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

时间:2021-10-10 13:37:53 五年级作文

第一篇 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第二编 第九章 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黑人问题》

第二篇 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测试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

1.快乐是一种好( 心情 ),快乐是一种感受。只要带着一颗( 快乐 )的心去体验,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

2、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作( 前进中的阶梯 )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 信心 )。那些最后取得了胜利的人,就是每次跌倒都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的人。

3、面对有些烦恼,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 想法 ),自行( 化解 );也可以( 倾听 )他人的( 建议 ),寻求帮助。

4、要把是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变成财富,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 毅力 ),毅力可以( 磨练 )出来的,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的( 小事 )做起。

5、.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它们已经能够制造( 工具)和使用( 火)了。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栗)和( 稻 )的国家。

7、.立夏三天遍地(锄);8、、在古代,中国是惟一种桑、养蚕、生产( 丝织品 )的国家。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 文明 )和( 服饰 )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日本的和服受到我国( 唐 )服的影响,并吸收了它的风格;二千多年前,精美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 )之路大量传入西方。西方人称我国( 赛里丝) ,意思是产丝之国。

10、用(格门 )、格扇代替墙面,用(斗拱)将木块咬合在一起,都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11、.江西的景德镇是著名的( 瓷 )都,江苏的宜兴是著名的( 陶 )都。

12、( 编钟 )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的礼乐器。( 鼎 )是祭器,亦是食器,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权力和威武的象征。

13、.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刻在( 龟甲 )和( 兽骨 )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14、.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采取(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画图记事 ),后来黄帝的史官( 仓颉 )发明了文字。

15、古人把字刻在竹片、木片上,用绳子连起来成为册简,这是我国最早的( 最早的书 ),古时候的人们还把字写在帛上,卷成一卷,这就是( 帛 )书。

16、东汉的( 蔡伦 )发明造纸术,北宋的发明了( 毕昇 )印刷术。

17、( 指南针 )、( 印刷术 )、( 造纸术 )、( 火药 )这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首创。

18、(孔子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二千多年来( 孔子 )一直被推崇为至圣先

师;。《 论语 》记载他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是后人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资料。位于山东省的( 曲阜 )是他的故乡。

19、.《史记》的作者是( 司马迁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 汉武帝 )时的历史。《史记》不仅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0、.万里长城东起辽宁省的( 鸭绿江 ),西到( 甘肃省 )省的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

21、.( 山海关 )被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所以在那里建有孟姜女庙,长城的关隘除了有山海关外,还有( 居庸关 )、( 嘉峪关 )(雁门关)。

22、( 京剧 )是我国最大的剧种,是我们的“国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23、.十八缸水是东晋的王羲之教育( 儿子 湖南湘潭,享年93岁,90多了,老人坚持每天至少画五张画,他的名字是( 齐白石 )。

24、.文房四宝是指( 纸 )、( 墨 )、( 笔 )、( 砚 )。

25、.二千多年前神医扁鹊发明了( 望 )、( 闻 )、( 问 )、( 切 )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华佗发明“麻沸散”

26.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其赤道长约( 4 )万千米。

27、.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 经线 ),连接东西方向的是( 纬线 )。 最长的纬线叫( 赤道 ),赤道将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28、.人们用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的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9、.七大洲是指 洲 ;

四大洋是指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北冰洋

30、非洲的尼罗河全长( 6600)多千米,是沙漠中的绿色走廊。亚洲的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南美洲的( 亚马孙平原 )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那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31、世界遗产分: 文化遗产 和 自然遗产 两大类。

32、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有:

33南靖土楼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亚洲大陆是黄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非洲大陆是黑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欧洲大陆是白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

二、连一连

1、人物与成果

张衡 《 本草纲目》

贾思勰 《资治通鉴》

徐光启 圆周率

地动仪

《齐民要术》

祖冲之 《农政全书》

2、文化遗产与所在地

山东 兵马俑坑

布达拉宫

四川 敦煌莫高窟

陕西 颐和园

西藏 曲阜孔庙

甘肃 峨眉山—乐山大佛

3、将国家与所在大洲及首都相连

埃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D )

