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时间:2021-11-11 01:24:59 意向书

篇一:《我所了解的客家美食 ——酿豆腐》

我所了解的客家美食——酿豆腐

秋是安静的,在这个季节可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的每一段。 数数时间,现已经沦为大三奋斗一族的我,在赣州生活,也有近三年了。在这个素有客家摇篮、脐橙之乡、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风水发源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地等美誉的赣州,或是乘坐公交车往返于火车站与学校的途中,或是在中心街区、城市公园等,都能听到保留着中州古韵、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的客家方言。并且,跟客家方言同样璀璨的,还有此地同样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的客家美食。 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大都是远离海洋的内陆,与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相似,故客家菜肴保留有中原菜肴风味,以油重味浓、多高热量高蛋白菜肴为特点,一言以概之,客家菜的口味就是——“咸、肥、熟”。 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广东三大菜,其是一个富有智慧的菜系,用料粗犷,但粗中有细,讲实惠重保健。选料天然,讲究调和搭配,多用药材调理阴阳,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有些类似现在流行的“饮食疗法”。比如“水蒸鸡”,选用家养或在山上用虫草谷物群养的鸡,整只放在锅里用水蒸熟,十分鲜甜滑嫩。“五指毛桃汤”,选用山上野生的一种叶似五指的树根与猪排骨熬成,闻起来有诱人的椰奶香味,吃起来不仅饱口福,还能达到平肝明目、滋阴降火之功效。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的是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其一是俭朴好客。客家人平素饮食节俭,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大方,讲究“六碗八盆十样”,菜肴实惠量足,盛器多用盆、钵、大碗,有古民遗风;其二是尊老知礼。客家人设筵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吃鸡以鸡头敬老,上座留空位于已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其三是追求吉祥。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过年吃“团圆饭”,元宵吃汤丸,都为取“团圆”的好兆头。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其中所属壮族菜系的酿豆腐具有补虚养身调理 、骨质疏松调理的功效。

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而“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这道菜是根据北方酿饺子演化而来的,由于南方稻多而少麦,又盛产黄豆,人们便把豆腐当作饺皮酿进肉馅煎煮熟,发现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还有一个传说是,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因在一次点菜时发生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出酿豆腐,具汤汁醇厚、鲜嫩滑润、口味鲜美之特点。 奇巧的烹饪技术是客家人勤劳、聪慧的结晶。生活的动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客家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磨练出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客家菜讲究功与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妙中穷其食物之美味。“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重烹饪之术,正是其生存观的体现。中原“衣冠南迁”的客家人,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来到了蛮荒之地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煎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其所需材料是豆腐、去皮五花肉、鲜鱼肉,葱花,盐,糖,胡椒粉,鸡精,生粉,色拉油等。具体做法是:1.豆腐切块,去皮五花肉、鲜鱼肉洗净,切粒、剁碎2.猪肉、鱼肉碎加葱花、盐、糖、胡椒粉、鸡精、生粉搅拌上劲3.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小洞,放入肉馅4.平锅放油,放酿好的豆腐煎至两面金黄5.取出煎好的豆腐,放入沙锅,加清汤、盐、胡椒粉烧至熟,加鸡精 调味即可。 如果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饮食习俗,就会发现,不论是其烹饪技艺诸如“捣珍”、“酒” 之类的继承和演变,还是日常习俗中诸多礼仪礼规的演变,都证明了客家人将古代中原文明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其根基源远流长,也印证了客家民系历尽沧桑,多次变迁的历史。

篇二:《客家小吃起源》

客家小吃起源

小吃起源于佐酒的熟食,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随意,付钱的时候也满不在乎,眉头不用打结,实在是便宜!盛载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调而实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无关宏旨,吃起来有一番惊喜,有点儿浪漫色彩,不携带充饥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进食行为。惟独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饥,几乎全是米制品。

客家小吃文化

正月:元宵节 宵节客家人吃汤丸和悬挂花灯笼。汤丸有咸与甜两种,取“团圆”的好兆头。客家人的习惯 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丸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 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是”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 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 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二月二 取下花灯,烧过年贴的对联、“利是”,清理、吃完过年时剩下的食品,如米糕、料花等,准备开春干农活。

三月:清明 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四月八:也叫水节、立夏节 因为是在表黄不接的时候,过节吃的食品较差,大多数吃的是杰米粉与麦皮混和做的糍。{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五月五: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以表示纪念屈原,还吃酿苦瓜和用刚收成的黄豆做的酿豆腐。

