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工作时间:xxxx年xx月xxx号

工作地点:xxxx村

工作单位:xxx大学xxxx班

策划人:xxx

指导老师:xxx杰

第一部分 xxx村概况

xxx村地属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是一个拥有三千多人的村落。它位于101省道边,距离巉柳高速公路入口不远,可谓交通条件非常优越。虽然从整体上说榆中是山区,但是这里却是不多的平坦地带,并且水资源充足,所以地理环境非常好,适于发展农业,人均年收入达1700元左右。这虽然比不上美丽富饶的东部地区,但在贫困的西部地区已算是很不错了。村里设有医务室,小学,小卖部等,方便村民的生活。这里生活较安定,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里发生,又没有听说什么名人的足迹,也许这就是农村吧。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经济生活方面,最近几年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些提高,但不论从横向或纵向比较还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较之以前现在楼房高了,教室宽敞明亮了,但其他软硬件设施均相对落后;在计划生育方面,这里倒是抓得很严,可以说控制得还不错,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下面就从经济,教育,计划生育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调查后的结果。

经济现状:

1.生产经济:古来百难唯一农,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今日依旧在“土里刨食”。这个村子像全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一样,按人口分上几分到二亩地,种上一年一熟的小麦或玉米,便是全家人的口粮了。亩产八九百斤的粮食,除了吃还剩下多少,全要换成钞票,因为要付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化肥和农药都贵上了天,碳胺20元/袋,尿素80元/袋,一袋化肥能撒多少亩地?这还是好的,毕竟还有效果,不像农药,假的比真的好得多,白花钱不说还不管用;另外,在这个“水贵如油”的甘肃,浇灌用水都是50元一亩买来的,有水已经不错了,总比没有强。抛开这林林总总的花销不算,去年每亩地还要征收24元的土地税,今年应该不征收了。作为农民,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实在是相差太悬殊了,无怪乎农业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也许就是因为农民觉得养头骡子已经开销不小了,更何况联合收割机呢?无怪乎农业大生产至今遥遥无期,或许正是因为农民觉得种自家的地已经是赔本买卖,更何况把别家的地债也背上呢?

于是,纯粹的农民开始寻找别的出路,既然只种粮食不赚钱,那便种些蔬菜或烟草等经济作物。市场反映还不错,有些菜可以远销江浙、深圳。但是麻烦又来了,没人没钱没靠山的运输车在各个收费检查站被百般勒索,卖菜的收益远不够交一次“违规”的罚款的。所以,农民只得将菜卖给菜贩,这便又沦落到被剥削的境地了,菜价高低,只能听人摆布。以白菜为例,行情好时5毛钱一斤,一亩收益一千元,但时常总是1毛、2毛一斤,那200块钱够不够成本还是问题。如今谷贱伤农,菜贱亦伤农啊!

再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城镇走上了了打工路,越来越多的田地荒芜了。不务农,农业怎么能够发展?只务农,农民又怎么能在物价高涨的今天生存下去呢?难题!

2.生活经济:xxx村的生活还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毕竟临近省会嘛。大多数家庭都能看上电视,虽然最多只有四个频道:大多数家庭都装上了电话,虽然现在装电话还要100元初装费;好在自来水和高压电已经开通,值得自豪的也就是电费了,0.47/度,比北京市也差不了多少。即便如此,经济上还是拮据的,因为除了上述开支之外,教育支出占了很大的比例。乡村学校巧立名目,各种各样的费用不断,一名小学生一年一百多,而初中生高大六百至一千,一个中等家庭只供孩子上学便已捉襟见肘,更不用论及其他了。

浅谈根源

农民大苦!也许你会说,他们生活还不错嘛,比旧社会,比“~”时,比改革开放前,都好得不知多少倍了。是啊,有着“阿Q精神”的中国人就是偏爱历史范畴的“纵向”比较,并以此而自喜于“成绩”中。然而,你有没有试着“横向”比较一下,农民生活的改善程度比工人,比商人,比政府公职人员,相差得是十倍百倍吗?在整个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候,农民这一阶层还不是时刻挣扎仔温饱线上吗?他们赶不上普通人,更别提那腰缠万贯的老板于贫墨民脂民膏的“~”了。连村里的小孩都知道“最富的是包工头和当官的”。这还不算,试试另一种比较,中国的农民,比美国的农民如何?比北欧的农民如何?这么一说便可以让人觉得自惭形秽,惶恐不安了。难怪新任政府要着手于“三农问题”,难怪温家宝总理会面对着农业部的报告潸然泪下,他说得对:“农民实在是太苦了。”