A、汉武帝 B、李自成 C、康熙 D、秦始皇

2.最初,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 D ,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做“有巢氏”。

A.结绳为网 B.挖土为穴 C.钻木取火 D.构木为巢

3. 他是个连话都说不了的残疾人,人们却称说他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他名字叫 B 。

A.巴金 B.霍金 C.王选 D.袁隆平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名言,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其它言行一同收集在《 B 》里。

A.史记 B.论语 C.孙子兵法 D.三国志

5.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是纬线;最长的纬线叫 C 。

A.南回归线 B.子午线 C.赤道 D.北回归线

6.世界上的人根据 A 特征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A.外表 B. 语言 C.性格 D.血型

7.炎帝发明了农耕,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 B ”,他还尽尝百草,促进了用草药治病的技术,所以也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A.伏羲氏 B.神农氏 C.有巢氏 D.燧人氏

8.端节午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B

A.孔子 B.屈原 C.黄道婆 D.司马迁

9.司马迁整整用了18年时间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C 。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史记》 D.《本草纲目》

10、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C )

A、甲骨文 小篆 隶书 金文 楷书 B、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甲骨文

C、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D、楷书 甲骨文金文 小篆 隶书

11、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A )。

A屈原 B郑成功 C杜甫

12、青花楼阁圆盘做工细腻,自然,淳朴,流利,含蓄而生动,它是( A )的文物。 A清代 B明代 C宋代

13、和服是( B )的传统服饰。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14、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并证明地球是圆的是( C )

A.莱特兄弟 B.达尔文 C.麦哲伦 D.哥伦布

第三篇 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黑人在美国的那段历史》

第四篇 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的命名现象》

2003年第2期(总第61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F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2 2003SerialNo.61

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的命名现象

甘振翎

(福州大学外语系,福建福州 350002)

摘 要:非洲文化的传统、被奴役的历史以及仍被歧视的现状使得非洲裔美国黑人对姓名的有无有着特殊的敏感,

这种敏感性自然而然地影响并体现在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学创作当中。从几部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中,可以探讨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人物姓名,以及自我命名、错误命名、姓名空白和绰号这几种命名现象的文化背景、深刻内涵,以及艺术魅力。

关键词:美国黑人文学;命名现象;非洲裔作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03)02-0083-05

  姓名是一种语言文字符号,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字符号,它是人的名称,是区分不同个体的代码,它具有超越文字本身意义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外文学家们无不注重其作品人物的姓名,用不同的名字影射人物不同的性格、命运以及作者对人物的人格与个人价值褒贬不一的评价等。但是,对于非洲裔美国黑人作家来说,姓名不仅仅起到塑造人物、体现作者态度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还能为他们重建和改造自我以及破碎的家族史提供至关重要的线索。在他们作品中,人物的姓名以及自我命名、错误命名、姓名空白、绰号等命名现象,不但是对奴隶制以及种族歧视制度下黑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反映,而且还是非洲的民俗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再现。

在传统的非洲文化里,名字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非洲黑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生活阶段被赋予恰当的名字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恰如其分的名字具有超凡的魔力,影响着背负者的一生,而改名则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他们对命名非常重视,即使是目不识丁的父母也会为了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而借助书籍或是

他人的帮忙来选上一个看起来或听起来令他们满意的名字。例如,在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1977)中,不识字的老戴德之所以给刚出世就没了娘的女儿取名“派

拉特”(Pilate),就是因为他在《圣经》中随意翻看到的“这一组字母在他眼中显得强壮而秀美”[1]

(P18),

在这一组字母中,他看见“一个大大的字母‘看上去如同一棵大树,气派十足地保护着一排P’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

小树”[1](P18)。虽然接生婆告诉他这是杀害基督的凶手的名字,但老戴德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看法,或许是因为上帝在他整夜乞求帮助救救他的妻子时却无情地背叛了他。而派拉特日后果真像她父亲眼中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那样,像一棵大树荫护着自己的亲人。但是,自从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而沦为奴隶的那一天起,他们的非洲名字就被剥夺了,取而代之的是奴隶主全凭个人喜好来为他们胡乱命名的欧洲名字。在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黑奴的从属地位:奴隶主们为了表示个人所属而让自己的奴隶都姓自己的姓,其中有的奴隶主贪图方便就按字母顺序来给奴隶起名,如保罗A、保罗B;有的则为了满足自己的音乐爱好而按音乐调子来给黑奴起名;有的就给自己

