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文章来自:爱师网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

可以肯定地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热闹最繁盛的是语文教学园地,真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但是,毋庸讳言,在这些炫目的色彩中,确实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笔者近年来听了不少的新课程展示课,还有幸参与了“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在大开眼界、颇长见识的同时,总感觉到有些做法过于“标新立异”,以致非语文味儿的东西弥漫着我们的语文课堂,颇有“伪教学”之嫌。再看看我们的常规教学,也盛行着一些怪异的现象,有些做法已经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大可在“伪教学”之列。

初步归纳起来,语文学科的“伪教学”现象有以下种种表现:

辅助媒体滥用化。

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的大展示。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没有让学生诵读这篇精美的文言文,只字未提文中的文言虚实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文言句式等相关的文言知识,没有让学生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没有品味文章简洁、凝练的语言,没有感悟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艺术手法,没有评判古人探究事理的求思态度,这些“语文”元素一概弃之不顾,倒是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关于王安石的生平和图片展示,(约5分钟)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带,(约5分钟)播放褒禅山旅游视频,(约4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屏幕示意图找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路线,(约6分钟)石碑、前洞、后洞图片展示,(约4分钟)出示他人评王安石此文记游与说理的文字,(连读约4分钟)要求学生评论,(约8分钟)总结学生评论,以“筌”与“鱼”的关系来打比方,并在屏幕上打出一动漫画片,画面上一条鱼在网里不停地动,一直“动”到下课,学生好奇的目光全然不在课本上,而在那条“鱼”上了。

公开教学表演化。

公开教学与常态教学面貌各异,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公开教学具有“表演性”,这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且不说事前要经过反复“排演”,把各种环节“设计”得天衣无缝(笔者曾在示范课评选活动中发现,有的授课老师把学生的发言内容都预设好了),单说课堂上,老师的十八般武艺纷纷亮相,其各种才艺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是师生生生互动,实际上学生却是近乎百分之百的“配角”,甚至可以说是“群众演员”或“观众”,有的只是鼓掌喝彩的分了。据观察,敢上公开课的教师(尤其是敢各地巡回做课的教坛明星)大都(我说的是“大都”)有些“表演”的天赋,或特别会说,或能说且会唱,或特别会煽情,或会利用媒体搞花样,或能出人意料地抛出一招,只要能让课堂“热闹”起来,再赢得数次掌声,这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学生的真实感受怎样,会不会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茫茫,非但收获甚微,还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

文本研读空泛化。

把教材的“例子”全然不当一回事儿,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不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品味、玩赏、探究文本,不以学生的心与作者、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不激发学生对文本探幽发微的热情,往往草草走一个阅读的过场,便提出一些诸如“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呀?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等空泛的问题,或者丢开文本无限拓展,不厌其烦地推介相关阅读材料。《诗经》中的《氓》虽然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是语言高度凝练,具有跳跃性,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教师不下工夫点拨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悉心鉴赏,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位教师在上本课时,不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只要求学生读两遍,复述一下大致故事情节,竟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造成悲剧应由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承担责任”,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师也无法说服学生,结果不了了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描述人物内心情感的语言平实、简明而又含蓄,十分耐人咀嚼与玩味。可是有位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所创造的精神世界,倒把教学重心放在让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自己过端午节的趣事,一节课在表面的“热闹”中结束。

阅读教学资料化。

阅读教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完全被淡化,变潜心研读文本为围绕教辅资料转悠,变发现与开掘文本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为死记硬背别人分析出来的条条框框,甚至变要求学生熟悉或诵读课文为翻来覆去“抠”资料。笔者发现,眼下书市上像《细说教材》《教材知识详解》《中学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教材讲与练》等教辅资料很畅销,学生几乎人手一册,有了这些“法宝”,学生省事,教师也省心,因为它们已经将整个阅读教学活动过程“包办代替”了,从“研习导航”到“文题背景”“课文全解”“基础积累”“整体感知”“领悟鉴赏”“基础训练”“应用拓展”“练习详解”等一应俱全,教师只要在课上与学生绕着资料来“互动”,就可保证学生对教材了然于心,尤其是保证学生考试“过关”。笔者还发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以读资料取代读文本的教师,学生考试成绩却跃跃领先。此种教法效果显著,自然大有普及之势。

