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时间:2021-11-11 04:13:15 500字

篇一:《游采石矶作文500字》

去年国庆节我和奶奶到采石公园去玩了。 一到大门,我们就看到门口的岸边挂着十八个打灯笼,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一进大门,浓浓的桂花香味扑面而来。穿过绿叶葱葱的竹林,我们乘着缆车,来到了李白纪念馆,里面有李白的许多名着。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李白塑像、古残道还有捉月台传说唐代诗仙李白在这块石头上喝醉了酒,看见江里有月亮的倒影,以为月亮掉进了江里,就跳去捞,跳了下去,从此以后李白就在此永远的消失了。还有三元洞站在洞口的望江台上向长江远望:油轮和客船从江面缓缓驶过,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此时我仿佛感受到了李白作诗时的情景。最难上的还数三台阁了,三台阁有六层,是翠螺山的顶层,我和奶奶手脚并用向上爬,我一边爬一边等奶奶,要不是我一再坚持,奶奶早就想打退堂鼓啦!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我和奶奶终于爬上了三台阁顶楼。山下的树林和浓浓的白雾,好像白绿相间的天然地毯。 站在极顶,放目远望,如烟似浪的云海,在脚下轻轻飘过。俯瞰山下,市镇村野,若隐若现,一片飘渺,又如人间仙境,令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我多么希望能像孙悟空一样化做一棵小树,永远留在这美如仙境的地方啊!&&安徽马鞍山当涂县实验学校二年级:陈博文

篇二:《我看李白》

我看李白

他,是仗剑远游的游侠,纵情山水,少了一分徐霞客目的性的羁绊,多了一分豪放与自由的畅怀;他,是怀才不遇的“逆子”,醉酒大命高力士脱靴,贵妃研磨;他,是满腹才华的诗仙,永远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他,是李白,一个传奇。

唐朝的开朗博大的胸襟接受了这个来自西域的游子,让他的满腹才华在纸上得以显现。大川大河的浩荡气魄孕育了李白的浪漫诗文,陶冶着李白的情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意的表现了诗人和孟浩然的友情之深;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明知“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却奋发向上,不畏艰难。李白字太白,似乎生来就和这大山大河缘分深厚,写出那气势磅礴的诗篇似乎也就顺理成章,美丽的山河给予李白创作的灵感,那悬在头顶的月亮更是他情感的依托。幼时,我们就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最简洁的思乡:少时又读他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忽作青云端。”最觉他的天真烂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胸襟,使原本的孤独消失无踪,却平添“物我之间无所容心”背后深深的悲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飘逸,也含无奈,让我久久深思。李白用他纵横恣肆的笔触书写着他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情怀。

一位伟大的为世人称颂人必是心怀天下民间疾苦的,具有此中理想的人才能焕发出足够的人格魅力,才能襟的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李白就是这样的人。在自己的生活遭遇困难时还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 也会重新得到。这需要怎样的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这些激昂的文字,不知鼓励了多少失意的人, 只要坚定理想就会有希望,永远不要放弃。

李白蔑视权贵,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做官是平常文人的最大理想。虽然不想做官,可是他没有忘记国家,在他的老年之时,即使病重也要参军,平息叛乱。这与当代的一些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为了安逸富足的生活,不择手段,盗骗国家财产,欺诈人民。

