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李洪恩君

时间:2021-09-15 00:00:00 高三作文

深夜了,夜深了,夜却也早来了。今晚,毫无星辰,此刻又刮起了冷风,不久便连续的吹着冷风。站在走廊处,望向灯红酒绿的外面,灯火确实也亮着,旋即,冷风从我身边吹着、吹过,又吹着,又吹过。可是我在过去,那怕年过半百的老父亲一再提醒我,甚至有的时候就骂起我来了;包括现在,又尤其是在现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好像、应该俨然就是白天黑夜颠倒着,生物钟混乱的人。可是,我爱着这黑夜。

这黑夜里,又在这一时刻里,又几个人和我这样子,久久不肯睡,迟迟不去睡呢……

《记李洪恩君》从会想一些事理起,而活到今天,又在这刻里再想,总算很明白了,人和人相遇相识需等待一些机缘成熟,又须进一步的握住促成更成熟的机缘。确实如此,在2014年初和他向前一步地“相遇”、接着相识。虽然,我和他一直未曾谋过面。

静心回想过去,相识得到不少共鸣争鸣,还有一些支持意见,是要真心感谢他。11年在继续经营新浪博客期间,有一次,他来到“南方韩寒”丘文亮的博客里,看了我的博文,还在其中的一篇博文后面写下了他的读后感,与我在思想上进行了一点交流。
后来不久,看过他的评论后,觉得他确实不像那些现在网上的浏览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便马上和他认真热忱地交流我的思想。

现已记不清具体交流的事情了,大概是关于政治方面的吧。因为那时他正激进地表达出自己于关心民生上的思想。

那是第一次和他交流彼此的所思所想,而后两人的交流多了起来。虽没在腾讯扣扣上更亲切地交流,却也慢慢增进了对他文章思想的认识;两人也熟了一些。但这时我仍没要他的联系方式。说句实话,我的文章写得不好,让我自己很认可的确是一直以来敢写勤写,那怕涉及政治,说共产党。然而,他却肯定我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虽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算声少、声小和声弱。

在新浪博客上写博四五年间,看我文章的人有一些,但却从没得到一些发自内心、真诚的思想交流,应是我的文章不好吧。还是我只是一个没名气的人,名人放个屁也会有很多反映?他人的肯定或鼓励,能够让一个人看清自己一些,树立起大的自信,然后可以激起他的斗志。
诚然这些年来,除了他,还得到过一些同学朋友亲人的肯定与鼓励,我进而多了一份自信。继续写着文章,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没他的引荐,恐怕我的作品至今还得不到更多的认可,使我的声音传得远了一点、深了一点。大概11年底,在他的建议下,注册了一个“南方韩寒”丘文亮的博客日报。在这个博客日报里,特别在12-13年,写了一些关注民生的杂文。也是在那里,我的一些杂文得到博客日报编辑的推荐,或者被博客日报的编辑设置为不能进行评论,甚至像韩寒多篇博文只给留下题目,记得那篇是“机会主义”,他们许是认为我在暗喻党中央吧,其实我还没说他呢。总之,通过博客日报,我的声音有更多人听到了,暂且不说是否知道。
他就是草根名博博客日报名博(第一个注册的用户已被封杀)的李洪恩先生,可是现在很少很少写文章了,即使有写,也去写散文了,同时写的散文又多以春秋笔法,醉眼朦胧。

杂文好比手术刀,但散文形散神不散,就比较和气多了,自然会变得乖巧,时下写诗歌的文友多得数不清,而喜欢写写散文的作家同样数量不可小觑。这,却又使我忆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忆刘半农君》。这样的文章自然受到按理来说容纳比较自由的博客日报的欢迎。难怪我的一些朋友说我不要乱写?可我乱写么,只不过说了一些实话真话,这也是乱写吗?呐,我在中国还要说话么!遇到那种情况,以后自己又会怎么做呢?!