复习巩固考试化。

与阅读教学同教辅资料紧密挂钩相同,语文复习与考试可以说形影不离,有些学校就是以“考试”一招名噪当地,有些教师总结出“以考试代复习”的秘籍。这些“招数”前几年还只是运用于高三复习,如今已逐渐向各年级推广,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也将语文教学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接轨”了,一课一小考,一单元一段考,一模块一大考,像《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高考训练册已赫然出现在高一高二学生的书桌上,难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试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每一根毛孔了,面对考试我们丝毫不感到惊讶,不考试倒让我们惊讶了,因为我们被训练成了十足的‘考试机器人’,不考试就失去了惯性运动”。

文章来自:爱师网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

可以肯定地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热闹最繁盛的是语文教学园地,真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但是,毋庸讳言,在这些炫目的色彩中,确实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笔者近年来听了不少的新课程展示课,还有幸参与了“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在大开眼界、颇长见识的同时,总感觉到有些做法过于“标新立异”,以致非语文味儿的东西弥漫着我们的语文课堂,颇有“伪教学”之嫌。再看看我们的常规教学,也盛行着一些怪异的现象,有些做法已经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大可在“伪教学”之列。

初步归纳起来,语文学科的“伪教学”现象有以下种种表现:

辅助媒体滥用化。

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的大展示。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没有让学生诵读这篇精美的文言文,只字未提文中的文言虚实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文言句式等相关的文言知识,没有让学生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没有品味文章简洁、凝练的语言,没有感悟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艺术手法,没有评判古人探究事理的求思态度,这些“语文”元素一概弃之不顾,倒是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关于王安石的生平和图片展示,(约5分钟)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带,(约5分钟)播放褒禅山旅游视频,(约4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屏幕示意图找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路线,(约6分钟)石碑、前洞、后洞图片展示,(约4分钟)出示他人评王安石此文记游与说理的文字,(连读约4分钟)要求学生评论,(约8分钟)总结学生评论,以“筌”与“鱼”的关系来打比方,并在屏幕上打出一动漫画片,画面上一条鱼在网里不停地动,一直“动”到下课,学生好奇的目光全然不在课本上,而在那条“鱼”上了。

公开教学表演化。

公开教学与常态教学面貌各异,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公开教学具有“表演性”,这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且不说事前要经过反复“排演”,把各种环节“设计”得天衣无缝(笔者曾在示范课评选活动中发现,有的授课老师把学生的发言内容都预设好了),单说课堂上,老师的十八般武艺纷纷亮相,其各种才艺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是师生生生互动,实际上学生却是近乎百分之百的“配角”,甚至可以说是“群众演员”或“观众”,有的只是鼓掌喝彩的分了。据观察,敢上公开课的教师(尤其是敢各地巡回做课的教坛明星)大都(我说的是“大都”)有些“表演”的天赋,或特别会说,或能说且会唱,或特别会煽情,或会利用媒体搞花样,或能出人意料地抛出一招,只要能让课堂“热闹”起来,再赢得数次掌声,这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学生的真实感受怎样,会不会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茫茫,非但收获甚微,还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

