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做成花盆,试验的过程 毛巾做花盆

时间:2020-06-02 00:00:00 400字

篇一:《试验步骤》

水泥细度负筛法试验步骤: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试验结果计算:F=RS÷m×100(%)精确到0.1%,两次结果绝对误差不大于水泥标准稠度(标准法)试验步骤:0.5%。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 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3、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当试杆距玻璃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水泥标准稠度(代用法)试验步骤: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 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mm±2mm时为止。 3、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P=33.4-0.185(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用水量测定。水泥胶砂试验步骤 : 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地刷一薄层机油。 2、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0.5。 3、每成型三条试件须称量的材料及用量:水泥450g±2g; ISO砂±5g;水225mL±1mL。 4、将水加入锅中,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并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入。当砂是分级装时,应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加入,在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在停拌中的第一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阶段时间误差在±1s内。 5、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为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砂浆,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并用刮尺以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出试模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在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 6、当用代用振动台成型时,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及下料漏斗卡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120s±5s停止。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尺按上第五条方法刮去多余胶砂并抹平试件。 7、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的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动台的位置。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件,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内。 8、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须将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抹擦干净。 抗折强度:Rf=1.5Ff*L÷b3 精确到0.1MPa 抗压强度:Rc=Fc÷A 精确到0.1MPa 龄期 试验时间 72h 72h±45min 28d 28d±8h 凡游离氧化镁、三氧化硫、出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水泥,均判为废品水泥;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或混合料掺入量超出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指标时,判为不合格品。当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标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坍落度试验步骤 :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合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合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s—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过程应在150s内完成。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4、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测坍落度的同时,可目测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1)棍度(2)含砂情况(3)粘聚性(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4)保水性。 :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 2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取出试件,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3、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4、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MPa/s-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5MPa/s-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则取0.8MPa/s-1.0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计算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Fcu=F/A精确到0.1 MPa。 : 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2、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3、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当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02MPa/s-0.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05MPa/s-0.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则取0.08MPa/s-0.1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计算:Ff=FL/bh2 粗集料密度试验步骤: 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高出试样20mm,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对2.36mm-4.75mm粗集料应更换小孔筛网,或在网篮中加放入一个浅盘。 3、调解水温在15°-25℃范围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mw)。 4、提起吊篮,稍稍滴水后,较粗的粗集料可以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将较细的粗集料(2.36mm-4.75mm)连同浅盘一起取出,稍稍倾斜搪瓷盘,仔细倒出余水,将粗集料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毛巾吸走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此步骤需特别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附在吊篮上。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当粗集料尺寸较大时,宜逐颗擦干。注意对较粗的粗集料,拧湿毛巾时不要太用劲,防止拧得太干,对较细的含水较多的粗集料,毛巾可拧得稍干些。擦颗粒的表面水时,既要将表面水擦掉,又千万不能将颗粒内部的水吸出。整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且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5、立即在保持表干状态下,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6、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ma)。 计算:表观密度= ma/( ma- mw)*ρT、表干密度= mf/( mf- mw)ρT、毛体积密度= mf/( mf- mw)ΡT两次误差不得超过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步骤0.02。 : 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2、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相同m0)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 3、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锲挤试模侧壁。 4、开动压力机,均匀的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载。 5、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 6、用2.36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到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7、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步骤:1g。计算:Qa=m1/m0 1、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置烘箱中烘干至 恒重。 2、对所使用的集料,根据实际情况按T0317-1选择最接近的粒径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径组成备料、筛分。其中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宜采用A级粒度;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表中的16mm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从表T0317-1中选择最接近的粒径类别及试验条件。 3、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m1),装入磨耗机圆筒中。 4、选择钢球,使钢球的数量及总质量符合T0317-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紧固密封。 5、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定位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回转次数为500转,对沥青混合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T0317-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r/min转速转动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 6、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受容器(搪瓷盘)中。 7、将试样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 8、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不少于4h),准确称量(m2)。计算:磨耗损失Q=(m1-m2)/m1*100精确到0.1%,两次试验差值不大于粗集料冲击值试验步骤2%。 : 取9.5-13.2mm为试样烘干取量不少于1Kg。 1、用铲将集料的1/3从量筒上方不超过50mm处装入量筒,用捣棒半球形端将集料捣实25次,每次捣实应从量筒上方不超过50mm处自由落下,落点应在集料表面均匀分布。用同样方法,再装入1/3集料并捣实,然后再装入另外1/3集料并捣实。3次盛料完成后,用捣棒在容器顶滚动的,除去多余的填料,对阻碍棒滚动的集料用手除去,并外加集料填满空隙。 2、将量筒中盛满的集料倒于天平中,称取集料质量(m)(准确至0.1g),以此进行试验。 3、将冲击试验仪置于实验室坚硬地面上并在仪器底座下放置铸铁垫块。 4、将称好的集料倒入仪器底座上的金属冲击杯中,并用捣杆单独捣实25次,一边压实。 5、调整捶击高度,使冲击锤在集料表面以上380mm±5mm。 6、使锤自由落下连续捶击15次,每次捶击间隔不少于1s。第一次捶击后,对落高不再调整。 7、将杯中击碎的集料倒至清洁的浅盘上,并用橡胶捶击金属杯外面,用硬毛刷刷内表面,直至集料细颗粒全部落在浅盘上为止。将冲击试验后的集料用2.36mm筛筛分,分别称取保留在(m1、m2),准确至0.1g2.36mm。如m1+m2筛上及筛下的石屑质量与m之差超过1g试验无效。细集料筛分试验步骤 :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0.1%。 计算:砂子的细度模数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 精确到沥青针入度试验步骤0.01两次结果之差不大于0.2。 : 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0.1mm). 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获奖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沾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7、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在15℃、25℃、30℃、(或5℃)3个或3个以上(必要时增加10℃、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但用于仲裁试验的温度条件应为5个。 公式计算法: 1、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lgP=K+Algpen*T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式中T—不同试验温度,相应温度下的针入度为P;K—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Algpen—为回归方程系数b。按上式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2、按照PIlgpen=(20-500Algpen)/(1+50Algpen)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并计为PIlgpen。 3、按照T800=(lg800-K)/ Algpen=(2.9031-K)/ Algpen确定沥青的当量软化点T800。 4、按照T1.2=(lg1.2-K)/ Algpen=(0.0792-K)/ Algpen确定沥青的当量脆点T1.2。 5、按照△T= T800- T1.2=2.8239/ Algpen计算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T。 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误差为2(0.1mm),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4(0.1mm)。 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误差为平均值的4%,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沥青延度试验步骤8%。 : 1、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试模。水面距环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2、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于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试样接近后,重新试验。 3、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完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说明。 同一试样应试验不少于3次,如3个均大于100cm结果记作“〉100cm”;如果其中一个小于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小于平均值20%,则取平均值,平均值大于沥青密度试验步骤100cm记作“〉100cm”;否则重新做试验。 : 一、液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1、将试样过筛(0.6mm)后注入干燥比重瓶中至满,注意不要混入气泡。 2、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移入恒温水槽(测定温度±0.1℃)内盛有水的烧杯中,水面应在瓶口下约40mm。注意勿使水浸入瓶内。 3、从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起算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上,使多余的式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挤出。仔细有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孔口挤出的试样,并注意保持孔中充满试样。 4、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仔细地擦去瓶外的水分或粘附的试样(注意不得再摸孔口)后,称其质量(m3),准确至1mg。 二、粘稠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1、按试验规程T0602方法准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估计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仔细注入比重瓶中, 在室温下冷却不少于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1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 : 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试件在已达规定温度恒温水槽中的保温时间为48h沥青软化点(环球法)试验步骤:,其余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0.5℃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0-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震荡搅拌器,使水微微震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0.5℃。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底板置于32℃±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宜以亦置于甘油中。 2、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0-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

