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寺渡武术

时间:2021-11-10 19:52:02 200字

篇一:《武术基础知识》

武术文化少儿读本

索取号:3101180008-308000-2009-001 凤溪小学 阅读次数:1788 发布日期:2009-9-25 14:52:05

第一篇 武术起源与武术形态

中国武术以它独具的风貌自立于世界之林。作为每一个武术爱好者,应当不仅仅能打几套拳,舞几手刀剑,而且能对它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人曾经用唯心主义的说教蛊惑人心,什么“神仙传授”、“夜梦真人授之以拳法”、“面壁九年创外家拳术”等等。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学会用唯物史观来认识武术,不至于上当受骗。

有的同学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到底有多久、有多长?难道原始人时就开始有武术了吗?

原始人会打猎,会搏斗,但不能算会武术。因为武术是人类的一宗文化财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而原始人的生活主要是维持生命,他们的一切活动开始都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

但是,武术的产生却是从他们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孕育出来的。处于“原始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他们随时随地要防御禽兽的袭击,狩猎成为他们生存自卫的必须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捕捉动物为食为衣。因此,每个人是猎手,同时也是战士。他们常常需要拳打脚踢,闪躲、跳跃,也要设法用石器、棍棒击中野兽的要害。严酷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除了不断地改进武器,从技能上也逐渐总结和积累方法,而这些有意识的活动,正是武术发生的萌芽。

从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逐渐过渡到刀、斧、矛、戈;从石器逐渐发展为青铜器,武器日益精良,愈来愈得心应手,使各种劈、刺、扎、砍等使用方法越来越丰富,而其演变的过程是漫长的。

进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为了领地、财富而发生战争,《兵迹》中说:“民物相撄而有武矣”,这里的“武”便是指军事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厮杀常常是很激烈的,远则掷石射箭,近则棍打矛刺,有时候还要徒手搏斗。为了保存自己,战胜对方,迫使他们在平时进行严格的训练,为战斗作准备。人们把战斗中使用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劈一刺进行传授与反复练习,又在战斗中自自觉地、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这些击技方式,应当说就是最初的武术雏形。

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的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进行徒搏。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以硬似铜墙铁壁般的头顶触对方,使人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

拳技术的最早记载,见于我国最早文学——甲骨文。甲骨文的“斗”字刻成等形状,生动、形象地将当时两人徒手搏斗的情况描绘出来。 随着社会的进化,我们的祖先还创编了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大禽戏”、“五禽戏”等观赏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象形拳初级。 上述这些“舞”、“戏”,后来人们也用在战争间或庆祝胜利的欢乐时刻。以把自己的武艺炫耀一番。一则助兴,二则显示勇武术精神。相传在夏,商周时期,有苗族逞强,禹欲带兵去征战,舜没有同意,认为还用不着武力征服,让士兵训练“干戚舞”,干戚就是干戈玉斧那样的兵器。70天后,舜请苗族首领来看,其方知华夏军事实力雄厚,不敢再有侵犯之心,表示愿结为盟友。显然,用今天的话来说,舜是用一次威武雄壮的武艺表演,以心理战来征服对方的。

当然,这些古代武术处于朦胧状态,与今天的武术面貌大不相同。然而文化从来是有继承性的,今天的武术正是从古代武术中逐步演变而来。

概括地说,在人与兽斗,人与人争的社会生活中,从本能地自卫到逐渐产生意识的技击术,古代武术也就逐步形成了。

第二篇 武术的种类及其变化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民族奇葩,争芬斗艳。数千年来,神州大地上的武术先辈们久经磨练,反复推敲,使武术活动不断演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如今,可谓门派林立,拳种如云。

就当今武术界对武术的分门别类,总体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散打”等。

拳术有长拳、南拳、太极拳、传统拳(如心意、八卦、八极、劈抹等),象形拳(如醉拳、猴拳、鹰爪拳、螳螂拳、鸭形拳)。

器械则有长、短、双、软之分。长器械有枪、棍、大刀、朴刀、月牙铲、牛角等;短器械有刀、剑、峨眉刺、梭子、拐子棍等;双器械有

双刀、双剑、双头双枪、双钩等;软兵器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流星锤、双鞭等。其中牛角、梭子、双器械、软器械的绝大部分均为传统器械。“南棍”则是近年来由南拳发展而成的新套路。