李白的精神像他的诗一样成为过去的经典,不可复制。

篇三:《我看李白》

我看李白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中耀眼夺目的明星。我们这些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唐诗宋词。我对唐诗宋词也很喜欢。我一直觉得唐诗宋词很美,它们的语言、境界等等都很美。它们用很少的字来描述事情或表达很丰富的情感,甚至每个字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正是这种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使得唐诗宋词如此的迷人。我也算是学习了很长时间唐诗宋词了,了解了很多诗人和词人。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从小就知道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喜欢爱饮酒作诗,所作诗歌大气磅礴,风格豪迈。这是我对李白最初的了解。刚接触李白的时候,我从他的诗中看到了他的豪迈洒脱,潇洒不羁。我觉得他肯定是享受着自由的的生活,饮酒作诗,过得自在肆意。可深入了解李白后,我发现他与我想象的还是有不同的。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渴望发挥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李白当然也不例外。盛唐安定富庶激发了他对事业的追求。他才华横溢,一生矢志不渝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点从他所做的诗歌中可以看出。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等等。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有理想,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能够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李白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辅佐明君,造福百姓。可是当时统治阶级荒淫和腐败,封建礼教等级制度束缚了他的发展。他藐视权贵,不屑与其同流合污。我也曾看到过“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故事。而且他在诗中也发出了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同时他对时政进行抨击,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傲岸不屈的人。在皇权至上的古代,他敢于反对皇帝,揭露社会现实。这种勇气让我非常钦佩。我觉得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像李白这种敢于抨击时政、揭露现实的人,这样社会才能够不断进步。虽然李白的政治抱负没能实现,但他这种种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此外,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令我很是喜欢。现实社会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行路难》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为传颂。表明尽管现实很艰难,但他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还有《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值得人拍手称赞。李白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表现出对自己的极度自信。李白的这种自信积极极度感染我。我觉得自己也应像他一样对自己充满自信,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李白虽然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他也很向往美丽的大自

然。他热爱祖国山河,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因此他写出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诗句。这些诗都十分大气磅礴,豪迈奔放,想象丰富,很突出的表现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我很喜欢这些诗,很夸张很大胆,同时也很有艺术效果。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得比喻和浪漫的想象来描绘瀑布的景象,形象表现出了瀑布的壮观。因而得到很高的赞许,成为千古名句。还有《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出了黄河的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十分大气。总之,李白对大自然好像是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力一样,他的描写总是那么豪迈壮美,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李白诗中还有一类就是他的友情诗,也是脍炙人口,传诵不绝。他生性喜欢交友,性格豪爽,而且极重情义,有许多的好朋友。李白与平民汪伦有着纯真质朴的友情。一首《赠汪伦》几乎家喻户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千古名句。李白与孟浩然有着惺惺相惜,一见如故之感。在两人与黄鹤楼依依惜别之后,他便挥就了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李白与贺知章结为忘年之交,写下《送贺宾客归越》。还有李白与杜甫的友情被传为“李杜”佳话,从而诞生诗作《鲁郡东石门送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等。

李白的友情诗感情充沛,让我心中也产生共鸣,十分感动。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不善与人交流,所以很羡慕他能得到那么多真挚的朋友。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真诚的朋友,美好的友谊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 总之,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对后世影响十分重大。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大气磅礴,气势十足。而且他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极富艺术气息。后世的韩愈、苏轼、陆游等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通过课上的学习和课后的了解,我深深感受到了唐诗宋词的魅力。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学的积淀。在现代,我们仍有学习的必要。学习唐诗宋词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加了我们的内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它在新时代扔熠熠生辉。

篇四:《谈李白的山水诗》{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谈李白的山水诗

姓名:王传香 考号:222406100564 考区:宣威

内容提要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名篇诗作。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的推崇。李白的诗歌中着重描写客观事物在他胸中激起的感情波澜,展现自己炽热的内心情感。{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广泛题材 想象 细节描写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盛唐诗人,他们将中国诗歌发展至极高的境地,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名篇诗作,其中,李白就是群关系到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耀眼的巨星之一。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李白的诗歌,自古以来,倍受人们的推崇,特别是其抒情诗而我却特喜爱他的山水诗,这些诗有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之壮美气势外,还有自然明块的优美情韵,有的看是对自然的客观描写却寓意其中有

的看似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形成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李白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摹描绘来抒发胸中的感情波澜,体现内心炽热的感情世界。

一、李白诗创作特色的成因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李白是个奇人,他将儒家,道家及游侠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他一生的思想,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在他的性格中,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现实中的挫折失意,自我价值的失落都在自然中得到补偿。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感和与自然泯一的思想,正是他的自由性格的生发点,他由此而向往山水企望神仙。从自然与神仙中,他想得到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一种使心境得以宁静和使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在诗中,李白常通过对仙境和神仙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以神仙的洒脱快活,表示对现实世俗的反抗,于飘飘欲仙的奇异想象中,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天真的自命不凡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充分表现了出来,在此我们每个喜欢李白诗歌的人,我们都应知晓诗人一生的政治生涯上的坎坷挫折,才使他把赤子般的天真情谊秦献给同道及下层的人民;倾诉对大自然的爱。所以他把寄情于清风明月,漫游在名山大川;面对祖国秀丽的山河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他创作出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不朽山水名篇。

