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1-11-11 00:18:45 200字

篇一:《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为民多奉献为党添光彩

—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李仟绩事迹材料

李仟绩,男,1952年3月出生,汉族,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12月起任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李仟绩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该同志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镇上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镇领导谈起李仟绩,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老百姓提起李仟绩,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李仟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自从李仟绩担任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原来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

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阂,心里顺了,工作起来积极性也高了,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思想,积极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2005年,他筹资8000元对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巩固和扩大了党员教育活动场所。他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领导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期望,一定要当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为全村造富。”这是李仟绩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镇党委做依托,党员群众做后盾,他从廉洁自律做起,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乡亲们放心和信任。在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村财务始终坚持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就这样,他上任不到半年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的带领下,茂李村改变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项工作开展起来群众积极拥护,各项指标名列全镇前茅,连续多次被授于“先进村党支部”称号。

“共产党员要时刻想着群众利益,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给我的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李仟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李仟

绩常说:“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李仟绩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改工程。整修道路、自来水管网改造、电路改网等,关系到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李仟绩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投资45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一支3人的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在修街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让群众放心,在争取党员和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李仟绩实行了村民自治,集体补贴的办法,由各条街上的住户自己选出代表,自行组织修街,按照平方数再由村集体进料统一补贴,群众自发出义务工。这一做法大大节省了资金,保证了质量,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大大缓解沉重的医疗费。为此,经两委会研究,由村集体为全村1376口人垫付了合作医疗费用,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鉴于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在李仟绩同志的带领下,投资12万元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在村内重挖自来水管道,重修自来水保障设施,对保障吃水用的深水泵进行了维护,使全村不再看着自来水龙头挑水喝了,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也进一步保证了群众的吃水安全。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李仟绩多方筹措资金18万元,规划建设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村文体广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优秀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在广场的凉亭里下几盘棋,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如今的茂李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李仟绩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李仟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村里李庶言家,因家庭贫困,无钱修房,得知这一情况,李仟绩马上拿出500元钱,帮其修好了房屋。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村里有位名叫李玉先的孤寡老人,衣食无着,李仟绩隔三差五给老人送吃送穿,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管村里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李仟绩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让孩子修完学业。这样的事举不胜举。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挑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去年3月初,绣江路拆迁改造拉开序幕。茂李村有30多户要搬迁,占全镇整个拆迁任务的的30%。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对搬迁群众不理解,他和其他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有的户要跑上十多趟。由于工作强度大,拆迁10多天后,他就发烧、出虚汗,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重感冒。医生说要住院治疗。他想:现在拆迁工作到了关键时期,自己一走,一定会影响到工作。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在家输液,白天照常工作,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拆迁户,一些拆迁户感动地说:“我们不看别的,就凭你这种精神,我们也要签字拆迁。”就这样,30多户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

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李仟绩都恪守着“奉献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人生格言,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懈奋斗。{优秀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上任之初,他的思想压力很大。围绕着如何才能把茂李村的工作开展的更好,他先后到一批老干部、老党员家中进行交谈,了解当前村中的实情。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运转。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开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扇大门,金钥匙便是办企业,上项目。可是办工厂,一缺资金,二少门路,三缺人才,怎么办?面对这种形势,与两委干部经过反复权衡,认真分析了村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优势和出路:村子紧靠镇驻地,毗邻绣江路,交通便利,物流畅通,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二是有一定数量的闲置多年的非耕地,便于为企业上马提供场地;三是村民素有务工传统。为此他首先发动群众,围绕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多方招商,为防止出现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好企业的正当经营权,李仟绩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到企业吃拿卡要。李仟绩坚持以身作则,不做“榨油机”,甘当“助推器”,并提出了“墙内的事情企业干,墙外的事情我们办”的口号,真正让企业感到来得放心,干得舒心。对新落户的企业,积极主动地靠上做好工作,为其办理各种手续,协调各方关系,提供周到服务,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对出现问题和困难的企业,帮助他们找出路,想点子,上项目,跑资金,千方百计帮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完善工业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村里先后投资10万余元,对园区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的出行条件,极大的激发了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先后有10家企业落户茂李村,固定资产投入达到850万元,招用茂李村企业职工132余人,实现年销售额320万元,利税达到48万

篇二:《村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创新务实 为民办事

——记优秀党员××

××家住××旁边,是××××村党支部书记,在2013年荣获××县“两新”党员称号。

建州节期间,我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书记的家中,见到××,××今年36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偏大,但是他的双目炯炯有神、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人感到异常随意和亲切。

××知道我的来历后,热情地招待了我。交谈中我被王书记成熟、干练的风格所深深地折服。“这个两新党员的称号我实在受之有愧”王书记谦虚地说道,“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不值得这样表扬,谁来当村干部都会这样做的。”

