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8年1月11日在醴陵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康月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工作主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优”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面打响“四大战役”,加快建设“四个醴陵”,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下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7.5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亿元,增长8%;工业总产值1264.2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446.9亿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8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545元、24369元,增长8.3%、8.7%。

――这一年,县域综合发展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56位,前进17位;工业竞争力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86位,前进7位;首次进入中国县域成长竞争力50强榜单,位居第45位,突破之大、进步之快、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人民日报以《中国陶瓷谷•五彩新醴陵》为题,对醴陵进行宣传推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纷纷推介醴陵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

――这一年,荣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70余项,成功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市),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同时荣获全省先进,摘得“大满贯”,PPP项目、“河长制”等多项工作在省、株洲市各类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有望提前三年实现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这一年,出台园区招商、陶瓷产业、花炮产业、创新创业“四个十条”政策,支持实体实业发展,兑现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惠及企业210余家。启动烟花自动化生产线三年行动计划,5条生产线建成投产,获得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市高度认可。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出台《醴陵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个。

――这一年,坚持开放发展,成功举办2017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共吸引来自25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671家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46.2万人次,现场产品交易额1.2亿元,合同额6.5亿元,招商签约项目32个、合同额182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第二个出口日用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并顺利授牌。

――这一年,以中国陶瓷谷、渌江新城、“瓷城古韵”、“醴北人家”四个百亿工程为重点,安排重点项目242个,比2016年增加64个。其中株洲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7个,比2016年增加25个。

――这一年,深入推进“三创四化”,渌江河治理、城乡污水处理、城镇保洁、官庄水源保护等工作成效显著,“农村道路提质”“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水域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城乡面貌更净更美更有序,获得各级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引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实现量质齐升。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9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580家。陶瓷产业总产值达701.8亿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3%;电瓷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5%。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被列入全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东富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整合1亿元资金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烟花爆竹企业整合至199家。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与48家花炮企业订单培养花炮生产与管理人员105人。时代金属成功研发“复兴号”高铁配件,醴陵“智造”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服饰、玻璃、汽配、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构建“一谷一城一园”发展格局,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60亿元,增长12.6%。成功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湖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5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继续保持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土地确权颁证,两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顺利推进。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4个,“玻璃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网货下乡”破千万元。

第三产业持续攀升。着力构建“四点一谷一片”旅游布局,全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58.16亿元,增长38%。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中,醴陵获3次“点赞”。醴陵瓷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渌江书院、耿传公祠被列入国家3A级景区创建名单,袁昌英纪念园建成开园,李立三故居提质改造等50个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平汝高速耿祠互通项目成功获批。中国旅游融媒体“红色旅游扶贫湘东行”和全国自驾游携手CCTV及百家媒体走进醴陵,“醴北人家”首届山地马拉松比赛和船湾镇、板杉镇、枫林镇、浦口镇系列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成功举办,全域旅游盛大起航。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安迅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举办2017湖南醴陵房地产博览会和“送房下乡”活动,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3.5亿元,增长36.2%。组织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成交额增长16.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3.31亿元、177.16亿元,增长6.91%、28.56%。实现进出口总额24亿元,增长10%。实现“破零”企业24家、“倍增”企业19家。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添动力、以项目求突破,项目数量之多、投资总量之大创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积极对接广东醴陵商会、深圳醴陵商会等近20个异地商会组织,在外企业回迁和回乡投资率不断提高。引进碧桂园房产开发、中盐红四方复合肥(湖南)生产基地等58个项目,合同引资370.2亿元。规范推广运用PPP合作模式,新增官庄湖水系综合开发、凤凰山城市中心公园等PPP项目4个,共征集8个,投资总额约180亿元。PPP项目工作获财政部高度肯定,株洲市PPP项目现场会在醴陵召开。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陶子湖综合片区、新妇幼、新三中等133个项目开工建设,东城大道建设运营、渌江产业服务中心、釉下五彩城等项目加速推进,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东富大道等64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要素保障全面加强。全年征地6016亩,征拆房屋1600余栋(套),45个项目征拆清零,征拆征收工作居株洲五县市第一。全年报批建设用地项目55宗,面积5259亩。加强银政企合作,成立众微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亿元。

