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潮州市政府]2015年潮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5年2月3日在潮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潮州市

代市长卢淳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加快振兴发展的主题,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扭住交通扩网提速、园区扩能增效、城市扩容提质“三大抓手”,着眼创建粤东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最佳城市,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经济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0.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3亿元,增长11.3。税收总收入91.4亿元,增长3.7。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亿元、增长30.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9.8亿元、增长59.6,工业投资129.7亿元、增长4.8。年度7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5.2。市场消费保持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亿元,增长11.8。外贸出口28.5亿美元,增长2.5。人民生活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预测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有序开展。各类规划编制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潮州新区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韩东新城起步区启动实施,27个新区重点项目已开工11个、年度完成投资21.8亿元,韩江东岸综合开发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潮州恒大城、东方国际茶都、市中心医院新院等项目加紧推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古城区部分街巷改造全面完成,新天地项目加快实施,城市燃气“一张网”建设着手开展,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复查。交通体系逐步优化。厦深高铁潮汕站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定位得到提升,区域中心枢纽站地位进一步确立。韩江大桥维修工程、潮汕火车站进站公路、饶平环城北路等项目基本完成,潮惠高速、护堤公路、潮州大桥、韩江东西溪大桥、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建设扎实推进,宁莞高速公路潮州段开工建设,梅汕铁路、大潮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开展。园区支撑能力增强。中山(潮州)产业园获得省专项扶持资金2.5亿元,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进展顺利,产业总量进一步做大。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上报省政府,已争取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并努力争取成为泛珠三角国家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