提起器械,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都想知道“十八般武艺”是怎么回事。所谓“十八般武艺”则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铖、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爬头、十七绵绳、十八白打”。

对练则分为“徒手对”(二人拳对、三人拳对);“器械对”(如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刀进枪、对剑等);徒手器械对(空手夺枪等)。 然而,现代武术的众多套路、击技,总离不开武术先辈们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翻开中华武术的光辉史册,领略一下武术拳种发展的多姿风采。

早在远古时代的商周时期,凡年事性的武技,多称为“手搏”“手格”“股肱”等。《史记》记载说,夏王、殷王和纣王都是拳技术能手,能徒手生擒猛兽。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为训练军事作战人员,每年春秋两季,均要举行全国性的“角试”,选拔武艺高强之士充实军队,当时“齐人隆技击”名扬天下;春秋末期在出现了“擒拿”“跌摔”“暗器”之后,越国女击技家越女在《手战之道》中从动静、虚实、攻守、快慢、内外、顺逆、呼吸等方面对其理论作了精辟论述。

秦汉时期,拳技术又称之为,深受统治者重视,国内经常举行表演与比赛。被视为“习手足、勤肢体”、“防身杀敌”、“以立攻守之胜”的实用之术;汉代还出现了观赏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沐猴舞”“醉舞”“五禽戏”等。同时已著有拳术专著《手搏六篇》。

隋唐时期,“拳男”者已屡见不鲜。少林寺武功始扬寺外。传说少林寺稠禅师能“引重千钧,横塌辟竹”。宋代时,已有比较成熟的套路,如宋太祖的《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等;到明代拳种更多,著名拳套有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探马、八闪翻、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干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待几十种拳系。

明代戚继光是一位有成就的古代武术研究家,他反对花拳绣腿,讲究实战实用,他深入研究各家拳法,精选十六家拳法之长,编成“势势相承”的《拳经三十二势》。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在《拳经三十二势》的基础上,由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人陈王延创编而成。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拳术的流派,如内家拳(内功拳),外家拳(外功拳),南拳,北拳等。

清代以后,拳术流派、门类之分更细:

以地区分:

长江流域派,又称“南派”、“南拳”等。

黄河流域派,又称“北派”、“北腿”等。

以宗教分:

佛家宗:少林派,称外家拳派,起源河南嵩山少林寺。

道家宗:武当派,称内家拳派,起源湖北均县武当山。

以门类分:

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少林门、迷踪门,还有长拳和短打类。

到明清时,各类拳法论著大都有势、有法,图文并茂,如《武编》、《纪效新书》、《武备志》;《苌氏武技书》、《太极拳法》、《内家拳法》、《六合拳谱》、《拳术教范》等武术名著,流传至今。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武术运动的发展,多次组织武术界人士挖掘武术民族遗产;六十年代,鼓励国家体委运动司的武术前辈与教练编写全国统一竞赛套路:拳、刀、枪、剑、棍,及一级、二级、三级、初级拳术、器械套路,供广大青少年朋友练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多风格、多特点。这颗灿烂的民族宝珠,不但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为国际友人所欢迎,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

第三篇 武术运动与养生之道

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强健体魄,美化体形自然成为其本质。不仅于此,它和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气功,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武术与气功同样讲究调息运气,同样讲究内外兼修,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义、气的结合;另外也体现在武术的理论与导引养生功(气功)理论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本篇分别从武术与健身、健美、健心三方面的关联,介绍武术运动对于人体养生的重要功效。

一、武术与健身

武术运动在增强体质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与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的。科学的进行武术锻炼,具有显著的健身功效。

1、武术锻炼可以加强身体各部肌肉几各关节韧带的功能。

武术的基本功本身对练习者要求比较高,一般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其中,压腿、踢腿、甩腰、翻要、压肩、抡臂及各种步型、平衡、跳跃、翻滚等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幅度,提高身体素质。

研究表明,参加武术锻炼的同学背肌、腹肌、腿肌力量比未参加训练同学有明显提高。武术锻炼也促进了其他技能的提高,不少人还在田径、舞蹈等比赛上取得了好成绩。

通过武术锻炼,部分同学的视力也有所提高,有的还消除了失眠的现象,对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大有好处。