文本研读空泛化。

把教材的“例子”全然不当一回事儿,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不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品味、玩赏、探究文本,不以学生的心与作者、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不激发学生对文本探幽发微的热情,往往草草走一个阅读的过场,便提出一些诸如“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呀?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等空泛的问题,或者丢开文本无限拓展,不厌其烦地推介相关阅读材料。《诗经》中的《氓》虽然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是语言高度凝练,具有跳跃性,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教师不下工夫点拨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悉心鉴赏,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位教师在上本课时,不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只要求学生读两遍,复述一下大致故事情节,竟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造成悲剧应由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承担责任”,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师也无法说服学生,结果不了了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描述人物内心情感的语言平实、简明而又含蓄,十分耐人咀嚼与玩味。可是有位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所创造的精神世界,倒把教学重心放在让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自己过端午节的趣事,一节课在表面的“热闹”中结束。

阅读教学资料化。

阅读教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完全被淡化,变潜心研读文本为围绕教辅资料转悠,变发现与开掘文本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为死记硬背别人分析出来的条条框框,甚至变要求学生熟悉或诵读课文为翻来覆去“抠”资料。笔者发现,眼下书市上像《细说教材》《教材知识详解》《中学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教材讲与练》等教辅资料很畅销,学生几乎人手一册,有了这些“法宝”,学生省事,教师也省心,因为它们已经将整个阅读教学活动过程“包办代替”了,从“研习导航”到“文题背景”“课文全解”“基础积累”“整体感知”“领悟鉴赏”“基础训练”“应用拓展”“练习详解”等一应俱全,教师只要在课上与学生绕着资料来“互动”,就可保证学生对教材了然于心,尤其是保证学生考试“过关”。笔者还发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以读资料取代读文本的教师,学生考试成绩却跃跃领先。此种教法效果显著,自然大有普及之势。

复习巩固考试化。

与阅读教学同教辅资料紧密挂钩相同,语文复习与考试可以说形影不离,有些学校就是以“考试”一招名噪当地,有些教师总结出“以考试代复习”的秘籍。这些“招数”前几年还只是运用于高三复习,如今已逐渐向各年级推广,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也将语文教学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接轨”了,一课一小考,一单元一段考,一模块一大考,像《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高考训练册已赫然出现在高一高二学生的书桌上,难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试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每一根毛孔了,面对考试我们丝毫不感到惊讶,不考试倒让我们惊讶了,因为我们被训练成了十足的‘考试机器人’,不考试就失去了惯性运动”。,文章来自:爱师网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

可以肯定地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热闹最繁盛的是语文教学园地,真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但是,毋庸讳言,在这些炫目的色彩中,确实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笔者近年来听了不少的新课程展示课,还有幸参与了“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在大开眼界、颇长见识的同时,总感觉到有些做法过于“标新立异”,以致非语文味儿的东西弥漫着我们的语文课堂,颇有“伪教学”之嫌。再看看我们的常规教学,也盛行着一些怪异的现象,有些做法已经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大可在“伪教学”之列。

初步归纳起来,语文学科的“伪教学”现象有以下种种表现:

辅助媒体滥用化。

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的大展示。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没有让学生诵读这篇精美的文言文,只字未提文中的文言虚实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文言句式等相关的文言知识,没有让学生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没有品味文章简洁、凝练的语言,没有感悟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艺术手法,没有评判古人探究事理的求思态度,这些“语文”元素一概弃之不顾,倒是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关于王安石的生平和图片展示,(约5分钟)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带,(约5分钟)播放褒禅山旅游视频,(约4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屏幕示意图找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路线,(约6分钟)石碑、前洞、后洞图片展示,(约4分钟)出示他人评王安石此文记游与说理的文字,(连读约4分钟)要求学生评论,(约8分钟)总结学生评论,以“筌”与“鱼”的关系来打比方,并在屏幕上打出一动漫画片,画面上一条鱼在网里不停地动,一直“动”到下课,学生好奇的目光全然不在课本上,而在那条“鱼”上了。