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落地建设,三大涝区整治取得新进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座、堤围加固20.4公里,新改建县乡公路43.6公里、通村公路215公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新建森林碳汇工程7.68万亩、生态景观林带55公里,新增森林公园18个、绿化美化乡村182个,粤东柘林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实施。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有效遏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水源和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桥东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改造工程完工,淘汰“黄标车”1.04万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9:56.4:36.7。工业升级步伐加快。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投入运营,市、区、镇、企四级创新联盟成效明显。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程研发中心2家,新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24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10位,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名标1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三环集团成功上市,粤金曼破产重组进展顺利,陶瓷灯饰业态培育壮大,我市被认定为“陶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工艺鞋出口基地”,饶平钱东镇被授予“中国盐焗鸡之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2.5亿元,增长11.1;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50家,同比增加56家。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增产增收,茶叶、蔬菜、花卉、水产等产量持续增长,佛手果被评为广东名果。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实施,三百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顺利完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菜篮子”工程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713家。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旅游经济发展壮大,新增国家4A级景区3个,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5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9亿元,分别增长28.4和29。商贸物流业和电子商务获得新发展,广东海润冷链物流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三百门码头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验收,枫溪陶瓷工贸进出口公司被认定为省外贸综合服务培育企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化导向的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商事制度改革成效突出。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2386户、个转企424家,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821家。金融创新扎实开展。粤东西北振兴股权发展基金对接落地,新增村镇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饶平县被省列入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县。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存贷比为35.6。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启动实施,涉农维稳重大事件的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扎实开展。对外开放务实推进。与中山市对口合作成效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增长8.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得到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年初预期目标,财政投入达到20.95亿元。底线民生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社保、低保、五保待遇和残疾人补贴提高,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竣工,新一轮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就业社保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城镇就业250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27人,组织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12689人和253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7。社会保险服务模式创新、覆盖面扩大、待遇水平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8。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创强工作加快推进,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实施,道德讲堂、文明社区先行点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潮州市志(1992-2005)》出版发行,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在亚运会、全运会夺取多枚金牌。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单独两孩”政策得到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登革热、禽流感等传染病有效防控,省级卫生镇创建实现零的突破。社会服务管理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有效开展,村居“两委”顺利换届。“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扎实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平安潮州”创建成效明显,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率、路面执勤警力到位率、路面管事率和处警及时率均达到100,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人事、统计、法制、外事侨务、贸促、物价、粮食、打私、打假、人防、气象、防震、档案、对台、拥军优抚、民兵预备役、老龄、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意识增强,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提案82件均按期办结,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2。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潮州新区管委会正式运作。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新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1项。网上办事大厅拓展完善,网上办事办结率达到96.7。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市级考核项目大幅减少,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网络问政、纠风工作力度加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削减25.3。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驻潮部队、武警官兵、上级驻潮各单位和海内外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龙头企业偏少,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城市面貌亟待改观;土地、资金、人才、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大气环境质量有待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政府服务效能还需提升,机关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潮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提速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态势疲弱;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大量加快发展的经验和要素。对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探索新思路,激发新活力,敢于新作为,把潮州加快提速发展这篇文章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继续抓好省振兴粤东西北战略机遇,围绕建设“一中心三片区”战略定位,牢固把握加快提速发展的思想导向,认真编制全域发展规划,坚持“三大抓手”引领,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力争达到1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进出口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上述目标是根据中央和省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质量效益导向、远近目标衔接、振兴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论证和审慎决策确定的,有基础、有可能;但在宏观调控、市场变化、资源约束等倒逼因素较强的情况下,也有难度、有压力。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分清轻重缓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解决事关发展大局的问题。重点把握三条原则:一是产业发展突出导向性。根据我市现实情况、产业基础及未来趋势,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再创业,推动民营经济再出发,优化提升现有特色产业,培植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做强产业存量,做大产业增量。在整体布局上,加强规划引领,高水平编制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集中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在发展模式上,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突出抓好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三大载体,力促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在推进路径上,坚持非均衡配置资源,集中有限的要素集约投放,推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基础建设把握关键性。我市财力有限,能调动的资源不多,基础建设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紧紧依托“三大抓手”,分享政策红利,突破一些瓶颈和制约。交通建设方面,围绕建设立体化、网络化交通体系,通过交通大会战,着重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运输、国省道改造上发力。园区建设方面,围绕做大园区经济总量,着重完善园区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形成更大的投资规模。城市建设方面,围绕城市东扩目标,着重推进潮州新区起步区建设,尽快启动沿潮州东大道的征地拆迁,争取有一批重大项目布点落地。三是民生工作坚持原则性。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必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思路,坚持量力而行、多元化投入,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实现普惠政策全覆盖、困难特例兜住底,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围绕今年总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实业是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必须坚持增量与存量并重,增强工业支撑作用,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努力把经济堆头做大。

做强存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编制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和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加强专业镇、四级创新联盟、质检中心等平台建设,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陶瓷生产智能机器人”项目,支持企业建设“人才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凤凰涅槃”。出台鼓励扶持措施,集中资源要素,支持民营企业诚信规范发展、加快做强做大。

做大增量。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活跃民间投资,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民营企业再创业,支持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鼓励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导上市企业做大规模,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继续大幅增加、新上市企业2家以上。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注重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陶瓷新材料、燃气生产、机械设备等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电子机电、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光源等新兴产业,打造2-3个新产业集群。

做优临港。突出潮州港的带动作用,完善港口港区配套设施,加快土地征收利用,推进三百门新港区综合开发、广东海润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抓好潮州港口岸查验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打造良好投资发展载体。加快引进一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临港工业项目,推动粤东名贵木材集散基地、潮州港液化天然气粤东储备站、怡华油品仓储、粤东天然气配送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争取大唐电厂3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建设潮州港物流、产业集聚基地,努力做大港口经济。

做实三产。提升壮大旅游产业,力争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900万人次。启动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创建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并申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坚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领,加强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规划建设,创新运营管理体制,突出打造2-3条特色街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完善提升凤凰山生态旅游区、绿岛山庄、紫莲山庄等景区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办好旅游宣传推介主题活动,扩大城市整体形象营销和对外合作。加强高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旅游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壮大木雕、潮绣、手拉壶等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建立原材料供应市场,加快厦深高铁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新建和提升一批农贸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创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服务方式,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及发展平台规划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电商产业园区。