2、武术锻炼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武术很重视对呼吸的要求,在练习中要求做到“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以气助力”,这些要求完全符合呼吸运动的规律。武术套路中,一套初级拳打下来,要恢复平静呼吸约需8——9分钟,相当于5000米跑的强度。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肺活量无形得到锻炼,使肺活量增大。肺活量的增大,说明我们的肺组织弹性增大,能过呼出更多的废气,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3、武术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

套路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个套路多则由60几个动作,少则也有40几个动作组成。打完一整套内脏器官要承受很大的运动量,脉搏增至175次/分。要知道,我们平静时的正常脉搏,普通人最多不过80几次/分,而优秀的运动员在平静时的脉搏甚至只会有50几次/分。这说明学练武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武术与健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健美是现代人努力追求的时尚。其实,现代武术,尤其是的武术基本功训练,本身就是很好的健美术。武有云:“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就是说,练功就要使韧带、肌腱、肌肉的伸展性增长,要避免僵肉隆起成堆。因为武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屈伸、收展、旋动、环转等组成,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好,才能使肢体伸展或缩小到动作规格要求的幅度。

事实上,武术基本功训练和风行的健美操、舞蹈、戏曲等的形体训练具有同样的功效,尤其足、腿部的柔韧性训练,这种功效首先显现在有助于人体的增高方面。

例如,在《我在舞中飞》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中国当代最年轻的国际舞蹈家——黄豆豆当年未进舞蹈学校将腿“拉”长4厘米的事实:1987年,10岁的黄豆豆报考北京舞蹈学校,按照男舞蹈演员的身体比例标准,下肢硬比上身长12厘米以上,但黄豆豆的下肢只比上身长8厘米,因此被舞蹈学校拒之门外。学舞心切的黄豆豆问妈妈:“有什麽办法能让我的腿长长一点吗?”于是妈妈请教了医院的专家,制定了一套“下肢加长”的训练土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拉长下肢及跟腱的韧带。1989年12岁的黄豆豆的下肢已经比上肢长了12厘米,并在报考上海舞蹈学校时,在全国600多名考生中名列总分第一。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只要适当地加强形体训练,尤其是腿部的柔韧性训练,就挥或多或少地增长身高,特别是在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期间效果更为显著。因为少年儿童期肌肉伸展性好,韧带易于拉长,骨骼的韧性大,加强柔韧性训练收效快而不易受伤。

武术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高的增长,而且对人体躯干形态产生良好的影响。长拳运动对人体躯干的要求是:头顶、脖领、挺胸、收腹、塌腰,与人体正确直立姿势的要求完全一致,有利于锻炼者养成正确的身躯姿势。武术运动中大幅度、多变化的上肢运动,腰部左右扭转、前后折叠以及踢控腿等动作,又能使胸部肌群、背部肌肉群得到锻炼,使锻炼者拥有一幅苗条而不单薄,魁梧而不臃肿的健美体形。

三、武术与健心

我们常听说的“武术心法”,在过去不发达的时代,是武术传承的“密法”和“绝技”;而当今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一种“心理训练”。武术所谓的“心”,是指人的思维器官及其产生的思想、意识、意念,精神等,也就是所谓的“心思”、“心意”、“信神”等。

在这里就要提到气功,一般气功的实质,本身就是武术气功,所以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武当拳等内家拳列为武术气功。在武术气功中最为典型,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太极拳。

当今社会,人们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是:“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良好,而且还包括精神以及社会的安宁状态。”这一全新的定义使得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产生了质的改变,进而使得人们追求健康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仅要做生理健康的人,更要做心理健康的人,只有生理和心理健全,才是现今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传统太极拳以其独有的自身特点,对健心具有重要功效,原因归纳有以下四点:

1、太极拳可以使人具有积极健康的情绪。

太极拳强调的是松静、自然,以意识指导动作,要求“意到身随”、“内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进入无忧无虑、无我无他的怡闲境地,故可以消除心理疲劳,使人情绪开朗,乐观向上。

2、太极拳可以培养、增进健全的人格,改变消极个性。

练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头容正直,形神一致,动作匀速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处

处充满哲理。所以经常习练,可以使急躁、焦虑、易怒、小气、多疑的性格变得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做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在坚持不懈地习练过程当中,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冷静、沉着的精神,有助于克服懒惰、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消极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因而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健体强身的拳术,还具有博大精深的太极精神,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健全人格,使心情得以陶冶。