(三)坚持以“三创四化”为抓手,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城市和农村同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2%,城乡环境更美、更舒心。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全面推行“河长制”“路长制”,启动“五江六水”治理,渌江城区段、官庄水库、望仙桥水库、雪峰山水库畜禽养殖和网箱养鱼全部退出,城区段渌江水质由四类变成二类,醴泉路、泉湖路、左权路、瓷城大道等126条大街小巷完成提质改造。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示范段建成投入使用,城区历史上首次没有发生内涝,市民自发给市委、市政府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三桥两洲一廊”、仙山公园、渌江广场、高铁广场等30余处城市重要节点和太一市场、黄沙市场、阳三石市场等11个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相继完成。建成桎木嘴、车顿桥等“口袋公园”20余个,城区绿地率达32.87%。大力开展“四治”行动,完成湘运汽车站整体搬迁和5000个停车位建设,瓷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交通秩序良好。强力拆违控违,共拆除违法建设4.8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优良率86.3%。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44个问题整改,顺利通过“回头看”。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市人民检察院、长庆示范区珊田村、姜湾小学分别获评全国第五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首届文明校园称号。

镇村环境更加宜居。编制完成枫林镇、茶山镇等镇总体规划和白兔潭镇、左权镇“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完成184个村庄规划,镇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推进“七个一”工程,着力打造一批镇区示范街,镇区常态保洁力度不断加大。白兔潭镇、枫林镇、船湾镇、东富镇成功入选株洲市特色小镇建设名单,白兔潭镇获评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镇。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对饮用水源进行综合整治。成功入选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五张网”建设有序推进。新改扩建农村公路480余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257公里,危桥改造33座。兴建整修各类水利工程400余处,完成城市防洪堤建设3.11公里,综合治理河道17公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3个,完成投资3282万元。狮子坡水厂提质扩容项目有序推进。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始试运行,东富镇、白兔潭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其他镇污水处理厂均完成选址工作。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推动改革与创新“双翼齐飞”,在改的过程中修复传统动能,在创的进程中培育新兴动力,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各类改革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积极推动“减证便民”,行政审批时限缩短50%以上。着力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实现“41证合1”。稳步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全面实现公证机构体制转轨。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获评第一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县域医联体实现全覆盖,县域就诊率达92%。优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八项制度在全省推介,获评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白兔潭镇有望成为全省第二个具有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建制镇。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设立1000万元产业引导基金,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组建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商产业园、瓷城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基本成型。成功申报各项专利技术1200余项,15项市外成果在我市转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00余人。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设人才公寓266套。《紧扣三个环节,激发县域人才活力》案例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

品牌效应不断彰显。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获评2017中国最佳服务会展中心。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荣获全省首届“文化创新奖”。积极参加阿治曼“一带一路――湖南主题展”活动,釉下五彩瓷惊艳亮相阿联酋,新亚瓷业在迪拜设立151陶瓷经贸平台。“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醴陵瓷谷获评十大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船湾职业服装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精彩亮相。

(五)坚持以民生民利为根本,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办好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3%,较2016年增加近7亿元。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进“七个一批、六大工程”,有望实现15个贫困村退出,7125名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98.8公里“扶贫旅游专线”,带动沿线7877名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产业增收。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10户1819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568户。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扶贫“特惠保”全覆盖。完成17个省级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持续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医疗服务。社会扶贫APP各项数据位列全省第一。

