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那一朵》600字

时间:2021-11-11 05:25:04 600字

《窗前,那一朵》600字(一)

人生就好似在大海中航行,有狂吼,有暴雨。亦有美丽的风景。而那天发生的事情,就好似海中的一朵浪花,美的让我心醉。

那天,试卷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满满的红叉,我顿时脸红了,羞愧的无地自容。回到家,我阴沉着脸,害怕正视妈妈的眼睛,躲躲闪闪的一言不发。妈妈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便问我怎么了。在妈妈的追问下,我吞吞吐吐告诉妈妈事情的原委后,妈妈沉默了一会儿,便提出要和我一起去看海。我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妈妈还有心情去和我去看海,自然不肯去,但又幼不过妈妈,只好勉为其难的去了。

我和妈妈坐在海边。那天的风很大,海浪咆哮着扑向海边的石头。突然,岸边的几只小鸟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几只海鸥和小云雀。云雀很小,很敏捷,它们只要轻轻的扇扇翅膀,就能飞起来,而它们却只能在草坪上空飞翔,海面上的风浪太大,它们不敢到海面上去。而那几只海鸥,它们拖着自己笨重的身躯,使劲的煽动着翅膀,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起飞了,但是它们却能在大海上飞翔,抵挡狂风暴雨。这时,身边的妈妈说话了:“孩子,你看云雀,身体虽然娇小敏捷,但却只能在草坪上空飞翔,不敢飞到海面上。而海鸥虽然笨拙,但最终能抵挡风雨。飞到海对岸的,还是海鸥啊!”我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天,海鸥在海面上盘旋,与蓝天白云相交辉映的画面,真得很美。

是的,云雀虽然平日里轻快敏捷,但是关键时刻却抵挡不住暴风雨的来临,最终葬身海中。而海鸥虽然笨拙,但最终能成功飞过大海的还是海鸥。而我就是海鸥,平日里的失败与笨拙根本不算什么,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只有我。

那天,海鸥在海面上自由飞翔的画面成为了我人生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美得令我今生难忘

乐校先生QQ754030099

《窗前,那一朵》600字(二)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半夜里听见fán ( )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 ( )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péng ( ),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hàn dàn( )(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古诗词名句填空。(10分)

(1) 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2)曹操《龟虽寿》中表现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3.名著阅读。(5分)

阅读《繁星 春水》,回答下面问题:

(1)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_____”著称。 《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

(2) (a)母亲呵! 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b)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c)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

结合这三首诗,说说这部诗集的主题是什么?(3分)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年,台州掀起“多城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热潮,目的是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住新的经济发展机遇。阅读下列题目并作答。(4分)

(1)书生中学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小市民,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出

谋划策。(2分)

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赛。

活动二:

活动三:

(2)文明行为深入于细节中,但有些同学很不注意一些细节场地的文明行为,请你为下列场地各写一句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的文明行为。 (2分)

餐厅里

垃圾箱旁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

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文中两个加点的 “悄悄地”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句子。(3分)

7.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

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个馒头(13分)

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

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

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

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

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却终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

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

9.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 请选一处分析其作用。(3分)

10.文章围绕“一个馒头”叙述了哪几件事,请分点简要概括(3分)

11.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12.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我”的内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3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村夜 (白居易) (4分)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3.第一、第二两句中的“苍苍”、“切切”、“行人绝”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 (2分)

答:

14.景中有情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诗人的情感由原先的 到后来的 。(2分)

(二)(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 ②相委而去( )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 )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

16.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8.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3分)

四、作文(33分,其中3分书写分)

请以“爱,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

1、(5分)

2、(10分)

(1)

(2)

(3)

3、(5分) (1)

(2)主题:

4、(4分)

(1)(2分)活动二:

活动三:

(2)(2分)餐厅里:

垃圾箱旁: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5、(3分)

6、(3分)

7、(3分)

8、(3分)

(二)(13分)

9、(3分)

10、(3分)

11、(4分)①

12、(3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3、(2分)答:

14、(2分)

15、(4分)①( )

③( ) ④(

16、(3分)

17、(4分)

18.(3分)

四、作文(33分,其中3分书写分) (2分) ②( ) (3分) )

请以“爱,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三、(一)13、凄

清或萧瑟凄凉。

14、孤独寂寞

惊喜(二) 15.①

约定 ②丢下,舍

弃 ③ 旧的、老朋

友④害怕,担心(4

分,各1

分) 16.C (2

分) 17. ①正午

已过(朋友)还没

来,太丘不再等

候,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

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

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

朋友吃饭。 18.(2分)

答题要点:可从正面

说,可从反面说。可就

[甲]段来谈,可就[乙]

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

起来谈。 基本看法1

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

1分。例如:守信,是

为人之道。守信之人,

可使三军信服„„不

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

儿都瞧不起他„„ [补

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1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1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