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时间:2021-11-02 07:19:15 意向书

【篇一】《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解读《背影》中的泪水意象    朱自清的《背影》中除了背影这个意象外,还蕴含着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即曾出现过多次的“泪水”意象。   首先,“背影”意象的生成,离不开“泪水”意象的浸透。一方面从文章字面上看,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泪水”两个意象总是相伴而生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除了第一次说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自己“不能簌簌地流下眼泪”的关系比较间接外,其余三次的出现皆与“泪水”直接相关。或是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或是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或者说“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与“泪水”二者如此紧密地结合,不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作家艺术创作中审美体验的真实的再现。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主张“写实”,强调要“真诚地表现自己”。其实,这个“写实”与“真诚”,对朱自清来说,不仅要真诚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且也要真诚地表现自己审美体验的真实过程。“背影”意象的生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可以说,这个“背影”,已不纯粹是现实生活中父亲的外在形体,也不仅仅是作者笔下那客观的描摹。而是一个渗透着作者情思的美感形象。从现象学角度来看,这是作者意象性结构的产物。简单地说,在《背影》中,开始是作者视觉中的父亲背影,随着作家细致入微的描绘,感情逐渐酝酿,当作家以那饱含情思的审美双眸在接触到父亲背影的一刹那,或者是作者那审美观照的意念在忆及父亲背影的瞬间,“背影”的意象也就应运而生了,而在《背影》一文中,作家的审美双眸和观照意念,就是借用“泪水”意象作为形象代言体。作家以写实之笔,真实地记录了这段意向性结构生成的自然过程。可以说,在文中,“泪水”总是指向“背影”,而“背影”总是被充满“泪水”的双眸所关注着。没有“泪水”意象的浸透,就不会有“背影”意象的生成,同样,没有“背影”,“泪水”也就成了一个空洞无物的虚拟物。二者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皆是在同一瞬间里具有了生命力。   其次,“泪水”意象体现了《背影》一文中的另一条情感线索。如果从作家艺术构思的角度来分析,《背影》有两条线索:一是时间的流向。虽然这是一一是父亲对我的执著的爱,这是不变的。二是“我”对父亲的情感的变化,经历了从怜惜、不理解、理解到怀念的过程。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向集中体现在“背影”、“泪水”意象的频繁出现中,不仅父亲对“我”的爱就是通过“我”的情感态度的层层变化而体现出来的,而且每次“泪水”意象的出现,都是作家情感的一次升华。如果仅仅抓住背影这个意象,这只能突出父爱子的情怀,只是父爱子的情感线索的单向发展,这显然不符合作家写作《背影》的真实意图。可以说,“眼”中的“背影”那只是一种观察,而“泪水”中的“背影”才是作家情感和审美体验的注入,才构成父子之情的双向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说,“泪水”也像“背影”一样在这“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其实,除了个人的情思与遭遇,还多多少少带有了一些社会普遍性的“悲欢离合”的情结。折射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因此,通过“泪水”,我们能品味出人生及社会等众多深刻的主题来。   再次,“泪水”意象与“背影”意象的结合,构建了这一是通过作家的回忆或者所谓的回眸一瞥,二是所观照的常常是对象的背影。   具体地说,《背影》在运用“回眸观照”时,其独特处有:一是这张正华    单位: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 

