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嗜睡病

时间:2021-11-11 07:54:42 意向书

篇一:《发作性嗜睡症的治疗》

发作性睡病发病率据估计在0.03-0.0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在青少年,其次是40~50岁。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科学家发现在许多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中均可检测到HLA-DR2基因型,其中相关的是HLA

DQB1*0602。在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Nacrolepsy-Cataplexy, NC)患者中,该基因型的出现率是95%; 约95%NC患者CSF中Orexin-A水平极低甚至测不出。Siebold C等推测,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Orexin神经元受到与DQB1*0602限制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有关。

(1) 1使精神振作。(2)猝倒发作 见于65%~70%的本病患者。可与睡眠发作同时起病,也可在出现睡眠发作症状后数年起病。其特征是在情绪激动、惊吓、恐惧、愤怒等情况下全身肌肉突发无力而跌倒,反射消失,但意识清楚,为时数秒到数分钟。猝倒发作也可见于局部肌群,如头部下垂、言语含糊和眼睑下垂等。(3)睡眠麻痹 见于15%~34%的患者。发生在将入睡或刚睡醒时,表现为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除眼外肌和呼吸肌以外的全身躯体活动不能和言语不能,为时数秒到数分钟,患者可能极为恐惧。随后完全醒转或再入睡。(4)入睡前幻觉 见于

10%~15%的患者。是在清醒至睡眠的移行过程中,出现鲜明的梦境

样幻觉。以上白日睡眠发作、猝倒、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常合称“发作性睡病四联征 ”。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的典型症状,通常根据睡眠发作和典型猝倒发作即可诊断。当四联症中,白日嗜睡以外的其它3项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时,须与其它白日过度嗜睡疾病鉴别。可进行白日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和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5次小睡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始发REM睡眠,同时平均入睡潜伏期8MRI

(1)白日过度嗜睡 别,尤其是应注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鉴别,个别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与发作性睡病十分相似。本病的嗜睡多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多发于青年,性别差异不大;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习惯性响鼾,白日嗜睡呈经常性,即使增加睡眠,醒后仍觉头脑不清醒。如患者为男性,且年龄偏大,或肥胖且病程持续发展,则更支持后者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及夜间多道睡眠仪监测以明确诊断。

(2) 猝倒发作 须与癫痫发作失张力和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鉴别。癫痫无不可抑制的睡眠发作病史,也无睡眠始发REM睡眠。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的猝倒症,绝大多数尚有眩晕等症状,且有自身应有的体征和实验室所见。

(3) 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 也可见于正常人群中,应加以注意。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睡前禁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白日加强体力活动和各种视听刺激,以改善白日过度嗜睡,从而也改

药物治疗 “促觉醒剂”其机理在于激活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 ②猝倒的治疗:抗抑郁药通过激活突触前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可以改善猝倒,并抑制REM睡眠。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每日25~75mg,已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另外,氟西汀(fluoxetine)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及文拉法辛(Venlafaxine)等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再摄取的联合抑制剂,均有一定疗效。

篇二:《发作性睡病》

一疾病概述

本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伴有异常的睡眠倾向,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不安和病理性REM睡眠。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男女发病率相似部分病人可有脑炎或颅脑外伤史。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多数病人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二疾病病因

发作型睡病是指以白天出现阵发性不可抗拒的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国外报道该病患病率约为0.2~0.9%,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病例始发于10岁以后,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本病与DQB1等位基因HLA-DQB1*0102密切相关。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睡眠机制异常有关。

三症状体征

1、多见于15-25岁,表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1)睡眠发作:白天不能克制的睡意和睡眠发作,在阅读、看电视、骑车或驾车、听课、吃饭或行走时均可出现,一段小睡(10-30分钟)可使精神振作;

(2)猝倒发作:常由于强烈情感刺激诱发,表现躯体肌张力突然丧失但意识清楚,不影响呼吸,通常发作持续数秒,发作后很快入睡,恢复完全;

(3)睡眠幻觉:可发生于从觉醒向睡眠转换(入睡前幻觉)或睡眠向觉醒转换时(醒后幻觉)为视、听、触或运动性幻觉,多为生动的不愉快感觉体验;

