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电流测试_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2)

时间:2021-09-30 00:00:00 自我鉴定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2)

文章来自:学优网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

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

一、题目的暗示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5小题的B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知音难觅但以可求的主题”,这种表述应是记叙类文章的,与题目暗示的文体不合,故错。

有时文章的副标题对于解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1年全国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后一题是:“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把它还原到文章中是“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但从这句话中无法找到“特殊”的答案。其实,答案在文章的副标题和后面的注释里。注释说:“列安?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文章的副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样一下子便能明白这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如果不借助于文章的副标题和这条注解,很难答到要点。

二、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作者的性格、修养、学识、遭遇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考题中一般都有作者,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03年高考题的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王维的生平,孤伶伶地解题,很难答到要害。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对官场日益厌倦,常有归隐之心,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再如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阅读岳飞的《小重山》,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其中的B为“‘白首为功名’是叹息自己年华虚度,学业无成,不能取得应有的官职名位”,大家都知岳飞一生置生死于不顾,精忠报国,所求岂是功名?因而,从作者便可B项是错的。

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诗歌中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常常能猜想作品的主旨。

文章来自:爱师网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

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

一、题目的暗示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5小题的B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知音难觅但以可求的主题”,这种表述应是记叙类文章的,与题目暗示的文体不合,故错。

有时文章的副标题对于解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1年全国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后一题是:“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把它还原到文章中是“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但从这句话中无法找到“特殊”的答案。其实,答案在文章的副标题和后面的注释里。注释说:“列安?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文章的副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样一下子便能明白这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如果不借助于文章的副标题和这条注解,很难答到要点。

二、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作者的性格、修养、学识、遭遇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考题中一般都有作者,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03年高考题的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王维的生平,孤伶伶地解题,很难答到要害。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对官场日益厌倦,常有归隐之心,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再如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阅读岳飞的《小重山》,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其中的B为“‘白首为功名’是叹息自己年华虚度,学业无成,不能取得应有的官职名位”,大家都知岳飞一生置生死于不顾,精忠报国,所求岂是功名?因而,从作者便可B项是错的。

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诗歌中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常常能猜想作品的主旨。

,

文章来自:爱师网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

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

一、题目的暗示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5小题的B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知音难觅但以可求的主题”,这种表述应是记叙类文章的,与题目暗示的文体不合,故错。

有时文章的副标题对于解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1年全国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后一题是:“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把它还原到文章中是“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但从这句话中无法找到“特殊”的答案。其实,答案在文章的副标题和后面的注释里。注释说:“列安?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文章的副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样一下子便能明白这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如果不借助于文章的副标题和这条注解,很难答到要点。

二、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作者的性格、修养、学识、遭遇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考题中一般都有作者,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03年高考题的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王维的生平,孤伶伶地解题,很难答到要害。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对官场日益厌倦,常有归隐之心,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再如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阅读岳飞的《小重山》,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其中的B为“‘白首为功名’是叹息自己年华虚度,学业无成,不能取得应有的官职名位”,大家都知岳飞一生置生死于不顾,精忠报国,所求岂是功名?因而,从作者便可B项是错的。

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诗歌中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常常能猜想作品的主旨。

文章来自:爱师网

三、注解的暗示

注释是对文章字词句的解说,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考题一般少有注解,若有,就比较的重要,阅读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注解常包含关键字句、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时间等。

1.关键字句

关键字句是指阅读材料中比较难懂的和比较重要的字句。01年高考诗歌鉴赏考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诗的最后两句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沾襟”是指泪水打湿衣襟,课内学过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散丝”不易理解,但是试卷中有注释:“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是说细密的雨象丝线一样,“沾襟比散丝”,泪水流得跟丝线一样,这个比喻表明送别时心里万分难受。第8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说“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诗中说泪水如散丝,C项解说为泪水和“散丝般的密雨”,变成了并列关系,这和诗作和注释相悖,故C错,这条注解对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

2.时代背景

2000年春季高考21-24题选文是闻一多的《兽人鬼》,正文后面附了长长的背景资料,约有300多字,几乎和它的正文一样长。这段资料详细地介绍了写作的背景: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发动内战,在昆明有许多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进行反战游行,国民党当局采取野蛮的手段进行疯狂的屠杀,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十分悲愤,坚决主张罢教声援学生运动,对有些教师瞻前顾后的态度十分不満,于是作了这篇短文。21题“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文背景资料,很容易得出答案:“杰作”是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明是兽行,却说是“杰作”,这是褒词贬用,使悲愤的感情表达是更加强烈。22题:文中的“兽”“人”“鬼”分别指什么?根据试卷提供的背景资料可知:“人”指人民群众,“兽”指反动派,“鬼”指反动派的帮凶。第23题: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文中的议论共有七句,主要是四句:“立即发动全村的人去打虎”,“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闯的”,如何理解这四句话,实际上在背景资料中有一句关键的话,“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十分悲愤,坚决主张罢教声援学生运动,对有些教师瞻前顾后的态度十分不満,”一些人在这次运动中,态度各异,第一种是起来斗争的态度,第二种是明哲保身的态度,第三种是不分是非的态度,第四种是颠倒是非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这三题的解答和背景材料是密不可分的。

3.写作时间

一般而言,阅读材料后常附有写作时间,这实际上也是为考生提供写作的背景。2000年春季高考诗歌题是鉴赏杜运燮的诗《雷》,选择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根据诗意,再借助试卷给的写作时间(写于1948年),可知诗中的“冲破冰冻严寒”应是一种解放人民、打碎旧的黑暗统治的社会力量的象征,而C项说“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选项仅单纯理解为“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就显得过于浅薄,因此错。

再如01年春季卷鉴赏戴望舒的诗《偶成》,诗后附有写作时间:1945年5月31日,要求选不恰当的一项是,其中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根据诗后所附的写作时间:1945年5月31日,可以判定选项A中关于“诗人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的说法是对的,而D项中“悲观”说法和A矛盾,肯定A,则应否定D,故D错。

高考的阅读题中注释虽不多,但对于解题很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要充分运用起来。

四、题干的暗示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它有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答题时要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含信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

首先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和区位。

答题的方向和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02年全国考题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回答本题的关键不仅要细读原文,更要仔细研究题干,题干实际上暗示了答题的方向和区位:首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切人。其次要概括出两点。统览全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内容在全文首句‘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就已点出了知音的传说是一种文化传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怎样根据文意来认定它呢?或者说为什么称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情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这是形成答案的语言材料之一。再则,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应该有文学的记载或反映。第二节的末尾:“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盂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第三节的开头:“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这两个字的分量……”,这样可概括为:“中国古代的诗文典籍中多有记载、传颂。”这一点是从文字层面来阐释题干的。22题E项说“知音的传说带给人的美感和鞭策作用”正回答了知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作用,这也是对文章的第一小节的深化。这样便可找到“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或“知音的传说,已深深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答题要领。

其次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98年全国考题第27题第(1)小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会吃惊

该题的设问角度是“作者为什么会吃惊”,很显然“作者吃惊”是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题干启示我们,要用“因果解题法”中“由果推因”的方法去推导出原因,而“原因”就是答案。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与这一句构成“前果后因”关系的一句话是:“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一开”“一惊”,照应密切自然,而且也符合“一惊”所反映出的瞬间情感波澜。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没几天便是立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试题的题干暗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就能准确、快速地解答主观性试题。

电子邮箱:

发表于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专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