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_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四)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写作素材(四)

平等与合作
  亚太国家防务官员齐聚新加坡参加安全会谈之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刊登文章指出:中国通过与东盟对话合作培育了一种全新的安全观念,其核心就是“平等与合作”,可以称之为“合作安全”。
  文章还指出,“合作安全”的源泉就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呼吁人们珍惜自己的经济发展成就,继续创造条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外交家吴建民:世界也需要中国梦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总书记第一次提到“中国梦”,十分及时。“中国梦”中国人需要,世界也需要。
  2006至2008年,我在担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世界各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革命时期,中国一批仁人志士的梦想是救亡图存,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这个梦想是他们追随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强大动力。
  今天许多中国人同样拥有梦想。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大发展。很多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虽然艰辛,但他们实现了梦想,是幸福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追求金钱的文化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每一个角落。中国出现了三大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和公信力危机。三大危机的出现,跟一部分人缺乏梦想、缺乏追求、缺乏宏大的目标密切相关。我在外交学院期间,每年开学都要对新同学讲话,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要有梦想、有追求。
  “中国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规模大。中国的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人类历史上没有13亿人国家崛起的先例。改革开放、面向世界,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实现他们梦想的广阔空间。
  第二,领域广。中国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宏伟事业,包括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人士。
  第三,与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少外国人来华,他们在中国找到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
  今天中国不少家长可能正在走入一个误区。他们的目标是要让子女要么做大官、要么发大财。中国13亿人,不可能都做大官、发大财。把千军万马都赶到羊肠小道上去,其后果只可能是悲剧,是不可取的。
  我以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中国梦”。这包括“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世界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包括“做事”。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即使平凡,但也很辉煌。
  中国人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有助于解决三大危机,有助于使社会更加友善、更加和谐。
  世界也需要“中国梦”。毋庸讳言,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担心、忧虑和恐惧。如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一个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真实故事,那会是很受欢迎的。普通人寻梦的故事,大家都能够理解。这样就会拉近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这样做,肯定会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
  “中国梦”是世界的需要,还因为中国人做“中国梦”不是关起大门、自己做,而是与世界合作、共同做。
  中国地处东亚,这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正处在一个坎上,面临各种国际、国内挑战。“中国梦”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迎难而上,妥善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使中国发展得更好。中国发展的更好不仅是中国人的福音,也是世界的福音。
  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希望,“中国梦”——中国需要、世界也需要的好事——做的人越来越多,越做越好。
  (中国网)
  周恩来外交风云
  一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二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三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四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五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人口众多,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这是一个非常刁难的问题,总理是管理国家大事的,怎么可能去调查全国有多少个厕所呢?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等着周总理的回答。周总理不假思索:“两个。”
  这位西方记者有点纳闷:“你们中国人口周密,只有两个厕所怎么行呢?”周总理说:“我们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所以我们的厕所只需要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就已经足够了。”周总理就是这样轻描淡写把这西方记者打发了。
  六
  有一次欧洲的外交官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每年发行人民币的总额是多少?”这是国家机密的问题,哪个国家财务会公开向外透露呢?这分明是想让周总理出丑。如果总理说出一个真实数字是泄露国家机密,如果随便编造一个数字有损国体。众人面面相觑。周总理马上回答:“中国每年发表的人民币总额是:十八元八角八分。”总理的才思敏捷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回答既不泄露国家机密,也是一个真实的数字难道不是么?以前的人民币只有“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个数字加起来总额不就刚好是18元8角8分么? 七
  还有一次周总理出国访问时,在对方的宴会上有一道汤,从上面看不到热气上升,周总理没有留意其中的成分,舀一勺到嘴边被烫了一下,原来这汤上面是滚热的油。热油是看不到热气但温度非常高。如果没有接触很难辨认出温度的。这国家领导居然想出这么绝的手段。过一段时间这位国家领导访华时,周总理亲自出马,为他做了一道“热呼呼”点心-----油炸“冰棒”。周总理当着这外国领导的面命人拿来“热气上升”的冰棒,来到一锅滚热的油边,总理在冰棒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面粉,再往油锅里一放立即捞起,这时候面粉刚好被炸成干面皮包着冰棒,冰棒既不融化又可以看到“热呼呼”的样子。总理把这“热呼呼”的冰棒递给这外国领导,这人因为曾经用热汤烫过总理,这回又看到是刚从油锅里捞上来,接过手后不敢立即吃,先拿到嘴边慢慢吹气,不管他怎么吹“热气”依然不减。过了一会他才大胆的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结果被冻得打了一个哆嗦……