收稿日期:2002-11-01

作者简介:甘振翎(1974-),女,福建屏南人,福州大学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的奴隶冠以牲畜的称谓;有的则干脆以数字为奴隶名。黑人数百年的厄运就从被奴隶主随意地冠以一个标签式的称谓的那一刻起开始了。

对于一个黑人来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却任凭他们(奴隶主)按他们的喜好来称呼你的话,你就等于一无所有,因为你无法拥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家庭和命运,而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确定你的身份,让你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个体。”[2](P14)因此,这些漂洋过海而丧失了自己的非洲名字、亲人、宗教信仰以及上帝的奴隶们,既无法得到白人的认同,又失去了联系自己文化的纽带。他们就好似迷途的羔羊,怀着沉重的失落感,艰难地生活在白人文化的桎梏下。对于他们来说,失去了真正的名字就意味着失去与家庭、部族以及祖辈取得联系的纽带,“这才是巨大的心灵创伤”[3]。因此,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的出现除了能帮助美国黑人反映他们在美国受奴役、受歧视、受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现实,还体现了他们设法重塑独立的自我、恢复因黑人奴隶在美国出现而造成的破损且不连贯的家系诗篇的企图。

19世纪50年代南北战争前,尽管美国仍然存在着反对教黑人读书的法律,南方各地有些奴隶已经开始接受教育,他们主要靠自学而成才。于是,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史上出现了联系黑人口头文学传统与书面文学的自然桥梁——奴隶自述,作为黑人奴隶在美国身心倍受奴役以及逃亡获得自由的个人描述,其中有一些自述是由逃亡奴隶口授给白人誊写员的,如《刘易斯和弥尔顿・克拉克的苦难叙述》(1846)和《乔赛亚・亨森的生活》(1849)等,但大多数自述是逃亡奴隶自己写的。在这些奴隶自述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的名称与命运的联系:奴隶名称的改变象征着被奴役的命运的改变,对于已逃亡的奴隶来说,名字里还带着受奴役的标志是不恰当的。为了抚平被剥夺自由、被剥夺真实名字而丧失自我所造成的心灵创伤,重获自由的黑人奴隶们会采取改名的方式来象征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奴隶主为他们所起的名字反映了他们重塑自我的迫切需要。正如黑人思想家布克・华盛顿所说:“姓氏的更改是自由的第一个标志”[4]

(P152)。如果没有自我命名这个过程,

glass)和威廉・威尔士・布朗(WilliamWells

Brown)的自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感受自由的时刻也正是他们的奴隶姓名被改变的时刻。道格拉斯在他的逃亡过程中放弃了白人奴隶主强加给他的名字“贝利”(Bailey),并多次改变自己的名字,直至最后选定了后来使用的这个来自于浪漫史诗《湖之女》(LadyoftheLake)的名字;而威廉・威尔士・布朗的原名是威廉・希金斯,他在20年的奴役生活中为形形色色的白人干过活,最后于1834年在一位贵格会教徒威尔士・布朗的帮助下逃出了奴隶主的魔爪,出于感激,他采用了这位教徒的名字。在随后的年月中,布朗主要通过自学而成为一名赢得世界尊敬的废奴主义演说家、新闻记者和作家。在他所著的非洲裔美国黑人第一部长篇小说《克洛特尔》(1855)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对具有同样的美貌、勇气和才能,却拥有不一样的名字和命运的黑人女性:克洛特尔和她的女儿玛丽。