苦难的根源在哪?不禁令人深思。从主观上,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是一个因素。除了基本的农业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是作为农民的致命弱点。当然这也不是说作为农民就天生受苦的命,客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国家对于农民的扶持,直到最近几年才有较大改善。当然迟来的总比不来的好!农民还是非常高兴能有如此改善的。

除此之外,本着“态度决定一切”的原则,不仅是手中握有小小权力的干部,所有的人都应当转变观念,关心农业,关爱农民,不只将农民看作国民收入的一大来源,更要看到他们还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次的班级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让我们正视农村,关注改善农民生活的一举一动。

作为民生大计的教育一向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让读书梦从憧憬走向现实曾经是许多贫困孩子的心声。关注西部的教育同样是我们这次对xxx村社会调查的一个方面。村小学那幢新盖的三层教学楼在xxx村那片低矮土房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为我们的心中添了几分安慰,毕竟这与我们印象中西部农村的落后与贫穷已截然不同。步入教学楼,朗朗读书声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每间教室都坐满了学生,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俨然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教室里的桌椅显得有些陈旧,讲台也带着几分古老,黑板和粉笔是这里最主要的教学工具。学校的办公室由教室改装而成,几张办公桌和一边的木制长椅让这里显得有些空荡。墙角发黑的煤炉是这里冬天唯一的取暖用具。

这就是我们调查的一所普通的西部小学的景象。孩子们只盼着能够正常上学,对学校的设施已经不敢再有任何的奢求;老师只想能够按时拿到应得的一点工资,对于奖金也无幻想。这里的小学已告别了昏暗的教室,告别了缺乏书籍课本的岁月,告别了缺少老师的日子,但是在如今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时代,我们依旧能够发现学校的某些方面依旧存在着问题。

学校的14名教师负责着260多名来自本村与邻村孩子义务教育的小学6年。每位老师课表上密密麻麻的课程安排,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艰辛。教师队伍的人才匮乏成了在师资力量方面制约本校教育的重大问题。年轻有才华的教师不愿呆在农村小学;从东部前来参加助教的教师几乎又都去了中学;本地的教师由于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知识体系显得相对有些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老师都要承担交叉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使教学效果降低。更不用说那些培养学生兴趣的美术音乐等课程,根本没有专业教师,只能有感兴趣的老师客串。学校虽然也获得了一台“李嘉诚基金”捐助的电脑,却由于缺乏具备电脑知识的老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让教师们怨声载道的还是收入问题,工资延期发放有时甚至受到不明原因的克扣。辛勤的工作却换不来应有的报酬,这对他们的安心工作带来了影响。村委会对学校的教学不仅显得不够支持,时不时还干涉了教师的任务。教师被村委会赋予了政策的义务宣传员的称号,写标语成为比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许多西部农村的小学教师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但现状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切。

教学设施的落后和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样是制约教育的一个因素。在黑板和粉笔依旧充当主角的教学环境下,投影仪成了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上公开课才能用投影仪是这里的基本标准。学校虽然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所藏书籍却大多破旧并且过时。我们无法体会到这些孩子面对着枯燥的板书,听着不标准的英语发音的感受。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授课方式,这种学习环境,但是这些简陋的设施又如何能启发和培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能让他们在这样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去感悟知识世界的多彩缤纷;如何能为他们铺就一条迈向未来的求学之路。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最让我们欣喜的是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大力支持。“二免一补”在温家保总理“让每个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承诺中带给了贫困学子。“免书本费,免学杂费,补寄宿费”是“二免一补”的核心承诺。学校的师生以及村里的村民对国家的这项助学政策都大加赞赏。在xxx村小学我们已经看到了受到资助的孩子总共有40多人。因家庭经济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相信会越来越少。