塔塔

【篇二】《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近二十年《背影》主题解读述评夏 莹  朱自清的《背影》作于1925年10月,通“代表了觉醒人民对理想的父子之情和正常的亲子之爱的渴愿和企求”,也是“对传统的父子关系和旧伦理道德观念的有力反拨。”[2]《背影》中也表现了一种新人伦观,这是作者站在现代性立场对儒家人伦观念的重建;这种本真化的伦理,是现代性自主观念在旧有宗法式人伦上的投射:“曾经具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些冷酷的旧时代的‘父亲形象’倒塌了,但这一形象的倒塌并没有带走人伦亲情,而是通过获得解放的‘儿子’的真情挽留而使‘父子之伦’成为一种本真化了的伦理。所以,《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时代形象,《背影》是旧时代父亲的一首挽歌,也是新时代父亲与儿子的真情表白。”[3]这种观点需要推敲的是,朱自清在《背影》中不断的自我忏悔,如果朱自清意在“推翻”与“重建”,那文中多次出现的“忏悔”显得冗余和矛盾。  另一种观点则从前人忽略了的“忏悔”谈起,认为《背影》应理解为儿子对父亲的深刻理解与追悔。这种观点主要从写作《背影》时朱自清的心理状态入手,认为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送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加丰富。文章中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背影》“并不单是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而是借别离之酒杯,浇心中的块垒,把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4]同样的观点也有人从文化心理角度分析,认为朱自清对父亲的“忏悔”其实是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建立在农业文化和血缘传承基础上,表现为少者对长者由挑战到信服的回归。“《背影》就是以父子之爱为形式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动展示,这也是《背影》以短小的“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7]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够读出父亲至少不是个彻底权威严厉的人,父亲也有自己温情爱子的一面。所以,即使真的存在“朱自清心理反射作用和转移作用”,其主要动因是由于缺少父亲关爱的说法也值得怀疑。  第四种对《背影》的解读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中“我”四次心理活动和父亲三次行为语言描写,认为父亲对“我”具有绝对支配地位,而“我”只能是无奈被动的,这是文本隐含的“父子冲突”;接着作者结合《背影》的文化语境,认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的“现代原忧”感使他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矛盾和焦虑,《背影》正是在对这种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中产生的。“《背影》是朱自清对焦虑的一种‘赋形’,即赋予它一种话语形式,在此意义上说,《背影》是作者抵御焦虑侵袭的盾牌,是作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它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顺从长辈与张扬个性之间的选择冲突。文章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8]这种解读方法较以上几种更加新颖,为我们如何看待朱自清的写作心态提供了一条道路。  其实这二十年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文章提到过《背影》中的浓情。80年代初的研究文章主要是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地分析,可是缺乏对散文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缺乏历史观照,这样去理解散文是远远不够的。以上对《背影》四种解读,有些虽然仍需商榷,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前人的研究方法中得到启示并找寻属于文本的新意义。下面谈谈我对《背影》主题的看法。  家庭是朱自清散文中的重要部分,从童年青年到中年,家在朱自清心中是值得珍爱的,就连儿子朱乔森也认为“爸爸对于家庭间的感情的融洽,也看得非常重”。[9]可见家庭伦理对于朱自清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家庭成员里父亲的角色绝对是不可替代也不可忽视的。根据传记记载,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对孩子既严厉又慈爱,是个对事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在父亲的教诲下,朱自清本人具有这样的性格并不奇怪,他的朋友和学生也是这么评价“他做什么事都负责到底”[10]“关于他多少年来一贯的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很熟悉的”。[11]1917年祖母病逝,家中厄运连连,19岁的朱自清虽然年少,但是相当为家里考虑:“他看着已显老迈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以及众多尚未成年的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拉着三弟国华的手,叹着气说:‘我要争取早一年毕业。’他已暗下决心,要尽早挑起养家活口的重担。”[12]因此,在父子浦口送别时,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时流下的泪水中肯定也包含着对父亲身上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和重担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充分的。随着子女的出世,生活加在朱自清身上的负担也渐渐变得沉重,他开始为子女的琐事变得相当焦躁:“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13]散文《儿女》虽然写于1928年,但文中记叙的打孩子阿九的事是发生在1922年的,发生在写《背影》的1925年之前:“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14]他1923年写下的《父母的责任》中表明,“父母的责任不应以长者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应以幼者为本位,社会为本位”,[15]但实际上朱自清对儿女的心态还是矛盾的。应该说《儿女》是他对自己矛盾心态的真实表露和总结:“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16]从1917到1925这八年,朱自清对于父亲责任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于当年,其间更添了许多生活留下的深刻印记和个人体悟。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历炼,有着已为人父的身份,再去回忆那段送别往事,去审视那个不成熟的自我,去与当年的父亲重新对话,自然而然文章的字里行间多了一些追悔之情,甚至更多的是羞愧之情:无法像父亲当年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孩子,愧对父亲的教养;孩子本来没有什么大错,但却要承受无端的迁怒和心灵的伤害,愧对身为人父的立场。“背影”这个隐喻,这个渐渐抽象而成的文化符号,不仅暗示着生命的老去和消亡,更代表着一个承接——从父亲那里承接下身份,承接下责任;《背影》不仅是一次送别的回忆,不仅是一场深情的盛宴,更是一个男人成长的心声——男人终将成为父亲,终将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并终将消失在生命的地平线上,正如我们的祖祖辈辈经历过的一样。但正是在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一次又一次过程中,在把自己奉献给下一代的一个又一个仪式里,才能渐渐体会到爱的力量,才能渐渐获得一种成熟的心态。可以看到中年后的朱自清,居然和当年那个被不谙世事的自己暗笑过的“背影”如此神似。他的学生回忆:“我们常见他为一点小事提心吊胆。他赴约会从不过时,因为他时时看表。他在上课前几分钟内还要翻看讲稿,惟恐有什么被遗忘了……他托人做事,有时叮嘱得太仔细,往往教人觉得好笑。”[17]朱自清在回忆中为消逝的父亲的背影感伤,他又在这逝去的人生岁月中成为了后人感怀的背影。这个不断交替的背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归宿。孤独与凄凉的生命晚境是每一个人的归宿。这样,读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深度为尺,在心中丈量出属于自己的“背影”,《背影》便由一个清晰单一的父子送别扩展为一个能唤起读者共鸣的模式,在“背影”中浓缩了悲凉的生命体验情绪。“背影”虽然经历了无数代读者的阅读检验,但至今仍独具永恒魅力。    注释  [1]郭增民《语文教材中〈背影〉主题解读史》,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2]李馨《对父权本位思想的反驳——朱自清〈背影〉的深层思想内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3]唐文明《权威的没落与本真化的伦理——从〈背影〉现象说起》,《清华哲学年鉴》,2001年。[4]王荪、张晓云《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及艺术魅力》,《教学与管理》,1997年第1、2期。[5]傅书华《永远的〈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6]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7]朱自清《冬天》,《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123-124页。[8]赵焕亭《〈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8月。[9]朱乔森《我最敬爱的爸爸》,《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35页。[10]郑振铎《哭佩弦》,《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41页。[11]王瑶《哭朱佩弦师》,《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51页。[12]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14页。[13]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4]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5]朱自清《父母的责任》,《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79页。[16]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7]余冠英《佩弦先生的性情嗜好和他的病》,《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49-250页。  (夏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研究生。)