公开教学表演化。

公开教学与常态教学面貌各异,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公开教学具有“表演性”,这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且不说事前要经过反复“排演”,把各种环节“设计”得天衣无缝(笔者曾在示范课评选活动中发现,有的授课老师把学生的发言内容都预设好了),单说课堂上,老师的十八般武艺纷纷亮相,其各种才艺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是师生生生互动,实际上学生却是近乎百分之百的“配角”,甚至可以说是“群众演员”或“观众”,有的只是鼓掌喝彩的分了。据观察,敢上公开课的教师(尤其是敢各地巡回做课的教坛明星)大都(我说的是“大都”)有些“表演”的天赋,或特别会说,或能说且会唱,或特别会煽情,或会利用媒体搞花样,或能出人意料地抛出一招,只要能让课堂“热闹”起来,再赢得数次掌声,这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学生的真实感受怎样,会不会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茫茫,非但收获甚微,还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

文本研读空泛化。

把教材的“例子”全然不当一回事儿,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不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品味、玩赏、探究文本,不以学生的心与作者、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不激发学生对文本探幽发微的热情,往往草草走一个阅读的过场,便提出一些诸如“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呀?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等空泛的问题,或者丢开文本无限拓展,不厌其烦地推介相关阅读材料。《诗经》中的《氓》虽然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是语言高度凝练,具有跳跃性,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教师不下工夫点拨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悉心鉴赏,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位教师在上本课时,不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只要求学生读两遍,复述一下大致故事情节,竟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造成悲剧应由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承担责任”,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师也无法说服学生,结果不了了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描述人物内心情感的语言平实、简明而又含蓄,十分耐人咀嚼与玩味。可是有位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所创造的精神世界,倒把教学重心放在让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自己过端午节的趣事,一节课在表面的“热闹”中结束。

阅读教学资料化。

阅读教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完全被淡化,变潜心研读文本为围绕教辅资料转悠,变发现与开掘文本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为死记硬背别人分析出来的条条框框,甚至变要求学生熟悉或诵读课文为翻来覆去“抠”资料。笔者发现,眼下书市上像《细说教材》《教材知识详解》《中学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教材讲与练》等教辅资料很畅销,学生几乎人手一册,有了这些“法宝”,学生省事,教师也省心,因为它们已经将整个阅读教学活动过程“包办代替”了,从“研习导航”到“文题背景”“课文全解”“基础积累”“整体感知”“领悟鉴赏”“基础训练”“应用拓展”“练习详解”等一应俱全,教师只要在课上与学生绕着资料来“互动”,就可保证学生对教材了然于心,尤其是保证学生考试“过关”。笔者还发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以读资料取代读文本的教师,学生考试成绩却跃跃领先。此种教法效果显著,自然大有普及之势。

复习巩固考试化。

与阅读教学同教辅资料紧密挂钩相同,语文复习与考试可以说形影不离,有些学校就是以“考试”一招名噪当地,有些教师总结出“以考试代复习”的秘籍。这些“招数”前几年还只是运用于高三复习,如今已逐渐向各年级推广,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也将语文教学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接轨”了,一课一小考,一单元一段考,一模块一大考,像《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高考训练册已赫然出现在高一高二学生的书桌上,难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考试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每一根毛孔了,面对考试我们丝毫不感到惊讶,不考试倒让我们惊讶了,因为我们被训练成了十足的‘考试机器人’,不考试就失去了惯性运动”。文章来自:爱师网

名著阅读集训化。

不是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作品,通过自主的阅读体验、感悟、鉴赏与评价,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而是根据高考命题的内容,列出几个要点对名著进行“空对空”的集训式的所谓“导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导读”的条条框框,以便在考试时照搬照套。例如巴金先生的《家》,就给学生提供以下“缩微导读”:

《家》,我国现代作家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另两部是《春》《秋》)之一。

主要内容: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互相倾轧,明争暗斗,腐败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苦。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人物形象:觉慧——《家》中的主要人物,受到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对旧势力具有“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的单纯信念,他热心结交新朋友,讨论社会问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最后无所顾忌地离家远走。觉新——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钰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觉民——《家》中比较定型的人物,得到了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有比较顺利的遭遇。不幸的女性——梅,温顺善良,悒郁而死;瑞钰,善良厚道,命运惨痛;鸣凤,纯洁勇敢,投湖抗争。腐朽的人物——高老太爷,专制的家长;高克定,败家子;冯乐山,荒淫的假道学。

