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时间:2021-11-10 17:55:45 200字

篇一:《温州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温州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温州民营经济也一直因为其标志性符号意义而吸引着国内外关注。进入新世纪,温州民营经济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哪些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已经出现?

来自温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温州市共有民营企业60892家,个体工商户259197户,合计注册资金(本)1254亿元。在这些数字背后,“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发展最大的品牌,并已成为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是多方共识。

而据温州银监分局专家测算,2006年温州市民间资金已超2200亿元。这笔总额庞大的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实业投资、民间借贷,以及投机炒作等活动。

“大量民间资本适时向外投资,形成行业性的温州市场和跨区域的温州经济。”专家分析。

这也是资本流动正呈现的区域化特点。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5年,温州工业企业在外创办各类项目1030个,累计在外投资额237.60亿元,相当于同期温州本地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的54.7%。就国内而言,已有正泰、德力西、报喜鸟、美特斯邦威等很多知名企业在上海等地直接投资办厂。

国内市场的扩张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温州民企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军国际市场,越来越国际化。

有关部门人士对记者分析道,“近年来,温州市一些优质民营企业逐步跨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个别轻工产品如打火机、皮鞋甚至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温州人开始在海外建立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专业市场、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康奈集团;在北美、中东、南美等地区,也活跃着许多温州民营企业家的身影。与此同时,温州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兼并和收购,已有6家温州民营企业成功尝试在海外上市融资。”

这些扩张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密不可分。从“地下工厂”、“前店后厂”起步的温州模式下传统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管理的弊病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大批民企纷纷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发展成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

与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明显不同的是,温州民企更加注重行业规范,主动“抱团”自律。“在温州市民营企业起步和发展壮大的阶段,政府部门坚持‘无为而治’,推崇企业自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扮演了‘守夜人’的角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企业的自律性组织快速发展壮大。”据了解,目前,温州当地共有市一级的行业协会(商会)80多个,在温州以外的温州商会100多个,形成了温州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自治机制。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温州民营经济的整体结构也正逐渐优化。“近几年,温州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实施‘12345’工业发展工程以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营工业逐步向‘重工化、技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据统计,2006年温州市重工业实现产值2409.8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

58.3%,比2000年提高19.5个百分点。2006年温州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84.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92.5%,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2.4%,高出规模工业1.1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4.2个百分点,成为提高温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此外,至2007年末,温州市全市拥有注册商标81942枚,其中中国驰名商标80枚,省著名商标188枚,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9个,市知名商标274枚。同时还拥有38个中国名牌产品,157个国家免检产品,30多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

温州的成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为什麽一个地处“穷乡僻壤”的小城一跃而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快速发展的动力何在呢?作者从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念,二、处于劣势的自然环境,三、民众的艰苦创业精神,四、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念

温州人的价值观念是“致富光荣、贫穷可耻”。不管赚大钱,还是赚小钱,赚钱就好,赚钱就干。像做纽扣、做塑料吸管、做圆珠笔芯,只有几厘、几毫的利润,温州人不嫌少,愿意去做。温州人“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 温州市政府最早推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但没有人去领保障金。温州人认为被别人养者是没出息的,要自我奋斗,自食其力.他们的生活观念尤其独特:把吃饭睡觉叫“生活”,把做工创业叫“做生活”。 人人都有创业的冲动,这种原始的主观能动性正是推动温州经济飘升的不竭动力。

二、处于劣势的自然环境

温州三面环山,用“穷山恶水”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又长期作为海防前线,几乎没有“沐浴”过计划经济的“阳光雨露”。然而这种较其它各地更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反而促使温州人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的双手求生存,谋发展,闯出了一条“游商”的路子,从某种程度上说,温州人的创业是被逼出来的。当地处大平原的人们还沉浸在“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之中的时候,温州人却不得不背着孩子,带着老婆离乡背井四处闯荡,不仅全国各地有他们的身影,而且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足迹。现在在异乡做老板的温州人达100多万。温州的老板们是这样逼出来的,温州的发展奇迹是这样逼出来的。