民生实事扎实开展。“民生100”工程全面完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5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和45所薄弱学校、35所大班额学校改造。高考二本(含二本)以上上线率摘得株洲地区“四连冠”,连续七年被评为“株洲市高中质量建设先进县(市、区)”。省内第一所陶瓷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市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并顺利授牌,市疾控中心成功升级甲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全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39家餐饮服务单位、41家食品流通单位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综合验收。积极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00余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286元、149元,五项社会保险总人数达162万人次。积极开展助残工作,残障对象无障碍设施改造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典型推介。东岗村获评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市民政局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形势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达55.17%。完成玉瓷路、白兔潭城中村等棚户区改造3509户、公租房建设1146套。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安全保卫战”为抓手,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隐患1.3万余处,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0%。建立高危行业在线监控系统,烟花爆竹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全国第一家黑火药联合配送中心全面建成,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完善“打防管控”立体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破案率显著提高。成立“网格化”管理中心,全面推行“三基一网”,搭建市、镇(街、长庆示范区)、村(社区)、基层网格“四级平台”,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800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1.2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9%。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荣获“株洲市首届管理创新奖”。不断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全年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特护期间实现“零登记”“零非访”“零事故”。嘉树镇获评2017年度全省十大“平安乡镇”。圆满完成270个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基层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12345”市长热线平台作用,解决各类问题4000余个,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全力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市人武部积极参建参治,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新活力。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株洲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各项规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好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4件、政协委员提案136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与此同时,妇女儿童、老龄、残联、外事侨务、对台、宗教、住房公积金、广播电视、文化执法、招投标、档案史志、两型建设、机构编制、政府法制、口岸、海关、检验检疫、供销、物价、国防、人防、消防、民兵预备役、烟草、通讯、移民、水文、气象、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挑战,面临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等多方压力,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始终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年来,我们集中精力、集合财力、集结人力,办成了一件又一件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大事、难事、急事。以开展“三创四化”为抓手,“城市之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不再为“乱”而烦;以建好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示范段为重点,城市“内涝之病”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不再为“涝”而愁;以建好“扶贫旅游专线”为标志,“致富之路”不断畅通,人民群众不再为“穷”而困;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宜居之家”更加优美,人民群众不再为“居”而忧。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醴陵进入了发展氛围特别浓、发展质量特别高、发展机遇特别好的黄金时期!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铿锵激越,发展成就令人振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实现醴陵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生为本、坚持发展为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团结、讲纪律,必须毫不动摇抓产业、抓项目、抓民生,必须持之以恒促改革、促创新、促开放。这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力量,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醴部队、民兵预备役官兵和全市人民,向关心、支持、参与醴陵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冷静审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清醒看到:一年来,我们虽然引进了一些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但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集群项目还不够多,需要在招商引资上进一步发力;一年来,我们虽然推出了一些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招、妙招,但工业独大的产业结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在壮大第三产业上再下苦功;一年来,我们虽然办好了一些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实事,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继续努力,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拿出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勇气和更实的举措,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8年目标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们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首战之年。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国内经济处在筑底阶段,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仍然较大,但要看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市地处“一带一部”结合部和湘赣开放合作先行区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经济发展“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动能在增强。身处冲刺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和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再创辉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株洲市委“一谷三区”总体部署和醴陵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优”总基调,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突围、城镇提质、项目攻坚、安全保卫“四大战役”,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着力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定性目标是“三先”,即“株洲领先”,各项工作要确保株洲市第一方阵;“全省率先”,争当湖南转型升级“排头兵”,率先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全国争先”,在全国百强县持续进位,挺进50强。定量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3.5%、2%以上,全面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十大园区、十大城镇、十大民生、十大科技创新“五个十大”项目。

十大产业项目:①旗滨集团高性能玻璃项目②东富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③升华科技新建扩产项目④中盐红四方复合肥(湖南)生产基地项目⑤华联陶瓷产业项目⑥恒茂高科电子信息产业园⑦国际花炮物流中心项目⑧轨道交通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二期)⑨“四点一谷一片”全域旅游开发项目⑩13万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30万亩油茶产业发展建设项目。

十大园区项目:①中国陶瓷谷陶子湖片区综合开发②经开区物流产业园③醴商创业园④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二期⑤釉下五彩城⑥茶东路及两厢开发⑦防水、造纸、服装产业集中区⑧清潭湾科技园⑨双创中心及渌江产业发展中心⑩电商产业园。

十大城镇项目:①三创四化②楚东桥③东城大道及城市环线④G106沿线集镇提质改造⑤醴浏、桎马、S105、G60等国省干线建设项目⑥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白兔潭、枫林、东富、船湾、沩山)⑦渌江新城路网(向阳河路、明月峰路)及地下综合管廊⑧碧桂园、金东•陶子湖、新都俪景等房产开发项目⑨凤凰山城市中心公园、寨子岭公园、寨子岭南路⑩玉瓷路。

