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19年安徽省徽州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总结

――2018年12月26日在黄山市徽州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张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六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四大战略”,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8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增长34.5%;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增长15.4%;旅游接待量599万人次,增长15.1%;旅游总收入40.5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57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9元,增长9.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PM2.5浓度24.3微克/立方米。

――我们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坚持协同发力推动三次产业竞相发展

工业经济质效齐升。新增规上企业5户,全年规上工业实现利润7亿元、增长35%。43户规上企业税收保持两位数增长,园区实体税收突破4亿元、增长14.3%。21户企业实施“机器换人”,54个技改项目快速推进,29个建成投产,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4户企业晋升省级“专精特新”行列,新远科技获评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新诺精工、安华机械产品入选2018年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谢裕大黄山毛峰数字化车间跻身省级数字化车间,华惠科技获省“绿色工厂”称号。我区先进结构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名列省级“三重一创”榜单。恒泰新科在新三板挂牌上市,5户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低效闲置企业累计盘活39户,清理低效土地978.12亩。徽州经济开发区“去筹转正”,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北园三期、循环园南扩等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

农业经济活力释放。全区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5%,茶、蜂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10.03亿元、2.78亿元,获评“2018年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连续11年荣获“中国茶叶百强县”称号。新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994亩,潜口芮怡果蔬、呈坎中草药、杨村香榧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初见成效。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徽厨食品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黄山毛峰、皖南花猪小产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三品一标”获证经营主体5家。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专项项目稳步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稳步推进。

第三产业茁壮成长。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名山秀水风景道、红色研学成长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战略深入推进,红色定向赛等活动成功举办,徽州民宿、徽州研学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区共发展民宿客栈150家,其中精品民宿51家,新增市级研学教育基地4家,呈坎景区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小练革命展示馆建成开放。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容溪秋色、张金古道等旅游点成为“网红景点”,岩寺镇获评省级优秀旅游乡镇,西溪南村、坤沙村、长潭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峰会首次花落我区,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度假名城”、“长三角最具魅力研学旅行目的地”称号。商贸经济持续向好,限上企业达43户。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网上零售额达7.3亿元,我区荣获全省电商进农村先进县称号,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村、张村村、富溪村分别获得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镇、示范村称号,竹艺轩、罗氏毛豆腐获评“安徽老字号”。康养产业快速发展,龙骏家园、枫丹白露等项目稳步推进,潜口健康养生服务业集聚区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华安证券徽州营业部,铜源村镇银行西溪南、潜口支行开业运营。

――我们着力聚智力引人才,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出台主导产业人才高地建设扶持政策,设立人才专项资金500万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1人获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至德新材料科技人才团队通过省级专家尽职调查,华惠科技科研团队获评省“115”产业创新团队,有效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

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全年实施产学研项目24个,累计投入科研经费2亿元、增长14.3%,35项科研成果实现就地转化。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74件,居全市首位。神剑新材料、竹艺轩雕刻2个项目入选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新远科技、精工凹印喜获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6户。

创新平台加快建立。全力推进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加快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强化与颐高集团合作,入驻创业企业38户,入驻率达85%,成功创建“市级众创空间”。

――我们着力夯基础提水平,坚持质量变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重大风险防线筑牢。以防控金融风险为重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完成税融通1.8亿元、政银担贷款5亿元,提供应急还贷资金4.5亿元,银企对接到位资金19亿元,履约率达99%,全区不良贷款率从1.92%降至1.54%,下降了0.38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值税税率从17%、11%降至16%、10%,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全面降低,累计减免企业各类税费1.95亿元。

脱贫攻坚稳扎稳打。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和大排查,全面实施“四季攻势”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全力推进“十大工程”,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469.8万元,完成扶贫项目83个。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扶贫,落实到户产业项目3466个、到村项目21个,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3个、创建扶贫车间(驿站)4个,谢裕大、新诺精工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全区111户22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我区位列2017年度全省考核第一方阵,实现连战连捷。

