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时间:2021-11-11 04:03:15 意向书

篇一:《半坡遗址》

百科名片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称:半坡遗址 约5万平方陕西省西安面积: 所属地区: 米 市

目录

总体概述

其他信息

发展历史

特征

聚落布局

烧制陶器的窑址

半坡类型的墓葬

特点

随葬品

遗迹

房屋

窑穴

沟道

陶窑

墓葬{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遗物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其他人工制品

意义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博物馆

出土文物陈列

遗址大厅

辅助陈列

门票价格

文物保护

保护措施

保护意义

展开

总体概述

其他信息

发展历史

特征

聚落布局

烧制陶器的窑址

半坡类型的墓葬

特点

随葬品

遗迹

房屋

窑穴

沟道

陶窑

墓葬

遗物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其他人工制品

动物骨骼

意义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博物馆{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出土文物陈列

遗址大厅

辅助陈列

门票价格

文物保护

保护措施

保护意义

展开

编辑本段总体概述

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在河岸台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层、红烧土层、红烧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夹杂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锛、刀、笄、针等各种工具、用具。又在一口双桶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积层中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陶罐与一个完整的骨笄。随即把遗址的这一发现报告中央文物局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采用大面积揭露与分层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遗迹,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刀、陶刀、石磨盘、石杵、石凿等735件,发现存有粟粒并储藏东西的窑穴及大量墓葬。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

半坡遗址风景(14张)

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发展历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特征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

图片(7张)

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

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烧制陶器的窑址

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编辑本段半坡类型的墓葬

特点

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

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

随葬品

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编辑本段遗迹

房屋

【半坡人的住房】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

篇二:《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总体概述

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在河岸台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层、红烧土层、红烧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夹杂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锛、刀、笄、针等各种工具、用具。又在一口双桶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积层中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陶罐与一个完整的骨笄。随即把遗址的这一发现报告中央文物局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采用大面积揭露与分层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遗迹,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刀、陶刀、石磨盘、石杵、石凿等735件,发现存有粟粒并储藏东西的窑穴及大量墓葬。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其他信息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发展历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特征{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关于半坡遗址的作文}.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

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烧制陶器的窑址

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半坡类型的墓葬

特点

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