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调查报告500

时间:2021-11-10 15:01:08 500字

第一篇:《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

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 处。具体结果如下:

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 调查分析:

1、 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

2、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字形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的。

调查建议:

向有关部门提出,并修改。建议有关媒体多多提醒市民,少用错别字,多用规范字。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8年11月19日

调查地点:在大街上

调查目的:

让同学知道规范文字的重要性, 能改正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 有的时装店名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意思是对衣服有舍不得;“三国演义”改成“衫国演衣”等等。有的饭店名将

成语“十全十美”改为“食全食美”,本来是形容十分完美,毫无缺欠。而“食全食美”却是另有一种风味哦,代表那家饭店里的饭菜美味可口,味不可挡。还有一些卖酒的地方把成语“天长地久”改写成“天长地酒”,原来的意思就是比喻永久不变,可是他这个“天长地酒”却演变了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天上只有神,人间只有酒,让酒永久不变。除了这几个例句外,在生活当中还会出现类似这种现象。 调查分析:

我国是举世文明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招牌广告都是夺目耀眼的,假如我们仔细去看的话那就可以看出一些错别字。 调查建议:

希望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使用正确、规范文字。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或造成的结果。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错别字调查报告6篇》

(1)正确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当我们走上街头,总能发现一些常用文字被误用、滥用、错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觉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场进行了一次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一 调查

来到市场,我和妈妈看到了一个小摊,在这个小摊前立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体闲袜、运动袜;我和妈妈又来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抬头一看,我立马发现这家商店的店名写错了,只见两个醒目的“依柜”高高地挂在店门口;还有一家卖新疆大枣的,店主为了招揽生意,就在枣旁边写了“新疆大枣”四个字,我咋看这个“疆”字就不顺眼,最后我发现这个疆字少写了一个“土”。

二 分析

1.“休”和“体”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

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写的时候容易被误用;

3.“疆”字的笔画很多,在写的时候,容易把那个“土”字漏掉;

4.这些错字常常出现在一些小摊上,人们在写的时候一慌张,常常会把这些字写错。

三.总结

1.这些人在写牌子的时候不注意,写得过快,对这些字的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到;

2.这些错字给我们买东西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我们看到这些错字时,会让人产生误解。

四.建议

1.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2.政府也应该经常给生活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补习汉语3.在校的中小学生应该对这些同音字、易错字加强学习,把这些字清晰地印在脑海中。4.人们在写牌子的时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字写错。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2)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X月X日.

调查目的:搜索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人员:XXX,XXX,XXX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

我们一共调,查了35家的招牌,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商店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习惯性地写上错字。

2.商店的人不注意谐音。

3.缺笔画、认为缺一笔少一笔都没关系。

4.大多写成繁体字。

5.有些店为了吸引人注意故意写错。

6.写字上或打印文字上一些人把不认识的字随便输入。错别字调查报告500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定期清理街头错别字。

2.对一些商家提出建议。

3.向有关部门写信,请他们出面管理。

(3)关于“我班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7日

调查地点:五年级教室错别字调查报告500

调查目的:减少或消灭错别字,提高同学们的作业质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调查材料分析:我们查找了同桌作文本中有多少个错别字。我们班错别字最多是43个,最少错别字是7个,平均错别字是24个。

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同音字混淆,如:在——再 动——冻 已——以等;

(2)形近字混淆,如:既——即 人——入等。

(3)多笔少画,主要有以下现象:

①多横少横,如:洒——酒 蒙——蒙等。

②多竖少竖,如:侯——候 胸——胸等。错别字调查报告500

③多撇少撇,如:式——式 诫——诫等。

④多点少点,如:贵——贵 犬——大等。

(4)对字义不加分析而出错,如:及——急 向——象等。

(5)由于心急而出错,写着前一个字,却在想后一个字。

(6)对字形记得不牢固而出错。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把错字写到一个本子上,再经常记忆。

②把字记牢固,较难字编成一首小诗。

③把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4)错别字调查报告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字。错别字调查报告500

调查内容:我来到一个超市,在蔬菜区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我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把这些错字一一改了过来。