污染防治成效提升。27户企业完成废气深度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8平方公里,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93%。双益污水处理二期项目启动实施,农村污水PPP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城东排污口改造等工程建成使用。巩固提升“河长制”,推进一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区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完成全区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推广有机肥应用面积3.05万亩,关停畜禽养殖场8家、改造升级39家,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69.15万件。全面落实“林长制”,设立三级林长168人,新增造林451亩,完成森林抚育3.79万亩,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6.24%,成功入选2018年度“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我们着力抓招商建项目,坚持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人员”,组建4支招商小分队分赴苏浙沪闽等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全年新引进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到位资金24亿元,奔马陆用车总成、鑫基·尚紫台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坚持项目支撑,强化有效投入,谋划五大发展项目316个,总投资526.6亿元。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138个,26个省级重点项目、38个市级重点项目、8个市级重点调度项目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远近黄山上庄、桃李春风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徽州小镇、丰乐河综合整治三期等续建项目加快实施,普电中频点焊、泰达垃圾发电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对上争取成效明显。围绕工业发展、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和对上争取,认真做好基金承接和使用管理工作,对上争取累计到位各类资金8亿元,有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资金需求。

――我们着力深改革扩开放,坚持效率变革促进发展迈上新水平

改革攻坚红利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居全市前列,房地产去库存周期减少至7个月。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新登记市场主体1300户、增长25.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新增耕地流转面积2059亩,48个村(居)596个组完成清产核资,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成运营。国地税顺利合并。医药卫生、教育、国企、统计等改革稳步推进。

开放广度不断扩大。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力度,先后组织52户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欧盟博览会、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展会,新引进外资企业3户,新增外贸企业15户,贸易进出口涉及81个国家和地区。与黄山海关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全市首个进境水果口岸。跨境电商海外知己直营店落户我区。

营商环境亲清和谐。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2015项,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4083件,精简率达61%,“减证便民”行动初见成效。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设立企业登记综合窗口,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活动,解决企业各类问题198件。我区成功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并在“中部六省营商环境十强区县”中位居第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区县。

――我们着力强载体硬措施,坚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颜值攀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71个,完成122个,累计投资1.13亿元。建成省级中心村4个、市级中心村2个,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3个、重点自然村30个。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新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13处,完成农村改厕1640户,30个村实现保洁市场化运作,建成运营“生态美超市”47个。“美丽澄塘”、“醉美灵山”等品牌效益显现。我区再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特色小镇业态初显。西溪南创意小镇丰南大道基础设施改造、南入口会客厅等项目加快推进,西溪南照壁、南入口景观等项目完成建设,梦溪方会交流中心等产业项目建成运营,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潜口养生小镇旅游特色产品展示中心主体建成,紫霞大道景观工程加快建设,引进青春谷等产业项目5个。呈坎研学小镇创建稳步推进。

城乡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空间规划完成编制,城市总规修编通过评审。新建城市污水管网1.8公里,维修改造城区破损路面2.5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打造“花径长廊”8公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3个,惠及群众1万余人。昌盛路、昌盛桥快速推进,歙黟一级公路徽州区02标段建成通车,新建农村道路16条17.98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条67.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稳步推进,“路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新增徽屯互通城市公交线路3条,60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旅游集散中心客运站正式启用。我区荣获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称号。

――我们着力保稳定促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33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3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21.1%。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1%以内。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2.5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提高。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双线合一”,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实现并轨。澄塘村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试点快速推进,9个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成使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文教卫体取得新成绩。启动实施29处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洪坑、光明、碣石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竹溪堂等3户企业入选省第六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永新股份等4户企业入选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全年放映公益电影、文化演出活动750余场,新编《画中行》等文艺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区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凤山幼儿园开工建设,岩寺小学食堂综合楼投入使用,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483名学生。中高考再创佳绩。综合医改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体育馆对外开放工作有序推进,生态体育活动品牌启动建设。区龙舟队实现市龙舟赛 “八连冠”,首次组队参加省龙舟公开赛,夺得双料冠军。我区运动员王丽在雅加达亚运会上斩获“一金一银”。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继续开展创城攻坚行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人获评“安徽好人”,14人获评“黄山好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深入推进“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和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带案下访,畅通信访渠道,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完善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稳妥处置百白破疫苗事件。顺利完成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富山村荣获省法律进农村示范点称号。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消防安全、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统计、审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粮食、农机、科普、外事、侨务、民宗、台务、保密、供销、应急、气象、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关心下一代、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我们着力转作风求实效,坚持为民服务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服从区委领导,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92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02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不断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政府透明度指数名列全国100个试点区县第八名。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强化财政预算约束,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全区“三公”经费支出预计下降5%。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区企业家的奋力拼搏、创新创业;离不开全区干部的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离不开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群众团体,向为徽州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驻军指战员、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驻徽各单位和外来客商,以及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徽州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如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实体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改革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未来一个时期我区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多。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省、市围绕“六稳”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释放出的稳定发展的强大信号,与此同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黄杭两地从“山水相连”到“心意相通”,从“共饮一江水”到“共享一个圈”,区域价值更加凸显,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借势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和政策环境;我们更要看到独特的自身优势,稳固的实体基础、优美的自然生态、亲清的营商环境、拼搏的企业家们、实干的“铁军”队伍和团结的徽州人民,都是我们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努力夺取新胜利,迈上新台阶。