此外,有的黑人奴隶取得自由后除了放弃奴隶主所给的姓之外还会在自己的名字中间插入一个神秘的姓名首字母,一个对奴隶制前的未知家史的象征,如他们原来的名字“JohnHatcher”或“Hatcher'sJohn”被他们自己改成“JohnS.Lin-。首字母“coln”或“JohnS.Sherman”S”代表着没有中间名,它代表了黑人们所谓“头衔”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们的这种命名行为使得他们自己和美国英雄主义相联系,和他们心目中崇拜的革命人物相联系,如上述例子中的林肯和谢尔曼。他们的这种重新命名的方式重申了和非洲黑人历史相关的自治和自我。洛耶尔・布朗(LloyelBrown)在《黑人的称谓》(BlackEntitles)中写道,在黑人穆斯林运动中,许多支持者把他们的名或是“奴隶”姓替换成大写字母“X”。这种伊斯兰教的称谓的神秘变体并不表示不可命名,而是代表某种不可知的东西,象征他们被剥夺的初始的非洲身份。麦尔克姆(MalcolmX)在他的自传中解释自己为何在名字里保留一个代表未知过去的“X”:“穆罕默德教导我们必须保留这个‘,直到上帝回来并亲口给X’我们一个神圣的名字”。[5]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

(P199)

黑人

然而,美国种族歧视并没有因为奴隶的解放而消失,非洲裔美国黑人也没有因为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一自由的标志而获得完全自由。在许多白人的眼里,黑人的地位仍然是卑微的。许多前黑奴由于没有机会受教育而目不识丁,结果他们在解放之际去

前奴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方面的自由——一个真正的新生自我——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当时最广为人知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Dou-

“自由办公室”登记为自由身时,常常被白人官员“像给马命名那样”草率行事而导致错误命名,这就是《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的爷爷之姓“戴德”(Dead)——原应登记在其“父亲”栏下的“死亡”——的由来。而在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Wright)的《黑孩子》(1945)中,他的祖父就在退伍填表时由于不识字而被白人官员把他的名字由“理查德・威尔森(Wilson)”误写成“理查德・费森(Vinson)”,结果使得其祖父在向陆军部申请养老金时被拒绝,因为在军队档案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理查德・费森曾经服役的线索。正是由于白人官员的疏忽大意,麦肯一家三代就只得以“死亡”为姓,而赖特的祖父则不得不在为了证实自己的确切身份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中渡过余生。此外,对于那些没被错误命名的黑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在白人的眼里依然是不存在的,他们仍然都是“黑鬼”(nigger、negro)、“有色人种”(thecol-ored)。赖特在年幼之时曾尝试着从母亲口中弄清自己名字的真面目:

“妈妈,爸爸的名字从哪来?”

“他的爸爸。”

“那爷爷的名字从哪来?”“和奶奶一样,白人给起的。”“他们知道他是谁吗?”“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查清楚?”“为什么要查清楚?”

“那我是什么人?”“当你长大后他们会称呼你为有色人。”[6]

(P24)

会批评和抗议。在此期间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是理

查德・赖特和他的《土生子》(1939)。在抗议的狂热之后,黑人作家开始转向较为反省地寻找自我本质,艾里森是此阶段的代表人物,他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1952)就是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探索人性,寻找个人的“身份”或自我本质。它对世界的看法已超越了种族的限制,因此它被认为是

[7](P455),并被《“最有预见性的现代经典”图书周刊》评选为二战后最优秀的美国小说。就在这两位

代表性作家的作品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人物无命名现象,这些人物并不是因为受奴役而被剥夺了名字,他们的无名是作者的一种叙述策略,作者塑造这些无名黑人的意图不仅仅是为了反映非洲裔美国黑人处处受歧视的社会现实,也是为了体现一种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格的失落。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描述了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从天真地相信美国梦到领悟和确认自我以及社会的历程。艾里森不像以前的黑人作家那样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批评或抗议,而是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抒写人生,用主人公如何失去自我和寻找自我的过程来隐喻现代社会里的黑人乃至全世界人种的个人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瞬息万变的后工业社会往往使得人们变得既不理解现实也不理解自己,因此,“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这类问题已不只是非洲裔美国黑人的问题,小说中无名无姓的主人公则被看作是“当代人”的典型。同时,小说还通过主人公没有姓名的特殊性和他失去自我、寻找自我以及最后寻找自我失败后躲到地底下,成为“人们不愿意看见”的“隐形人”的主题来隐喻黑人在美国社会里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受人歧视的境遇。此外,艾里森在《赌王》(1944)中也根本不提主人公的名字,而理查德・赖特在《生活在地底下的人》中只有一处提到过主人公的名字,那是主人公一次信手在打字机上打出而后来自己也忘记了的“弗雷德丹尼尔斯”(Freddaniels)。