七月十四:也叫鬼节 客家人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想法。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月饼、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饼、田螺都表示团圆,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过节。以往还有放孔明灯作娱乐的传统。

九月九;重阳节 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十一月:冬至 客家地区有句话叫做“冬(冬至)大过年(春节)”,意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因为秋收冬藏,农事已毕,一年耕稼,丰硕喜人。这天吃的小吃是萝卜糍,由于这时天气寒冷干燥,所以客家人都在这一时节腊猪肉、腌咸菜等,准备过春节,这天腊的猪肉可保存较长时间。 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客家小吃种类

一、粄类

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是粄类的统称。客家粄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还有用木薯粉做,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品种有200款之多。地道的客家粄,首先选料要精,如优质米细细研磨成浆才能蒸出透明爽滑的米反皮,馅料用时鲜蔬果;然后制作也要精,做米反用的米浆一定要细磨,一点马虎不得。

1、簸箕粄

做法: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现在大多数人用的是长方形的铁板),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揭下,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

2、仙人粄(也叫仙水冻)

仙人粄,也叫仙水冻。是用盛产于赣南、闽西、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由于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板来。有如仙术般的神奇,因此,人们便将用这种“仙草”制成的食品称作“仙人粄”。{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制作原料:仙人草、水、土碱(丙药)、淀粉、白糖或蜂蜜。{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干仙人草熬地瓜粉,另一种用青色鲜嫩仙人草熬米浆制成。客家地区大都用第一种方法制作。儿时,我常看母亲制作仙人冻。每至五、六月间,正是仙人草茂盛的季节,母亲便到山坡沟谷采回仙草,然后将鲜嫩的仙草洗净晒干,捆成一束束长条状贮藏起来。制作时,即取出一束,略加切断,以清水洗干净,添适量食用碱,放在锅中熬成汤汁,以洁净的纱布过滤去渣,复将去掉草渣的仙人草汁倒入锅中,按比例缓缓注入已经稀释的地瓜粉,用勺子搅拌成浆糊状,起锅后,倒入备好的搪瓷盆中,俟冷却后,即成仙人冻了。然后用刀于容器中将仙人冻划成若干小块,以醴泉浸泡之。既使其更加清凉,又便于延长储存时间。吃时,取一小块仙人冻置于碗内,打碎,加白糖(或蜂蜜),再洒上几滴薄荷水即可。入口清清的,滑滑的,软软的,凉凉的,凉爽透心。有股“仙”味在心头。

3、萝卜粄

材料:粘米粉300克、白萝卜1条、香菇4朵、虾米25克、瘦肉50克、盐(少许)、鸡精(少许)、油

做法:{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①、先把粘米粉用水调成桨加一点点盐(不能多,因为炒材料的时候还要加一点盐)

②、白萝卜切细丝(或是剁小沫也可以)、香菇跟瘦肉剁成沫、虾皮洗干净炒干备用

③、锅里放油烧热,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进虾皮跟白萝卜翻炒一会加上盐

④、把3里面炒好的材料倒进米粉桨里搅匀。

⑤、把调好的材料倒进蒸盘里(蒸十分钟就可以了)

小贴士:蒸好的萝卜粄也可以放凉后再切成小块用煎锅稍为煎下,更香更好吃。

4、芋子粄

制作过程:

①、选好上等芋卵,洗净,蒸熟,去皮,趁热捣成泥状。

②、芋卵泥中拌入木薯粉、水等,和匀,使芋卵泥具有一定韧度。 ③、抓一小撮揉成图中元宝状,入滚水中烫熟取出,加入各种配料即可。

5、黄粄

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然后,把 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同时,将约占1/3的糯米和约占2/3的籼米淘净后,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注 意在煮米浆中要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再把粄团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 粄便制成了。

6、苎叶粄(也叫粗叶粄、清明粄)

苎麻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一年四季常绿常青。苎叶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

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制作方法是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作文客家小吃酿豆腐}.

7、味窖粄

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梅县街头常有油煎味窖 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8、糍粑

农历十月初,秋收之后,农闲时的客家人便开始做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录录烧”,这正是新鲜、热腾腾的刚做好的糍粑的写照。一个个白白软软的糍粑里头包裹着炒熟的花生、芝麻和新鲜的白糖,吃起来口感绵软香甜,在品尝糍粑的同时,或许你也能感受到客家人纯朴的情怀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