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的看法

时间:2021-11-11 09:20:51 意向书

篇一:《对于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与看法》

对于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与看法

学号:111504224 班级:11级茶学系茶专二班 姓名:郭庆振

【摘 要】:我国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形势,当前的位置,在国际上的地位,各国对我国的看法,我国应该面临这样的国际形势。我国以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形势、环境、经济、

政治上虽然我们的政体较西方具有很大优势但我们仍然必须逐步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必须承认我国人代表选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人大代表中很多不过是“代表者”而不是“代言者”。同时腐败也是威胁党的执政地位的大问题。民怨不得通达于上政令不得通行于下这迫切的需要我们进行政治改革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

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2、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历史边界问题

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3、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

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4、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

首先南亚方向酝酿重大变局。一是反恐出现反复自基地组织首领拉丹被击毙之后美国继续无视巴基斯坦主权一再派无人机对巴实施“越境打恐”而巴基斯坦塔利班为给拉丹报仇也一再拿巴“出气”频繁制造恐怖爆炸致使巴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二是阿富汗战局出现“拐点”美国已与塔利班武装展开和谈奥巴马总统于2011年正式宣布从阿富汗撤军阿问题“政治解决”前景显现。

其次东南亚方向陆海皆不平静。陆上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武装在中缅边境附近交火产生新的难民海上“南海风云”再起、逆流汹涌。越南与菲律宾自不量力、寻衅滋事、竞相对中国发难菲律宾更是于今年4月在我国南海黄岩岛挑起事端美国等“域外大国”趁机介入、企图从中渔利。

再有中美日三角出现新的互动。美、日于2011年6月举行“2+2”会议明确新的“共同战略目标”针对南海问题强调“遵循国际准则”、“航行自由”与“海洋安全”无理要求中国“停止对他国船只采取妨碍行为”中美关系方面中美首次“亚太事务磋商”于2011年6

月25日在夏威夷举行中美“高手过招”彼此在亚太地区的“竞合博弈”逐步展开。

5、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

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等等。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加深。现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已经大大缓解。

6、看待中国与周边的关系需要足够长远的眼光

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是周边数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似乎出现了某种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局势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如果把美国及其同盟体系算作一个整体基本上所有的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对象集团还是西方世界开创的贸易体系甚至于中国本身也得益于这个开放的经济增长体系至少加入 WTO的10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回顾自工业革命以来两百多年的历史哪一个国家能够不断推动经济增长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高质量的生活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权力

因此对中国而言要创造性地塑造稳定的周边战略环境。一方面要增强与美国的战略互信与合作管控双方的分歧既要对美重视但也不必处处围绕美国转。另一方面要调整中国的亚洲战略让周边国家更多地分享中国崛起的好处减少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焦虑。如此中国才能继续持续发展实现崛起也并不是不可实现的愿望。

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7、经济形势趋于复杂

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既定宏观调控方针提高前瞻性和针对性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既有效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加之美、德、法、俄等大国面临政府选举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弹性与灵活性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放眼未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改革既要有谨慎的态度又要有大胆的行动才能顶住国内外的压力完成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

[1] 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50.{国内经济的看法}.

[2] 陈向阳 《求是》理论网 半月谈——《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篇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中{国内经济的看法}.

国际学院

10工商管理1班

罗欣歌

学号:102502048{国内经济的看法}.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我们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装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外部条件,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我们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中国来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中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竞争力不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我们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更加注重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将继续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们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我们将扩大服务业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我们将稳步推进农业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朝着集约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我们将更加注重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待遇,更加注重在开放中增强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动力。

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积极扩大进口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我们将完善进口支持政策,降低进口成本,提高进口便利化。我们将加强同主要顺差来源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松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管制,方便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区域多样化和发展不平衡蕴含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会。我们将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我们将继续深化沿海地区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沿海地区技术研发、高端制造、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进。我们将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参与中国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们将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繁荣双边经济,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积极扩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开放中促进中国社会事业发展。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将继续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的协调,继续欢迎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推动国内技术创新。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中国将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开展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市场信用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经营环境。中国将加强自身投资环境建设,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

篇三:《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市场营销(1)班 宗莉 2011060413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和冲突。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面:

(1)、经济总量同比上升。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0%。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甚至衰退,它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位、占全球的比重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2)增长速度总体平稳。2013年,消费、出口、工业等都出现回升。据统计数字显示,一方面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基本在逐月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在逐步减缓;另一方面,经济效益仍维持较高水平,企业活力增强,面对外部环境趋紧和成本上升,一大批企业主动转型,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创新意识、优化产品结构应对危机,谋求发展,竞争力日益提高,市场适应力更强。

(3)、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小康社会决胜的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阶段的转换时期,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调整或下降,但是本质上来说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自于消费的持续扩张,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培育出在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形成我们新的优势。 其次,显现出的矛盾与问题:

(1)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原有产业迅速发展等

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杯水车薪;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资源还未得到很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如今工厂乱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如北京等地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又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以便稳定持续发展,同时为子孙后代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 自2008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我国

出口贸易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致使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也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大学生的我马上也快毕业了,工作问题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城乡发展差异

化、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仍很严重

一是表现在资本存量方面:由于沿海地区由于开放得比较早,以

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迅速增长, 资本大量积累; 同时改革开放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 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本的输入, 为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投入。而中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影响资本存量都不及东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是科技投入方面东部地区仍然占据优势

我们不仅要注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注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想出解决办法,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缺点,促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篇四:《关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关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一.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概况:

自1978年来,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30年。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以11%的年增长率高速度持续维持30年,中国是一个奇迹。以西方工业化发展道路看,会出现经济循环,中国好象打破了此经济循环的宿命,一直持续发展且没有减缓的迹象。

1978年1月1日,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是中国30年奇迹的开始。

1980年,中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1992年,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01年,中国加入WTO。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2005年,中部崛起在两会期间被高调提出。同年,浦东获批首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是在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背景下,中国为全面开放及深化改革谋划的下一步。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试点改革试验区获批。

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

2009年,经历了因美国次级债危机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此期间,中国仍然完成了保8的目标,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0年,中国坚持着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为今后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年里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长速率,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速率已有放缓的趋势,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没有担心的必要,因为中国要的是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求高速,这样中国经济可能真的会像很多西方的经济学家所担心的那样,形成以可巨大的泡沫,终究有一天会破,而且泡沫越大,它破裂的时候所带来的后果也就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