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三项机制学习心得

时间:2022-02-14 10:53:06 心得体会

  【党员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一】

  “救急难”工作是国务院、民政部在社会救助方面的重大创新创制,对于有效缓解群众各类突发性、紧迫性急难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旨在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提供经验,打牢基础。自2014年以来,芝罘区作为全国首批“救急难”工作试点地区积极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坚持以“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为目标,形成了政府各部门高效联动以及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紧密衔接的工作新格局,稳步推动“救急难”工作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自“救急难”工作开展以来,芝罘区共受理各项救助申请1.3万余次,实施救助1.2万余次,累计发放救助金2770余万元。

  一、提供三大保障,奠定托底救助的工作基础

  (一)强化救助政策体系完善。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并结合芝罘区实际,先后出台了《芝罘区医疗救助办法》、《芝罘区临时救助办法》和《芝罘区支出型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救助办法》等政策,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各类救助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取消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将重特大疾病救助住院费救助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救助封顶线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将低保边缘家庭和其他城市居民纳入了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遭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暂时困难的城市居民家庭展开全面临时救助。

  同时,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家庭收入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重大灾害等原因造成支出过大的,通过急难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有效的发挥急难救助“托底线”的强大功能。

  (二)强化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基层服务救助队伍充实有力,芝罘区多措并举配齐配强民政工作人员,全区13个街道现有民政工作人员54人,社区民政协管员146人,满足了日常工作运转的需要。同时,定期组织街道及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社会救助平台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服务水平。

  (三)强化救助资金落实保障。完善以财政为主体、社会捐赠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保障了托底救助制度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每年区财政在足额拨付低保金的同时,还按照临时救助资金30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300万元、教育救助资金210万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区慈善总会则多方链接社会资源,设立慈善救助专项账户,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年接收捐款1100余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医疗等救助,实现了救助资金的多元化保障渠道。

  二、创新三项机制,确保救急救助规范运作

  (一)创新“主动发现”机制,确保急难对象早发现。芝罘区依托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动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发现其困难,帮助其提出救助申请。建立“急难”对象绿色通道,对于因紧急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或住院就医确实有困难的群众,实行“先发救助金、后补手续”的人性化制度,大力缓解了困难群众“因贫弃医”的现象。为保障“救急难”绿色通道运转高效,芝罘区设立了100万元的“救急难”专项基金,迅速反应、专项专用,有效地帮助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渡过难关。同时,芝罘区建设了“89000”民生服务中心,开通全区统一的“89000”民生服务热线,畅通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和报送困难情况的渠道,多维联动,确保急难险情早发现、早申报、早核查、早救助。

  (二)创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构建救急救难大格局。在民政局设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中心,在13个街道办事处及芝罘区民生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分中心,并统一悬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流程,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区级救助运作支撑支架,及时高效的接收办理群众遭遇的急难事项。所有受理窗口均安排专职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救急难”工作,对急需接收办理的“急难”事项及时进行受理、转办。同时,当面对情况复杂覆盖多部门业务的急难救助事项时,及时、主动联合相关救助部门进行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三)创新“多元参与”机制,汇聚解危助困新力量。一是推动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大力提高慈善救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设立慈善救助项目,降低慈善捐赠门槛。通过“肾友中心”、“爱心复明”、“让你幸福走起来”等慈善项目,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救助。同时,设立个人和单位冠名基金,鼓励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救助活动。先后为3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患者免除手术费约123余万元,设立个人冠名基金总金额近13万元。二是推动“12349”平台参与社会救助。根据受救助人员特点,设置生活帮助和紧急救助服务“一键通”,已成功实现救助案例279例。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发性和广泛性的优势,培育扶持了月亮姐姐公益发展中心,注册义工 4200余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帮扶等慈善活动,累计救助孤寡老人、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16359人次,困难学生5317人次;扬帆助学公益发展中心,深入了解困难家庭在读学生的情况,5年来累计帮助750名学生;360公益爱心车社会组织队,举办义卖募集善款,为白血病患儿捐助款项和物品,筹集资金60余万,累计救助白血病患儿20余人,使帮扶对象们深切的感受到“弱势群体有人助”、“临危临难有人帮”的和谐氛围。

  三、强化保障措施,推动急难救助持续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救难合力。为做好试点工作,芝罘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救急难”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作为总召集人,人社、教体、卫计等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明确分工领导及联络人,落实各部门和街道人员职责,加强社会救助的协调和沟通力度,建立“救急难”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指导,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的力度和准度。