塔塔

【篇三】《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赏析《背影》之美

赏析《背影》之美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纪实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极为有

名的文章,全文1500余字,描写细致,引人深思。这篇散文之所

以百读不厌,在于艺术上的造诣。

《背影》写于1925年。是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

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为

了谋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作者回北京大学读书,父子在浦口

车站分别。

《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美在何处?有以下几点:

一、距离产生美,美在情真,情深

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这篇散文倾吐的感情,才能领略作者心中的

底蕴,才会有美的感受。这篇文章,作者从家庭灾祸写起,铺设好

父亲送子的背景,父子间这种真挚的感情,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特别细致地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

行动,迭现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这时的“我”,虽然为父

亲的一举一动所感动,然而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和父亲保

持的“距离”太近,是很难理解父亲的一举一动是父亲在家境惨淡

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儿子,并且把希望付之于行动的深厚感情的。所

以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

可”,“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

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作者重复两次写“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

充分说明“我”当时未能理解父亲的心意。即便父亲艰难地为我买

来橘子,“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禁不住

流下眼泪”,父亲的真情仍然未被“我”领会,“我”多少只是有点

感激,有点离别的悲伤之情。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你不珍惜;

而一旦失去它,才觉得可贵。俗话有:“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是美

好的。”这实际上是距离效应。《背影》里的“我”之所以至此还没

有理解至诚至深的父爱,是因为在“我”看来父亲对“我”照顾是

父亲的责任,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审美心理看,在“我”和父

亲之间,丧失了原来应当保持的某种适度的“距离”。

作者对父爱真正理解,是“最近两年的不见”;是父亲“终于忘却

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是“我”北来后收

到了父亲悲观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时候。父亲的“惦

记”,父亲的“悲观”,调整了“我”与父亲的距离。这时候,也只

有在这时候,作者对父亲的热爱才得以像火山一样喷发,但千言万

语只凝成一句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

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此时无声胜有声”,透过这背影,

仿佛又见父亲正在与脚夫讨价还价,又在千叮咛万嘱咐,又蹒跚而

去,攀缘而上买橘子回来。这背影是一个充满一腔爱意的慈父形象

的缩影;这背影是浸透“我”理解了父亲的举动,表达“我”尊敬、

感激、思念的一尊雕像的影子,这背影,是催人垂泪的身影。

作者通过质朴的叙事来抒情,这与他的深刻感受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作者有如此的生活,才有这种感受,他才能写出这种文章。父

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

地流露出来。《背影》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

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

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把父亲对儿子的体贴、牵肠挂肚、依

依不舍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的春雨般的感受,更具有普遍意义,

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自己的父母平日对你的爱,

有的事情甚至当时不在意,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

泪,甚至惭愧。

二、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

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而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

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

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

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

选择背影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

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

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

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

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顿时使“我”

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是父亲离去时。这

一背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

出,影愈淡而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

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生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朱

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

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

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三、语言淳朴、简练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篇散文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

造作之处。这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实际上用不着多费笔墨,

众多的评论家,在这一点上,意见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全篇一千五

百字,叙述得清楚明白,真情实感自然地被流露出来,朱自清用了

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我们读了《背影》,明显地感到语言与

《荷塘月色》、《匆匆》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作者散文的另一种风

格。

文章没有多余的话,写得精粹。比如,全文有四处记载父亲的话,

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

那天父亲只讲了这么四句,而是这四句典型地代表了父亲当时的心

情。作者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反映了父亲的体贴、爱怜、依依不舍

之情。仅此一例,也能说明作者语言的简练,文章中的描写、抒情,

语言都非常简洁。

正因为《背影》饱含着美味真情,所以长期受到人民的喜爱。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黄集中学)

【篇四】《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背影》赏析

《背影》赏析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作者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这种笔墨,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

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读到后面就会明白。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因为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故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实际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比登天还难!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只一笔带过。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

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微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致“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表现一种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内疚之情。父亲已经送我上车,什么都关照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还要去买几个橘子,父亲就是这样疼爱儿子。

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因为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我”的第一“看”,从看中担心父亲的艰难,是预示着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我”边看边想: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爬上,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费事。这样,既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以便烘托其困难辛苦。父亲买桔子为什么费劲?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

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 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这里,对前面具体观察作了简要概括,是储积力量带有深厚感情的落笔点题。这里,用视觉中的背影和触动中的泪下,表现我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父亲买桔行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

【篇五】《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朱自清—《背影》翻译赏析

朱自清《背影》两种英译本的词句比较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清秀隽永、感人至深,多次被译成英文。通过对张培基和扬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本的比较研究,认为两种译本均选词准确,句式简洁,风格也与原文接近。从具体的词汇选择和句法衔接等层面上来讲,张培基的译文选词准确形象、条理清晰,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言简意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整齐,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到位,隐含之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Abstract:ZHU Ziqing’S essay, P Sight of Father’S Back ,is famous for its fresh style and significant meaning.And for the deep emotions it conveyed and the touching effect it achieved,therefore it is still widely read and eulogized.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many times by many scholars,among whom are ZHANG Peiji,and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Generally speaking,both ZHANG ’S translation and that of YANGS’are precise in diction, concise i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loyal in styl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laws needing improvement. Through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eauty of the two versions in aspects like word selection and syntactic CO—hesion,as well as the inadequate expressions that need perfection.