二、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各方力量,优化资金投向,突出“三大抓手”,完善协调服务机制,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实施年度74个市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62亿元,引领扩大投资规模,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交通扩网提速。推进22个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0亿元以上。扩建厦深高铁饶平站,完善潮汕站功能,力争动车运用所落地。推进汕梅高铁、厦深联络线建设,做好疏港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宁莞高速、潮惠高速潮州段建设,争取动工建设大潮高速公路。加快国道G324线、省道S233线等一批国省道改造工程,拓宽与周边城市的对接通道。动工疏浚潮州港公用航道,加快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工程建设。

大力实施园区扩能增效。加快构建省际合作战略平台,争取省政府尽快批准闽粤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并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谋划和启动先行合作项目。推进中山(潮州)产业园扩容建设,抓紧各分园开发完善,有序开展土地征收,做好径南分园远期3.2万亩总体规划编制,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强园区招商服务,力促中山火炬(潮州)产业园、中加(国际)高新科技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推动入园项目落地建设。以各类园区为依托,连结周边专业镇,打造一批配套程度高、规模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大力实施城市扩容提质。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各类规划衔接整合,严格执行各项规划。完善潮州新区管理机构。加快韩东新城起步区建设,用好股权基金等资金,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动工建设潮州东大道,继续推进韩江东岸综合开发、潮州恒大城、潮州新天地、市中心医院新院等项目,争取完成意东堤、东厢堤防渗处理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有实力的民间资金参与韩东新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新城建设总部大楼,促进更多产业项目落户。完善老城区功能配套,继续推进市区破损道路改造,加快潮州大桥、韩江东西溪大桥建设,动工建设外环西路潮安段。积极整治城市内涝多发区,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尽快开展城市燃气“一张网”建设。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强交通拥堵整治,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巩固提升环卫市场化运营水平。

大力实施环境扩绿创优。推进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建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四大工程。扎实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全面改变“脏乱差”状况。巩固提升韩江综合整治成果,继续开展黄冈河、枫江治理。打好减排攻坚战,严格污染源头控制,推进5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探索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挂钩制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强河砂开采、销售环节监管,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科学利用海域资源。抓好电机能效提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降耗。

三、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局势,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单丛茶、潮州柑、铁皮石斛、狮头鹅等优势特色农业。开展养殖用海市场化试点,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等设施渔业。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做好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农田水利、村村通自来水、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抓紧实施引韩济饶工程和一批涝区整治,加快“一县一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设置固定的农村保洁人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幸福村居、名镇名村示范村,为农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构筑市区一体、市县联动、资源共享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城乡空间形态研究,开展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创新县城发展机制,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四、全力增创新的竞争优势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统筹各类资源要素,补足发展短板,激活内生动力。

抓好潮州发展战略实施。认真编制全域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明晰“一中心三片区”战略定位,塑造“海丝文化重镇、潮人精神家园”城市形象,科学引领潮州发展。重点是将涵盖湘桥区、枫溪区的城市中心区,以韩东新城开发建设为引擎,打造成为全市首善之区;将涵盖潮安南部各平原镇的潮安片区,以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为引擎,打造成为粤东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将涵盖饶平中部和沿海的饶平片区,以闽粤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为引擎,打造成为闽粤台融合发展桥头堡;将涵盖潮安和饶平北部山区12个镇的北部片区,以绿色生态示范区开发建设为引擎,打造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

抓好经济领域改革发展。研究制订民营经济促进措施,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健全扶持本地民营企业发展和在外潮籍民企回归创业的工作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规范税收征收管理,统筹使用财政资金,设立市“偿债基金”。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推动农信社改制工作,积极吸引民营银行、产业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落户,做好非国有建设用地等资源使用权抵押贷款文章。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争取存贷比有所提高。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着力防范债务风险。做大土地储备规模,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发挥融资功能。用好用活特许经营等政府性资源,实现价值更大化。继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规范经济管理秩序。