  (网络资源)
  邓小平:一根手指震惊世界
  1985年6月10号,《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81岁的邓小平伸出了一个手指头。看上去,那是一张再平常不过的照片,但一经发表,它瞬间震惊了世界。
  这张照片拍摄于发表前的六天,1985年6月4号,中央军委扩大会。原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刘回年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裁军100万!对外界而言,这个消息非常突然。因为就在半年多前,中国刚举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阅兵式。威武的铁流,壮美的方阵,很难让人联想到裁军二字。
  在很多国际观察家看来,中国没有理由减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年后,高呼着“重振军威”、“将苏联推回到原有势力范围”的美国共和党保守势力的代表里根入主白宫。美苏关系再次恶化。
  1983年,举世震惊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出笼,试图利用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按照里根的说法,“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
  从此,美苏新一轮军备竞赛从地球走向太空。1985年,苏联国防预算增长了12%。
  当时,联邦德国《波恩评论报》载文说:大家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人言行一致。
  巴基斯坦的《黎明报》也发表了由衷的感慨:中国单方面裁军,与其他国家一边大谈裁军,一边加紧生产武器、拼命扩充军队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987年4月4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信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裁减员额100万后,军队的总定额为300万。”
  1995年,《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对百万大裁军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单方面大规模裁减军队员额的行动,不仅有利于促使当时的东西方两个集团减缓军备竞赛的势头,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且有助于在世界各国间逐步建立相互信赖的气氛,改善军控与裁军的环境。中国此次裁军行动对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
  邓小平:"我打了一张大牌!"
  1982年3月26号,中国外交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引起了国际上不小的轰动。当时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只说了三句话。但就是这短短三句话,标志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外交牌局开局了。
  “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第二天,中国外交部这份“三句话”声明,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中央位置。外电立刻作出反应:“这一谨慎而含蓄的声明,预示着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的确,1982年3月24号发生了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塔什干发表长篇讲话。虽然他在讲话中仍对中国进行攻击,但明确表示,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表示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
  到1985年10月9号,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时,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个敏感而复杂的牌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那一天,喜欢桥牌的邓小平说,“我打了一张大牌!”
  而这张大牌,实在出人意料。
  原来,邓小平在会谈中,突然请齐奥塞斯库给戈尔巴乔夫带个口信:“如果苏联同我们达成谅解,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而且能办到的话,我或胡耀邦同志愿意同戈尔巴乔夫同志见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作出回应:表示愿在任何时候,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认真讨论关于创造睦邻友好气氛的补充措施问题。
  整个牌局开始迅速变化。不过,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并没有谈到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1986年9月2号,邓小平生平第一次接受电视专访,采访者华莱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访谈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显然,邓小平没有放过继续向苏联出牌的绝佳机会。
  中苏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方的马拉松式磋商,最艰苦的时候,彼此针尖对麦芒,一度被外界称为“聋子对话”。但尽管如此,政治磋商改变了中苏之间一个时期以来,只对抗、不对话、不往来的全面僵持状况。
  1987年5月26号,越南宣布开始从柬埔寨撤军,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拉开序幕。
  1988年5月15号,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一年之后,苏联又从蒙古撤军。
  到1989年5月15号,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双重身份正式访问中国的时候,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已经基本消除。
  时隔30年,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踏上了中国领土。
  而此时的邓小平,手里还有一张好牌。
  1989年5月16号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黑压压一大片中外记者等着见证中苏领导人会见的历史性时刻。
  10点整,当戈尔巴乔夫来到小平同志跟前时,有心的记者都发现,这次中苏两国领导人见面只握手,没有拥抱。有一位记者还掐着手表算了时间,两位领导人握手的时间竟然长达一分多钟。
  就是在这次历史性会晤中,两位领导人同意“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而“只握手,不拥抱”,这个由邓小平特别规定的动作,也标志着中苏两国从此跳出了“称兄道弟”的盟友关系,建立起“君子之交”式的伙伴关系,而这种关系成为冷战结束后国与国关系的范例。
  中美入世谈判:最后五分钟的较量
  1999年11月9号晚上,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率领中美入世谈判美国谈判小组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一道而来的还有一位神秘人物,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吉恩•斯珀林。如此高规格的谈判阵容,预示着中美之间13年马拉松式的入世谈判走到了最紧要关头。今天的《中国外交传奇》播出第七集《最后五分钟的较量》。