一 张培基译文重视选词造句.化隐为显

作为一篇亲情散文,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不乏真情流露,情到深处,泪自然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汉语中表示流泪的词语可谓数不胜数,如“饱含热泪 泪流满面 潸然泪下”“晶莹的泪光”,等等。而译文要表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流泪以及眼泪背后的情感,就要在词汇及其修饰语的选择上仔细斟酌。正如Newmark所指出的,“从译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的描写单位可构成这样一个层级体系:篇章、段落、句子、小句、词组、词、词素”。他还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后的仲裁,句子是翻译操作的基本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如果不是词语上的话 。作为一条主线,“我”的眼泪在文中共出现过4次。因而,两种译本的译者在翻译时如何选择词汇及其修饰语来传神地表现作者不同时候流泪的不同情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文中“我”流泪的4处语句及其译文的选词造句进行评析:

⑴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张译用“trickling”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眼泪如一股细流,汩汩涌出,簌簌流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既不忍看到父亲的艰难处境,又怀念祖母的强烈情感,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眼泪不受控制的情景,传神地描绘出感人至深的亲情。而杨译文用“shedding tears”这一词组,未添加任何的修饰成分,使人感觉在情感上不如张译表现得震撼感人。

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作者第二次落泪。原文“很快地”一词,生动地刻画了作者当时的感动之情,说明这种情感无法抑制,一触即发。张译用“gushed”一词,体现出眼泪几乎是喷涌而出,进发了那种埋藏在心底的深情。相比之下,杨译文用“started tO”只是表现出眼角开始流泪,却并未将泪落下来之迅速与不觉体现出来。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未了。

对作者这次落泪的翻译,两种译文基本相同。杨译文更加简洁一些。

⑷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这次落泪是在文章结尾处。当作者读着父亲的来信时,念及父亲身体不好,想起了是否还会再见,于是想到上次见到的父亲的背影,便留下了眼泪。张译用“glistening”一词,除了从意义上再现了“晶莹的泪光”,而且还使其具有音美的特征。因为“glistening”一词在发音上也很像“晶莹”一词。而杨译文中,用“a mist of tears”,虽表现出了当时眼泪模糊了作者的双眼,但并未体现出原文中的“晶莹”一词。

在将汉语散文译成英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信息,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体现散文的风格特点,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 。从上述对“我”4次落泪的翻译,可以看出,张培基的译文在选词上更加精准,译文也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原文落泪的场景及其感情,从而更加切合原文。除此之外,张培基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翻译同样重视对词汇的斟酌,用词准确,比杨宪益、戴乃迭的翻译略胜一筹。

⑤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是在“我”要坐火车北上时,本说好父亲不必送“我”,他再三叮嘱陪“我”同去的茶房好好照顾“我”,但终是不放心,决定亲自送“我”去车站。“我”劝父亲不必去时,父亲说了上面的话。他的意思是出于对儿子的关爱,他

不信任茶房,总觉得不放心,怕他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儿子,觉得还是亲自去的好。张培基的译文采用意译,化隐为显,把父亲对茶房的不放心译出,明白易懂,而且可以更加真切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而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翻译则会使人困惑,会让人不清楚父亲不让他们去的原因,不如张译明了。

⑹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在此句中,朱自清连用几个动词“散放”“爬下”“抱起”等,来描述父亲买完橘子过铁道的情景。而在张培基的译文中,也连用了几个动词“put,climbed,and picked up”,将三个动作依次译出,层层递进,简单流畅,与原文达到了形式和效果上的统一。相比之下,杨、戴的译文略显烦琐,层次也不如张译的分明。《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⑺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 此句包含三个主语:祖母,父亲,我;讲述了三件事:祖母去世,父亲交差,以及我跟父亲奔丧回家。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在此句中并没有任何的关联词。在翻译成英语时,张培基先总述,然后分述,将此句切分成三句话,条理清晰;而且用了增词法,翻译出了“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ago”,与开头和父亲两年没见相照应。杨、戴的译文并没有改变原句的顺序,不可谓不忠实,但相比之下,条理没有张译清晰。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培基对上述句子的翻译,用词清晰分明,注重修饰语的使用,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场景及其感情,从而更加切合原文,感情上比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略胜一筹,读来也更上口。

二、杨宪益、戴乃迭译文重视句子的连贯性,多用衔接词

毛荣贵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其头脑中形合和意合意识的深浅与强弱对译文将起到重大的影响。他指出:“将汉语‘竹竿’式的句子,如何化成‘葡萄形’的结构,是形合和意合意识的具体化。而在这个‘化’的过程中,认识和使用英语的Connectives就成了一个关键。是否可以打个比方:英句如葡萄,主干极短,却能够挂许多果子,全靠Connee—tives的粘合作用。’,r6]42 通过分析比较,在以下句子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重视衔接词的使用,不仅很好地折射出句子的内部逻辑关系,而且使得译文脉络朗现,表达自然清澈,同时用译文的这种形合美来再现原文的意合美。

