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窗

时间:2021-11-10 17:54:12 意向书

篇一:《门窗系统节能思考》

门窗系统节能思考

门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建筑功能与文化符号的构件存在。门窗的节能并不被人们关注,直到上世纪70年初爆发石油危机后人们才对能源的节约有了更多的关注。世界能源组织分析世界能源需求量以每年2%的比率增长,预计2050年能源消费将达到1975年的4倍,其中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的30%,而门窗耗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45%-50%。因此门窗的节能对世界能源的节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门窗节能的重要参数是传热系数K值。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先进的门窗系统可以做到K=1.5W/㎡•K以下,欧洲门窗系统可以做到K=1.0W/㎡•K以下,这一数值几乎和墙体的隔热性能一样。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节能门窗最终的追求和目标。节能门窗应该站在一个更宽广的角度去考虑。门窗的节能我们还应关注两个方面。其一要关注门窗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而不只是某一环节上的节能。门窗行业目前提供的产品数据仅能代表门窗使用后的节能效果,经常忽略门窗在原材料的选用、加工、运输、安装、报废处理等整个环节上的耗能;其二要考虑门窗节能所采用的技术处理手段中产生的能耗能否与门窗在有效的使用时间内所节省的能源相匹配。即措施能耗等于或小于门窗使用时间内节约的能耗便是节能门窗,反之就变成高能耗门窗了。 以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铝合金门窗为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铝合金门窗,单玻铝合金门窗K值为6.0-6.7W/㎡•K,中空玻璃铝合金门窗K值为3.8-4..5W/㎡•K.经过30几年的发展我们目前节能铝合金门窗K值可做到1.5-2.0W/㎡•K。节能效果提高了近4倍。{“思考窗}.

但我们应该考虑为达到这一数值我们付出的代价,窗框型材由50mm宽加大到了70-80mm;玻璃由单片变为中空玻璃,并且中空玻璃本身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措施;新型隔热条、隔热发泡材料以及三元乙丙橡胶条等新材料的增加等等这些措施对整个资源的消耗都是巨大的。这些消耗是否值得,关键在于产品有效使用时间内能否节约更多的能源。因此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据资料分析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年,而欧美建筑平均寿命超过70年;我国门窗的产品质量也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节能门窗要放在更大的一个尺度内考虑是远远不够节能的。

我国的节能门窗除了在结构、材料、技术开发等方面应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节能。

一、提高门窗的有效使用时间。建筑的使用寿命我们不能控制,但我们能够控制门窗产品的品质。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技术方面我们要选择稳定性能好的材料,设计更加合理的结构以及完善的加工工艺;管理上要从材料的源头到产品的售后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维护体系。以此两方面便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全生命周期的节能设计。节能要关注产品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做到产品的标准化以减少材料的种类从而减少生产及管理能耗;其二尽可能多得选用低能耗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其三因地取材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消耗;其四简化加工安装工艺降低生产消耗;其五产品留有可升级的空间,减少门窗改造和维护消耗;其六建

立产品所需材料的能耗数据统计,便于选择材料和改进设计。

三、门窗节能的系统控制设计。门窗的节能应与建筑节能相协调,并减少人为控制因素。比如遮阳系统本来可以有效控制进入室内的能量,但人们并不能及时的做到控制从而达不到节能的目的;在北方冬季采暖期人们也不能控制在正确的时间段开窗通风从而也避免不了能量的损失。因此传统产业下的建筑门窗产品将成为一个高科技产品,它可以具有多种功能,犹如一个"智能化建筑的信封",里面装着有关遮阳防晒、隔音、保护、操作和寿命期的标准。设计和竖起一个建筑物的过程将会被一些诸如如何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讨论所左右,因为建筑物表面是内部和外部气候的联系环节,所以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单元来开发和施工。

四、新型清洁能源的利用。门窗的节能效果无论多好都是需要消耗能量,只有自身能够产生一定的能源才能最大限度节省能源。门窗在建筑中占得面积越来越大,而光伏发电技术也日渐成熟,在不久的将来两者会迎来不错的结合方案;利用隔热门窗产生内外温差我们可以将温差发电设备应用到门窗中。当然这些应用目前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我相信这必将是门窗系统发展的趋势。

随着能源和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产品会越来越多的得到大众的认可。门窗系统节能设计会日渐完善,更多节能技术会被融合。未来的门窗制造商将不再是木匠,而是高技术产品的制造者。

篇二:《关于一窗运行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于一窗运行模式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德阳并联审批工作以敢想的睿智和敢闯的魄力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当别人还在搞几个部门分段牵头的时候我们率先开展了政务中心牵头一窗式并联审批,当别人开始搞中心牵头的时候我们又深化了政务中心牵头一窗式全程代办,当别人还在关注行政审批服务的时候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全程服务整体服务。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我认为一窗式服务模式有一个宝贵的收获就是获得了更多、更丰富的行政审批体验,使得我们对行政审批、对项目建设能有一些更客观的感受和判断。这几年工作上如果说取得了一些进步,

现对此项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一件事”一次办:以服务需求终端构建关联业务模块,以业务模块重组业务办理窗口

行政审批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我们在看待申请人办事需求上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办理营业执照、代码证、卫生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然而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事实上并非申请人的真实办事需求或需求终端,而一个办事需求往往会滋生出多个办理事项。如,开公司需办理营业执照、代码证、国地税证、公章审批多个手续,买卖二手房需办理房产过户、交易税缴纳、国土变更等手续。目前,我{“思考窗}.