十大民生项目:①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②农村综合改革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③渌江水系综合治理④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及醴陵陶瓷学院⑤渌江新城核心区工程建设运营(新城学校、新城医院)⑥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⑦官庄湖水系综合开发⑧棚户区改造及安置区建设⑨基础教育提质扩容改造工程⑩综合农贸批发大市场。

十大科技创新项目:①烟花鞭炮自动化生产线国家级示范项目②中南大学高铁研究中心项目③新世纪陶瓷3D打印项目④阳东磁电生物质能源及装备开发推广应用⑤银和、科一高性能陶瓷膜生产基地⑥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⑦智慧醴陵平台建设⑧湖南恒嘉业光纤光缆生产线⑨高品位石英矿项目⑩电力电瓷电器检验检测中心。

三、2018年工作安排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个着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在产业突围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规划引领、园区升级、项目攻坚、设施配套、环境优化“五大行动”为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做大做强实体实业。进一步完善“四个十条”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加快产业突围升级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在陶瓷、花炮、服饰、玻璃、汽配、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抓好全国第三批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大力推进“1915”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瓷器口等项目建设,将中国陶瓷谷打造成世界级品牌。充分发挥国家级出口电瓷、日用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优势,加大优势产品出口力度。按照“1235”目标和“一带三片多点”总体布局,深入推进《醴陵市推广烟花自动化生产线三年行动计划》,加速兼并重组、改造升级,培植壮大一批花炮龙头企业。

着力提高三产占比。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做好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前期工作,加快建立“1+3+N”现代旅游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四点一谷一片”建设,启动李立三故居、新世纪艺术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抓好渌江书院、耿传公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做好醴陵窑保护与建设规划工作,创建一批知名景点景区。抓好国际花炮物流中心、枫林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补齐物流“短板”。充分发挥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的平台作用,成定制举办瓷博会等节会,发展壮大会展经济。大力开拓房地产市场,着力引进恒大、美的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力争年内房地产新开工75万平方米。

推动园区提质升级。深入开展园区攻坚三年大会战,加快推进经济能手培育、服务企业提质、大数据建设、平台公司经营转型、平安园区创建“五大工程”,统筹推进“一谷一城一园”发展,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形成千亿园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重点培育5家上市公司、5家过10亿元企业、5个国家级平台,入园企业达到500家,每年收储土地5000亩以上。推进渌江新城建设,完善渌江新城110KV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抓好陶子湖综合片区、东富工业园等路网建设,实现三大片区全方位互联互通、高效快达。力促总部经济园、兆富轨道交通创业园等项目开工;加快推进中盐红四方复合肥(湖南)生产基地、东富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建好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醴商创业园等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园中园”。抓好陶子湖湿地公园、名人文化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集聚园区人气。不断健全“园政合一”管理体制,探索实行园区独立财税体制,依法依规将市本级权限下放到园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企业帮扶,落实挂号销号、定期通报等制度。坚持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完善“一企一策、分类帮扶”措施,扶持龙头企业上市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培育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潜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军人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严打击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优化投资环境。

(二)深入推进“三创四化”,在城镇提质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城市双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湖南省农村双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统筹推进交通畅通、旧城提质、设施配套、株醴融城“四大行动”,做好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不断提升城镇品质。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推进楚东桥、向阳河路等主干道建设,打通青云北路、文化南路、寨子岭南路、桔园路等“断头路”,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缓解交通压力。启动寨子岭公园、凤凰山城市中心公园建设,建好一批“口袋公园”,新增城市绿地36万平方米以上。打造具有醴陵特色的珊田法治文化广场,全面提升城市法治文化品味。大力推进“四治”行动,开展“六乱”“八小”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开展城市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交警执法服务站建设,构建良好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建设立体式停车设施,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全面推进“河长制”,深入开展河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水质变清变好。坚持“路长制”,提质改造40条小街小巷。完成姜湾、大坡里等16个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铁腕拆违控违,加快存量拆除,坚决防止增量。高效促进数字城管系统实质性运作,实现数字城管平台与网格化平台“四个共享”。以白兔潭镇、左权镇为示范,加快其他镇“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推进白兔潭镇、枫林镇、东富镇、船湾镇、沩山镇等五个特色小镇建设。扎实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十大文明行动”,抓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工作,涵养市民素质,培育城市新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成功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市)为契机,以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对接省“三个百千万”工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推广集中育秧技术和双季稻全程机械化为核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0亿斤以上、水稻单产1000斤,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实施“七个一”工程,致力将镇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高地。深入推进“农村道路提质”“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水域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抓好G106沿线和中心集镇的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双责地毯式”集中免疫,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莲株公路与醴陵大道立交项目建设,做好醴陵沪昆高铁(株洲东)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客运西站、东站建设,完善站场设施,优化交通枢纽布局。建设村组联通公路300公里以上,完成桎马线、醴官线等农村道路提质升级,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三年计划”,积极推行科技治超,不断加大交通管理基础建设投入,建设农村道路安保工程200公里以上。加大危桥改造力度,启动猫形潭、枧头洲、界陂3座渡改桥建设。加快防洪治涝减灾体系、农田水利灌溉、“五小水利”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官庄水库、望仙桥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抓好狮子坡水厂提质扩容和城区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场和1座多机位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完成20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和5座二类以上城市公厕建设。