三、民众的艰苦创业精神

温州具有独特的传统重商文化,这种经商传统与党的富民政策一经结合,便迸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形成温州人独特的敢于冒险、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早在一两个世纪以前,成千上万的温州手艺人和小商贩就背着木雕、甄绣从故乡出发,跋山涉水,漂洋过海,到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及世界各地谋生。饱受磨难,浪迹天涯,培育了温州人不安分、不怕苦、敢于冒险的闯荡精神,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四千精神”,即: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温州人就是用这种“游击战”建立了遍布世界的营销网络,即使拥有上亿资产的老板仍旧是“在外当老板,在家睡地板”,丝毫不敢懈怠,发奋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满足。江泽民同志对温州人有一段中肯的评价:“世界上的人只知道温州人会做生意,沿海靠山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冒险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温州人能吃苦。”正是这种不怕吃苦、敢于冒险的精神不断推动着温州经济的发展。

四、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温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民众的创业精神,但与政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千方百计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也是分不开的。温州宽松的制度环境给民营

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政府在改革开放前把群众的创业扼杀在摇篮里,就没有温州今天的成功。温州市政府采取“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相结合的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其发展初期,政府坚持“四个不限”: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在发展中期做到“三个加强”:加强依法保护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在进一步发展阶段,政府做企业的保护神,做到“三个有”:让创业者们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为了保护私营经济,政府就以股份制作掩护,为民营企业带“红帽子”;为了解除老板们的后顾之忧,温州市政府率先为他们评劳模、评先进...... 温州市政府在中国改革史上创造了太多的第一:全国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全国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全国第一个实行全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第一座农民城......可以说政府这种务实的态度加上民众创业的精神才造就了温州今天的辉煌,我们在赞叹温州巨大成就的同时,是否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篇二:《温州市改革开放经验》

温州市改革开放经验 论文关键词:温州精神 民营化 解放思想 人民首创 温州模式

论文摘要:改革是温州巨变之源,创新是温州发展之魂,全民创业使温州充满活力。30年来,温州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大胆冲破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框框束缚,走出了一条“生活逼出来,市场放出来,群众闯出来”的独特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世界都看到了温州的变化和发展。

提起温州,一般人都会想到有钱一词,温州人聪明会做生意。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小时候跟父母去上海,那时我父母在上海办厂。去过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人内心比较高傲,对各地外来人员都有一种鄙视感,北京人在他们眼中都是“乡下人”。我记得我和父母那时住在一个上海人出租的房子里,房东是个比较有钱的纯上海人,对其他租在他哪里的人他都比较冷漠唯独对我们很热情。用他的话说就是“温州人吃苦耐劳,富有创业精神又有聪明的头脑,他一向敬佩温州人”。以前高中,初中说自己是温州人没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一样,现在上了大学,像别人说自己是温州人感觉特骄傲,为自己是温州人感到自豪。

大家现在看到的温州市改革开放30年后的温州,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温州却是另一个样子。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山地占陆地面积的78.2%,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 改革开放前,温州曾被形象地描述为:“50年代的海防前线,60年代的武斗火线,70年代的投资短线。”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城市破旧,农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就业和生存压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2/3的温州人处在贫困线以下,是当时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然而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来,温州连世界都为之震惊,温州人遍布全世界,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温州商贸城。温州人也获得了一个美称——东方的犹太人。

温州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

(一)工业化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30年来,温州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93年以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57家,全市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532家,超5亿元企业59家,超10亿元企业31家。拥有58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得33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届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长到2145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38元提高到28362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293.3亿元,增长216倍,年均增长20.4%。

(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仅5.95亿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那时温州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水路和一条路况极差的国道与外界相连,全境被江河所隔,有“走遍天下路,难过温州渡”之说。改革开放后,温州的投资力度明显增大,1978—2007年,投资总量达5065亿元,建成一大批水、电、路、港、通信设施,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协调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国性交通枢纽初显端倪。瓯江上建造了5座大桥,实现了全市一小时交通圈。现代通讯能力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茅。市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多平方公里。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一半人口过上了城镇生活。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间资金丰盈。30年来,温州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了总体小康。1978—2007年,居民人均储蓄从8元提高到24000元;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从1.79亿元增加到3376亿元,增长188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7元(1981年)提高到24002元,年均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13元提高到8591元,年均增长16.1%。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达21辆。大多数城镇居民拥有投资性资产。据估算,民间资金4000亿元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人的富裕程度。