从××和他的家人及周围的村民口中,我了解到了好多关于××的事迹:

王书记是今年6月份当选为××村支部书记的,上一届是村支部委员。王书记长期坚持帮助村内困难群众,××家就是众多受帮助家庭中的其中一户,××父亲早逝,家中仅有一个母亲,且身体不好,常年生病,没有收入来源,王书记一直坚持对他家里的支助,在王书记的支持下,去年××买了一辆出租车,做起了客运生意,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咱们的王书记真是一个聪明人啊!”一位村民发自内心地夸道,“五年前,王书记抓住了××旅游的开发的机会,第一个在自家住房内办起旅游民居接待服务,迅速带动了村里其

他村民效仿,在他的带动下,××村现在有民居接待户十多家,带动了村内的经济发展,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村民们不仅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还能为前来旅游的游客们介绍我们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们感受我们藏家儿女的热情。

王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人,深知我们村仅仅依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想要脱贫致富是很困难的,去年开始就为村里到县上、州上争取项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年初为村内争取到优质核桃的种植项目,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我们村里老百姓没有种过核桃,田地里一直都是种的小麦、油菜、土豆之类的农作物,想让他们改变种植传统,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王书记就挨家挨户的去做宣传,做思想开导。今年3月份,终于在王书记的努力下村里成功的种植了200亩的优质核桃。王书记给我谈到,“我们村里,传统农作物种植了上千年的时间,解决老百姓的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想致富、奔小康,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发展其他的经济作物,才能实现”,今年下半年王书记又向政府争取了200亩的优质核桃项目,带动村民创业,着实为村民着想。

王书记还非常重视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他说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必须要把这个战斗堡垒加强、筑牢。并且,要发挥好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基层政权的有效延伸,促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强村级财力。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假以时日,才能提高村民的组织水平,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使新农村建设收到很好的效果。

王书记一直坚持学习,学习党的知识、党的政策。并坚持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递交个人思想汇报,累计逾3万字;认真学习领会《党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通过《人民日报》、《甘孜日报》等报刊杂志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注重对时政的掌握,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洞察力,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回来后,我一直回味着王书记的话,想想现在的中国正需要像王书记这样的村官,这样的好官!

篇三:《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干实事赢民心的好干部

“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反映出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李xx有一颗一心为民火热的心。

李xx,现年45岁,原任XX镇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81年毕业于原北京第一纺织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技术和经济工作,这样一个从未涉足于农村工作,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经济专家,业务骨干却和xx村结下不解之缘。XX村地处XX镇西北部山区,距xx卫星城25公里,交通不是很便利,全村123户,386口人,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不太景气,下岗职工增多,村民就业门路变得越来越窄,又由于该村处于部队的驻防地,有些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只能靠农业、养蜂业、林果业等为村中主要产业,因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贫困,是xx区三十个低收入村之一。

2005年4月1日,从李xx挑起xx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时起,他就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该树立起一名党员该有的形象,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克服困难去哪去。初到xx村时,他想要把xx村搞好搞活,头等大事就是要先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调动起领导班子成员创事业的积极性。上任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走遍了村中的每一个角落,找两班子成员谈心,走村串户的去了解村民们的各种情况,组织召开代表会、党员会,研究确定村中发展规划思路。详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对村干部进行规范管理。“欲正人,先正已”,李xx带头严格执行,树立榜样,有什么错误,就马上当众检讨,自我批评,并进行即时纠正,两委班子成员看到这位新来的书记真的动了真格的,说的话不是在走过场,这才相信李xx真的想为村里做实事,很是服气,大家决心与李xx拧成一股绳,在村里做出一番大的事业。 赢得了两委班子成员的信任与支持是不够的,想要赢得更多群众的支持,心里就必须装着老百姓,一定要为村中的百姓做些实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项“民心工程”在李xx脑海中闪过。吃水难在xx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村中的饮水管道是八十年代初修建的,经过几十年后,管道年久失修,早已老化。一到了夏天村里三分之一的人吃不上水,有些村户连洗澡都成了奢望,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党员会上、村民代表会上,