2019年工作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四大战略”,加快提升“十大行动”,着力开展“四个年”活动,继续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全力以赴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积极构筑创先争优新优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旅游接待量增长12%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以上,PM 2.5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以暖心解忧为关键,鼓足民企发展信心

落实好惠企政策。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整合“1+N”产业扶持政策,安排 9000万元扶持资金,设立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积极落实减费降税政策,助力企业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家创新创造的信心。及时衔接上级政策,调整区级配套政策,全力做好要素服务保障工作,增强企业获得感。

 

服务好民企需求。实施“民营企业发展服务提升年”行动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完善区领导、乡镇、区直部门负责人联系企业制度。设立开发区服务民营企业办公室,实行全程帮办服务。建立民营经济服务考核机制,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确保全年完成税融通1.9亿元、政银担贷款5.5亿元,提供应急还贷资金4.5亿元,银企对接履约率达98%以上。

营造好亲商环境。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和“最多跑一次”要求,建立审批联动机制,压缩重点事项审批时限,提速办理时效。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严格执法检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畅通民营企业诉求渠道,做到有求必应,让民企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二)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坚持主导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滚动实施技改项目5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6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8%。做大做强恒远新材料、新诺精工、谢裕大等一批产业“领军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户,积极培育小微企业上规,新增规上企业6户。加快泰达新材料、恒泰新科、华惠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上市步伐,促进规模扩张。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鼓励支持组建 “产业联盟”,力促循环经济园新材料产业基地晋升市级产业发展集聚基地。实现园区工业实体税收 4.5亿元。

全力支持自主创新。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意见,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鼓励支持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鼓励引导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黄山学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全年新签产学研项目8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6个,新产品成果转化30个。

夯实工业发展平台。加快“腾笼换鸟”,实行“一企一策”,全面完成低效闲置企业清理处置。有序推进开发区增容扩张,提速循环园400亩南扩项目和城北工业园三期地块征迁工作,完成振兴大道延伸段路面硬化工程。推进双益污水处理二期、德尔特二期、安全环保智能化控制系统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循环园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强化“三线一单”约束,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

(三)以三农工作为重点,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围绕“农业强”抓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专项项目,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4800亩。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增股改试点村(居)15个、“三变”试点村(居)15个。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新增耕地流转面积1500亩以上。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劝耕贷”,力争新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人。

围绕“农村美”抓环境。完成石岗、虹梁、坑上等一批省、市级中心村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成村后续管护运营,大力发展休闲农事、特色种植、文化研学、主题街区等乡风浓郁、标识独特的农旅、文旅经济,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完成农村改厕1100户以上,继续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整治提升重点自然村30个。发挥“生态美超市”作用,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治理热情,推进重点区域“蓝色屋面”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围绕“农民富”抓产业。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提升年”活动,继续扩大茶叶、蜂业等主导产业优势,力争茶、蜂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11亿元、3亿元以上。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力促养生源入选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打造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个。坚持发展特色农业、精致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林复合经营,建设呈坎乌石康硒养生、富溪印象等一批农业综合体,新增特色产业基地规模500亩以上。以绿色有机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数量型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依托特色产业、闲置资产、集体土地等资源,参与或兴办经济实体,确保“村村有实体”。

