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评800字

时间:2021-11-11 03:54:55 500字

第一篇:《新闻时评》

王毅与美国务卿通话奉劝对叙行动三思后行

2013年09月09日 新华网

新华网塔什干9月8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日在塔什干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圣彼得堡的会晤十分成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所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这次会晤对中美双方以实际行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产生重要影响。中方愿沿着两国元首确定的方向继续与美方加强沟通合作,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双方就叙利亚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毅强调,要坚持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反对任何使用化学武器行径这两条原则,就应回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中来,寻求共识,妥善处理,而不是相反。中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带头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毅重申了中方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原则立场,奉劝有关国家采取行动时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

双方同意就此问题继续保持沟通。

南都短评:小学取消英语课程,未必有助于汉语教育

2013年09月11日 09:09

小学阶段取消英语课程,增加国学教育内容,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日前在微博发出这样的呼吁,英语和母语的教育之争再次受到舆论关注。

这样的讨论由来已久,主张在初等教育过程削弱英语的声音并不鲜见,它既有课程设计方面的考虑,同时也夹杂着本土文化危机感,故常能引发共鸣。早些年,英语受到重视,部分地方英语教育甚至呈现超越母语之势。观察不难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英语教育的投入就越多。这样的现象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传统文化的失势,那种对英语几近畸形的偏好,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在起作用,社会对它在学习、就业过程作用的预期,促成了家长及课程的选择。

如今形势有所变化,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已出现人才过剩与就业难问题,虽然这与英语教育的合理性并无必然联系,但却在客观上让取消英语课程的主张有了更充分的理由。摒弃机械性、功利化的应试英语教育,代之以基于兴趣爱好的选修教育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

基于市场的考虑而弱化英语教学,这样的思路容易获得理解,真正受到争议的是,很多主张小学阶段取消英语课程的人是基于传承本土文化。社会精英意识到汉语教学受冷落,英语教学之兴盛被部分人解读为文化殖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国学教育不是因为教学需要而是基于特殊的文化使命,伴随着舆论喧哗和民族情绪,它因此被催肥,甚至成为一个产业。王旭明强化国学教育的呼吁虽易得到认同,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要面对这个普遍的问题,即如何施教?

时下各地开展国学教育,甚至不乏读经与实践相结合,但也一直存在争议。其思想内容是否适宜姑且不论,教育离不开互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学教育不能只是文化怀旧,要扩大影响,受到受教育者的欢迎,光使其成为教学内容显然还不够。考虑到应试教育对汉语教学的显著影响,如果继续应试教育的老路,强调死记硬背,那么国学教育的困境可能将难以避免。

汉语教育之式微显然不能归咎于强势的英语教育,小学阶段取消英语课程并不能救汉语。与其强调取消小学英语课程,不如反思汉语教育式微的原因,尤其是背后教学方式方面的原因。无论学什么,都须考虑效率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无独有偶,上月底,台湾规定禁止6岁以下儿童学习英语、作文等课程,理由是这些课程“强调记忆背诵或是严谨思考”,是否取消小学英语课程,关键要考虑教育规律。用强化国学教育、拯救传统文化的逻辑来论证取消小学英语课程的合理性,其结果多半只会强化文化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拟用10年消除重污染天

新能源车或直接上牌

2013年09月13日

今年,1月29日东三环晚高峰。,自1月27日起北京连续三天陷入重污染。(资料图片)京华时报记者张沫摄

昨天,被称为“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国十条”)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同日,北京市也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下称“清洁空气计划”)。“大气国十条”中明确,用5年时间,达到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用10年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

治理具体指标明确降PM2.5

“大气国十条”明确了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为此,“大气国十条”分别就减少多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等10个大方面,35项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以保障任务的完成。

昨天,针对“大气国十条”中关注度较高的10项具体措施,结合北京“清洁空气计划”,京华时报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先良、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等专家做出详细解读。

直接上牌鼓励买新能源车

原文摘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2017年全国用国五燃油

原文摘要:提升燃油品质。力争在2013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在2014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在2015年底前,京

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2017年全国淘汰黄标车

原文摘要: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研究缩短公交车、出租车强制报废年限。鼓励出租车每年更换高效尾气净化装置。开展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自2017年起,新生产的低速货车执行与轻型载货车同等的节能与排放标准。

房租上涨不是因为供应少

2013/9/12 每日经济新闻

房租上涨是驱赶外来者的强有力之手。

根据国家统计局CPI的分类数据,房租已经连续43个月上涨,请注意,这一数据通常使用虚拟租金比市场租金要低。统计局的房地产数据质量较差,有数据为证,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支出仅451.25元,2010年为421.19元,大致来说,三口之家一年的住房支出在1400元左右,这一数据与大部分人的感受相差甚远。