平。 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震荡搅拌器,使水微微震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为结果,准确至0.5℃。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误差为1℃,复现性试验的误差为4℃。当试样软化点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误差为2℃,复现性试验的误差为8℃。 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适用于大于13.2mm粗集料1、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于105±5℃烘箱内1h。按试验规程T0602的方法准备沥青试样。 2、逐个取出加热的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入预先加热的沥青(石油沥青130-150℃)(煤沥青100-110℃)试样中45s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完全为沥青膜所裹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澈砂密实,补充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3、将砂倒在路面的淡黄色为止。 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7、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厨或室内空气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推开,使砂填中蒸发干燥,然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入凸凹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 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8、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大或向外推挤。4、用钢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蒸发后放入105±5℃烘箱中烘干(一般需4h),然后放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5、按以上方法,入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1)。 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9、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点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增重m3得出泄漏入滤液中矿粉,如无压力过滤器时,示。计算;构造深度TD=1000V/(ΠD2 /4)=31831/ D2 也可用燃烧法测定。 V=25cm3 准确至0.1mm。当平均值小于0.2mm 10、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的矿粉质量的步骤如下: 时,以﹤0.2mm表示。 A、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入量筒中,准确定量至mL沥青路面抗滑值试验步骤: (va). 1、仪器调平 a、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B、充分搅匀抽提液,取出10mL(Vb)放入坩埚中,在热摆动方向与行车道方向一致。b、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发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栓,使水准泡居中。 (500-600℃)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 2、调零 a、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C、向坩埚中按每1g残渣5mL的用量比例,注入碳酸胺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b、饱和溶液,静置1h,放入105±5℃烘箱中干燥。 将摆向右运动,按下安装于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上d、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取残渣质量(m4)。 的卡环进入开关槽,放开释放开关,摆即处于水平释放计算:1、沥青混合料中矿粉的总质量按ma=m1+m2+m3 位置,并把指针抬至与摆杆平行处。C、按下释放开关,覆。 3、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废纸,使多余的沥青流掉,并在室温下冷却15min。 4、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但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 5、浸煮3min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按表7.16-2评定其粘附性的等级。 6、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个集料颗粒,并有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适用于小于

