e.指导朗读这一句。

4.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那部分课文,注意读出自己的体验,大家品评。品评的时候注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四、指名读全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师:我们通过自读课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作者叙写这些内容主要是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指名读文。

中秋节前后的佳景。(出示有关课件:桂花图片配解说。桂花树,又称木犀,长绿乔木,花小,黄或白色,及香,供作香料,原产我国,久经栽培,变种极多,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做糕饼等食物,肉桂树的皮,即桂皮,可入药,又可作调料。)

2.(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谈一谈对课题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范读课文,学生把生字读音标在书上。

2.检验正音效果。认读卡片:欣赏(xīnshǎng)、香飘十里(xiāngpiāoshílǐ)、漫在(mànzài)、一箩(yìluó)、糕饼(gāobǐng)、浸在(jìnzài)。

3.自由读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叙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4.再次自由读课文,依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抒发情感。(最感兴趣处、最动情处、有疑点处可以站起来或选取其他方法表露。)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1.默读自读提示,明确阅读目的。

师:“阅读提示”中要求我们阅读本文时

5000年8240期

暑假备课专辑  

  3.汇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揣摩表达方法。

师:作者表达出这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是哪句话写得好呢?

五、扩展思维训练

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详细说明你对它的了解,着重介绍它的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提示应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网络、书籍、访问、观察获得。习作可不拘文体、形式,也可以配画,给画配诗歌等等。选材如:丁香、榆树、杨树、柳树、菊花、扫帚梅等等都可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B案

一、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学习方法,试读课文,尝试完成教学目标。

(一)学习方法建议:

1.质疑,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批注,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表情朗读,小组其他成员品读、评读理解课文内容。

4.画图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5.表演摇桂花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高兴心情。

6.列提纲的方法理解课文。

7.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完成情况:

1.将“欣赏、香飘十里、漫在”等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同时完成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

2.质疑问难,理解课文。质疑预测:a.为什么说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桂花树的样子很一般,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b.为什么说桂花“真是迷人”?(“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得仔细地从树丛里寻找那些细小的花。”描写了桂花树的叶子和花朵,表明桂花并不鲜艳,也不够

 

明显。而它的气味沁人心脾,所以说桂花“真是迷人”。)

c.为什么要“摇”桂花?(“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d.“我”摇桂花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语句可见?为什么喜欢?

e.“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含义是什么?(母亲将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与家乡园子里的桂花相比较,再一次回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流露出母亲对故乡怀念的心情。)

3.表演摇桂花的情节,着重表现孩子高兴的心情。

4.展示图画。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或实物展台等教学手段。

5.表情朗读,全班同学品评。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6.展示提纲:同时请列提纲的同学阐述列提纲的依据。

7.附资料:八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故农历八月在民间被称为“桂月”,著名诗人陆游曾用“桂子飘香”形容中秋节前后的佳景,桂花树,又称木犀,长绿乔木,花小,黄或白色,及香,供作香料,原产我国,久经栽培,变种极多,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做糕饼等食物,肉桂树皮,即桂皮,可入药,又可作调料。

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热爱童年,热爱家乡。

三、布置小练笔。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或仔细观察过的家乡的一种花草树木的特点。如:丁香、榆树、杨树、柳树、菊花、扫帚梅等等。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对人类有哪些贡献?试着写下来或输入计算机。

(责编 王冬精)

2002年第8期总240期

51

第三篇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桂花雨》教学设计方案》

《桂花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让教真正为学服务,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附课文:

桂花雨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