(四)以产业融合为抓手,释放全域旅游效应

抓品质提升。深入实施“旅游+”,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主动承接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巩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A创建成果,提升西溪南特色小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谢裕大茶博馆、金紫祠等景区(点)知名度。加快创建全省文化旅游名县(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深耕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名山秀水风景道、红色研学成长道,做靓徽州民宿、研学、美食、有礼“四张名片”。启动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培育100家原住民经营的“原宿”、100家高端人才管理的“艺宿”、100家体验徽州地域文化的“学堂”。

抓精准营销。抢抓黄杭高铁开通机遇,发挥上海、杭州、黄山的“名城、名湖、名山”效应,将黄杭高铁沿线及温州、嘉兴等十个城市作为重点,强化精准营销,扩大徽州旅游影响力。围绕“四张名片”,组织旅游企业和民宿、农家乐业主到客源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营销,展示徽州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举办好岩寺“上九”庙会、潜口“腊八节”等乡村节庆活动,打造网红旅游“打卡地”,集聚旅游人气。

抓内涵发展。持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提升旅游监管执法效率和质量。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和旅游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提升旅游综合应急能力。组建旅游志愿服务队,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消费、理性维权,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抓好景区景点、星级饭店文明创建工作,让“文明旅游、徽州有礼”蔚然成风。

(五)以优化结构为主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促进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完善特色小镇产业规划,稳步推进西溪南创意小镇北入口系统建设,提升丰南大道商街业态,释放艺术家“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注重产业导入和培育,围绕创意设计、旅游研学等产业,对接山东文旅影视基地等在谈项目,加快推进梦溪别苑、青春谷等项目建设。以潜口健康养生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为平台,引进高端业态入驻徽州小镇商业街,启动呈坎研学小镇规划编制,力争潜口镇、呈坎镇分别跻身省、市级特色小镇。

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以“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年”为抓手,扎实开展“三个一”活动。举办一场文创大赛,孵化具有徽州特色的旅游伴手礼;推广一批徽州名品,扩大臭鳜鱼、毛豆腐、桂花糕等特色美食及徽州“四雕”影响力,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体验一堂徽州文化课,立足红色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资源禀赋,讲好“徽州故事”。培育壮大文化企业,新增文化规上企业2家以上。加大非遗活化利用力度,鼓励传承人“个转企”,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拓展新兴服务业态空间。力争全年新增电子商务经营户35家以上,网上零售额突破8亿元、增长10%以上,争创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示范服务站5个。做好潜力企业的孵化培育,力争全年新增限上企业5户以上。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力争创“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省级众创空间”。积极引导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影视传媒、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

(六)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速积聚发展动能

聚力招大引强增活力。大力营造“全民全员全年”招商氛围,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强与杭州都市圈、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对接,做大产业链“朋友圈”。开展精准招商、企业家招商,力促淼森康美产业园、奥达科汽车配件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深化与永佳集团战略合作,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围绕双创基地、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开展非资源、轻资产类高端服务业及总部经济项目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其中工业项目6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聚力重大项目添后劲。落实“四督四保”和“3+N”项目服务机制,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和亿元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全力推进华惠年产1万吨TGIC技改搬迁、奔马陆用车总成、尚傅改性塑料等45个工业项目;持续抓好恒大溪山公馆、远近黄山上庄、灵山文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等15个文旅项目;加快实施丰乐河综合整治三期、S103外环线改建工程、双益污水处理二期等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力争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40个以上,完成项目投资42亿元以上。

聚力对上争取重实效。围绕“六稳”要求,密切跟踪国家、省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积极做好省民营经济30条扶持政策、“三重一创”等项目争取,重点在基础设施、新兴产业技改、特色小镇、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全年对上争取各类资金8亿元以上。

(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持续厚植发展优势

更大力度改革攻坚。全面深化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稳妥落实事业单位“撤并转”。加大“放管服”力度,推动权责清单制度向村级延伸,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区国投集团,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推进统计、司法、财税、环保、教育等领域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引导传统企业与阿里巴巴黄山站、敦煌网、中国制造网等跨境电商合作开展对外贸易,力争新增外贸企业5家以上。通过境内外国际展会平台,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依托佳信工贸、海外知己等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产品、优质消费品等进口贸易,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深化与黄山海关合作,探索快速通关新模式,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八)以生态文明为统领,倍加呵护碧水蓝天