1、按四分法称取集料颗粒(13.2mm粗集料的(水浸法)试验步9.5-13.2)100g置搪瓷盘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1h。 2、按每100g矿料加入沥青5.5±0.2g的比例称取沥青,准确至0.1g,放入小型拌合容器中,一起置入同一烘箱中加热15min。 3、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入拌合容器的沥青中,从烘箱中取出拌合容器,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合.1-1.5min,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薄膜裹覆。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20个,用小铲移至玻璃板上摊开,并置室温下冷却1h。 4、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80±2℃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 5、由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水槽内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 6、由剥离面积百分率按表7.16-2评定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等级。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步骤: 1、将试件置于以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保温时间对标准马歇尔试件需30-40min,对大型马歇尔试件需45-60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底下应垫起,离容器底部不小于5cm。 2、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擦拭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 3、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 4、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X-Y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 5、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 6、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 7、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 8、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应超过30s。 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方法: 试件先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关闭进水胶管,开动真空泵,使干燥器的真空度达到98.3KPa(730mmHg)以上,维持15min,然后打开进水胶管,靠负压进入冷水流使试件全部浸入水中,浸水15min后恢复常压,取出试件再放入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48h,其余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 计算: (1)试件的稳定度及流值 ○1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绘制成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或由X-Y记录仪自动记录的荷载-变形曲线,按图7.16-31所示的方法在切线方向延长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于O1,将O1作为修正原点,从O1起量取相应于荷载最大值时的变形作为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最大荷载即为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0.01KN。 ○2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测定时,根据压力环标定曲线,将压力环中百分表的读数换算为荷载值,或者由荷载测定装置读取的最大值即为试样的稳定度(MS),KN计,准确至0.01KN。由流值计及位移传感器测定装置读取的试件垂直变形,即为试件的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 (2)试件的马歇尔模数按T= MS/ FL计算。 (3)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按MS0=MS1/MS*100。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4)试件的真空饱水残留稳定度按MS0′=MS2/MS*100。

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离心分离法)试验记录溶剂用量,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及少量溶剂将烧

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容器中。 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破损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除干净。 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放置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水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 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剂,数量相同,稍停3-5min