有很村民也都提出过意见。 因此李xx首先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一定要解决这项“民心工程”为村中百姓解决后顾之忧。确定了工作方案,接下到来就要着手去做了,首先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村里账户上没有流动资金,李xx四处奔走求人,到处碰壁,财政局、国税局、山区办一家家找,一家家谈。可是要想得到支持不是容易的事,正当李xx四处奔走,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时,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区镇两级政府今年都把解决山区人畜饮水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从政策上、财政上、资金上加以大力扶持。这个好消息真是解了xx村的燃眉之急,就这样开展人蓄饮水工程中,由区里财政部门补贴一部分材料费,但其余费用仍由村里自筹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缺口约有二十多万元,为筹措这笔钱李xx四处奔走,找有关部协调,找主管领导,找山区办,跑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凑齐了这二十多万元的资金缺口。资金这个大问题解决了,村民们喜在心里乐在脸上,人蓄饮水改造成工程是个大的工程,光靠村里的百姓参加工程,恐怕还远远不够,到外边去雇用工人以村里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的,怎么才能既为村里省钱又能把事办好呢?李xx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此时听副书记:刘进全说:xx村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要地,直到现在四周仍有驻军部队,只是由于一些小矛盾部队与村里的关系并不太好。。。。。。听到这里,李xx眼前一亮,拍案说到“对啊,好点子!就从队伍入手,让他帮助我们,正所谓军民一家嘛。”从那天起李xx开始走访部队,加强村中与部队的联系,通过多方关系,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缓和了从前村子与部队的矛盾,争得了部队的对村中工程的支持。4月30日人畜饮水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动工,那天的场面尤为状大。村里男女老少,能来的都来了,这可是村中的民心工程啊!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百姓队伍中还穿梭着一支绿色部队,原来是驻军部队派出的一个连的120名战士,在工程开展期间,李xx不堪把脚扭伤,走不了路,但仍是坚持一瘸一拐的到施工现场,指挥工作,村里姓看到郝记这样为村里着想,不禁被感动了,大家更是气势冲天,干的热为朝天,书记这样赤诚为咱,也得有所回报,就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当时酷暑炎热的天气下挖了整整30天,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再苦再累大家的心也是暖的。到了6月20日该项工程顺利竣工。总投资近资共尽30多万元。村里自己承担20万元,区里拨发材料费15。6万元,共改造

管道6000米,安装121块水表,彻底解决全村121户人家的吃用水问题,与过去告别,这一“民心工程”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大伙心里都暖乎乎的,村民们都说:“政府可给我们xx村派来了一个好书记,多少年解决不了的问题,郝书记来了一个月就解决了,这样的好书记可别给我们调走了。”

“民心工程”的顺利进行,为百姓解决了实事,使李xx赢得了村中百姓的支持,但光做到这些李xx还觉得远远不够,全村共有87口人,大多数为妇女劳动力,李xx上任前村中有40人属于无业人员,安置工作是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村中原有一个服装厂因管理不善,长期没有订单,濒临破产,服装厂里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仅有100元钱。郝书记看到这种情况,有了一个想法,想要把这个濒临破产的服装厂起死回生。他通过各种关系,利用优势,为解决就业 ,利用多方关系,挖人才,把濒临倒闭服装厂重振其鼓。先从一家著名服装厂请来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能人”来担任服装厂厂长,最初人家不愿意来,觉得山村贫困没有发展,但李xx不气馁,他一次次找上门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反复劝说。终于感动了老厂长。 5月30日在进行饮水工程同时,投资3万元,先改造旧厂房,后又购置安装15台电动缝纫机,此时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厂房环境得到改善,以前脏乱差的卫生间,改成水冲式的厕所,卫生条件好了,建设花园式工厂院子。老厂长带来了技术和货源,签定了联营合同,让奄奄一息的旧厂从此起死回生。从此服装厂的效益前景越来越好,订货单多了起来,销路有了,来厂工作的学徒工都每月300元,不愁销路、市场,愁工人,厂内有专业贴衬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质量大大提高,甚至出口滑雪服到欧盟多个国家,工人的基本生活收入有了一事实上的保障。

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可是全村人呢?如何让整个xx村实现脱贫,改变过去的“输血”救济,从根本上寻求发展之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自我从根本上的真正脱贫。根据xx村自身地理位置的特点,种植枣类是该村的优势产业,如果村里人能集中种植马林枣,建设一个马林枣种植基地,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就可以成为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召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认为可发展马林枣为主导产业。方向确定了,说干就干,要力争今年动手,明年受益,由党员带头积极栽树,这样村民的积极

性也被带动了起来,家家户户栽种、嫁接枣树。到目前为至,全村已栽种枣树5万多棵,嫁接3万多颗,预计3年完成30万棵,平均每户2000多颗粒,按每棵0。5公斤枣,产量达15万公斤,按6元每斤计算,每户收入能近万元以上,这样就基本可以实现全村脱贫的目标,让全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xx从来没有在农村基层工作过,但他坚信,只要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善待百姓的观念,时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一心为民谋福利,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民心工程”解决了吃水问题,“就业工程”拓宽了农村们增收的渠道,下步就是解决群众身边最实在的问题。村里的幼儿园一直设在服装厂院内,既不安全,也影响生产,很多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的安全。李xx了解到这一点,马上与两委班子商量,上报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对村幼儿园进行改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搬进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