房租上涨又被归咎于供求关系失衡,这是错误理论。

我国的商品房供应量不低,自有住房率不低。去年8月5日,北大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根据抽样数据,全国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住房类型上,42.2%的家庭现住房为平房,比2010年调查结果下降了8.5个百分点。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

房叔房姐等新闻不绝于耳,一些空置房并没有做为租赁房源流向市场,原因是这些房产拥有者不需要通过租赁来覆盖持有成本。

7月2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办公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社会建设蓝皮书(2013)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指出2011年北京本地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质量逐步提高,住房的数量已经超过一户一套的水平,但新正式移民即2008年以后户籍迁入北京的居民住房负担沉重,外来人口的住房条件低劣。另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称,根据粗略计算,剔除持暂住证的人,北京城镇户籍人口约1300万人,按平均2.5人一个家庭计算,差不多500万个家庭。对应的,北京有600万套存量房,平均下来,一个家庭是1.2套,如果按照一个家庭平均3人计,则为1.40套左右。

北京户籍居民不仅拥有产权房,还有100万套左右的房源可以提供给租赁市场,再加上北京的隐性福利房数量庞大,按理可以缓解北京的租房压力。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的数字,上海户籍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在两套以上,北京、上海等地户籍人口户均拥有两套甚至以上住房不是白日梦。事实相反,北京等城市房租大幅上升。根据北京房地产信息网,今年8月北京房租为每平方米每月65.85元,2008年8月为38.13元,上涨43%,相比而言,上海较为平缓。

因为户籍与财富集聚等原因,城市户籍人口、外来富裕购房群体与外来低收入打工群体已经形成鸿沟,前者拥有大量住房,他们希望通过房价上升卖出房子获取收益,或者将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取廉价资金进行又一轮投资。即使房租大幅上升,要覆盖目前动辄3

万元以上的商品住宅成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购房者没有太大的按揭负担,由于房产税尚未推出,我国在持有环节除了物业费、水电煤气费之外,没有过高成本,因此购房者愿意自持住房,出租意愿不强。

商品房还有折旧成本,笔者到了中部一个小城市,当地人拥有两到三套住房,小城市租者少而租金依然坚挺,答案是租不租得出动无所谓。如果出租一个月2000元还被租房者弄得一塌糊涂,新房如旧房价值就大打折扣,相信这是许多持有城市房产的资产人士的心声。

房租上涨过快的矛盾主要发生在各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这些城市拥有过多的权力资源与市场资源,做金融等高端服务的要到一线城市,做娱乐的要到北京寻找一夜成名的机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绝大部分留在当地,甚至做低端服务、回收垃圾的也要到北京,既可以开开眼界也可以捡到值钱一些的废弃物。资源如果继续这么集中下去,大城市的房租不可能下降,蜗居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房租上涨是驱赶低收入人口的绝招,潜台词是,喂,这个地方不是你来得起的,哪儿来回哪儿去。

目前房价还在上升,虽然房租在上升,但房价租金比这一关键数据并没有改善,靠房租回报率在3%以下,目前的房租上升让2008年之前买房者拥有了合理的租售比,而现在买房者要求的是更高的回报。

高房价、高房租、高生活成本在中国大城市与非户籍普通外来者之间划出一道鸿沟,最终逼迫他们回到本地小城市。低收入者离开,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不可能因此好转,单位GDP产出质量也不会因此大幅上升,漂浮在贫困中的富裕孤岛是难以持久的。

教育部:考研取消报考年龄不超40岁限制

2013年09月11日09:53

本报讯(记者 雷嘉)教育部昨天下发《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与去年相比,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

根据《规定》,国家对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定额拨款,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并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同时,对考研的“违规处理”新增一条规定:对出现大面积舞弊现象,未能及时有效制止的考点,要追究相关考试部门的责任。

教育部同时要求,在明年的研究生推免中,推免生的留校数量不得高于教育部下达的留校限额,招收推免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据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报道称,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前段时间曾提出建议称,退休年龄不变,仍为50岁,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5岁。这番言论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杨燕绥又提出,年龄推迟后,就业形态应该分阶段。

记者: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写这个政策建议,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审思“上大学无用”论中的舆论风向

2013年09月09日

“上大学无用”论,暗含的是教育“不接地气”和社会公平缺失的现实。这两者固然太宏大,却连接着无数人的现实命运,也制造着许多家庭的暗伤。

近日媒体一则报道,让“大学无用论”成热门话题: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父亲却拒绝供其读书,认为“上大学没用”。京报调查显示,1011名受访者中,52.4%的人不赞同这说法;“大学生就业较难”和“高等教育落后于现实需要”,被认为是滋生该论调的最主要原因。