中心服务功能大厅的建设已有关联业务整合的雏形,但还仅属于窗口位置上的就近搭配,业务上仍是各自负责、分头办理,临近窗口间有相关的业务也有毫无相关的业务,改变了多个楼层跑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多个窗口多次办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关联业务形态的整合。针对办事人办事需求终端,促进关联业务形态的整合,建立终端需求整合事项的“一窗进出”机制,实行一次申请、一口办理,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如,群众办理二手房交易,涉及房产、税务、国土三个方面手续,今后将积极实现三个手续流程整合,业主只需在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二手房交易手续,不再分别到三个窗口各自办理手续。

建议: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一些部门尚且面临着机构改革、审批事项转移,业务关联重组并非是一个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作为市县一级来说,在部门事项、权限不变的情况下,如需进一步突破,我认为一是需打破部门界限,以服务需求终端构建关联业务模块,以关联业务模块重组业务办理窗口。二是深入分析办事人终端需求种类,对各窗口部门业务关联性进行摸底调查,构建关联业务模块,将复杂事项简单化。三是以常见关联业务模块为切入点,逐步进行业务重组和窗口重组,构建关联业务一口办理机制。四是同一个业务模块内的人员无论是否原部门的业务,都应对本模块内的相关业务的基本条件、流程、办理要求熟悉,培{“思考窗}.

养复合型工作人员可达到关联业务精、人才利用性高。

以企业准入并联审批为例,质监局的业务中的代码证办理、公安局的刻章审批、税务局的税务登记证办理与新办企业的关联度大,而与原窗口的其他业务关联度不高,而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今后工商、代码、税务很可能业务进行重新归口或推行一证通用,我认为我们值得先行先试。在目前的企业准入并联审批中,一是这几个窗口与综合窗口分散,我们代办的件往往需要分时段去送件、取件,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当天开业实现率低;二是这几个手续基本上都是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内容少,系统、人员条件具备下均可以做到即办,但负责这些业务的人员往往还需要承担其他业务,难以保证立即办理;三是目前的并联审批形式上由分头多次向几个部门报几个件变为了一口受理一个或几个件再分送几个部门办理,实质上还是属于串联办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容缺办理。成都高新区多年前就已经实现新办企业营业执照、代码、税务、刻章五个手续的整合,从相关部门分别抽调人员打破部门界限组建成并联窗口,该窗口工作人员对新办企业的五个手续均可进行咨询、受理,真正实现了一窗一次受理、并联办理,申请人只需跑一个窗口一次办完开业的事。建议学习成都,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抽取质监、税务、公安新办企业关联业务进行整合,在五楼建立并联审批综合服务区,接通窗口业务网络,并根据情况{“思考窗}.{“思考窗}.

相关窗口各抽调一人,培训新办企业综合业务,根据窗口业务量实现轮岗,并不会增加原窗口因人员抽调造成的工作负担。{“思考窗}.

二、“一个窗”一口办:实行接办分离制度

“两集中、两到位”的一个重要成效就是将以往部门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推向一站式集中服务模式,打开了政府服务的一个新维度,从衙门式管理走向平台式、敞开式服务,这样一个平台也成为政务服务问题的集中暴露台。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有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业务覆盖范围广,窗口工作人员难以做到门门精、事事通,而原来不同科室的事项集中后,中层业务骨干受编制等因素影响难以集中,我们在代办中就时有遇到部门解释不清或政策理解不透的情况,实际上是情有可原的。有时候窗口工作人员会以“办理人员会直接通知你或给你电话自己问一下,免得我带错话”为由,实际上是为不熟悉窗口业务、不了解办理进度及部门体外循环找托词。二是事项、权限的高度集中,我们需要反思一个客观问题,窗口负责人究竟能承担多大的审批权限及责任风险,审批真是窗口能说了就算、办了就行吗,事实上大多数审批事项仍然需要走一层一层的签发程序。三是部门围绕窗口转的机制运行难,一些部门的事项集中放到审批科,难受专业等因素限制,不同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环节可能仍归属于不同的科室实际办理、不同的领导分管,在相关人员不

可能都进中心的情况下,窗口夹在中间难以协调,且易造成窗口挂号,局里办理,业主要窗口、局里两头跑。四是审批前半段服务薄弱,在窗口前台岗位设置上多为按业务分岗,同一业务的咨询、受理、审查多个环节往往由同一人或几人包揽,造成办事人员拥堵,咨询环节不能尽详尽细,审查环节不能静心投入审查。而审批进度慢的一个重要症结往往就是前半段服务不到位,业主提交资料质量差、效率低。五是以往我们一味强调集中到位,要求审查过程在中心集中完成,杜绝体外循环,但只要事项、权限、人员、流程不能完全装进来就达不到正真的到位,实际上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把这些一股脑都装进来。从办事人角度来说一站式服务需要达到的是在一处可获得咨询信息、一处进行申报、一处查询进度、一处取得结果、一处进行投诉等诉求,办事人对部门内部审查流程、方式、人员、地点并不关心。六是一些网络监管系统在设置与使用上的意义往往禁不起推敲。由于审批行为本身从咨询、受理、办理、办结到录入网络监管系统全过程均由审批部门自身完成,对审批从进到出的全过程完成情况、质量、真实性只有审批部门自己才知就里,网络系统监管情况与实际运行情况的往往不同步、不一致。

建议:一是重新定位前后台工作理念。过去我们批判窗口建设“前店后坊”,其实关键在于“前店”“后坊”分别履行什么工作职责,能如何高效配合运转。能否将政务中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