年初看到李洪恩先生写了几篇散文,而今几个月过去,没再看到他新浪博客博客日报等网络平台的新动态。半年多来,发生不少时事,往日他应该有自己的看法,那些新浪博客、博客日报、天涯博客等主要的网络平台相应就有了更新。

可是,记得过去一年多来,常上网的多次是很特意地去看他的那些网上发声的平台,却见到那里好久没有更新内容了,时间大概定格在13年底,从前这里是长满诸多果树的森林,纵使有一些毒果的树罢了,且是可吃的果子与禁食的果子混杂,但前来摘采果实的人们,若有常识和智慧,反而知道了森林里有哪些毒果不可吃,应该吃哪些好吃的果实;已过好久了,勿且去讲当前这个社会关键转型的阶段里了,这里现今却是荒凉开来,森林确实会演变成沙漠,桑田确也会转变成沧海,因为外面风云的变化。
作为“人造森林的人”,我想既然可以造林,那么总可与外界的风云斗争,好比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惜,人又实在是怕风云的,吹来凉意,受了淋湿甚至砸伤,躲进避风巷久久不出门,我们的文人墨客与他国比之,很有一比,远的不屑说,近在文革的壮阔情形,再近一点应该也有,公民韩寒先生不写博客了,郭敬明先生早就疯玩起新浪微博,不知现在是不是早开始玩着微信了?一向敢于直言的李承鹏先生,新浪博客微博封杀之后,现在去哪儿,听说去了“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里头;不过有蒋方舟君,欣喜看到她越写越有希望,在她近两年多来的杂文中,深深地照见了一些中国当前典型的民众形象,每副画纵无入木三分的刻画,到底是在透过迷惑的现象上探索向前,是可喜的。于我,今年五月份左右开始还在“光明思想博客”上,原想是光明网,当是走向光明,竟然写了几篇以后,我便得到设置为只有自己看的份的待遇了;这着实也令我冷却着要写点东西的热情,还好我还在写着。到此,无论怎么说,我是不希望看到曾经那样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变成了满眼死气沉沉的沙漠的。

然而是,很有不少过去像赶集、追潮流玩新浪博客、腾讯扣扣空间等,且在那时一度热情地发出声音的朋友,假使他以前只是吟咏着一首多愁善感的诗词,只是随性写一篇文不对头的日志,都好;倘使他曾有诗人的梦想,倘使他曾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我看去,实在也不该轻易地随时代的潮流而去,今又痴痴的玩起微信去了——————荒废写诗词日志了;如果他却为了生计,无奈之下半途而废,那又倒在其次。不管是文艺青年,或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更是,先解决好基本的生存问题是紧要的;而中国整体上的文人现今的生存,仍是不易,当然也有商业文学的作家,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前列位置却不是什么难事。几次的通话,知道了一些关于他工作的情况,由此可知,李先生并非因生计的缘故而停下了手中的笔。

一生人在专心做着一件事的人,古今中外往往不乏。就我目前所了解的作家中,总感觉到中国的作家,或者宽泛一点是文人,缺乏的应是持之以恒、激流勇进与追求卓绝。值得庆贺,我们这里还是有一些这样的文人的,但是还少还很不够。清朝出现过大半辈子在专注于创作《红楼梦》的曹雪芹,其时自身家道衰落,加上自己亲人的离去,贫困潦倒中精益求精地坚持创作;与此同时,既不讨好读者,又不畏权贵,更加忠于自己的人文情怀,终于写出《红楼梦》的大半部分的手稿,这样伟大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宝贵的文学著作,也丰富了世界文学史。历史终究是在前进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理应该是不断提升,不停地超越,新的世界方可逐步走来。而创作或促进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又作用于物质文明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何其远大与高尚!许是那些工作者自身并不这样觉得;然而,一个个不忘初心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写作的文学爱好者,那怕他不能靠文学吃好饭,那怕他作品依然不够好,可是,他这种的精神已在营造着文化的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周围的人,就算只影响到一个人,可能那个被受影响的青少年,将来成了一位好的作家甚至文学家。影响虽如星星之火那么小,但能持续地发热发光,它的光明总还会普照开来,更多人会因此看见光明、更多人会因此感到温暖,尤其是好的影响力。

没错,我先前从李先生身上确实看到过那样的光和热,纵是那光热尚且还小,都是打动人心的;再者,还感受到那样的温暖,让我更坚定步伐的向前走。可现在,他身上的那束光渐渐变得暗淡起来,我就快要看不见了!

灯下写这篇文章时,我又一次,切身地感到:会不会我即将失去这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急流勇退谓之知机?急流来临,难道后人一定都要走进老圈套,上历史的当吗!不是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文人隐退,古时有之,今朝也有、甚至更有之。但愿前车之鉴,我能朝着自己的路好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