李白的山水诗,以题材内容看范围十分广泛。这与李白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李白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待御虚舟》)他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厚、浏览了无数名胜古迹,面祖国的壮丽山河,充满了热爱与赞美之情;李白为其写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如《蜀道难》、《将进洒》、《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诗的成就不亚于那些以山水诗著名的其它诗人。

二、李白山水诗的创作特色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超,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李白的山水诗在细节刻画方面生动形象。李白在描绘山水时,十分善长用色彩,描出优美的景色。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颖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孤帆一片日边

来”(《望天门山》),“绿竹入幽,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其中“青”、“碧”、“紫”、“银”、“绿”等字,把整个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绚烂多彩,增强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使整个画面的意境充满了生机。

李白山水诗在结构思想方面亦不拘泥于形式,只重“情”字,并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情之所至,笔之所至。”正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蜀道难》开始一句“噫呈,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中间又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结尾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情不自禁地感叹,是在写景的基础上作者情感的升华,也是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意象的描写,全无刻意安排的迹象。这就是李白山水诗,情从诗中自然喷发,使之成为一代“诗仙”。

李白山水诗中蕴含着很高的政治热情,李白将其直接坦率的表达出来。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功成身退。在政治方面的热情,贯穿着他的一生,即便遭受过沉重的打击与挫折,他始终没有完全冷却。最具特色的如《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西岳云台歌送丹子丘子》、《梦游艺室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它们气势不凡,色泽瑰丽,仿佛笼罩着某种神话气氛,产生了一种震撼

人心的艺术效果。

李白山水诗最大的特点是对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猜想化和个性化。在李白心里,人和大白然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宙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深刻地揭示出了道家思想。我们知道,道教的思想观念伴随着李白的一生,渗入到他的社会生活中。并随着他的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推动他走进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更加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

此外,李白还有一些山水诗直接写出了向往仙境、交往神仙,自是理想的追求,这种狂想的表现,显示出谪仙的不凡.但天宝之后,由于国家政治昏乱,个人遭际失意,随着年事阅历的增长,使他对人间权贵更为激愤,对天上神仙亦感梦幻,于是怀着美好梦想广游名山.这种变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集中典型的表现。诗一开始便断定海中蓬莱仙岛不可信,但天姥山却是可望可游的。于是梦中“飞渡镜湖月”,到剡溪,凭吊谢灵运遗迹。然后“脚着谢公履,身登青云梯”,攀登山巅,领略了大海高峰的奇壮胜观.转眼在云烟迷雾之中,忽然“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竟来到了金碧琳琅的神仙世界,霓衣风马,虎鼓瑟,鸾驾车,列仙拥簇,纷纷而至。但就在此刻,梦醒了,天姥仙境不见了,只有诗人自己在枕席之间。于是他深深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占来万事东流水!”人世荣乐原是一场梦,人间万事都是不断流逝的江河水无可挽回。因而他要骑鹿访名山,寻求那

篇五:《高考满分作文:李白的泪水》

李白的泪水

风生水起,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打入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痛苦的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痛!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痛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内心失落,无比痛苦,你难道不恨吗?我恨小人当道,女子弄权,我痛韶华易去,人生难遇,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痛苦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冤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真是人生的痛苦有时候无法由痛苦的人生自行解救啊!

下雨了,在痛苦的哀伤中,我低了头,想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点评: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李白的一句诗“恰似飞燕倚新妆”为切入点,与李白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巧妙不失自然,虚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飞燕倚新妆”,由于李隆基与爱妃的亲近和与李白的疏远,而听信爱妃,误解李白,从而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锐看出并深刻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

作者以点带面,由点到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发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关情,作者深沉的感叹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间。题目“李白的泪水”委婉含蓄,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有几分悬念,几多无奈,几丝叹惋,而且本身就蕴含着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泪。文章末句“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从结构上说,这一句巧妙点题,使文章有开有合,有放有收。从内容上说,虽则十几个字,却沉甸甸的,一个“低”字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广的忧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诉我们,流下辛酸泪的何止李白一人!