阅读感受:(1)全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事件繁复,故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可读性很强;(2)书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描写生动,读之令人难忘;(3)小说单纯,朴素,流畅,激情洋溢,以情动人,表现了青年的使命感、青春的热情和奋斗的精神,唱出了青春之歌,极能唤起青年读者的共鸣。

语言赏析格式化。

不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品味语言的韵味,不是点拨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对文章词句理解和感悟,而是简化赏析的程序,只让学生运用一些修辞学的术语,对语句做技术性的格式化的解析。例如赏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几个句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老师问:这段文字美不美?学生齐答:美!老师接着问:大家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七嘴八舌:比喻,拟人,排比,叠词。老师又问:都有哪些比喻句子?它们是哪种比喻?它们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名喻,博喻。第一个比喻本体是“出水的荷叶”,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词是“像”。后三个比喻本体是“荷花”,喻体是“明珠”“星星”“美人”,比喻词“如”。(以同样的方式问拟人、排比、叠词等修辞手法。略)老师最后问: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啊?学生问答:展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表现了荷塘的静态的美,把荷塘写得富有诗情画意,等等。

作文训练套路化。

不是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培养良好的写作素养,而是视作文为“游戏”,视作文为“投机术”,完全按照“技术化”进行操作,运用“套路化”进行训练,教会学生“玩弄”技巧(其实只是花招)“胡编”作文,甚至公然剽窃他人作品(书刊已发表的文章)。不少教师动辄向学生兜售作文“应考术”,诸如开头和结尾运用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排比句——连续设问构排比,巧设博喻成排比,叠用假设构排比,变换时空成排比,等等;又如文章构思采用“独出心裁”的“另类法”——编拟合同式,对话访谈式,说明书(广告)式,网页制作(网聊)式,数学证明式,等等;还有应对考场作文的“速成法”——“巧借”时文,点题“戴帽”,以一“招”应万变,等等;甚至有人抛出了所谓内部参考的“怪招”“秘诀”——“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等等。据说江苏有一位名师教给学生一种考场作文“变通法宝”——以“屈原向我们走来……”敷衍成文。应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话题,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应对“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关系”话题,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个‘凤头’……当他举身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应对“人与路”题目,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应对“怀想天空”题目,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上述种种“伪教学”现象,其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的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模糊,二是“应试教育”下的功利主义思想作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发课程资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等等,新课程的这些新理念,在经过速成式培训的教师那里还只是一个概念化的影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些理念,那些新课程下的新教师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显示新课程的“新”,只好颠覆一下传统,动脑筋加进一点有别于老课堂的“新”元素,像多媒体运用,师生互动表演(分组表演),向教材外拓展等等,其结果“语文”元素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形式主义一时泛滥开来。新课程还只是一幅美好的画,而高考却是实实在在的,学校把升学率的任务压给你了,校长、主任的眼睛盯着你的考试成绩,动辄要排名张榜公布,考好了面子风光又得实惠,这一点教师们是心知肚明的。管他什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真教,假教,教的学生考高分就是好教法。杀鸡取卵就能卖到现钱,何不拿刀宰鸡,而要慢慢养它呢?

平心而论,如果把“伪教学”的棍子打在语文教师的身上,实在有失公正。我们的语文教师也是在新课程和高考的夹缝中求生存啊!但是,语文“伪教学”真的不能再“伪”下去了!我们真的不能以某种表面的“热闹”来忽悠学生了!我们真的不能把学生教得离文本、名著渐行渐远了!我们真的不能把学生教得只知道做大摞的资料习题集,只知道考试了!长此以往,那真是“误尽苍生”了。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