⑻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张的译文不可谓不忠实,但再读杨、戴的译文,便发现杨、戴译文更加流畅。原文“过江、进站”这两个连续性动作,一前一后,承接性比较强。杨、戴的译文顺成了这一特点,连用两个动词“crossed”“arrived”,读者很清楚地就明白这一过程。杨、戴的译文将两句话并为一句话,是典型的英语尾重句,更加地道。关键在“where”一词,这个关系副词的使用,令两句自然“璧合”,接着又跟上一个“while”,译文就获得了流畅感和英语味 ]41 。此外,杨、戴译文中还将长江“Yan—gtze”译出,有助于译语读者理解。

⑼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两种译文最大的区别是连接词的不同,张译中用了“ and”一词,而杨、戴的译文中则用了“while”一词。在英语中,“and”和“while”都可以表示对比关系,但“and”不如“ while”所表达的意思严肃郑重,“while”更强调对比的强烈性。在原文中,虽然“我和父亲东奔西走”,但“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里的对比意味比较明显,同时也更显出一种无奈之情。杨、戴的译文用“while”一词,起到了很好的转折作用。相比之下,张译用“and”,则更像是一种连接,对比意味不是那么明显。另外杨、戴的译文,“while”前后的句子用了两个平行结构“have been moving from ⋯tO⋯”和“havebeen going from ⋯to⋯”,结构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1O)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需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此句原文共34个汉字,张培基的译文用了41个单词,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文仅用了33个单词。杨、戴的译文更加简洁。那么杨、戴译文表达的意思是否不如张译的清楚呢?仔细比较就会发现,杨、戴的译文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且比张译更加贴切。如,“the next morning”和“on the afternoon of the same day”,分别指的是第二天的上午和下午,所以,张培基如此译来,必然显得烦琐。而杨、戴直接用“the next morning”和“the afternoon”来翻译,根据上下文,读者便能明白这是指第二天的上午和下午。另外,“有朋友约去游逛”,张译为“strolling about with some friends at their invitation”,“约”被译为“at their invitation”显得过于正式,不太符合原文的口语化特点。而“游逛”被译为“strolling about”,显得太泛,不如杨、戴译文中“see the sights”来得准确。此句的翻译,杨、戴一气呵成,句子结构紧凑、简练。而张译则显得冗长,结构趋于松散。

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

之期不远矣”。

在这句的翻译中,张培基用了45个单词而杨、戴夫妇只用了34个单词。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张的译文非常忠实,将原文中的每一句话依次翻译出来;而杨、戴二位的译文更加简洁,句中巧妙地运用了“sO”这一连接词 “so”的运用,就将原文中“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一句中隐含的因果关系点明了。即“膀子疼痛”是因,“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是果 这样,便于读者理解。而且杨、戴的译文中大多使用简单的单词,,符合原文朴实的语言风格。张译中,并没有用类似的连接词,“I even have trouble using chopsticks or writing brushes”容易引起误解,令读者不清楚其“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原因。正如方梦之所指出的,“译者只有理解看似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句内、句间或段间关系并加以充分表达,才能传达原作的题旨和功能”[7]。可见,杨、戴的译文更加注重连贯性及原文字里行间的潜在关系。

⑿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关于“在晶莹的泪光中”的翻译,张译更胜一筹。此处,笔者抛开“眼泪”的翻译,而是从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来评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此时,作者在读信时回想起父亲的背影,而他回忆起的背影正是上文提到的“当父亲离我而去的时候”的背影。这时,“译者,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coordinator)和媒介人(mediator)”Is]。即,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同时准确地表达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即把作者此刻回忆出的“背影”准确地表达出来。张培基将此句翻译成“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并没有凸显出作者回忆起来的是两年前父亲送“我”上车后离去的背影。而杨、戴的译文“I saw his blue cotton—padded gown and black jacket once more as his burly figure walked away from me”,用“as”一词,化隐为显,成功传达了“父亲离开我的时候的背影”这一概念,与上文的衔接更加连贯、流畅。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句子,我们看出,杨、戴的译文从语篇着眼,注重句子内部的逻辑结构及句子的连贯和衔接,准确地使用了连词、副词等衔接词,在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上,比张培基的译文更加准确,更值得广大译者学习。

三、结语

朱自清的《背影》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及父子间的真挚情感,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也从整体上把握了原作的语言风格,从而广为流传。作为翻译大家,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驾驭语言的能力的确令人佩服。但若将两位大家的手笔进行仔细比较,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两种英译本各自的独特风格。笔者仅从词汇及修饰语的选择和句法逻辑及衔接层面上对他们译作中的部分精彩语句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我们看出张培基的译文在选词上精准形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译文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场景及其感情,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言简意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整齐,前后衔接自然,对语篇连贯性的把握到位,隐含之意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种英译本各有长处,风格迥异,值得翻译研究者细细体味,各取所长。