篇六:《李白在九华山》

李白在九华山

唐代大诗人——李白,他一生好游名山,写下了许多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辉煌诗篇。九华山风光秀丽,山水多踪,,神采奇异,使他沉醉,久久盘桓,他与九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天宝年间,谪仙第二次上九华山。在上禅堂旁(当时人迹稀少,上禅堂还未造)仅有的一间小茅屋内住着一位采药的老人,他上山不久就与这位老药农结识为伴。白天登山游览,夜间赋诗吟诗。有时与药农说天道地,促膝谈心。天长日久,两人感情笃深,虽说生活清苦,可茅屋内经常传出谈笑风生。后来,老药农发现李白爱笔如命,每次写诗之后都得洗净笔砚,而且还要跑到山脚下沟渠内洗。老药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方设法要在附近找一股泉水方便与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连数日,终于找到一处泉水。他默默地凿开砌池后,才把李白带到泉边高兴地说:“诗仙,我给你找到了活龙口,以后笔砚就不必跑很远的地方去洗了。”李白感慨万端,喜不自胜。

过了几天,李白真的来到新开的池内洗笔砚,忽然出现一桩奇事,绝无仅有。他在别处洗笔砚时,墨把水染得漆黑,一时都不能澄清。这天,李白洗过笔砚见池内的水仍然清沏见底。他顿时吃惊,觉得十分奇怪,伸手从泉底抓起一把沙子看看,突然惊叫道:“呀!金光闪闪的恰似金沙?”急忙回去告诉老药农,并拉着他赶到池边:“你看——,金沙,是金沙!”老药农仔细观察池底的沙子,果然像金沙。

顿时,李白兴奋地吟道:“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的诗句。

老药农喜孜孜地咀嚼诗味,拍手叫绝!

不久之后,老药农仙逝,李白失此良友,痛心疾首。将老人尸骨埋在金沙泉边,挥泪提笔,在泉边石碑上写下三个大字“金沙泉”以纪念药农。所以,“金沙泉”以此而得名。

诗仙为九华山扬名时,金地藏亦在九华山。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金沙泉曰:“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沙泉东南有珍木曰“金钱树”。相传这棵“金钱树”是李白沽酒所化。曾有诗曰:“李白手植金钱树,君若沽酒何愁钱?”金钱树树体挺直,树干为黑色,叶碧如玉,春季吐出青翠的长叶,夏天由枝上伸出细条如古时串钱用的钱串子,细条长有二三枚或五六枚多至十枚铜钱般的圆片。树高有四十米,胸径1.5米,人称树王。干形通直,大枝开展,树冠呈尖塔形,树枝优美,初为青色,由青变黄,至秋日,似金针。一串串地挂满树干上,宛如金钱。金钱树于太白书堂、甘露寺、中闵园均有分布。它是第三纪以来孑遗植物,属裸子植物松科,高大落叶乔木。是世界五大观赏树种之一。同时,金钱树也是九华山三宝之一。该树木是我国特有珍贵的树种,可栽培为园林绿化风景林,属于三类保护树种之

一。尤其是金沙泉边的金钱树,游客至此,必拾上几枝以作纪念。

篇七:《李白山水诗》

《论李白诗歌中的山水意象》的文献综述 摘要: 李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并不陌生,我们读着他的诗长大,他那不平凡的

经历给后代留下了深深的疑问与探秘。北宋郭熙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也说过:“画是一种无声诗,诗是一种有声画”。由此可见,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他们都一致认为,诗是一种有意境。虽然李白

并不是以山水诗而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表现出一种豪迈,粗犷,雄伟霸气之

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身世;诗歌;山水诗。

李白,是史上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生平经历坎坷,

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又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集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于一身。据统计,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共出现

