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歌谣

时间:2021-08-15 00:00:00 初一作文

奶奶的歌谣让我深深迷恋,童年的记忆总是关乎与此。她唱的小调总是那么的原始、纯粹,似乎百听不厌。

奶奶是江西客家人,一口标准的老黄牙,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每次去吃饭,她总是自动切换成客家话热情地与我攀谈。我便晕头晕脑地听着。她所说的客家话中,我能大致明白的只有那几句歌谣了。

每年我都会去包粽子。她拿出一捆又厚又宽又长的粽叶,热水“哗哗”一浇,水汽便裹着袅袅清香上升。这个时候,奶奶总是低着头,不知在盆后面忙活什么呢!我便能断断续续听她伊伊呀呀的歌声,也被这水汽披上了层薄纱:“端午粽,粽子香……熏艾草呀,思亲人呀……”

她总能包出精巧的粽子似乎也有歌谣的魔力,她将粽子叶弯成圆锥形,将那短短的、好似浓睡不消残酒的糯米实实地填在里头。“月光光,照地床,虾仔你乖乖训落床……”她又伊伊呀呀的唱起来,这种婉转又带着沧桑和纯粹和歌声总让我想到:一片紫竹林或者一座土楼,前面摆着一个藤椅,楼檐挂了一串风铃。轻风拂过,藤椅吱吱哟哟地低吟,风铃叮叮咚咚地摇曳,最后伴着土楼里的低语声、炒菜声一溜烟儿地去了远方。

待她唱完时,一排精巧的三角粽子整齐地排列在那里。

我满心欢喜地打量着它们,也跃跃欲试。便学着奶奶的模样,一弯一折一压一缠。却常常缠不紧线、漏了米。看着它们在桌子上追逐、嬉戏。我噘着嘴望向奶奶,她露出一口老黄牙,眉眼弯弯笑着对我说:“不着急,慢慢来,奶奶陪着你。”我俩又重复着做着刚才的动作,我眨眨眼,学着奶奶的口音一起唱“月光光“,奶奶竟是一愣,又明白我偷学了”秘诀“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我有些累了,昏昏沉沉地倒在被子上。在朦胧中看着奶奶。阳光如碎玉般溅到她头发上、脸上,将皱纹淡化了许多。她又低低地唱起来“芦苇荡,荷花渡……”我就伴着歌谣睡着了。

我依旧在歌谣中醒来。粽子已经煮好了,甜甜的米浆香,清淡的粽叶香织成网温柔地敲打我的味蕾。那股纯粹、原始的味道,和歌谣一个样。

我们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只有用心品味,才能领悟背后的韵味。奶奶的歌谣不只萦绕于端午,它伴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