由张培基译《背影》试谈散文的中译英

摘要:散文有它独特的特点,汉译英也存在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张培基先生所翻译的《背影》。通过对其的分析,试图对散文的汉译英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在汉译英中,通常最不好处理的,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汉语讲求意合(parataxis),缺少形式标志,多短句,句子结构松散,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以明确的连接词连接,而靠意思上判断;而英语讲求形合(hypotaxis),多长句,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谨,主从分明,层次交叠,一目了然。所以在翻译中,对原文句子进行恰当的整合,或并或分,是使译文流畅地道的关键。这个问题在散文的翻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同为散文,汉语与英语也有所不同。汉语的散文讲求形散而神聚,只要中心意思明确,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而英语的习惯则是讲求行文紧凑严密。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了在散文翻译中,不能拘泥于字对字的翻译,而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神”,即散文的风格(style)。“忠实的第二义,就是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译成须忠实于原文之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①

分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及译文,我发现张先生处理时的主要思路是:在紧扣原文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断句,把若干个小句的意思融化,吸收,综合,或拆或并,并且选择适当的连接词,句型和结构加以连接。这样既不损失原

文的意思,又保证了英语逻辑严谨的习惯。使整篇译文浑然天成,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readability)。至于散文翻译中韵味的传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揣摩,模仿作者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包括原作者的用词和表达:用词是朴质还是华美;表达是简洁凝练还是浓墨重彩。

仔细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发现它有以下语言特色:

1. 简单,朴素,干净,不着意修饰,无论是用词还是句式都如此。2. 比较口语化,没有生僻的字。3. 每句话都是有内容的,连接紧凑,形式自然,读起来很顺当,但语句衔接与连贯比较松散。4.多短句,少对话,只是平静的叙述,但有丰富的感情蕴含其中。

总的来说,原作者只是实事求是的说话,实事求是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矫揉,不造作。

基于这样的原文风格,译者用的词汇也平淡质朴,并且使用英语里常说的口头语言,以获得与原文一样的口气,这就保留了原文朴素的风格。同时充分考虑中英各自特点,有些句子比照译语行文习惯作了适当的剪裁,另一些则依据译语表达习惯调整了语序。如果只读英文,甚至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像是出自中国人之手的译文。它自成一体,流畅,准确。可以说是既完美的保持了原文的信息,又有原文的风格和味道。

根据翻译理论家奈达(E. A.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可以归纳出评判译文的四个标准:

1. 达意。2. 传神。3. 语言流畅自然。4. 读者反应类似。就这四点来看,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这篇《背影》,绝对称得上散文翻译中的典范之作。下面就来举翻译实践中的例子谈一谈我的体会。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原文是一个长句,由几个小句构成,组织很随意。在译文中被拆为三个句子,干净利落。“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一句,虽然在意义上衔接自然,但逻辑关系不明确,若照原文的顺序译,必会使整个句子显得松散,拖沓。而调换顺序把此句放在前面,就起到统领以下几个句子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紧凑,严谨的语段。

√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the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原文中连着两个动词“看见”,“想起”,译文中转变为两个并列的名词,结构对称,很符合英语中名词优势的习惯。

√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Between grandma‟s funeral and father‟s unemployment, our family was then in reduced circumstances.”首先将原文中后两个小句子结合,并调换顺序。“为了”很容易让人想起用because of的结构,但这样会比较生硬,因为原文中并没有强调原因的意思,译文中的between就用的巧妙,自然的表达出了因果关系,浑然天成。小小一个介词,反映出张先生对于译入语的灵活把握。另外,以“reduced circumstances”翻译“惨淡”,这种模糊处理的方法也很高明。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He urged the waiter again and again to take good care of me, but still did not quite trust him. He hesitated for quite a while about what to do.”“嘱咐”一词,巧妙的译为urged… to take good care of me,避免了抠字眼的死板译法,“甚是仔细”一句并没有明确译出,不过既然有again and again,信息已经到位了,就不拘泥于字对字。“但他终于不放心”,本来是后一句的,重新断句后,被划在前一句,构成转折关系。这样两句的意思都很明确。

√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After some wavering, he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himself would accompany me to the station.”上下文中的两个“踌躇”,分别用了不同的词来译,一动一名,避免重复,十分灵活。

√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很朴实,完全是口语,译成英文,同样不加修饰:

“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guys”更增加了口语色彩,这句并不是字对字的照译,但联系上下文,的确起了相同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功能对等”的一个好例子。

√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I was such a smart aleck that I frowned upon the way father was haggling and was on the verge of chipping in a few

words when the bargain was finally clinched.”这是包含几个小句的一个长句。很明显,原文的意思分为两层,以分号相连接。译文中把后面一层意思(就送我上车)并到下一句,清晰明快。而且通过such…that, and, on the verge of , when几个关联词语,把几个意思相对松散的短句整理成一个复句,流畅地道,逻辑,意义上都紧凑严密,无懈可击。另外,“聪明过分”,是口语,而且是反语,译为smart aleck,同样是口语,很巧妙。

至于用的地道,巧妙的关联词语,译文中还有很多例子,比如:

√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I quickly wiped them away lest he or others should catch me crying. ”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I, however, did not go back to my seat until his figure was lost among crowds of people hurrying to and fro and no longer visible. ”

√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

“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 for it was utterly useless to entrust me to those attendants, who cared for nothing but money.”这一句的译文相对于原文语序也作了调整。

√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中文里,“他给我做的”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亲手做的,二是他找裁缝给我做的,按照习惯和常识,我们不会理解错。但译成英文,一定要说明:“I spread on the seat the brownish fur-lined overcoat he got tailor made for me.”

