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明朝

时间:2021-11-01 06:12:01 意向书

第一篇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尔雅《世界建筑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世界建筑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2016年尔雅课程陈仲丹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巴黎城改造的设计师是()。

    A、钱伯斯 B、路易十三 C、路易十六 D、奥斯曼 正确答案: D 2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用的是柱子属于()。

A、科林斯式

B、多利亚式

C、爱奥尼亚式

D、罗马式 正确答案: B

3福建闽南的建筑材料多用花岗岩,这是受()因素影响。 

 A、经济 B、政治 C、自然资源 D、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 D

4皖北一带民居的特点是重视()。

 A、武装防卫 B、雕刻 C、院落多而深 D、保护女眷

正确答案: A

5“金字塔”的原文意思是()。

 A、神的庙 B、王的陵墓 C、祭坛 D、角锥体 正确答案: D

618世纪英国开始出现仿造自然的园林,原因包括其本身自然环境和()。 

 A、受中国园林影响 B、受伊斯兰园林影响 C、受希腊建筑影响 D、受罗马建筑影响 正确答案: A

7在氏族社会,人们按照()聚居。

 A、性别区分 B、年龄区别 C、血缘关系 D、等级关系 正确答案: C

8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代君主。

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 C

9中国古代的明瓦,采用的材料是()。

 A、陶瓷 B、贝壳

 C、石灰 D、木头 正确答案: B

10欧洲的近代园林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荷兰 正确答案: C

11三大金字塔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 

 A、孟考拉金字塔 B、美杜姆金字塔 C、哈瓦拉金字塔 D、利斯特金字塔 正确答案: A

12与悉尼歌剧院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建筑是()。

 A、布拉格“跳舞的女人” B、古根海姆博物馆 C、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 D、包豪斯设计学院 正确答案: D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

 A、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送给美国人的礼物 B、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者 C、按当时的设计要求,埃菲尔铁塔必须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D、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是高迪 正确答案: D

14罗可可风格有两个来源,分别是贵族追求享乐生活和()。

 A、借鉴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 B、借鉴巴洛克风格 C、借鉴印度建筑 D、借鉴中国瓷器、丝绸 正确答案: D

15下列不属于巨人时代的代表性建筑的是()。

 A、美第奇别墅 B、佛罗伦萨大教堂 C、圣彼得大教堂 D、流水别墅 正确答案: D

16科洛塞姆角斗场是在()的原址上修建的。() 

 A、海岛别庄 B、黄金宫殿 C、流水别墅 D、朗香教堂 正确答案: B

17水晶宫的建筑特点不包括()。

 A、采光好 B、拆卸容易 C、建筑里的原生树木并未移走 D、具有罗马建筑风格 正确答案: D

18在世界七大奇迹中,下列哪项是基本荡然无存的?() 

 A、亚历山大灯塔 B、摩索拉斯王陵 C、胡夫金字塔 D、空中花园

正确答案: D

19世界上最早的典型城市是()。

 A、耶利哥 B、摩亨佐•达罗 C、乌尔 D、乌鲁克 正确答案: B

20五日一休沐,是()古代官员的习惯。

 A、英国 B、罗马 C、印度 D、中国 正确答案: D

21借景、隔景的设计体现了中式园林重()的特点。 

 A、造型美观 B、仿真性 C、象征性 D、对自然进行加工 正确答案: C

22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者是()。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

 A、林肯 B、林樱 C、柯布西耶 D、贝聿铭 正确答案: D

23印度佛教遗址中,桑奇大塔和()是最有名的两个代表。 

 A、那烂陀寺 B、仰光大金塔

第二篇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明朝眼中的蒙古和蒙古眼中的明朝》

第三篇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我眼中的明朝名臣》

我眼中的明朝名臣外国人眼中的明朝

中华洋洋洒洒的五千年中,上至屈原,文天祥等倔强文人,下至刘胡兰,董存瑞等勇敢的平民英雄,中国从来都不缺乏用生命追求正义和真理的人。但除了从小学课本中学到的久经拷打也不会屈服的,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之外,中国的傲骨还有很多,这里写到的一些明朝的名臣,他们对内心坚信信念的追求可能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铮铮铁骨。

一,杨继盛与徐阶

首先,说到宁死不屈,不得不提到的是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有人送与蚺蛇胆一具,说是可解血毒,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后杨继盛于狱中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受尽三年折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于后人补!”。颇有戏剧性的一件事,当他在狱中自行刮去腐肉时,为他举灯的狱卒都已经吓得站不稳了,他却还能镇定的要求狱卒好好举灯,免得他看不清。如此忍辱负重且痛苦的三年,我想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与杨继盛同时期的徐杰,他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傲骨。他与严嵩同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表面上看,他是个没有原则,没有气节,甚至都称不上是奸臣的人,但却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得知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藩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对于杨继盛的死,高阳评道:“明朝杀谏臣,自此而始;反激排荡,致使言路趋于偏激,由意气而戾气,国亡始息。”可以说,杨继盛激起了反抗的潮流,让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的大臣们真正想把这份“怒”付诸于行动。但试想,若没有徐阶这样忍辱负重又精通权术的人,严嵩这样的祸害也不可能被扳倒。可以说,这里的胜利是杨继盛这样的义士用生命以及徐阶这样的正义智者用尊严换来的,无论过去多少时间,都是值得尊敬和赞美的。