M3=m4*Va/Vb 2、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按Pb=(m-ma)/m 油石比按Pa=(m-ma)/ma 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为结果。两次结果的差值应小于0.3%,当大于0.3%但小于0.5%时,应补充平行试验一次,以3次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步骤3次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 : 1、将清扫后的路面用粉笔按测试仪器底座大小划好圆圈记号。 2、在路面上沿底座圆圈抹一薄层密封材料,边涂边用手压紧,使密封材料嵌满缝隙且牢固地粘结在路面上,密封料圈的内径与底座内经相同约150mm,将组合好的渗水试验仪底座用力压在路面密封材料圈上,再加上压重铁圈压住仪器底座,以防压力水从底座与路面间流出。 3、关闭细管下方的开关,向仪器的上方量筒中注入淡红色的水至满,总量为600Ml。 4、迅速将开关全部打开,水开始从细管下部流出,待水面下降100mL时,立即开动秒表,每间隔60s读记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时为止。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如水面下降速度很慢,从水面下降至100mL开始,测得3min的渗水量即可停止。若试验时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路面基本不透水或根本不透水,则在报告中注明。 5、按以上步骤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测点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计算:计算时以水面从100mL下降至500mL所需的时间为标准,若渗水时间过长,亦可采用3min通过的水量计算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试验步骤::Cw=(V2-V1)/(t2-t1)*60(mL/min) 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 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5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规程T0707的蜡封法测定。 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计算:1、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取1位小数。Sa=(mf-ma)/(mf-mw)*100 2、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当试件的吸水率符合Sa<2%要求时,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按照下式计算:毛体积相对密度γf=ma/(mf-mw) 毛体积密度ρf=ma/(mf-mw)* ρw。当吸水率Sa〉2%要求时,应改为蜡封法测定。 3、试件的空隙率按照下式计算,取1位小数。VV=(1-γ f/γt)*100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一)、(马歇尔标准击实法): 1马歇尔标准击实法的成型步骤如下: 量(标准马歇尔试件约1200g,大型马歇尔试件约4050g)。当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时,可根据试件的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要求的混合料数量。当一次伴和几个试件时,宜将其倒入经预热的金属盘中,用小阐释当伴和均匀分成几份,分别取用。在试件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混合料温度下降,应连盘放在烘箱中保温。 2、从烘箱中取出预热的试模继套筒,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套筒、底座积击实锤地面,将试模装在底座上,垫一张圆形的吸油行小的纸,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试模中,用插刀或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整平成凸圆弧面。对大型马歇尔试件,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 3、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 4、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在装好的混合料上面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再将装有击实锤及导向棒的压实头插入试摸中,然后开启电动机或人工将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75,50或35次)。对大型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为75次(相应于标准击实50次的情况)或112次(相应于标准击实50次的情况)。 5、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和次数击实另一面。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两面击实后,将一组试件在室温下横向放置24h;另一组试件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养生24h。将养生试件取出后再立即两面捶击各25次。 6、试件击实结束后,立即用镊子取掉上下面的纸,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度,如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件应作废,并按下式调整试件的混合料质量,以保证高度符合63.5±1.3mm(标准试件)或95.3mm±2.5mm(大型试件)的要求。 调整后的混合料数量=要求试件*原用混合料数量/所得试件的高度((二)、卸去套筒和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7.16-23)。 冷却至室温后(不少于12h),置脱模机上脱出试件。用于规程T0709作现场马歇尔指标检验的试件,在施工质量检验过程中如急需试验,允许采用电风扇吹冷1h或浸水冷却3min以上的方法脱模,但浸水脱模法不能用于测量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步骤:三)、将试件仔细置于干燥洁净的平面上,供试验使用。 1、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 不小于30cm×30cm。2、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零。若不指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至指针指零。调零允许误差为1BPN。 3、校核滑动长度 a、用扫帚扫净路面表面,并用橡胶刮板清除摆动范围内路面上的松散粒料。b、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将底座下垫块置于定位螺丝下面,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转动立柱上升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溜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C、提起举升柄,取下垫块,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慢慢向左运动,直至橡胶片的边缘刚刚接触路面。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量尺,尺的一端正对该点。再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并使摆继续运动至左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路面,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左右。若滑动长度不符合标准时,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正面的调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重复此项校核直至使滑动长度符合要求。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4、用喷壶的水浇洒试测路面,并用橡胶刮板刮除表面泥浆。 5、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但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当摆杆回落时,用左手接住摆,右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升高,将摆向右运动,并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6、重复5的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整数,以BPN表示。 7、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定潮湿路面的温度,准确至1℃。 8、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1BPN。 温度修正: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为FBT,必须按下式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b20; Fb20=Fbt+室内压缩试验△F 。 : 用压缩仪(亦称固结仪)进行,土样连同金属环刀装于容器内,在无侧胀条件下对土样分级施加竖向压力,测记每级压力下不同时间的土样竖向变形(压缩量)△ht以上及压缩稳定时的变形量△h,椐此计算并绘制不同压力p时的△h1-t曲线和△h-p关曲线或者孔隙比e与压力p的关系曲线,首先根据试验前土样的容重,含水量及土粒的容重等指标求出天然孔隙比,然后按e2=e1-△h÷h1(1+e1)求出每级荷载下压缩稳定时的孔隙比,绘制直剪试验e-p压缩曲线. : 采用应变式直剪仪时,按操作规程用环刀对保持同样含水量,密度和相同固结构的土取3~4个试件,分别放在剪切盒内,按顺序安装完毕后,对仪器中的土样先施加不同的法向压力σ=N÷F(F为土样截面积),然后施加水平剪刀T,将下盒推动,使土样在侧限条件下沿人为规定的剪切面受剪,按给定的破坏标准确定其破坏装态.当剪应力-剪切曲线位移曲线出现峰值时,得一组终值数据;法向应力σ和剪坏时剪切面上的平均剪应力τf =Tmax/F.在直角坐标σ-τ关系图中可以作出破坏剪应力的直线,在一般情况下,连线是线形的: 砂类土:τf=σtanα 粘性土:τf=c+σtanα C土的粘聚力,Kpa,即τ-σ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αtan土的内摩擦角,即α—直线的斜率. τ-σ直线与横轴的夹角。 上式即库仑定律,表明在一般的荷载范围内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之间呈直线关系,其中c,α为土的强度指标.