分析原因:一、对容易混倄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了“磨菇”。

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我的建议: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别人。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错别字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5)错别字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一、 由于语文知识不扎实而写错别字。

在一个村庄的小鱼塘里,我看到一个自制的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这样几个大字——“禁止钩(钓)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饭店门口的“抄饭”、修车店门口的“补胎冲气”、零售店门口的“另售”、家具店门口的“家俱”、装潢店门口的“装璜”、洗车店门口的“洗车打腊”水果店门口的“波萝”„„唉,让人哭笑不得。

二、 有人为了图方便,随意简化汉字而写错别字。

在集市上,你会看到“鸡旦”、“合饭”这样的汉字,在体育用品店你会看到“兰球”的标签,停车场的招牌上写着“仃车收费”。

三、 有的商人为了赚钱,故意写错别字

走在繁华而又喧闹的大街上,刺眼的错别字随处可见,看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招牌吧!什么“ “一网情深”(网吧)、“衣衣不舍”(衣服店)、“一明惊人”(眼镜店)„„这些店名往往让人过目不忘, 同时又让人隐隐不安,店主为了使自己生意兴隆而随意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小学生学习汉字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难道不应该提出批评吗? 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要热爱汉字,杜绝写错别字。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无法掌握,又如何学习其它语言呢?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来规范使用汉字吧!

(6)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

星期六,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木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分析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结论

看见错字的感受:1.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2.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

建议

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第三篇:《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3月2日

调查地点:西水关(竹子街)

调查目的: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意见。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我们一共调查了36家的商店的招牌,有7家出现了错别字或繁体字现象。如:一家餐厅将“餐”字错写成了“歺”字;二个家具店将“具”字错写成“俱”字;有两家发廊的“发”字写成了——“髪”。钟表店“钟表”的“钟”字写成了“锺”;将实惠的“实”字写成了“實”;二家网吧的“网”字写成繁体字——“網”。

在调查的64张街头广告中,有20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出现率达31.2%,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打折”的“折”写成“拆”,将“拆迁”的“拆”写成“折”;寻人启事的“事”写成“示”;啤酒的“酒”写成“九”和“洒”;更有甚者,将“防火栓”的“防”写成“防火”的“放”,看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呀。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 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有的明知道是错的,还习惯性的写上

了。

2. 同音字产生混淆:如,再,在;以,已等。

3. 形近字产生混淆:如,概,慨;己,已等。

4. 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合;象、像等。

5. 多笔少画:如,酒、洒;候、侯等。

6.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 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

字的危害,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

2. 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 建议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五(1)班活动小组 2013年3月5日

第四篇:《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目的:当同学们进入中学之后都很想拥有一部移动电话,可家长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有些人支持,一部人反对,为什么家长会有不同的观点?

调查地点:学校大门口

调查时间:2006.12.26

调查人员:十位家长

手机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时尚的体现。那么中学生佩带手机到底应不应该?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位家长说,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问题是孩子能否正视家长的厚爱并正确使用手机呢? 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手机的种种弊端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出现而显现出来,

比如:

1、玩游戏

2、发短信

3、考试作弊

4、广泛联系

5、炫耀资本

6、增加父母负担

手机的这些附加功能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手机并不是必备的学习工具,完全没有必要。

我这次调查选择了初中和高中年级,从中选择了十位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用于通话的为50%,发信息的为40%,听音乐的为10%,。由此看来,中学生们对手机的用途并不是用来与家长联系,而是趋向于娱乐和休闲。 另外50%的家长认为中学生带手机是实际需要,便于与家长联系;20%的家长认为,中学生带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的必备之物,是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10%的家长认为,中学生持有手机是为了除学习以外的其他娱乐消遣的方式;另外20%的家长认为中学生无须持有手机。

由此可见,手机吸引着众多同学。其实换个思维方式,买一张IC卡,至少可以用上1个月,而一部手机一个星期要充一次电,耽误了学习,还浪费了物力。手机只是一种附属品,作为我们学生当然是以学习为主。希望家长多关心一下你的子女买手机的真正用途,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