(三)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在项目攻坚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基础完善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积极对接省“百千万投资促进计划”,以“五个十大”项目为重点,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陶瓷、服饰等传统优势产业,金融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开展招商工作,力争引进5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百强企业,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引资450亿元以上。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推动精英回流、资源回引、资金回乡。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新开工”“未开工”“已复工”“未复工”和“应竣工”五张项目清单,确保中南大学高铁研究中心、升华科技新建扩产等新建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东城大道、枫溪谷生命科学园、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仙山公园提质改造、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二期)等项目如期竣工验收。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履约落地率、开工建设率、竣工投产率大幅提升。

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坚持“熟地”出让,着重推介一批地理位置好、投资潜力大的地块。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扩大收储范围,逐步增加土地储备量。继续推进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力争完成征地10000亩、征拆房屋2000栋(套)以上,实现50个以上项目征拆清零。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全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大“阳光征拆”和司法保障力度,确保征拆工作公平公开。支持渌江集团、高新集团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同时,统筹做好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在安全保卫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警钟长鸣,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严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力打好“安全保卫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巡查,细化党政领导、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张责任清单”,深化“一单四制”管理,建立并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深入开展烟花爆竹、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校园校车、食品药品、建筑施工、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突出城市建设运行安全风险防范,严防事故发生。加快智慧安监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推行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

抓牢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按照“四级平台”“四时机制”“四化服务”“四个作用”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三实”信息采集、“实名制”登记等基础工作落地,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提高各领域防范各类社会风险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开展“平安醴陵”“法治醴陵”“无毒醴陵”“数字醴陵”等创建活动。

抓实信访维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三调联动”和“四位一体”机制,实行台账式、网格化、动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领导接访、领导包案、接返劝返、联席会议、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重点抓好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等突出问题,坚决依法处理寻衅滋事、破坏公共秩序等违法行为。突出做好特护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引导群众逐级走访、网上信访、依法上访、理性维权。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升服务退役军人的水平和能力。完善应急体系,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五)切实增强发展动能,在开放崛起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发展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进一步健全公共创新平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抢占制造业价值曲线中高端份额,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抓好双创中心、电力电瓷电器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名品名牌建设,培育质量发展新优势。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用好用足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积极促进开放发展。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实施“开放崛起五大行动”,促进外贸“破零、倍增”和结构调整,推动外贸向优价优质、优进优出转变。完善电商产业园功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做好渌江航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尽快打通醴陵至深圳盐田港海铁联运通道,实现通关一体化,打造内陆港。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建设”“微服务”,着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全力奋战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来抓,瞄准总体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推进“七个一批、六大工程”,紧扣提升“两率一度”,进一步细化帮扶举措,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和四个只增不减”要求,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持续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让贫困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六个严禁”“六个一律”,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抓实抓好“民生100”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质改造薄弱学校30所、建设标准化学校59所、坚决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加速推进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和新三中项目建设,确保醴陵陶瓷学院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新三中项目主体基本成型。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争创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深入实施健康醴陵战略,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实行药品供应“两票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速推进新妇幼、智慧医疗云平台、福田健康医养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八项工作制度和“一票否决”制,提升优质计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终期评估。官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推进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全市9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强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示范工作,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工作,创建全省“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按照“十有三个一”的标准,推进250个“美醴新村”建设,打造6个邻里中心、20个“五彩社区”。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和两型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渌江河开发保护第一个“三年行动”“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封山育林、防火护林,探索推行“山长制”,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17%以上。