在观点多元的年代,上大学是否有用,注定会聚讼纷纭,沦为口水议题。在舆论场中,各种观点喷涌:或曰“成才不止读大学一条道”,或曰“上大学能开阔视野、提升修养,不能光以金钱衡量”,还有人认为,“上大学有用与否,得看个人修为”„„众声喧嚣,都不乏道理,难言谁是谁非。

玲玲父亲以“投入产出比”的投资视角看读大学,虽说“功利”了些,却无需苛责:读大学,本就寄予了人们“改变命运”的实用诉求;更何况,读大学本质上也是种“投资”。对部分贫困家庭而言,读大学承载着“实现社会流动”的期许,这也决定了,对上学成本与现实收获的权衡不可规避。

所以说,与其执拗于个案层面的讨论,不如审思“上大学无用”论背后的舆论风向。从调查看,虽然多数人不认可“上大学无用”论,可仍有24.7%的持认同态度;而现实中,该论调也确实大有市场。

不得不说,时下有种流行性误读:将“上大学没用”等同于“读书无用”,无视这二者的差异。应该说,对上大学价值持异议,跟现实背景有关:在时下,大学生规模甚巨,头衔通胀、学历贬值,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已切身影响到毕业生就业,造成“就业难”“起薪低”等景象。

但从深层次来说,“上大学无用”论大行其道,在于读大学“功用”与现实期许间存在落差。在以往,读大学被视作“鲤鱼跃龙门”的捷径,晋身为“精英阶层”的敲门砖,可在当下,要兑现其实现改变命运的功能,会因种种掣肘,而变得无比艰难。

在人脉密织的关系社会,在“拼爹”蔚然成风的语境里,读大学很难对接底层向上流动的殷切诉求;而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流行评价,也昭示着,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需要的“断链”„„此前曾有学校打出标语:“不好好学习,怎么拼得过富二代”;可当许多人发现好好学习了,上了大学了,仍须“奋斗18年,才和人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对上大学的失望情绪,怎能不流溢?

“上大学无用”论,暗含的是教育“不接地气”和社会公平缺失的现实。这两者固然太宏大,却连接着无数人的现实命运,也制造着许多家庭的暗伤。失望之下,他们只能遁入“上大学无用”论的理论废墟。

第二篇:《(时评文)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编版)》{新闻时评800字}.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编版)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材料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准题意】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

2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

【例文展示】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新闻时评800字}.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地日月尚且有盈有亏,更何况世上的芸芸众生呢?纵使有一些缺陷,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便能够在世间立身。可是无知世人却诸多留难,求全责备,实在可笑可怜。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和材料科学家,他在主持欢迎宋楚瑜到校发表演说时,因为引用的诗文用字冷僻,一时卡壳,以致尴尬了一番。事后便有无知的人大发议论,道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全无文学底蕴。又道校长不学无术,甚至还有要顾校长引咎辞职之说。其实有心人细心一想,便知此等言论全不足道。顾校长作为科学工作者,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于文学言辞上稍有欠缺,当然在所难免。而且顾校长在物理、材料应用方面为我国贡献良多,怎能因此小失就要引咎辞职?顾校长虽然一时读错了文字,但瑕不掩瑜,他的才能人格并不会因此而被抹杀被贬低。顾校长,依然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的校长。

韩愈在其名著《师说》中反复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表明每个人学识才能各有高低,技巧手艺各有不同。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值得学习,绝对不因某方面某科目的不足便可以耻笑。而且天下间每门技艺,每个学科都有极其深奥的原理,不少人穷其一生之力尚且未能钻研透彻,何况要样样皆精,科科都晓呢?由此可见,在某科有缺失不必可笑可耻,反而是那些只会大发批评,高谈阔论的人才是不学无术之人。

其实不仅由于对不擅长的科目会出错,就是那些长年研究本门学科的专家学者也难免会马失前蹄,在最熟悉的地方摔一跤。清代著名学者朱起凤,饱读诗书,自命不凡。但他在学堂教书期间,却有一事令他无地自容。有一天,朱起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看到“盘施两端”,以为是“首鼠两端”之误,遂作更正。殊不知这词语出自古典,与“首鼠两端”的含义完全不同。于是乎全院扔书毁册,指桑骂槐地指摘朱老先生学识短浅。朱起凤虽闹此笑话,遭此大辱,却并不代表他一无所成。流传至今的珍贵文籍《辞通》便是这位朱老先生所作。难道后世会因为他的一点的疏忽,一丝的纰漏,就抹杀了他在文字学上的贡献吗?诚然,我们能包容朱子的过失,当然也应该理解顾校长的出错,因为,那毕竟是美璧微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优劣。我们不能“以一眚而掩大德”,只一味地攻击别人的缺点,全不顾别人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贡献。为山九仞,依然有棱有角;为海万丈,仍旧有深有浅。我们只会惊叹于山之高大,海之壮阔,却不会则山之棱角,骂海之有浅。

山水亦然,何况世人!

1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