二,戚继光

说完文臣,其实还有很多著名的武将。比如说戚继光,提起他的抗倭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但说起他的戚家军的来历,我想就能很好的体现他的独特之处。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无意目睹到义乌矿工与永康矿工打架的场面(几万人打架),戚继光惊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军。”于是戚继光决定到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得到上司同意。到义乌后,戚继光进行了严格的挑选,他制定了四要四不要:1.不要城里人2.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3.40岁以上的和长得白的不要4.胆子特别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1)要标准的农民 (2)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人 (3)目光有神的人 (4)见了官府还得有点怕的人 最后选定三千多人,编立队伍,分发武器,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此,这支军队转战各地,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人称“戚家军”。

但是,细细想想,当时的明朝国力已经大大衰弱,不不然倭寇也不会成患。如此一来,戚继光要想征到足够的兵源,就需要大量军饷;其次,由于明朝当时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爆发了很多农民起义,因此放松了海防,戚继光要修建防御工事,也需要钱。可问题的关键是,国家没给他那么多钱,这里就体现出戚继光的另一个过人之处,他竟然为此贪污公款!这样做可能乍一看起来不怎么光彩,但现实就是如此,戚继光能有这些留名青史的成就,其基本条件就基于此,其实,他也是在为自己坚信的东西而奋斗啊。

其实他贪污的原因还不仅仅只有这些,在严嵩当权的年代,贪官污吏必然不少,为了抗倭事业的顺利进行,他也必须上下打点。令人惊叹的是,他混迹官场这么多年,却既不是严嵩党,也不是徐阶党,如此游刃有余,恐怕徐阶也比不上他。

三,我的看法

看完他们的故事,我发现,虽然他们行事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是信念的执着追寻者。杨继盛相信邪不压正,所以他万死不辞,甘愿忍受痛苦直至冤死,所以他能促使朝中大臣反抗严嵩;徐阶相信守得云开见日出,所以他不在乎庸人的非议,迎合皇帝,顺从严嵩,暗中积蓄力量,所以他才能除去一大奸臣;戚继光相信保家卫国,所以他另辟蹊径,为此不顾一切,所以他才能令倭寇闻风丧胆,并给后世留下不可计数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傲骨!

第四篇 外国人眼中的明朝《一群外国人,六百年前来到中国,如今子孙已经遍布全中国》

一群外国人,六百年前来到中国,如今子孙已经遍布全中国一群外国人,确切的来说只有四个,在极其巧合的情况下来到中国,从此就在中国定居了下来,更加巧合的是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极其排外的朝代(明朝自朱棣之后就很少对外来往了),竟然都对这一群外国人予以优待。

在六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群外国人的子孙后代竟然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像

时间回到公元1405年,这一年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刚刚当了三年的皇帝,在这一年,他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命令自己的一个太监兄弟率领船队出海,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了被无数人歌颂的郑和下西洋。

事实证明郑和下西洋是有效果的,在1408年之后,来大明访问的外国使团不计其数,所有的人都是对朱棣先生满嘴奉承,无不是拿着自家的金银珠宝来讨这位功德无量的明君的喜欢。

在1417年的时候,明朝来了这样一个使团,他们来自遥远的苏禄群岛,使团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这群岛上的三个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译音)为首,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

当然,还有家眷和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

船队漫画

这些人在明朝待了几十天,朱棣看他们的礼物基本都送完了,于是就打发他们回国。然而,在途经今天的山东德州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东王巴都葛巴哈剌因病逝世。朱棣听闻这个消息,善意涌现,亲自写文祭奠东王,并着手安排人予以厚葬,以明朝王爷的规格办的葬礼。陵墓就在今天的山东德州。当然,这还不算完,按照苏禄国的习惯,父王去世,王子们是要守陵表示孝心的,于是同行的两个王子便留了下来。没想到的是他们留下来以后就不走了,朱棣没有办法,只要派人给他们修建府邸,并派出几百个人供他们使唤,还给他们成家立业包办婚姻。至此,他们就安稳的生活在了明朝,世世代代享受明朝的优待。

王子后人来中国扫墓

后来明朝结束,清朝开始。按说这群外国人要惨了,但是结果却很出乎意料。顺治,

康熙,雍正都对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善待有加,王子的后代们对雍正所作所为很是感动,于是集体上书,请求加入清朝,让雍正把他们当做清朝的百姓看待。

于是在公元1726年,雍正用圣旨御赐两个王子的后人分别姓温和安。并把他们纳入了山东德州的户籍,从此他们就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时至今日,苏禄的特征早已在他们的后代身上消失,而他们,则已经完完全全的融合在我们的中华民族,成为了我们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两位王子的后人曾亲往中国扫墓祭奠祖先。

本文作者:史者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