(4)睡眠麻痹:是从REM睡眠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呼吸和眼球运动不受影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约半数病人有自动症状或遗忘症发作颇似夜间睡行症,持续数秒、1小时或更长,病人试图抵制困倦而逐渐陷入迷茫但仍可继续自动执行常规工作,对指令无反应。常突发言语,但不知所云,对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可有失眠、睡眠不深、晨起后头脑清醒、晨间头痛、肌肉疼痛、耳鸣、无力、抑郁、焦虑和记忆力减退等。

四诊断检查 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潜伏期缩短(<10分钟),出现睡眠事发的REM睡眠,觉醒次数增多,睡眠结构被破坏等。

诊断依据:

根据短暂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或伴有猝倒、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典型症状,一般诊断不难。但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癫痫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或少年,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常突然意识丧失,瞪目直视,呆立不动,并不跌倒;或突然终止正在进行的动作,如持物落地,不能继续原有动作,历时数秒。脑电图可有3Hz的棘-慢综合波。

二、昏倒。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短暂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多有头昏、无力、恶心、眼前发黑等短暂先兆,继之意识丧失而昏倒。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快微弱、血压降低,多持续几分钟。

三、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周期性嗜睡与病理性饥饿综合症。通常见于男性少年,呈周期性发作(间隔数周或数月),每次持续3~10天,表现为嗜睡、贪食和行为异常。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间脑特别是丘脑下部功能异常或局灶性脑炎所致。

辅助检查:1、脑电图。2、脑脊液细胞检查。3、CT和脑活检。

五治疗方案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儿家长、老师及本人解释该病的性质,协助其合理安排时间,允许其上课时小睡片刻。避免参加各种危险活动。

2.药物治疗 可使用加强觉醒的药物利他林、匹莫林及苯丙胺等。选择一种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增至出现疗效或最高剂量为止,但不宜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

3.中医中药治疗 杨淑润主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祖国医学有脾困人则困之说。根据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及中医学理论,总结和提炼出了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名方“杨氏醒脾开窍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预防预后

1、病人应有意识地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多参加文体活动,干些有兴趣的工作,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

2、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忧郁、悲伤,但也不宜过于兴奋。因为兴奋失度可诱发猝倒发作。

3、最好不要独自远行,不要从事高空、水下作业,更不能从事驾驶车辆,管理各种信号及其他责任重大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发作性嗜睡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又镇静类的药物,以免增加发病。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症状。包括:

1、 促醒剂 促醒剂可以有效控制白天嗜睡的症状,比如:莫达芬尼,且并不像旧的促醒剂容易产生成瘾性。

2、 抗抑郁剂 可以有效缓解猝倒的症状,但会减少快动眼睡眠(REM期睡眠),这些药物包括三环类药物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3、 羟丁酸钠 有效缓解猝倒症状,同时可以改善夜间睡眠情况。但由于可引起很多副作用,如睡眠呼吸事件、睡行症、尿床等,该药的使用被美国FDA严格控制。

另外,生活方式对于控制发作性睡病也非常重要,比如: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2、小睡;3、不要吸烟;

4、规律锻炼

篇三:《谁是嗜睡症的罪魁祸首》

当人们对甲流疫苗发出质疑,其是否会导致嗜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及时给出了让人安心的答案,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存在季节性变化,与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无关。这一结果,推翻了2009年至2010年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结束之后,欧洲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的“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接种甲流疫苗有关”的结论,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令人匪夷所思的嗜睡症

据报道,全世界不到1%的人口患有发作性嗜睡症——猝倒。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在白人中为1/2000例,日本人中1/600例。而韩芳说,在我国这种疾病属常见病,其患病率至少是4%,即在我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有约两千万的发作性睡病患者。

2009年~2010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疫情过后,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出现发作性睡病发病率大幅上升的现象,其中以往少见的幼儿患者增多了。

2011年1月,芬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儿童出现发作性睡病的病例中,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Pandemrix疫苗的接种者比未接种者多9倍。无形中,所有矛头指向了这种甲流疫苗,将其视为发作性睡病发病率上升、儿童患病的罪魁祸首。

芬兰政府即刻禁止使用葛兰素史克公司制造的这种甲流疫苗。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组织了一些医药监管机构对甲流疫苗展开调查,以确定疫苗是否与接种儿童出现嗜睡症状有关。