  (二)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体系,力求公平公正。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准确认定社会救助对象的关键环节,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操作的重要前提。芝罘区于2010年成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研发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开展社会救助申请审批和集中复核财产收入信息核对的工作。同时,在推行救助对象全员长期公示的基础上,还将每年的3月和9月定为集中复核月,定期对所有救助对象进行全面评议和核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人情救助”、“关系救助”以及“优亲厚友”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救助制度实施,确保做到公平、公正。

  (三)落实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实现阳光救助。研究建立了贯穿“救急难”工作始终的发现、报告、受理、审核、审批或转办、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体系。针对管理人员、经办人员,建立了跟踪问效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人工作落实不力、相互推诿、办事拖拉懈怠等造成救助不及时、不到位、并导致严重后果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针对救助过程,完善了申报、调查、资金使用、纠纷查处等监督管理机制,并加大对影响较大或者带有苗头性的急难事项的督查督办力度,进一步堵塞漏洞,避免骗助、错助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应救尽救,阳光救助。

  【党员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二】

  以“爱文明家园 做文明市民”为主题、以“排队上下车 礼让斑马线 不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行动启动以来,得到了最广泛市民的积极响应,成为文明创建常态化格局的显著标志。为什么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公众乐于接受?其实质必定是不简单。这就是笔者眼中三项行动的表与里的关系。

  “排队上下车”讲的是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下车,是市民生活中最常见、最平凡、最实际的基本要求。两个人、三个人、一群人要上下车,就必须排队,这是文明社会公共秩序的要求。设想,一堆人拥挤在车门口,谁也上不了,谁也下不成,既误时又危险,这怎么能称得上文明呢?从排队上下车做起,把排队的理念融入自身行为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就会形成“排队文化”。在做到排队上下车这个“表”的基础上,积淀排队文化的“里”,把排队的理念延伸到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就能够形成大众化的“排队文明”。

  “礼让斑马线”讲的是遵从文明礼仪。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古至今,非常重视礼仪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践行。可以说,懂礼貌,讲礼仪,知礼节,是很多家庭家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斑马线前,先不要说法律法规赋予行人优先通行权了,仅仅机动车的强势与行人的弱势相比,就值得强势礼让弱势。一条斑马线,对行人来说是安全线和生命线,而对机动车来说则是文明线和道德线。在我国古代,有多少富足家族家庭成为扶危济困的表率,富可敌国礼让一贫如洗,让出的是高风亮节;即使在今天,也有大量的企业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彰显的是文明水准。中国有句古话:以强欺弱算什么本事?自古以来,强不欺弱的恻隐之心,已经成为礼让文化的一部分。在斑马线前能够做到礼让,长此以久,礼让文化就会融入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不乱扔杂物”讲的是恪守规矩之道。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表面看是约束自身行为的善意提醒,深层次看是洞察一个人的规矩意识。手中有杂物不是随手扔,而是按规矩送到垃圾箱等规定的地方或设施里,见证的是一个人的规矩意识。如果“不乱扔杂物”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 “不乱扔”、“不随便”等规矩意识就会贯穿人生始终。文明创建的主体是市民,市民需要有这样一种规矩意识,指导自身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才能够展现文明市民的风采,成就文明城市的殊荣。城市的文明不是少数人的文明,而是公众文明的集合;只有全体市民做到文明,城市的文明才会自然提升。

  三项行动虽然落脚点小,但是目标远不止字面意义本身,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需要公众以践行的方式解读。凡事上升到文化层面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微知著,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明的高楼大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全体市民久久为功,不懈努力,以认识的提高带动素质的提升,必将奠定文明创建的基石,打牢文明社会的基础。

  【党员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三】

  “三项机制”的出台,增强了我们谋事干事的动力,激励我们心无旁骛抓发展、甩开膀子干工作。”

  我县贯彻省委“三项机制”,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县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县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县领导干部能下实施办法》,通过激励、容错、惩处的综合手段,鼓起干部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为确保“三项机制”落地生根,我县综合运用正面激励、反面鞭策、媒体引导三项措施,开展评优树模、督查巡查、问责问效等工作,激励干部履职尽责、担当奉献。并把“三项机制”贯彻落实与县上创新推出的“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县直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科学化选人用人、“为政不为”问责办法五项制度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同时,制定出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选用干部实施办法》,每年倾斜一定比例的科级领导职数,对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扶贫工作干部,在提拔使用、平级重用、晋升非领导职务、确定后备干部和交流使用中优先,把“三项机制”的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工作有力结合起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截至目前,已有130名“第一书记”入村到户指导发展,20余名县级领导和40余个部门联镇挂村,“共富行动”、“青春行动”、“巾帼脱贫行动”等三大行动,引领各级各类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三项机制”的落实,给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进一步创造出有利于干部尽责履职、担当奉献的工作环境,激励全县干部奋发进取、追赶超越,在推进美好县城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