3、拳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的社会行为水平。

练太极拳大都是集体习练,大家都是为健身而来,彼此没有猜疑,很容易亲近,并常相互切磋技艺。在交流拳艺过程中,交流了感情,增进可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提高了自身修养,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行为水平。

4、太极拳可以预防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多种疾病。

人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中就明确提出,神经受到刺激,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原因。

此外,太极拳还被澳大利亚国防军关学校誉为“思想体操”。每天早上,这所军校的学生在太极拳缓慢动作中开始新的一天,这是他们课程的一部分。用军校校长的话说:“太极拳是„思想体操‟,它可以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利于学会更多的本领。”

第四篇 练习武术的基本要求

武术运动一直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优秀武术影视作品的展现,更激发了青少年儿童的习武热情。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的今天,作为家长也多从健身、防身等角度出发支持孩子学武术。但在青少年学练武术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或做法,应加以纠正和引导。青少年练习武术应注意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明确习武目的

由于武术运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对青少年的强身健体起着重要作用。当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孩子在社会上受人欺负,并无人帮助时,家长多以健身、防身角度出发,支持鼓励孩子学习武术强身自卫,锻炼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但学会了武术不能以强欺弱,出手伤人,更不能欺辱弱小同学,以显自己武艺高强,若遇流氓歹徒撒野闹事,也不能袖手旁观或忍气吞声。要抓住时机大胆运用所学拳脚,勇敢实践,实践是检验武术的惟一标准,也是习武的目的之一。

2、练好武术基本功

拳谚说得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思是提醒练武者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有许多青少年练武想急于求成,在未练扎实基本功时急于学练拳术,拳术未练熟就想学器械,似乎武术功夫只求多,不求精。

拳谚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招术不在多而在精,练艺不精,纵会千招也无用,而一招精便可制胜。拳谚又说:“未习拳,休习械。”意即“拳为械之本”。未学拳法,身手不便,连基本的手脚配合都不协调,怎么能使用器械。即使练了多年,也难以达到较高水平。明戚继光《拳经捷要篇》载:“大抵拳、棍、刀、枪……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武术之源。”

3、既重套路又重技击

套路是武术的主要形式之一。旧时称“套子”或“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套路”。套路一般有起势、收势,分1趟、4趟、6趟、8趟及至12趟。有规定套路、自选套路、传统套路、对练套路等类型。

技击,古代指搏斗击刺技术,实战时便随即可用。并不是一谈技击便是搏斗拼打,而练时也可讲究攻防,假设与对方搏斗,也会有实战效果。套路是技击的基础,所以既要练好套路,又要研究技击。

4、坚持循序渐进

初学武术者尤其要重视动作的规范,弄清楚动作的来龙去脉,学习动作应用由少渐多,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对初学者很不利,甚至会受伤。随着初学者对动作的日趋熟练及专项素质的不断提高,可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时过渡到组合练习。在组合练习中进一步要求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及动作之间的衔接,最后为套路练习打下基础。

古人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此意义上讲,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5、避免华而不实

因武术动作技术性较强,练习时讲究全身配合,所以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任何拳种几乎都要求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节奏、意识、精神表现清楚、顺畅、自然,劲力顺达,动作准确。

习武者训练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早期基本功训练水平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只有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将来在专项

技术方面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6、不盲目崇拜

一些青少年为学到所谓“真功夫”,不远千里投奔一些“著名”武校或名师,希望愈高,结果失望愈大。广告宣传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一些学员不明真相,一头扎进武校,结果发现武校食宿条件差,教练员责任心差,文化课教学质量低,蒙受欺辱悔之莫及。到武校习武,首先,要了解武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其次,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第三,不盲目崇拜名师、名家,否则会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学武不仅需要热情,而且更需要理智及艰苦奋斗的精神。

7、既重武术有重文化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作为民族体育项目之一,主要是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为青少年强身健体服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没有文化不行,没有好的身体也不行。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既能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又能坚持习武锻炼身体这很关键。原国家体委副主任武协主席徐才1999年在沈阳一家武校视察后指出:“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一套既适合武校学生学习,又使学生有兴趣的文化教材。”“弃文从武”的做法是不合时代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