同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此也很关注。原因是,当时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现象。韩芳回忆说,那段时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接收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突然比往年同期多了三四倍,而且每天睡眠中心的咨询电话也是响个不停,大多都是有关“接种我国甲流疫苗是否会引发嗜睡”的问题,似乎人们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为了揭开发作性睡病突然高发的原因,也为了解除百姓的忧虑和恐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中心以及北京市科委课题的资助下,韩芳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与合作多年的美国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一同展开了调查。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韩芳及其研究团队对1998年~2011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接受诊断的906名典型患者(其中资料完整者629名,多为儿童)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及总结,并回访了2009年10月国内甲型流感H1N1暴发以后发病的173例患者的感冒、甲流病史和疫苗接种情况。并于2011年8月22日,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协会和儿童神经病学学会的期刊《神经病学纪事》(Annals of Neurology)上。

疫苗不是罪魁祸首

有一个叫乔的小胖男孩,面色紫红,全身浮肿,性格怪异。一天中大部分时间乔都在吃、睡中度过,平常很难将他从病态的睡眠中叫醒,加上睡眠时常发出响亮的鼾声,于是他常常成为被嘲笑的对象„„这个小男孩出自家喻户晓的小说家狄更斯笔下的《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以认识的一个真人为原型而塑造的文学形象。而这段文字的描写被后人看做是对嗜睡症,即发作性睡病的病态的深刻描写。

根据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院的研究,患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可抑制的嗜睡、突然脱力发作而猝倒、做梦、入睡幻觉、睡瘫等多种症状。究其发病原因,韩芳介绍,这是大脑内下视丘分泌素的下降而引起人体无法控制睡眠—觉醒周期,从而导致发作性睡病。

在研究的629个个例过程中,韩芳发现,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本身存在季节性,在春末夏初之际(即2、3月至7月)是高发期,但11月、12月及1月为低谷,相差达9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甲流暴发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增加了3倍以上,且患者多在甲流流行的5~ 7个月后发病,而在154例可回忆预防接种史者中只有6%的患者接种过预防甲型流感H1N1的疫苗。”

“这意味着发作性睡病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疫苗,而有可能是冬季相关感染包括H1N1病毒感染本身。”韩芳说。在甲流暴发时,暴露于甲流环境下的人们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这时有的人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而有的人则可能导致产生下丘脑分泌素的脑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激素下降,最终导致几个月后触发发作性睡病。

对此,一同参与研究的斯坦福睡眠科学与医学中心Emmanuel Mignot博士也赞同这一观点,表示“这些研究发现让我们回想起1917年至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后暴发的流行性昏睡性脑炎。不仅仅是发作性嗜睡症,精神症和帕金森氏症也可能伴随着冬季感染而来”。 十年磨一剑

韩芳与Mignot共同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神经病学纪事》上后,很快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神经病学纪事》的主编 Dr. Hauser就曾在配发的述评中表示,这一发现对探寻其他可能与冬季相关的疾病如帕金森病、精神疾病等的脑免疫机制有重要价值。有专家赞叹说,这项研究不仅能在医学研究上有所发展,而且有助于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展开的H1N1甲型流感与发作性睡病关系的调查,还能为民众解除对H1N1疫苗接种的担忧。此外,《自然神经科学综述》、《自然微生物学综述》均作出了新闻评论报道,《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以及国内的科学网、《北京青年报》等也以各种形式作出了相应报道。据悉,就此论文,欧盟甚至曾闭门讨论过„„

能在近半年时间内得出结论并顺利地完成课题,韩芳说,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有赖于十多年的积累。“科学研究中,所需要的就是这种坚持的精神。”韩芳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到了。

从1998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接收第一例病人起,十余年过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已收集1500余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遗传资源,占国内已确诊病例的70%以上,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患者资料库。能收集到如此多案例、积累到如此多的资料,韩芳表示“尤其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年来不断地给予的支持,并且‘不求马上回报’”,也因此,他们才能一直坚持不懈的收集资料、整理案例,作研究、得成果。

篇四:《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本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多数病人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作性睡病:又发作型睡病