  深秋的北京,寒气袭人。11月10号上午,当美国谈判小组的车队驶入外经贸部的大门时,上百名中外记者已经在那里守候多时。
  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对这次谈判颇有把握,因为中美已经就中国入世达成框架性共识。
  然而,到了第二天,谈判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美方一边扬言要回国,一边又把行李从机场取了回来。
  难道7个月前的一幕又要重演吗?
  就在7个月前,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美。两国的入世谈判到了最后关头,克林顿总统突然变卦。
  而显然,七个月之后的北京会谈,让龙永图和巴尔舍夫斯基,这两个谈判桌上的老对手,再次体会到了对方高超的谈判技巧。 11月14号,谈判进入第五天,外经贸部的谈判大楼里风云变幻,悬念重重,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
  到了晚上7点钟,整个美国代表团居然全部消失,声称第二天就要走!
  然而,就在最后关头,龙永图接到了朱镕基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今天一定要签,不能让美国人跑了!
  事实上,巴尔舍夫斯基已经把谈判的协议文本全部备齐,对上飞机的事再也只字不提。
  谈判桌上,朱镕基总理直奔主题。他对美方代表说,我不是来跟你谈判的,我就是来做决策的。最后七个问题同意两个,这是我们最大的让步!
  小妥协换来对方的大妥协,五分钟后,美国同意了中方的意见。
  1999年11月15号,经过六天六夜的艰苦谈判,中美终于在北京签署中国入世双边协议。
  2001年11月10号,中国被正式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为2662亿美元,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18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从2001年的第六位跃居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
  杨洁篪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顺应形势,开拓进取,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盛况空前,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东西方“冷战”逐步接近尾声,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科学判断形势,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和迫在眉睫。这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提供了条件。
  第二,提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调整联合一切力量制衡苏联的“一条线”战略,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逐步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于1989年5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日本、西欧及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注意严格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使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有了很大改善。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
  第四,推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四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有了更深厚的经济基础。
  第五,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扩大国际影响。积极参与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为缓和东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经过艰苦谈判,中国政府于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
  (二)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第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顶住国际压力,打破西方“制裁”。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对我采取“制裁”措施,我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多做工作。1989年底,日本率先恢复对华政府援助。从1990年底起,我国同西欧国家逐步恢复高层互访。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结束了1989年6月以来中美没有元首会晤的不正常局面。
  第二,推动同各大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合作关系,构筑有利的大国关系框架。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表明两国愿共同积极寻求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性而非对抗性的关系。1998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发展睦邻友好,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继与印尼复交、与新加坡和文莱建交、与越南和老挝关系正常化后,1997年中国与东盟确定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在与朝鲜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实现同韩国关系正常化。在中亚继与中亚五国建交后,又与俄罗斯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我还与绝大多数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第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000年,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我国同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发展中国家组织加强了联系和协调。
  第五,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全面参与多边外交各领域的活动,并开始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0年9月,江泽民主席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倡议举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领导人首次会晤。我国成功承办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六,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多次挫败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图谋,挫败世界卫生大会涉台提案。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多次挫败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妥善处理了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袭和我国军机被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