温州改革开放的历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要路径,以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动力,以成功探索股份合作制为最大创举,温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第一次创业。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开篇,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立为战略重点,温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业。

第三阶段,从2003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温州进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又好又快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温州改革开放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解放思想作为根据实际情况探求事物规律的认识活动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践会对解放思想提出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温州改革开放30年,领导和群众的思想总是处于一种解放的状态,认识事物、考虑问题、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符合客观实际就怎么干,怎么又利于发展就怎么干。翻阅历史,温州曾被作为全国资本主义复辟的典范,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民企偃旗息鼓,思想倒退之际,但温州的党政领导者仍然主张改革、鼓励民企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以致温州当地有句话说:“温州领导姓什么在变,解放思想的共性不变。”温州人始终认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其本身就充满了探索和实践,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踏踏实实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解放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就没有争论的必要,这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

第二,始终坚持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最富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始终坚持“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民营化关系到社会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关系、经济决策和动力结构等;市场化,设计到市场主体培育、经济决策信息结构改变、经济运行调节机制乃至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等。从温州改革开放的30年的实践看,正是通过不断深化民营化改革,大力发展了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各种民营经济,有

效地调整了社会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结构和利益分配结构,从而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正式通过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经济运行方式和调节机制的转变,从而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始终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温州人传统上就具有恋乡不守土、敢冒知进退、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吃苦不叫苦的禀性。正是基于这些优良的传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培育和弘扬。首先,温州人创新意识特别强。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具有“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曾经涌现了“胆大包天”、“胆大包地”、“胆大包海”、“胆大包江”等一批典型。其次,温州人创业欲望特别强。“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的愿望,使他们能够义无反顾地打拼天下。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再次,温州人吃苦精神特别强。在很穷时能吃苦,富裕起来还能吃苦;当小老板时能吃苦,当大老板时还能吃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是温州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所培育和铸就的“敢为人心、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不仅为温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成为全国人民倍感珍惜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温州改革开放们的启示

以前听老师说过温州有一段造假的历史,那时各种造假的东西严重影响了温州品牌的形象,其中影响最深的是皮鞋造假事件。20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被打上“劣质”的印记,遭到全国商界的抵制,甚至在杭州被当众焚烧,此后,温州人卧薪尝胆,狠抓质量,争创名牌,重新赢得声誉。如今的温州已经实现了从最初的资本原始累计到“质量温州”、“品牌温州”、“信用温州”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可见一个品牌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如果当时的温州人没有意思到诚信的重要的话就不会有如今的辉煌成绩。

我们还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温州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担当主力军,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建成的“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私人跨国农业公司、集资建造的飞机场、民间集资建设的东海长堤和股份合资建设的铁路等。可以说,温州的每一步改革、每一次创新,都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不开。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激情,是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温州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温州抓住历史机遇,发扬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当地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轨道。温州模式,令人感佩,也发人深省。

篇三:《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浙江温州》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5))

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发展之路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浙江省温州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7日06 版)

【提要】改革是温州巨变之源,创新是温州发展之魂,全民创业使温州充满活力。30年来,温州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大胆冲破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框框束缚,走出了一条“生活逼出来,市场放出来,群众闯出来”的独特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编者按:一个交通闭塞、位置偏远的海港小镇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都市,从资源匮乏、可耕地少的农业生产地区实现了向工业生产基地和品牌之都的腾飞,百姓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积累了高达4000亿元的民间资金……这些历史性的跨越,都源自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堪称改革开放中一个极为耀眼的亮点。

温州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温州抓住历史机遇,发扬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当地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轨道。温州模式,令人感佩,也发人深省。

温州,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全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是最早跃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30年来,温州紧紧抓{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住历史机遇,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框框束缚,促成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和发展的先发优势,迅速推动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独特的温州模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温州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山地占陆地面积的78.2%,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户籍人口756万,常住人口780万。

改革开放前,温州曾被形象地描述为:“50年代的海防前线,60年代的武斗火线,70年代的投资短线。”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城市破旧,农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就业和生存压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2/3的温州人处在贫困线以下,是当时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已经从昔日海防前线成为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沿,偏远闭塞的海港小城成为现代发达的沿海大都市,资源贫乏的农业生产地区成为产业集聚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品牌之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一)工业化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30年来,温州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93年以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57家,全市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532家,超5亿元企业59家,超10亿元企业31家。拥有58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得33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届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长到2145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38元提高到28362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293.3亿元,增长216倍,年均增长20.4%。