白天过度嗜睡是发作性睡病首先出现的症状,患者表现为突然出现无法预计的过度睡意和无法抗拒的睡眠发作。这种情形常出现在不适宜的场合,例如在吃饭、开车及工作中突然睡着。常可见到此类患者有数度交通意外或工作意外的经验,患者有时会因此失去工作。但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却经常抱怨晚上失眠,可能因频繁的入眠期幻觉或睡眠瘫痪所导致晚上睡眠断断续续,无法一觉到天亮;也可能是因为白天嗜睡的时间过长,而干扰到晚上的睡眠。发作性睡病,一天24小时的总睡眠时数,并不比正常人长。

发作性睡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男女发病率相似。部分病人可有脑炎或颅脑外伤史。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多数病人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其

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一词,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创,用来描述在短时间内不自主的短暂的反复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况,所以此病又称Gelineau综合征。

直到1975年第一届发作性睡病国际研讨会,才对发作性睡病做如下定义: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综合征,以具有发生异常睡眠的倾向为特征,包括白天嗜睡和经常夜间睡眠异常,出现病理性快动眼睡眠表现。快动眼睡眠异常,包括睡眠一开始就进入快速动眼睡眠期,与快动眼抑制无关的猝倒和睡眠瘫痪。

Narcolepsy

发作性睡病属于睡眠障碍中“非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所致白日过度睡眠”的一种,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二版(ICSD-2)中将其分为4种亚型:

(1)发作性睡病,伴猝倒症;

(2)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症;

(3)发作性睡病,医学状况所致;

(4)发作性睡病(待分类)

病因

发作型睡病是指以白天出现阵发性不可抗拒的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发作性睡病研究中心统计,美国人群的患病率大于0.05%。西欧国家人群的患病率约为0.02%~0.06%,日本人较常见,患病率为0.16%~0.18%。香港通过问卷调查及睡眠监测发现中国人的患病率约为

0.034%。国外报道该病患病率约为0.2~0.9%,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病例始发于10岁以后,1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睡眠机制异常有关。

其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

发作性睡病

该家系4代31人,有6人发病,其中男3例,女3例,均有白天不可抗拒的睡眠。起病年龄分别为先证者(箭头表示)的姐姐(三代-9)16岁,母亲(二代-5)15岁,舅父(二代-8)19岁,表哥(三代-15)17岁,外祖母(一代-2)17岁,其中先证者母亲、外祖母伴有猝倒发作。该家系连续3代均有人发病,其遗传方法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根据研究,发作性睡病的病人体内常可侦测到HLA-DR2这个基因,但我们不能单单以HLA-DR2来判断是否有发作性睡病,因正常人也有30%的人有HLA-DR2。并且有些疾病亦会造成HLA-DR2呈阳性反应。如果你的亲人中,有人有发作性疾病,那您患发作性睡病的机率, 将是其他没有家族史的人的6到18倍。

症状

1、多见于15-25岁,表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1)睡眠发作:白天不能克制的睡意和睡眠发作,在阅读、看电视、骑车或驾车、听课、吃饭或行走时均可出现,一段小睡(10-30分钟)可使精神振作;

(2)猝倒发作:常由于强烈情感刺激诱发,表现躯体肌张力突然丧失但意识清楚,不影响呼吸,通常发作持续数秒,发作后很快入睡,恢复完全;

(3)睡眠幻觉:可发生于从觉醒向睡眠转换(入睡前幻觉)或睡眠向觉醒转换时(醒后幻觉)为视、听、触或运动性幻觉,多为生动的不愉快感觉体验;

(4)睡眠麻痹:是从REM睡眠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呼吸和眼球运动不受影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约半数病人有自动症状或遗忘症发作颇似夜间睡行症,持续数秒、1小时或更长,病人试图抵制困倦而逐渐陷入迷茫但仍可继续自动执行常规工作,对指令无反应。常突发言语,但不知所云,对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可有失眠、睡眠不深、晨起后头脑清醒、晨间头痛、肌肉疼痛、耳鸣、无力、抑郁、焦虑和记忆力减退等。

特征

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睡眠发作、猝倒、入睡前幻觉及睡眠性瘫痪,合称为发作型睡病四联症。此四联症并非每

一个全部出现,2/3患儿仅表现为短暂性睡眠发作,另1/3患儿除短暂性睡眠发作外至少伴有三个附加症之一,以猝倒最多见。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