同时,统筹推进国防动员及驻醴部队工作,继续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工作,关心支持老龄、关工委工作,切实做好档案史志、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一)履行法治之责。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坚守法律“底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市委领导,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以“七五”普法学习为契机,倡导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秉持为民之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政府工作更顺民意、更见实效。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弘扬实干之风。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狠抓责任落实、任务落小、政策落细。继续推行“五问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不断增强“八大本领”,坚定不移干在实处,拉高标杆走在前列。关注和支持基层发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分别增加1万元/村、2万元/社区,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恪守廉政之要。始终把廉洁作为立身之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科学运用“四种形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明底线。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府投资项目决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突出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失职渎职行为。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方位呼唤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新思想,推进新创业,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醴陵新征程,为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单四制(P2):即建立分级分行业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

2.一谷一城一园(P3):即中国陶瓷谷、渌江新城、东富工业园。

3.四点一谷一片(P4):即渌江书院、渌江桥、立三故居、醴陵窑四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陶瓷谷,北部旅游环线片区。

4.五江六水(P5):即渌江、澄潭江、城市内江、铁河、磨子石河,官庄水库、望仙桥水库、雪峰山水库、荷田水库、周坊水库、藕塘水库。

5.七个一工程(P6):即着力打造一条样板路、一个示范点,新造一百亩林,抓好一个新的产业项目、一个新的民生项目、一个新的城建项目,盘活一块土地。

6.三基一网(P10):即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网格化管理。

7.三大攻坚战(P15):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

8.三个着力(P15):即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9.1235(P15):即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烟花自动化生产示范区、控制全市生产企业数量在200家以内,建成30条烟花自动化生产线,构建生产、研发、服务、监管、环保五大产业体系。

10.一带三片多点(P15):即打造G106花炮产业智能制造聚集带,建设3个花炮自动化生产示范区,带动形成自动化生产多点开花、全面覆盖。

11.1+3+N(P16):即建立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体制,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以及N个旅游服务机构。

12.四个共享(P18):即监控共享、信息采集员共享、四街一区分控平台共享、地图共享。

13.四级平台、四时机制、四化服务、四个作用(P21): 即市、镇(街、长庆示范区)、村(社区)、基层网格平台;随时巡查、及时交办、限时办结、定时考核机制;信息化、层级化、扁平化、亲情化服务;宣传窗、连心桥、服务器、平安港作用。

14.开放崛起五大行动(P23):即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行动、对接自贸区提升大平台行动、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

15.六个严禁(P24):即严禁在落实上级脱贫攻坚政策时,搞变通、打折扣或弄虚作假;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拖欠、冒领、抵扣扶贫物资和专项资金;严禁在实施“七个一批、六大工程”工作中搞本位主义,不服从扶贫项目资金的调度和整合;严禁在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等环节中滥用职权、优亲厚友,违反招投标程序和规定;严禁违反规定条件和程序确定脱贫对象,或在工作中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作决策、定项目;严禁结对帮扶责任人在帮扶过程接受吃请和土特产等。

16.六个一律(P24):即脱贫攻坚工作中基础数据不实、弄虚作假的,一律通报批评;脱贫攻坚工作被动、迟滞,态度消极,工作水平低下的,一律实行约谈;脱贫攻坚工作月考核发现问题突出,被列入三类单位的,一律实行诫勉谈话;脱贫攻坚工作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季度考核或连续两次月考核列入三类单位的,一律实行先停职,再问责;对年度验收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或工作过程中严重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实行就地免职,再行问责;脱贫攻坚工作中有损害群众利益,出现“雁过拨毛”式腐败现象的,一律从严从快查处。

17.十有三个一(P24):即有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站、文化活动室、信访调解室、计生服务室、村支“两委”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邮政代办点、网格化管理办公室、惠农综合服务社等,有一根国旗杆、一盏高杆灯、一处适当硬化的场坪。

18.八大本领(P26):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