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权责利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形成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完成工商、质监部门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全面清理行政职权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编制政府权责清单,推行负面清单管理,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高效运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办理标准和模式,所有审批项目统一纳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制、一口收费制和检查报备制。加快延伸网上办事大厅,全面铺开镇、村办事站点建设。继续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加强村、社区基层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探索开展行政机关标准化管理。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抓好对外合作空间拓展。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建好陶瓷国家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中国工艺鞋出口基地等公共平台,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和优势企业。健全外贸服务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快保税仓建设运营,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博会等经贸活动,支持企业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巩固发展出口市场。深挖进口潜力,扩大先进设备等生产性资源和消费类商品进口,申报建立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办好粤东侨博会,筹划设立驻外商务处,争取在香港、深圳、厦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分别举办招商推介活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深化与中山市的对口帮扶关系,促成更多合作成果。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海西经济区的交流合作。推进“广货网上行”,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宽营销渠道,扩大与国内各类经济体的联合与合作。

五、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兜底线、保重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保障底线民生。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2015年1月起将城镇和农村低保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374元/月和172元/月;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所在县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孤儿集中供养水平提高到1240元/月,分散供养水平提高到760元/月;残疾人生活津贴提高到1200元/年,重残护理补贴提高到1800元/年;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556元/年。

做好就业保障。落实各项收入增长措施,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小额贴息担保贷款工作机制,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全员足额参保为目标,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统筹社会事业。继续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服务,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注重培养城市精神,筹划市科学馆、市体育中心建设,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重视文物保护和利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优生健康惠民工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和消费安全。认真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拥军优抚、国防动员、预备役、对台、人防、气象、防震、物价、档案、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建设平安潮州。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层防控基础,努力构建“大防控”格局。集中优势警力实施严打整治,促进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民生优先、急需先行,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办好社会保障实事。2015年7月起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100元;2015年1月起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A档提高5个百分点、B档提高3个百分点。二是办好就业实事。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促进创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8000人。三是办好教育实事。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每年每生分别提高到1150元和1950元。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每年每生提高到2000元,对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标准每年每生提高到3000元。四是办好医疗卫生实事。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完成5000个小学生牙齿窝沟封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力争饶平县、潮安区各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有10所乡镇卫生院达到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五是办好文化体育实事。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全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加强基层健身场所建设,全市各镇均建有占地30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以及使用面积累计6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活动场所。六是办好住房保障实事。完成2909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建设城镇保障房400套,发放租赁补贴800户。七是办好生态环境实事。新建森林碳汇工程7.68万亩、森林公园9个、湿地公园1个、森林家园34个,新增绿化美化乡村183个。八是办好交通实事。建立完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扎实推进彩虹东路、城新西路等道路贯通工程,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新改建通村公路210公里,改善农村出行条件。九是办好社会援助实事。全面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创建残疾人维权工作达标市,实施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十是办好法律服务实事。全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对全市1013个村(社区)按每村(社区)每年1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并试点建设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六、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打铁还须自身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将以改革创新为统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聘请政府顾问,借助外脑智慧,科学依法决策。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持续改进作风。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遏制“四风”,着力解决“庸懒散”等突出问题。健全领导干部基层调研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听民意、问民需、解民忧。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公务接待,加强审计监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狠抓工作落实。坚持求真务实,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制订进度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到位。建立政府绩效监督和评估机制,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在干部中形成敢想、敢闯、敢干、敢负责的干事创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让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切实做到守规矩、重纪律、知所惧,以廉洁勤政的作风,不断开创潮州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深化改革迸发新的活力,法治思想凝聚新的共识,振兴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效率优先,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以目标导向、用结果说话,共同为加快潮州振兴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