(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仅5.95亿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那时温州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水路和一条路况极差的国道与外界相连,全境被江河所隔,有“走遍天下路,难过温州渡”之说。改革开放后,温州的投资力度明显增大,1978—2007年,投资总量达5065亿元,建成一大批水、电、路、港、通信设施,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协调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国性交通枢纽初显端倪。瓯江上建造了5座大桥,实现了全市一小时交通圈。现代通讯能力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茅。市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多平方公里。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一半人口过上了城镇生活。{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间资金丰盈。30年来,温州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了总体小康。1978—2007年,居民人均储蓄从8元提高到24000元;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从1.79亿元增加到3376亿元,增长188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7元(1981年)提高到24002元,年均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13元提高到8591元,年均增长16.1%。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达21辆。大多数城镇居民拥有投资性资产。据估算,民间资金4000亿元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人的富裕程度。

(四)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显著,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30年来,温州教育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得到改善。2006年,卫生机构695个,病床18223张。2006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8万人,发放养老金26.2亿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56.2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5.1%和99%。

二、温州发展之路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做法

改革是温州巨变之源,创新是温州发展之魂。温州人说,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是“生活逼出来,市场放出来,群众闯出来”的。

(一)以促进创业推动就业。这就是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创业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引导群众“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说转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形成全民创业。1980年,全市1/3工厂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城市大量待业人员难以就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出现约150万剩余劳动力。城乡人口就业成为困扰温州市党政部门的难题。市委和市政府根据当地历史上有经商习惯、手工业发达、能工巧匠多,具有发展家庭工商业的传统优势,鼓励人民群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城镇允许发展个体工商户,在农村支持和发展专业户、重点户,较快解决了120万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市委和市政府因势利导,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和不断完善。首先制定和完善放开流通领域的政策措施,鼓励群众大胆发展商品经济,兴起温州第一次全民创业高潮,形成10万销售大军,其中一大批创业者成了企业家,成为温州经济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以后,市委和市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从降低创业门槛、保护创业者合法权益、加强创业能力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全民创业不断发展,形成温州人自为商、户自为商、村自为商、镇自为商的全民创业长盛不衰的局面:750万人口的温州有近220万人在全国全球经商创业;有遍布城乡的家庭作坊、商店;有数量庞大的一村一品和一乡(镇)一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全市有个体工商户24万户,民营企业13万家,200万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300多万外来人员在温州就业。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千家万户搞经营、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山万水寻商机,是温州全民创业的生动写照。全民创业是温州发展充满活力的活水源头。

(二)以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市场体系发育和完善。这就是通过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规范提升、对公有制企业的改革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培育出理性的多元市场主体,

推动市场体系发育和完善。一是促使个体私营企业走向规范。温州大量个体私营企业,是与市场同步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天然就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但存在着不规范的一面。为此,市政府在不同时期通过政策来引导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1987年,相继颁发7个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政策性文件,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实行联合,促进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将国有、集体企业逐步改造成市场主体。首先通过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国有、集体企业活力,以后又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兼并等方式,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促其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上世纪90年代后,通过企业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把非公有制企业灵活的机制和经营管理理念引进国有企业,将其改造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颁布后,市政府推动上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企业向产权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具有国际竞争水平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国际化、混合所有的大中型骨干企业。

同时,政府着力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首先,在完善小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同时,推进人才市场化、金融市场化、土地有偿出让试点等,加快培育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房地产等一系列生产要素市场,形成由447个各类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其次,通过建立专业市场,打破区域内的市场分割、封锁,整合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成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三,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利用经营合同骗买骗卖等行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各类市场的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推动市场体系健康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四,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目前,温州本地各种协会、商会442个,全国异地温州人商会159个,国外温州人联谊会、同乡会、商会223个。通过发挥市场中介组织作用,规范市场秩序,