讲明是“tailor made”,否则会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产生误解,造成信息传达不准确。可见汉译英中,适当的增益(而不是“增译”,即over translation)是很必要的。

“紫毛大衣”的译法十分地道,可见翻译的真功夫。原作者强调“紫毛大衣”,背后有它的含义。有毛的,厚,暖和,这就是“紫毛大衣”的潜台词,并且是父亲给我做的,于是可见细致深沉的父爱蕴含其中。张先生的译法基本是直译的,并且小小发挥了一下(fur-lined:有毛衬里的),这样原文细节上的言外之意一点也没有损失。我见过的另一个翻译版本译为“purple coat”,与张的译法相比,高下立判。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明明是紫的,为什么要译成brownish(略微泛棕色)呢?可能译者考虑到,在西方读者看来,紫色的毛太古怪了,还是棕色比较容易接受。其实不光西方读者,就连普通的中国读者(如我)也觉得紫色很不寻常,不知朱自清先生指的到底是怎样一种颜色。张先生的译法有他的道理,但这样翻译就不够信实了。该追求表意清晰还是忠实原文,这是个dilemma,多数情况下很难两者兼顾。 √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He told me to be watchful on the way and be careful not to catch cold at night.”小心,警醒,其实是一个意思,于是该并则并,很灵活。

对父亲穿过铁道为作者买橘子的动作细节描写是原文中最感人最出彩的地方,下面来看看张先生对这几句的处理: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I watched him hobble towards the railway track in his black skullcap,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and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He had little trouble climbing down the railway track, but it was a lot more difficult for him to climb up that platform after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原文结构比较松散,连接随意,中间甚至改换了主语。(“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经过重新断句,后一句为转折复句,十分紧凑。可惜的是,“慢慢探身下去”只译为“climbing down the railway track”,有动作细节的缺失。其实原文中这个动作描写很重要,“慢慢”,“探”,都是一个年迈,体力不佳的老人才有的动作,这是对父亲的一处细致刻画。译文中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有信息的损失。不能不说是张先生的一处小小的失误。另外,对父亲的服饰(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完全字对字的翻译,十分忠实原文,张先生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His hands held o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his legs huddled up and his corpulent body tipped slightly towards the left, obviously making an enormous exertion.”原文中三个重要的动词(攀,缩,倾)有强调的作用。译文中也用动词,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与原文保持一致。准确传达了原文的“神”。

√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篇六】《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背影》的感人魅力赏析

《背影》的感人魅力赏析

论文摘要:经典之作总是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读者的感动。《背影》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本文对《背影》的感人之处进行了赏析。

论文关键词:《背影》;感人;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父亲对儿子、对茶房不放心,那么怎样做他才能安心呢?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③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在送别中,买橘子和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上车拣座位一样,本也是一桩小事,但因要经过铁道,跳下爬上,比较费事,本该“我”去,父亲却又一次代劳,在这不知疲倦的背影中,作者终于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一个背影,凝聚了一份感动、一份心酸、一份同情、一份理解,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而当父亲放下橘子,带着一份满足与儿子挥手告别时,那一道愈去愈远的背影里,又多了一份儿子对父亲的依恋,多了一份最美的人间真情。

“背影”是一盏心灯,点亮了年轻的朱自清的眼睛,使他在那一刻能端详父亲,在几年之后,能审视、解剖自己。“背影”所承载的岁月加诸父亲的种种磨难与辛酸,让朱自清走进了父亲孤独而坚韧的精神世界,荡涤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也让朱自清带领我们走进父辈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和尊重驱走他们的孤独和失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温暖和幸福

【篇七】《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背影》课文详细解析

《背影》课文详细解析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①联系全文来.....

看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

【段析】第一部分: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难忘怀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成为贯串全文的叙事线索。《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品味】“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突出了印象之深。全文从“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②点题之后,为什么不接着写背影,而是宕开一笔,从祖母去世那年冬天写呢?)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

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段析】这一自然段写了家境的衰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为下文描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品味】“祸不单行”,为推出“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父亲说这句话是对“我”的安慰,父亲的心情本来难过,又安慰“我”,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

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

【段析】再写家境“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品味】“惨淡”,再次为推出“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我们便同行”是“背影”出现的前提。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

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

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③本段中用到“再三”和“终于”两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④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却为何不介绍南京一日的见闻呢?)

【段析】虽然事忙,但父亲还是决定自己送“我”上火车,不放心别人送,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熟识”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

“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次数之多;“甚是仔细”表明嘱咐的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都提到了。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父亲的爱子之情。《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帖。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

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⑤“我”在父亲与脚夫讲价,嘱托茶房时有怎..

样的心理感受?而写作此文时作者的感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句话能看出来?)

【段析】这一自然段写了父亲带“我”进车站并上车找到座位的过程,以及上车后对“我”的嘱咐。对父亲行动,语言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品味】作者反复提到“聪明”一词,在这里是褒词贬用,其实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我”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责的语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我说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⑥安顿好后,父亲为何要去买橘子?)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两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⑦这句话属于什么描

写?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着?)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⑧描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都...运用了哪些动词?分析这些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⑨本段共写了两次“我”流泪,两次流泪感情一样吗?为什么?)