姓名空白这一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得以最充分利用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1982)。在这部小说中,沃克通过名字的隐现变化来隐射人物的心灵、人格与价值的变化:从无到有的写信人签名反映了女主人公茜莉的女性心理意识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确立的过程;作者还通过茜莉之口隐去某些男人的姓名,用“--”代替,这种姓名的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非洲裔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战争刺激了工业的发展,美国北方大城市也迫切需要黑人劳动力,这样,黑人开始大规模地集中于城市,生活有所改善,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也具备了广泛开展文艺活动的条件。此外,一战结束后黑人民族运动高涨,社会觉悟和阶级觉悟都有很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大大提高,以黑人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爵士乐风靡全国,以黑人生活为题材,用自然主义笔触描绘黑人(尤其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原始人的情欲的作品也越来越受读者欢迎。但是,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之后,黑人劳动者最先被解雇,受到的打击最大,黑人作品的题材开始转向社

白,形象地表明了男性在茜莉这个弱小的黑人女性心中的位置,委婉地表达了她对男人的轻视与厌恶,直观地影射出她心理世界的变化历程,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实则什么都不是的男权人物代表。

在茜莉的信中,没有姓名的男子大体可分成四类:第一类人代表着黑人父权与夫权主义者、男权主义者,在茜莉的眼里,他们歧视并且虐待黑人女性,他们不配有名字;第二类是以象征白人权利的市长先生为代表,他不仅仅是典型的种族主义者,还是典型的男权主义者,他不仅视黑人女性为泥土,白人女性在他意识中也仅仅是男人的附属品、玩物,这类人更不配有名字;第三类男子是由于不了解或者是误解而造成姓名不详的,当他们被了解或被理解之后就自然有了名字;最后一类人是以主人翁的丈夫为代表,一个变革中的黑人丈夫形象,他是社会的受害者,受到白人的种族主义歧视,但他同时又是歧视女性的男权主义者,他继承了黑人丈夫的传统观念,但又和前辈有所不同,周围黑人女性的自强自力与顽强抗争迫使他重新审视女人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同时检讨自己,重塑自我。因此,他在茜莉的心中由空白变成了一个了解女性的有名有姓的人。

四最长最绕的黑人名字

20世纪60年代,对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中命名现象的关注随着黑人意识运动的兴起而达到了新的高潮。60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抗暴斗争使得许多文人的思想和艺术起了根本变化,在对黑人自我意识的寻觅中,黑人文艺界最有影响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勒洛伊・琼斯(LeRoiJones)不但从纽约搬回家乡的黑人平民窟居住还放弃了自己的白人名字,另取非洲名字艾马穆・阿米利・巴拉卡(ImamuAmiriBaraka)。而他于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在“反对白人传统”的口号下完全否定旧的形式,主张采用黑人民族的口语和呼吸的节奏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自由诗体。巴拉卡把语言作为一种咒符,通过对那些令他憎恨的名字进行强调式地重复来达到诅咒的目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名字被无情地、翻来覆去地解释、谴责,他用这种古老的民间魔法师的方式让这些名字所代表的人或物为他们所犯的过错负责。另一方面,以托尼・莫里森为代表的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则在自己的作品中强调名字的文化内涵。她们在一些作品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貌似平等的美国社会中,当今一代黑人是否仍在西方精神文明的桎梏

下遭受奴役从而丧失自我?按照她们的构想,黑人民族的唯一出路就是返璞归真,找回自己的种族身份归属,重构被忽视、被遗忘、被压抑、被破坏的民族文化,而祖辈的姓名,包括一些地名、物名,则是帮助他们重续家史,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线索:

在这个国家许许多多的地名里面或背后包含着多少失去的生命和记忆!正如“麦肯·戴德”一样,在那些正式记录下来的名字下面还有许多其它的名字。它一直是登记在蒙灰的卷宗里的名字,而正是这正式的名称隐去了真实的人名、地名和物名。[1](P333)

因此,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一位象征民族文化带头人的黑人女性派拉特,她牢记父亲给自己所取的名字并把它放在耳坠里,因为“你若是知道自己的名字,你就必须牢记它;如果你不把它用笔写下来并记住,你死了,它也跟着消亡了。”[1](P333)而小说中的主人翁麦肯・戴德三世则是在一些从他人口中得知的名字以及地名的提示下了解到自己的身世,认识到个人的价值所在,由于对自己民族的认同与热爱使他获得真正的自由。拉尔夫・艾里森曾在《隐藏的名字和复杂的命运》一文中写到:“我们必须学会在种种喧嚣与混乱的环境中保存自己的名字从而找回自我。它们必须成为我们的面具、盾牌和装载那些让我们了解或想象我们家族历史意义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的容器。”由此可见,真实的名字对于黑人来说是肉体消亡之后保存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帮助黑人找到并确认自己的种族身份,还能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文化之源以及精神归属。除了体现名字的重要性之外,莫里森在她的每一部小说中都非常注意人物甚至地点的命名,她笔下的人物姓名或是隐含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如《秀拉》(1973)中的秀拉(Sula,《可兰经》中安拉的使者简称)和奈尔(Nel,丧钟“Knell”的谐音);或是反映黑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上文所提到的戴德;或是暗示作者对某些人物褒贬不一的评价,如《最蓝的眼睛》(1970)中不称职的母亲葆琳・布瑞德洛夫(PaulineBreedlove,此姓原义为“培育爱”)。正因为莫里森赋予其人物如此富有创意的名字才使得他们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无尽的联想。

此外,绰号的命名也是非洲文化里的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体现了黑人群体对其成员的特殊认可,

因此,非洲裔美国黑人作家作品里的人物绰号也是经过精挑细选。如在阿纳・温德尔・邦当的《上帝送来星期天》(1931)里,绰号为“小毒物”的主人公奥吉恰恰是个上颚犬齿包金、着装艳丽、满口变味方言土语、供养情妇、以毒打妓女闻名并卷入一场激情谋杀的矮小的黑人职业赛马骑师;在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1937)中,女主人公的第三任丈夫“小甜饼”则是一位年轻英俊的爱情偶像式人物:他随身带刀、爱开玩笑、爱弹吉它、爱掷骰子并擅长于调剂生活、逗女人开心;在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中有位伪善自私的“滑头教士”,在《所罗门之歌》中有位极不成熟、依赖性强的“奶娃”。在这些黑人作品中,人物的绰号都恰如其分地隐射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体现黑人群体对这些人物的态度以及作者的

观点立场。

综上所述,由于非洲文化的传统、被奴役的历史,以及黑人解放后仍处处受歧视的社会现实,使得非洲裔美国黑人对姓名的有无非常敏感。对于他

们来说,真实的名字意味着真正的存在,为自己命名是一种再定义和再创作的过程,它意味着自由、身份或是权力,而失去名字则意味着失去自由或是自我。因此,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中出现的种种命名现象和非洲裔美国黑人的历史以及现状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命名现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不但有助于塑造人物、烘托主题和增强作品的魅力,还能体现非洲黑人的民俗特点,发扬他们的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ToniMorrison.SongofSolomon[M].NewYork:Signet,1987.

[2]MalcolmX.MalcolmXonAfro-AmericonHistory[M].NewYork:Merit,1967.

[3]ThomasLeClair.“TheLanguageMustNotSweat:AConversationwithToniMorrison”[J],inTheNewRepublic

[z].1981.[4]小亨利·路易斯·盖特等.黑人文学和文学理论[C].纽约:梅休因出版公司,1984.[5]MalcolmX.TheAutobiographyofMalcolmX[M].NewYork:GrovePress,1965.[6]RichadWright.BlackBoy[M].NewYork:Harper,1945.

[7]朱 虹,施咸荣等.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苗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