篇四:《感受改革开放—记寒假温州30年发展调查》

感受改革开放

—记寒假温州30年发展调查

东北大学中荷学院生医08尖蔡印印{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全国看浙江,浙江看温州。1978年,改革开放的洪流滚滚而来,温州以其热情的姿态投身于改革的潮流中。无论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还是新温州人的敢为人先,三十年来,温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出了一个个精彩的奇迹。那么,三十年后的温州具体取得了那些成就?为此,我专门走访了温州市行政中心,江心屿,朔门古街,望江路,永嘉工业园区(瓯北镇)。

温州,地处浙江省南部,下辖鹿城、龙湾、瓯海三区,乐清、瑞安二市,永嘉、洞头、文成、平阳、泰顺、苍南六县。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8%。海岸线长355公里。2007年年末常住总人口790万人,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5.6%。改革开放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世纪,50年代是对台“前线”,60年代是文革“火线”,70年代是建设“短线”。当时的情况是“三少一差”,即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资源利用少,交通条件差。新中国建立后到1981年,国家对温州的投入只有6.55亿元,600多万人口在人均只有0.4亩的耕地上搞饭吃。1977年温州农民人均收入仅55元。民谣描述当时的状况:“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

但是改革开饭后,温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温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温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3.2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2157亿元,翻了近6番,年均增长15.1%,比全国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快5.3和1.9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至2007年年末温州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8个,中国驰名商标80个,国家免检产品157个,浙江名牌产品210个。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46亿元,比1978年的6.30亿元,翻了7.2番,年均增长18.7%。2007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2.5亿美元,其中出口101.5亿美元。2007年温州市再次被国家海关总署评为“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居第12位。{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而我所在的瓯北镇更是让我有贴身的体会。作为温州的经济强镇,更是温州经济发胀的缩影,为此本次调查以瓯北为中心展开。

瓯北镇地处浙江中南部,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12万人。改革开放后,瓯北生机勃发,贸、工、农全面发展,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五大支柱产业,获得了“浙江省品牌强镇”“中国泵阀之乡”等称号,被誉为“温州浦东”。

工业发达的瓯北

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96.2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增长30%,GDP73.9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增长19.3%,税收8.52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21.4%外贸出口交货值15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50%。2008年永嘉县瓯北镇工业总产值达293亿元,增长率达18.9%.

作为品牌强镇,瓯北拥有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红黄蓝、亚龙等众多名牌。据我查询,全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7枚,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3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2枚,浙江名牌产品20个,1家上市公司和“中国泵阀之乡”的区域品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引领瓯北工业经济发展的另外一只“隐形的翅膀”。目前,瓯北镇生产特种设备的制造企业已有十几家,制造包括自控设备、医药制剂设备和高级教仪等,总产值20多亿元。 小时候,瓯北几乎没有标准厂房,如今的奥康、红蜻蜓,10年前仅仅是小厂房。而现在,在永嘉工业园区,到处都是宽敞、整洁、花园式的工业小区。而原来根本没有高科技的企业,而现在有了多加国家级科技产业计划的企业,如亚龙教育科技集团、迦南科技集团、

宣达实

业。而作为泵阀之乡,又建立起省级泵阀检测中心,红蜻蜓建起了中国鞋文化馆,企业文化有了巨大的提升。{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迈向城市化的瓯北

从无到有,身为一个瓯北人,对瓯北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感受。阳光大道,江滨公园,永嘉工业园区,在十年前,完全是一片绿幽幽的田野,如今的瓯北确实大楼林立。我家后面的104国道(半高架路)已经开通,旁边的罗浮中学已经立项(300亩),村里的大厦及安置房小区也马上要开工了,村里的村民几乎每一家都能分到起码一套房,村子也马上从山边小村变为住宅小区。由此可见,偏僻的小村已经如此,未来主城区将是如何繁华。

30年前,瓯北没有酒店。10年前,瓯北只有3家星级酒店,而现在5星级酒店马上就要开业,而阳光大道的4星级的梦江大酒店已经成为了标志性建筑。10年前,瓯北街上的汽车寥寥无几,而现在,满大街都是小轿车,牌照从原来仅有的浙CB到现在的近10来万。

30年前瓯北没有专卖店。10年前,瓯北没有专业的商场。而现在各种商场、专卖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30年前,从瓯北到温州市区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而现在通过大桥仅需3分钟,原来村里不通公交车,现在哪都有公交车。

工业园区

江滨公园

罗马城

江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