调查中有个教师告诉我们,其实这里的每个孩子无论出身贫困或富裕同样都怀着大学的梦想,但是他们中真正迈入大学校门的却是寥寥无几。在他们跌倒于追逐大学梦的道路上时,也许是他们自身能力有限,但落后的教育同样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或许是由于教育设施和方法的落后,无法为孩子们指明学习的方向,无法满足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无法让他们用宽广的视野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许多有着潜力的人才没有被发掘,有时即使被发掘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还是被埋没了。在这个本应有着平等教育权力的社会里却由于地理因素导致教学条件的差异,让孩子们无法体会平等,可能还未起跑就已经放弃。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遗憾,同样也是国家的损失与悲哀。所幸的是近年来升学率已有明显提高:小学升初中100%,初中升高中30~40%,这对于西部农村教育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和东部的差距仍然很大。

结束这次调查,留给我们的只有思考。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无法为这所小学的教育献上一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西部的教育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差距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太大。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在灵魂的带领下教育事业才可能进步;好的教学设施让教师的教学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良好的国家政策可以说为教育事业添加了一份催化剂。当这三者能很好的结合时,相信西部教育辉煌的明天已不再遥远。

资料:1现阶段xxx村每户生育1-2个子女

2墙上标语:认真贯彻计划生育,争取少生优生;育有两女儿且父母结扎的家庭,两女儿高考各加10分等

结论:计划生育在西部农村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任重道远。

分析:在一些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品及影视作品中,经常利用农民的形象来阐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何也?因为国家减轻人口压力的关键在农村。此次,在xxx的调查中,得知现每户只有1-2个子女,较以往多辄4-5个,数目上大大减少,自然人口素质也大大提高。这是计划生育在农村可喜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其中暗藏隐患。在调查中,多数父母选择少生在于:一是超生就意味着沉重罚款,二是生活负担尤其是教育负担较重。这些都是现今普遍不富裕的xxx村民所无法承受的。然而这种强硬政策并不是长久之计,也很难确保在经济条件提高了之后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所以在农村贯彻计划生育的关键在于转变农民的各种封建思想。

“多子多福”:这是我国一直存在于广大群众中的想法,“儿女绕膝”对思想相对保守的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种幸福,一种诱惑,还多了份期待与靠山。然而在中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大环境下,这种想法所造成的就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果。孩子一出生,当父母的就必须对他负责,从上学到婚嫁,作为几个孩子的父母,能有多少钱咂进去?砸锅卖铁,家徒四壁,日子还怎么过?笔者来自较发达的东部,也曾调查过当地被江泽民誉为“中国农村之希望”的华西村。“要那么多孩子干吗?卖啊?”华西村一个初为人父的小伙子这样半开玩笑的反问到,“一个就够了,我们供他上学,栽培他考上大学,说不定还能出国。”这位父亲在我们面前憧憬着他孩子的未来。确实,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农民又何曾不是这样,但成材的费用却是实实在在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不富裕的他们有时不得不放弃这种想法。上学难以为继,辍学便成了必然的选择,务农打工成了唯一的出路,这又直接导致农民的素质难以提高。

“儿子比闺女好”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生不到儿子就意味着无法传宗接代,灭了香火,对不起列祖列宗。生个儿子脸上就有光,腰板就能挺,死后也有脸见泉下各位祖宗,也留了个种在世上;而女儿只是“泼出去的水”长大后也是别人家的人,女儿生个儿子还得随别家的姓。这种封建思想助长了人口的泛滥。嗟乎!难道生儿子只为有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乎?笔者曾看到过某县计生办主任生四女而终得一子,揭发后虽被法办却无怨无悔。而我们在xxx也亲眼看到一户困难家庭舍弃闺女而让大小两个儿子上学。令人震惊,但毕竟如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要想根除只能徐而图之。

建议:1客观面对性。“性”,现在就整个中国而言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但人之常伦却需要客观面对。在如何避孕及产后结扎都需要我们村里的干部解放自己,把知识灌输给百姓们。

2提高妇女的地位。只有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地位,生男生女才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就逐步消除了“儿子比闺女好”的思想。

3提高社会福利。只有这样才能转移他们的“靠山”,消除“多子多福”的思想。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