篇二:《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1、 实验名称:那杯水热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 实验目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热水和凉水(2)右手拿着温度计放入水中(3)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 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到表格内的0分钟内,从此时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3、 实验名称:那杯水多 实验器材:集气瓶、锥形瓶、平底烧瓶、量筒 实验目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1)分别往三种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倒入液面高低相同的水。(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4、 制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1)用纸片制作一个圆柱形圆筒(2)将乒乓球分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粘在圆筒的一端。(3)将玻璃球放在圆筒中,然后将另一半乒乓球粘在圆筒的另一端。(4)画好头像调试作品

5、实验名称:物体的浮和沉 实验器材: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发现浸入水中前皮筋的长度为75毫米,浸入水中后皮筋的长度73毫米。实验现象:同一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6、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实验器材:带盖的空牙膏皮、剪刀、一杯水 实验目的: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实验步骤:(1)将憋的空牙膏皮的尾不剪去,放进水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2)取出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能改变物体的浮和沉。

7、实验名称:水面的张力实验器材: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 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用胶头滴管帮忙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8、设计一个可自动浇花的简易装置:弄一瓶水,找一根布条,把布条的一头放进水里,把另一头放进花盆里面,水瓶要高于花盆,这样就可以自动给花浇水了。 9、实验名称:毛细现象实验材料:一条毛巾、水槽、水 实验过程:(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浸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实验现象:水慢慢沿毛巾向上爬

升,并越过水槽上沿,从另一端滴下。实验结论: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爬。

10、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1)找一个大饮料瓶(2)在接近瓶颈处画出剪切线(3)沿剪切线将瓶的上部剪下作为漏斗(4)标出刻度

11、自己制作风向仪(1)制作风向杆(2)制作箭头、箭尾(3)将箭头、箭尾插入风向杆中固定。(4)用钉子将风向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12、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材料:水槽、一个玻璃杯、几张干燥的废纸,一块毛巾。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感受空气无处不在。实验过程:(1)取一个杯子,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底,塞紧。(2)将杯口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3)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将纸从杯中取出,观察。发现:纸没有湿。(4)再次将有纸团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至水进入杯子,观察现象:有气泡冒出。(5)将杯子取出水面,取出纸团观察。发现:纸湿了。实验结论:只有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水才能进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13、实验名称: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实验材料:水,玻璃杯2个 实验过程:(1)将一个杯子装满水,另一个杯子空着。(2)将空杯子倒立扣在有水的杯子上面,2杯子口口相对。(3)将2个杯子一体旋转180度,使原来的2个杯子位置颠倒。实验结论: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了另一个杯子

14、实验名称:空气有质量吗?实验材料:气球2个、天平实验过程:(1)向两个气球中吹气,使两个气球同样大小,并扎紧。(2)把气球分别放到天平两端,使天平平衡。(3)将其中一个放气,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 15、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实验器材:蜡烛、去底的塑料瓶,培养皿、红色水、火柴实验过程:(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个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水,并点燃蜡烛。(2)把一大一小两个带盖的饮料瓶分别罩到两支燃烧的蜡烛上。实验现象: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在空气中的蜡烛没熄灭,蜡烛熄灭后瓶内水上升了一小截。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部分空气,瓶内还有空气。(3)往培养皿内倒入红色水,使水面略高于瓶内水面。(4)拧开瓶盖,把点燃的火柴迅速插入饮料瓶内。实验现象: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