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

时间:2021-11-11 00:06:29 500字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一)

简述孔子思想及其评价。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的创始人。历代对孔子儒家学说进行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有的对其褒扬,有的则严厉批判。本文将简述孔子的思想并提出个人对其的看法:

孔子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礼”和“仁”。孔子所说的“礼”,实际上是“周礼”。周朝建立后,周公为了巩固政权制订了一套礼制,以礼乐文明来维持社会秩序。然而西周末年,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衰弱,低下诸侯大臣的势力则日益强大。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政治、社会处在一种混乱的局面。于是,孔子认为有必要“复礼”,即恢复到“礼”的秩序中。他主张效法周文王、武王、周公、尧、舜、禹等先王。《礼记〃中庸》中记载:“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此外,孔子“礼”的思想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封建伦理关系。他认为人们应该各守其位,各尽其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的“复礼”思想在当时是得不到支持的。韩非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就以“郑人买履”的故事批评孔子的思想“不合时宜”。然而,孔子所谓的“复礼”实际上不是一成不变地继承先王的制度,而是抚古改制,以周礼为基础做出实际的改革。

孔子的另一核心思想是“仁”。事实上,“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换言之,“仁”是孔子眼中的理想境界,而“礼”则是实现“仁”的一套行为准则。就个人品格而言,“仁”是指爱人之心,可归结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思想中的“仁”还强调孝和弟(悌),即孝敬父母,敬老尊贤。就社会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政”,“使民以时”。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是中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前驱,以六科(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等。对于学习态度,他也提出“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来劝勉莘莘学子。

再者,孔子的思想中还包括中庸之道,正名之说等等。其中“中庸”之道是指在世事上不走极端,而找寻一个平衡点。对于鬼神、天命,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的言行和思想大多集中在《论语》一书。

在我看来,孔子“礼”的思想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已经有点过时。毕竟,所谓“礼”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广泛性。然而,孔子主张的“仁”以及倡导的教育思想却是值得称道的。就“仁”而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的道德标准。我个人认为“仁爱”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当人们学会爱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许多不必要

的犯罪事件都会减少,例如破坏公物、打劫、谋杀等等。因此,孔子“仁”的思想是有其价值的。诚然,“仁”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因此,有些人会认为提倡“仁”是过于理想化了。然而,我相信,孔子在提出“仁”时并没有奢望所有的人能立时达到那样的境界,而是以它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鞭策自己向上向善。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所提出的学说至今仍深具意义。其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甚至成为不少教育体系的方针。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对于自身学习也提供了借鉴。另外,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不仅口传自己的思想,他还身体力行;他自己就是一个勤于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这显得他的思想更具实际意义。

总而言之,孔子的思想是有其积极价值的。然而,我们决不能囫囵吞枣似的,将他的思想视为金科玉律,而应该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按照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二)

孔子的思想及评价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评价:

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战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对于孔子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褒贬都有。可以说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要知道孔子的年代是在公元前N百年,他身处那个时代毕竟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思想的高度在某些方面和我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他的思想,或者是他的某些作为和处事方式,确实是高出现代人一等。毕竟人心永远是相同的。反正孔子的话挺有显示意义的。就拿现在的例子,我运用一句刚刚语文课上的话来说现在的情况。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而止,毋自辱焉。”劝人忠言相告,好话劝导,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你看,孔子其实也挺尊重他人的。他的思想还是较单纯天真的,倒是真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但是他的思想确实被董仲舒,朱熹等等扭曲得不成样子。再说中国的落后时孔子造成的就太可笑了。同样的尊孔,怎么唐宋这么发达,清朝就落后了。孔子又管不到2000年后的现在。着说明儒学文化只在继承,但没向好的方向发展罢了。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这才是对一代“圣人”和我国儒学思想的最好方法。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三)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

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四)

老子与孔子的为人处世态度

老子的委曲求全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矛盾,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老子强调从世间的发展来看,委屈求全是最好的处事方法。委屈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索取少就会得到,索取多就会迷惑,不自我表现就能明智,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就能成功。所以老子强调委屈一方面就能保全另一方面。而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最好的道德标准,“中”即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的意思。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乎,民鲜久矣?”直到当代,我们的处世原则还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其实孔子的中庸之道是通过和来理顺各种之间的关系,处理各种冲突,从而达到融实和合之境,这种方法就不会委屈一方而保全另一方,这点与老子的委曲求全是有差异的。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找到两方或者多方的平衡点,做到不偏不袒,不折不依,从而达到平衡,使人没有争夺之心。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在对

待为人处世的态度上两者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老子与孔子的为人处世态度是有不同的,但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采用谁的思想谁的观点,就要看情况了。综合上面的比较,道儒两家对现代的启示也是不同的:道家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孔子的儒家建功立业,锐意进取,立志达人。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五)

孔子思想和评价500字(六)

关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孔子强调士人要积极出仕,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强调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德治。他认为统治者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同时以仁政,富民、利民等政治伦理思想为统治思想。以这些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然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论文关键词:积极出仕:为政以德;政治伦理:现代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现简要论述如下:

第一.君子要积极出仕.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的政治伦理思想。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人世者.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为人臣者应出来辅君治国,不应避世隐居。这样方合乎礼法伦常,他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如与长沮、桀溺的对话:长沮、桀溺耦而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援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阿。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听后,发了一番感叹,对子路说,我们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呢。在《论语》中,类似的章节还有好几处。例如与晨门的对话,与荷藤丈人的对话,与楚狂接舆的对话等。这些人都不同意孔子“知其不可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现简要论述如下:

第一.君子要积极出仕.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的政治伦理思想。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人世者.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为人臣者应出来辅君治国,不应避世隐居。这样方合乎礼法伦常,他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如与长沮、桀溺的对话:长沮、桀溺耦而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援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阿。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听后,发了一番感叹,对子路说,我们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呢。在《论语》中,类似的章节还有好几处。例如与晨门的对话,与荷藤丈人的对话,与楚狂接舆的对话等。这些人都不同意孔子“知其不可法使被统治者懂得犯罪是可耻的因此.这方面需要以道德来进行,只有道德能使人自觉地不去犯罪,懂得耻辱。从而使人心归附。进而,孔子强调以道德为中心.进行德.治。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列道德力量的比喻用“风”和“草”来比喻“君子之德”

和“小人之德”,当风吹过来时,草必然会倾倒。也暗示高尚的道德力量必战胜邪恶的“小人之德”.从而显示巨大的力量。这也是孔子反对使用杀戮的手段.主张为政以德的理论根据。

同时,孔子强调统治者自身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对臣民起表率作用。孔子的德治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阶级的上层提出的。他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统治者自身必须就有高尚的道德.从而为民众树立榜样。让民众仿效之。那么统治者如何正身起表率作用呢?

首先.统治者应追求高尚的人格.对高尚道德的追求甚于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孔子强调要做“志士仁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此,统治者要十分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并且.要经常进行内心反省。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对百姓其表率作用。其次.统治者应该为政清廉.要“见利思义”。孔子并不是一般的反对“利”,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而是要求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应该以义制利或以利从义,反对“见利忘义”的贪利行为.即所谓的“见利思义”和“君子义以为上”。第三.统治者应该勤政。统治者食俸禄,就必须时刻想着为老百姓办事。绝对不能懈怠政事。因此.孔子强调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敬事而信”等对统治者的政治伦理要求。

第三,统治者应该行“仁政”,选贤任能,富民利民,教化百姓.最终实现“大同”的政治理想。“仁”是孔子伦理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仁”,据学者统计,有109次之多。在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针对不同的环境。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是.“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因此。统治者要怀着爱人之心去管理老百姓。同时,孔子认为,国君要想治国平天下,举贤任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子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最理想的统治就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的“无为而治”。而舜能“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是因为有禹、皋陶这样的贤能之士的辅佐.因此.具体的施政行为只有通过贤士能人才能贯彻执行,只有这样,国君才能“无为而治”。孔子还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以此论证了举贤任能的重要性贤士选出来之后.就需要他们以仁德来教化百姓,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实现“大同”理想。

孔子认为.为政者治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说:“使民如承大祭”.他还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多次赞扬管仲相齐使“民到于今受其赐”。从理论说.孔子的爱民、利民思想是他“仁者爱人”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孔子认为要给百姓施仁德,教化百姓,首先就需要让百姓富庶。“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闭这就是孔子要求统治者管理民众的三部曲:庶、富、教。也就是说,要想教化百姓,首先就需要让老百姓富裕,这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相通之处。

所谓教民.首先使老百姓做到“富而无骄”、“富而好礼”闭。然后.让老百姓在道德境界上也要提高一步.达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君子和而不同”。总体上来看,孔子认为,通过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这是促进个人完善与社会完善,促进人格高尚.社会和谐的需要

孔子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有很多都是经过两千年的实践检验。在中国这片国土上还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就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有很深的启示意义 第一,孔子强调出仕思想对当代士人(知识分子)依然有很强的鞭策与鼓舞作用。《论语》中的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做官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就去做官“学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所以“士”和“大夫”总是连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同时。还要明白,“学优则仕”不是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知识分子个体的人生价值、终极关怀被导入“济世救民”、“同胞物与”的方向,实现在尘世建立“天国”的社会理想,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终生追求的目标对于真正的士人来说,出仕绝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家庭的发达.而是为了实现自孔子以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不正是一个鞭策吗?做官是要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单独为了荣华富贵,升官发财。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记住范仲淹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儒家所提倡的出仕的真谛。同样.对于当代的士人(知识分子)要记住“君子不器”思想。这实际上涉及到士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嚣子不器”这句话.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说士大夫作为“社会的脊梁”.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成为某种专业人员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存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存在就是在今天的工业化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依然应该记住“君子不器”这句话,要始终记住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感.要清楚自己不同于非知识分子之处.那就是为了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存在的职责。

第二.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代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孔子是中国德性论伦理学的代表.其以道德为中心治理国家的思想对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从理论到实践.甚至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孔子传下来的德性论思想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孔子及其儒家批判甚多,同样孔子的以德治国也被抛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国,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太深了.德性论对中国影响太深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以德治国,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老百姓不喜欢打官司,那样会撕破脸,以后见面会变成仇人的因此。中国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需要调解。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就是传统影响的显现。同样.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