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县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总结]2006年县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省委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在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06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县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县、乡、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同时,我县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今年来,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规定,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县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今年8月份,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会同县效能办制定政务公开调研方案,组织部分县直公开单位和乡镇开展理论研讨,撰写政务公开理论研讨文章,其中,推荐3篇参加市级评选,1篇作为典型材料在全市交流。四是抓好示范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示范单位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下发《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区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备案等工作。各乡镇、区还从辖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制定各自贯彻意见,做到不仅公开集体经济发展、财务开支等情况,而且公开扶贫救济、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投标等情况,为村务公开带好头、做样板。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督促检查,现大部分单位都能够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我县部分公开单位还按照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具体公开项目目录,不但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及责任人更加明确,而且使公开工作更易接受评议、检查和监督。

(三)用好载体,完善政务公开形式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拓展公开形式。1、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信息港”政府门户网站列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2、建立和推广乡镇政务服务、村财监审、招投标服务“三个中心”。通过印发办事手册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办事大厅等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公开,为群众提供常年的便利服务,让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情况置于“阳光”下,防止了“暗箱”操作等问题。3、注重有效发挥县有线电视台和《今日**》等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凡属公开范围的部门都在群众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立政务公开墙或公开栏。所有“窗口”单位都将行政许可、执法和收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供的全部材料,印成“告知单”,在办公场所摆放或上墙。二是推行两项听证制度。我县把推行决策和执法两项民主听证制度作为丰富政务公开内涵,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我县继续在各决策、审批、执法部门中推行决策和执法听证会制度,至目前举行听证会1场,有力地促进政务公开不断向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敏感事项推进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