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教成语_《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时间:2021-10-10 18:40:24 工作计划

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周勇写的《大师的教书生活》一书,这本书记叙了钱穆、朱自清、鲁迅等大师的为学、教书生活。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诸位大师在漫长的成名之路上洒下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同时也走进了大师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对我今后工作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启迪。

大师教书时也是一名普通老师。因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靠在学校里教书谋生,养活家人”。朱自清自北京大学毕业后,虽满腹文采,并有“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的援手”,也只在一所“中师找到了工作”,而他竟“一时真不知怎样才能让学生满意”, “每每弄得满头大汗”,甚至感叹到,“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可奈何,有时竟觉得还是自杀的好”,如此压力和心境,今日的许多老师,还会再说什么呢?但大师毕竟是大师,在未成为大师之前,朱自清老师便如此认同了命运,“不教书做什么?做官僚政客是不行的,经营实业商业也是不行的,拿锄头和斧凿更是无望的”。如此教书,还东奔西走,换了不少学校,朱老师终于赢得了“无论走到哪儿都要被学生缠住的局面”,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自己总结出的“刹那主义”,即,“你们正在做什么,就尽力去做吧。大师不是天生的,由教师变大师是经过艰苦历练而成的。通览《大师的教书生活》,除顾颉刚、陈寅恪在为师前可以称得上已具“大师”之名外,其余4人都该是辛苦历练而来的,而这样的过程,与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一样,似乎没有特别的途径。而其方法,亦不外是勤奋刻苦,专心敬业,以及改革创新。钱穆在被京城学界名流发现、成为“名教授”前,已在中小学教过18年书。而这18年间,无论身处何处,钱老师从未停止过他的“读书治学”,因为在他看来,“学术不息,则民族不亡”。我们以前更加注意的是作为大文豪的鲁迅,没想到,作为教师的鲁迅,也是那么的认真,“为了上好课,鲁迅每天都要熬夜”,而且还会“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可能以为鲁迅会上语文类的课程,但鲁老师在学校却始终教授着“化学”、“生理”类的功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时,鲁老师甚至“在积极准备写一本《西汉植物志》,以充实教学、愉悦自己”,而在绍兴府中学堂,作为教务长的鲁迅则是个“在管理上非常严厉的人”,“他每晚到自修室巡查”,竟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畏”。在大师面前我们显得那样苍白、脆弱。我们虽不能与大师相提并论,但在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从大师身上学到学什么呢?这种求学、上进、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否该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生涯的追求呢?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小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我在问自己,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丢了教师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我国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渔。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国外教育界提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可见重视学生的后天学习、后天发展,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只是老师所说的教书匠了。《不做教书匠》只要我们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学生,我们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我们就能成为学生心目的好教师。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调,做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将是我永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