“水”字四百七十六个,平均每两首多诗就出现一个,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

关的江,河、湖、海等。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对李白诗中宏伟自然意象进行过统

计,其中写到江(江水)六十次,河(黄河)四十一次、波(波涛、波澜等)七

十四次,海(沧海、沧溟)六十四次„„李白留给后人的诗篇有九百多首,每一

首都是他的心路历程的感受。而这些诗篇也是盛唐时候文化底蕴和精神生活的真

实写照。而我们,对李白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李白身世的研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直到天

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

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

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

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

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二、李白的作品

李白的作品具有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

漫主义,立意清晰等特点。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

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

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

的情感为主。杜甫赞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魅力,这

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韩式朋在《李白山水诗的写意特征》中写到:

“李白的山水诗,据我的统计,总共约有百首,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继承庄子散文意境宏阔、浩渺奔放的浪漫主义传统,气势磅礴,汪洋态肆。这类诗近二十首,体裁主要是七言古诗、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二)借鉴陶潜田{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园诗的艺术手法,作品中的写景与抒情、说理相结合。这类诗也近二十首,绝大

多数是五言古诗。(三)受谢灵运、谢眺影响较夭,写景清朗明丽,结构未臻完美。这类作品约有二十五首左右。(四)与王维山水诗风格近似,充满诗情画意,浑成

无迹,大巧若朴。这类诗约有十二、三首。(五)半写山水,半写游仙,而游仙的

比重更大,艺术成就不高。这类作品近十首。除此之外,李白还有近二十首诗,其中描写山水的诗句颇具画意,但全诗不甚出色,有的也不宜划入山水诗范围之

内。”

所以现在的我们对李白山水诗的研究一直有着穷追不舍的精神。葛晓音在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里也这样说:“李白的登览、记游山水诗可分两类。一类

是按传统的表现方法如实描写山水,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望庐山瀑布》等。他另一类以虚写为主的山水诗比起来,大多不见特色。如《蜀道难》、《梦游

天姥吟留别》等等,与其说它们是山水诗,还不如说是诗人理想和苦闷的寄托,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自然化。

王定璋在《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时代意义》中也提到:“李白的山水

田园之作明显地具有以下特征:一、豪放浪漫的个性基调和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

二、变化多样的艺术风貌与气势恢宏的独特意境。”

而每当提起山水诗时,人们都会推举王维的山水诗为百家山水诗之冠,“味{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的评价。王运熙同志在《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审美价值》一中说:“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

也创作了不少写景名篇,但在展示自然界的丰富多采和表现作家对自然的深入细{我和李白游山河500字}.

致的感受上面,较王维也不免有所逊色。他不傀为诗国中首屈一指的风景画大

师”。而后人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认为王维之山水诗歌堪称一绝,乃诗坛上首屈

一指的先锋。我虽不否认王维诗歌的绝妙之处,但后人通过苏轼的这句评语而不

断夸大其诗歌的伟大之处,我觉得有所不妥。

李白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我所我认为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情感是十分

细致的。就好像张家骐在《应怎样评价李白的山水诗》中提到:“我认为李白在

展示自然界的丰富多采方面,较王维也不逊色。可以从三方面看:一、李白的山水

诗,既能展现动态美,又能展现静态美。二、李白山水诗既能从时空角度展示山水

的美,又能突破时空,使所展示的山水更加雄伟瑰丽。三、李白山水诗既表现诗

人厌恶丑恶事物的心理素质,又表现诗人追求自由理想的审美角度。”

所以我认为,李白的山水诗歌是具有他独特的风格和成就的,诗中所体现的艺术风采和时代感是相互统一的,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全唐诗》,161-185李白卷。

[2]袁行霈:《李白的宇宙境界》载《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0年集•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3]韩式朋:《李白山水诗的写意特征》,《求是学刊》,1984年第3期。

[4]张家骐:《应怎样评价李白的山水诗》,《齐鲁学刊》,1987年第3期。

[5]王定璋:《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其时代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6]葛晓音:《李白思想艺术探骊》,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7]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7。

[8] 王运熙:《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审美价值》,《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