打好蓝天保卫战。稳步推进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乡镇燃煤小锅炉(炉灶)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等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行动。持续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管控,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和烟花爆竹禁燃禁限放力度,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以上。推深做实“林长制”,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00亩,退化林修复3000亩,森林抚育2.3万亩。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快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启动实施呈坎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排污口整治工程,加快城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提升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全力推进丰乐河西溪南老桥至二坝段防洪治理、富溪漕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继续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丰乐河流域“五点一面”工程,加快沿河企业搬迁升级,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

打好净土持久战。持续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推广有机肥应用面积3.5万亩。加快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巩固提升农药集中配送成效,及时无害化处置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确保回收率达75%以上。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地块生态修复,推进土壤可持续利用。

(九)以品质提升为路径,精致建设美丽徽州

推动全域化规划。坚持“多规合一”,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加快“徽屯一体”步伐,促进城市扩容提质、拉开框架。推进空间规划数据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循环园控规修编和城北工业园三期控规编制。启动杨村乡总规修编,完成洽舍乡、富溪乡总规修编和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同步做好乡村旅游、美丽乡村规划,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推动一体化建设。启动徽州客运枢纽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将徽州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成为黄山风景区换乘中心潜口站。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和“两治三改”行动计划,加快信行二路延伸、污水处理厂进厂道路、富山路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落实“路长制”,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农村公路扩面延伸等工程,全力争创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实施农村运输通达工程,新建城乡公交站亭10座,建成运营杨村、富溪2座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

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限集中归并,推动执法重心向乡镇、社区一线下移。攻坚城市管理顽疾,深化“两个15”深度保洁等治理模式,探索老旧小区管理、农贸市场超市化、垃圾分类科学化、流动摊点规范化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以共建共享为根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脱贫质量。聚焦“十大工程”,以项目实施推动政策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等模式,力争50%以上贫困户实现稳固脱贫。实施贫困村提升行动,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及乡风文明建设,力争12个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省、市平均水平。

持续改善民生。扎实实施民生工程,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努力惠及更多群众。落实稳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医养结合成果,力争市三院老年科大楼建成运营。

强化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和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雪亮工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调对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实效化推进“铸安”行动,高度重视危化品、特种设备、特种行业安全监管,严防“跑冒滴漏”,坚决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共治共享“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切实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

统筹社会事业。做好“智慧学校”试点工作,完成岩寺小学、岩寺镇中心学校附属设施建设,确保凤山幼儿园秋季开学。启动1所城区小学建设前期工作,支持文峰学校做大做强。全面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医疗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加强与省市外医院合作,着力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计划生育和妇幼健康服务。加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完成呈坎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唐模檀干园等古建筑修缮提升工作。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行“流动书吧”。深入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夯实主流媒体阵地。开展“一乡一校一品”群众性体育品牌活动,办好第二届徽州红色定向赛、第六届中国徽州国际乡村慢步大会等体育赛事,全力备战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龙舟公开赛和中华龙舟大赛。完成《西溪南镇志》、《灵山村志》、《蜀源村志》编撰,积极参与申报徽州文书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重视共青团、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工会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统筹抓好统计、审计、农机、物价、民宗、粮食、双拥、台务、外事、侨务、供销、消防、科普、应急、气象、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公共资源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目标,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让忠诚成为政治底色。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服从区委领导,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强化政府系统各级党组织党建主责主业意识,突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让高效成为工作常态。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讲高效、讲实干、讲担当、讲奉献的干部队伍。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不断改进会风文风,集中精力抓工作、促落实、优服务。加快智慧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将“只跑一次”提升为“一次不跑”。

让法治成为干事习惯。坚持依法行政,继续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众团体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让廉洁成为行动自觉。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强化政务督办、效能督查、审计检查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厉行勤俭节约。

让温暖成为力量凝聚。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在调查研究和推动落实上下功夫,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契合民意、贴近民心。巩固基层政务公开试点成果,提升12345热线等民意平台服务水平,努力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继续关注关心关怀干部身心健康,营造充满正气的干事环境,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辛苦者心不苦。

各位代表!幸福靠奋斗,兴徽靠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拼搏争先的精神状态,秉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的工作作风,勇担新使命,奋楫再出发,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现代化新徽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