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家酒500ml价格】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

时间:2021-10-10 22:24:31 工作计划
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

(明)归有光

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翁蚤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翁时游京师,哀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大理寺少卿胡,巡抚苏州,翁为乡老。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邑民虞宗蛮,以豪皆簿录。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胡卿曰:“当问马者。”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僧乃私许翁百金。翁起便旋,摇其首。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尝为胡卿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

翁虽以乡老时时从胡卿,而好读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②贮菜。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至今称东园翁云。翁与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善,皆甫里人。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翠云朵者,东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望子,曰永、昴、杲。望尝相其三子,曰:“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其后皆如其言。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夫妇空手不持一钱而出。卒自奋,积赀巨万。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还,七十余,好学不倦。瀚,太学生,好尚文雅。用拯为诸生,通史学。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得而略焉。用拯,余女弟夫也。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也。以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节选自《震川文集》)

注①凉国公:明朝元勋宿将,洪武二十六年(1393),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②囷:圆形谷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其母甚谨谨:恭敬

B.胡卿雅善其僧雅:平素

C.逮及其父母逮:捉拿

D.不为舅所礼礼:礼待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东园翁正直的一组是()

①翁时游京师,哀之②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③翁起便旋,摇其首④翁从胡卿入,抗言之⑤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⑥为胡卿规建书院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勖被称为东园翁,源自于别驾张大猷庆贺他在眠牛泾修筑的房子时,贺匾上称其为“东园”。

B.文中交代东园翁与周谷宾、赵宗文关系好,从侧面表现了东园翁人格的高尚。

C.东园翁的子孙都能继承家业,马氏家族后来成了甫里的首富、长洲的大姓,作者认为这是东园翁积下的阴德所致。

D.胡和东园翁是同乡,他尊重东园翁,遇事听取他的意见,为民除害,在位时是个好官。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

译文

(2)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

译文

(3)以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

译文

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

4.答案A解析脱:开脱,解脱。

5.答案D解析②言所释囚徒之妻所持主张——大恩不能报,④讲“仕人”的仆从对他行为的不理解,⑥讲“义侠”对所释囚徒的态度。均与“仕人”生还无关。

6.答案B解析“真诚”之说没有依据。从下文看,那个囚徒后来听从妻子建议,准备杀掉救命恩人。

7.答案(1)这官员看他相貌不同一般,谈吐优雅不俗,内心已经默许他,却装作不答应。

(2)于是县令便留他在厅中,和他对床而眠,高兴融洽地过了十几天。

(3)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大恩不能报答,为什么不看时机行事呢?

东园翁家传归有光阅读答案翻译

不久前,有个仕人做京郊的县尉,曾担任主管察捕盗贼的职务。有个盗贼戴着刑具受审,案件尚未判定。这位仕人正独自坐在厅堂上,那盗贼忽然对他说:“我不是贼,也不是一般人。您如果开脱了我的罪责,总有一天会报答您。”这官员看他相貌不同一般,谈吐优雅不俗,内心已经默许他,却装作不答应。半夜以后,这位官员暗中叫狱卒放走了盗贼,还让狱卒逃走。天明以后,狱中跑了囚犯,狱卒也跑掉了,上级只能对这位官员责罚一番罢了。

后来仕人当官任期已满,好几年到处游历,长期漂泊四方。到了一个县,忽然听到那县令与自己所放走的囚犯姓名相同。(就)前往拜见,让看门人通报自己的名字。这县令又惊又怕,立刻出来迎接并下拜,果然是从前放走的那个人。于是县令便留他在厅中,和他对床而眠,高兴融洽地过了十几天,那个县令也不回家。忽然有一天县令回家去了。这个客人也到厕所里去。厕所与县令的宅院仅隔一道墙。这客人在厕所听到县令的妻子问道:“你有什么客人,过了十天还不回家?”县令说:“我曾得到过这人的大恩,性命从前就在他手里,(他放了我,)我才有了今天,不知怎么才能报答他呢?”妻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大恩不能报答,为什么不看时机行事呢?”县令没说话。过了很长时间,才说:“你说得对。”这个客人听到后,回去告诉奴仆,骑上马就跑,慌得把衣服全都丢在了大厅里。到了夜里,已经走出五六十里,出了县界,停下来住在一个乡村小店。仆人只是对逃得这样急感到奇怪,不知什么原因。仕人休息了一会儿,才述说了这贼人忘恩负义的情况。说完长吁短叹。奴仆们都在哭泣的时候,忽然床下有个人拿着匕首钻了出来,立在当屋。仕人非常害怕。那人就说:“我是个义士,县令让我来取你的项上人头,刚才听到你们的话,才知道是县令忘恩负义,不然的话,就错杀了好人。我讲道义,决不会饶过他。你们暂时别睡,稍等一会儿,我为你取他的头来,以此来给你出这口冤气。”仕人又害怕又感谢,这义士拿剑出门如飞而去。到了二更,剑客喊道:“贼人的头拿来了!”命人点灯一看,正是那县令的头。剑客辞别了仕人,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