【段析】细致地描绘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全过程,着重刻画了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尤其是父亲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我”的流泪,体现了慈父孝子相爱相怜的深切感情。

第二部分: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品味】父亲已送“我”上车,什么都照顾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的安全,嘱托儿子“不要走动”。可见,父亲竟是如此疼爱儿子。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可见父亲步履不便,走路吃力。“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探”字用得准确、形象、贴切。“攀”字显示出月台的高度,“攀”得吃力也可以想见。写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的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以动态过程,使读者能想象出父亲爬上月台时的艰难动作。总之,这些细腻的动作,意蕴丰富的背影,既集中表现了父爱,又可以看出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抑郁.所以,此段两次写到“我”流泪,将慈父孝子间的相爱相怜写得真挚感人。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

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

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⑩作者为何在读到父亲的信时会有“晶莹的泪光”?)唉!!

【段析】这一自然段与开头照应,反映出父亲生活道路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同时,加深“背影”的形象。儿子在泪光中,又看到了意念中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第三部分: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喟然长叹,抒发怀念之情。

【品味】“颓唐”,是对父亲老境的高度概括,突出了父亲此时的凄凉。这也是作者落泪

的原因。

父亲的信交代了父亲当时的身体情况。这也正是作者再一次提到“背影”的原因。

“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发了浓烈的怀念之情。

答案速查 :

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最不能忘记”定下了文章的抒情基调。 ②一方面能让读者产生同情,另一方面,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作铺垫。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难事给全文笼上了一层惨淡、哀伤的情调。 ③表达了父亲对“我”深挚的关爱之情。 ④在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主旨关系不大,所以作者一笔带过。 ⑤“我”当时觉得父亲很迂,他的做法很不合时宜,让“我”觉得他做事迂腐可笑。 但写作本文时作者的感受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从中领悟到了父爱的伟大,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 从“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可以看出来。这里的“聪明”一词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真实的意思是愚蠢、不懂事。⑥马上就要分别了,父亲想为儿子再做点什么。而给儿子买橘子是父亲能为儿子做的仅有的一点事。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⑦属于外貌描写。 突出家中景况惨

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⑧走、探、攀、缩、倾。 作者描写了当时父亲过铁道的动作,怎样走过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都如实细写,令读者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儿子关怀和体贴的情景。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用极朴实的文字,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感人形象。 ⑨两次流泪的感情是不同的。 前一次是从父亲艰难的背影中感受到深切的父爱,因感动而流泪。后一次是因为和父亲分别,依恋牵挂难舍而流泪。爱、牵挂、思念而流泪,突出了背影的震撼力和深挚的父爱。

⑩因疼

【篇八】《背影》的解释和赏析

背影赏析

《背影》赏析

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曹殿成

朱自清《背影》,表达的是父爱情深。而这父爱情深是通过我的情感变化表现的。 散文开头在做交代的时候,其中写祖母去世,接着写父子分别时的踌躇,中间写父亲一身黑色的布质衣着,末尾写父亲颓唐,“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与此相应的写我无所谓,笑父亲迂和自己的紫毛大衣,见到父亲背影流泪,和末尾的挂念。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朱自清的写结尾一段显然是回忆父亲,回放背影。为什么这样写?因为自己有了儿子,才感受到来了父亲对祖母的孝,对儿子的爱。此时他的心在流泪!

这种感情的表达,自有朱自清的笔法。

散文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与《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绿》的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样,开宗明义。

二、三段作交代:祖母过世、父亲赋闲、家境败落和父子分别。这既是事情缘起,情感缘起,也是铺垫。接着写送别之前父亲的心理,连用了两个“踌躇”,偌大的一对父子,一时的分别,他踌躇什么?为什么而踌躇?是不是母丧的悲痛,子离的不舍?

可我却不解,显得无所谓。这不凸显了父亲的哀痛。

送别写两个细节(或场面),一是买票上车。写父亲一连串的动作。看行李、捡位子、讨价钱、作叮嘱。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情与絮叨,对于一个二十左右岁青年学生,当然觉得好笑。而父无言,因为父爱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

而第二个细节买橘子,则细腻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衣着和体态,扣题写背影。父亲的至爱行动,使我不仅两次流出了泪。但不是沛然的。

最后一段回忆父亲。父子近年的情况略做交代后,写了父亲的信,引起我对父亲的挂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不仅回应开头,而且感人至深。他也是父亲了。特别是结尾一句自言自语,“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是文章高手,读《背影》看其写家庭琐事,堪与归有光写《项脊轩志》相媲美。一点家庭琐事,几段文字,笔法却段段不同:写心理,写动作,写细节,写回忆,处处可赏可品。父亲的悲伤,父亲的爱意,与我的不解,我的笑;父亲的至爱行动与我的流泪;父亲的颓唐与我的挂念;以及父亲的黑衣服与我的紫毛大衣都形成对照。以我的情感变化,表现父爱深情,父子情深。写出了朱家的四代亲情,也写出了中国人传统的共有之情,所以感人。

200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