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时间:2021-11-10 14:47:35 100字

篇一:《浅析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浅析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冯威

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7期

摘 要: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对敌经济斗争。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大后方基地、采取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敌伪掠夺计划、发展生产、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等措施,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政策,增强了抗战的经济力量,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着重对全面侵华阶段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影响作一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日本侵华;中国经济;影响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八年浴血奋战,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结束。然而这个胜利的取得付出了高昂代价的。从八年中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来看,有不少值得深思和借鉴的问题。

一、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政治的继续,也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实行先强兵而后富国的军事冒险的军国主义政策。1875年,日本通过《朝日江华条约》,加快了对朝鲜的掠夺和剥削。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割去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赔款,并以此为基础,实行金本位,一跃而为殖民主义国家。1904-1905的日俄战争,日本从俄国手中抢到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从德国手中取得中国的胶州湾。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得逞,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多次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战争是日本资本积累的泉源。资源匮乏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致命伤。为此,日本侵略者在战争开始时提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和“三月亡华”的口号;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又在经济上提出“以战养战”的新战略,以达到其灭亡中国的目的。

二、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中日战争爆发后,沿海6省重要港口岛屿,相继陷落。以省论,沦陷区已遍及13个省,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各省占全国工业的90%,上海则是我国的工业中心。淞沪战役历时3个月及稍后时间内,上海工业损失,据上海社会局和日本大阪贸易调查所估计为8亿元法币。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少得可怜的工业生产元气大伤。

篇二:《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说到侵华战争,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侵华以前的国内的基本情况。日本是四面环水的岛国,国家的资源匮乏,民族单一,人后很少。1923年的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为转移人民对政府的反对,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于是就在学校、工人、军队开始训练刺杀演戏和学习武士道精神,并且有大量的征兵服兵役。

我觉得日本之所以会发起罪恶的侵华战争,与其国内以及世界因素是分不开的。其一,日本是一个岛国,岛内资源贫乏,而中国地大物博,可以作为原料地和倾销地,加上一战战败,国内经济政治局面都十分紧张。其二,实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降临,国内无法平衡解决只能对外扩张。其三,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极具优势,而且加上自身军国主义的特点,都注定其必须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在写这篇文章以前,我还只是知道日本侵华开始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是经过在网上的查阅知道,其实早在1874年日本便开始侵占台湾岛(当时的琉球),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条》,赔偿日军50万两白银。在874年日本便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大肆的杀戮并且打砸抢烧,逼着孱弱的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可气,可恨!

让我感到最为气愤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当时清政府的海军配置比日本也差不了哪去,但是就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在1894年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定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这还不算,当时李鸿章命令中国海军全部退回威海卫,从而让日本掌握了制海权,知道日军从水陆两路攻驻威海卫的中国海军,从而使清政府海军全军覆灭,从而也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埋下了伏笔。《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万万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彼此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增辟通商口岸。

自《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在领土资源方面,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且承认朝鲜的“自由独立”,其实实际上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领土资源的一种变相的掠夺,《马关条约》使清政府让出了朝鲜半岛,其实是被日本军方所控制,从而为以后日军的全面侵华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跳板,此外,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则是日军对中国领土的大肆掠夺,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清政府的主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在经济方面,《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对清政府经济伤害最大的一次,中国赔偿日军军费2亿两白银,并且被迫开放了好几处通商口岸,对中国小农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冲击,此外,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必然会加收赋税,农民的徭役赋税会更沉重,以至于清政府的统治会更加不牢固,农民的反抗意识也慢慢的被激起,义和团运动便是一个例子。清政府忙于偿还赔款,从

而会使中国自身经济会停滞不前甚至会产生倒退。在矿产资源方面,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的设立领事馆和工厂,无疑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方便掠夺中国资源的方法。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矿产资源丰富,此外日本的一些重工业工厂设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各种污染,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重庆作为通商口岸,以至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内部,加剧了对中国小农经济的冲击,从而便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从而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掠夺。

对于中国来说,《马关条约》实际上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输出,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沉沦,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清政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马关战争》的失败败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也摆在了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这份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领土、资源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位后面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一个深深地伏笔…….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这是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又一次浩劫,“九一八事变”、“济南惨案”以及令全中国人民愤慨的“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种种罪行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抗战八年里,日军到处烧杀抢掠,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无数的中国人被残忍地杀害,只在“南京大屠杀”中,就有30多万中国同胞被无情的杀害了,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这是日军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大肆的抢夺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实施罪恶的“以战养战”的政策,不仅掠夺农民的粮食,而且还在中国领土上种粮食。此外,日本帝国主义还在中国大肆的抓大量的劳动力去日本当奴隶,这无疑对中国的人口资源是一种极其放肆的掠夺。

在“南京大屠杀”这场震惊世界的罪行中,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日本在摧残中国人民肉体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资源进行了疯狂残忍的掠夺。此外,最令人愤慨的是日军残暴的大规模集体屠杀,在当时日军进城兵力约50000,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糢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日军的种种暴行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精神底线,造成了中国经济以及文化的严重破坏。

从1874年到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在这期间中国无论在经济、政治、矿产资源、文化资源、领土资源以及人口资源方面都遭遇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军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而如今日本首相还去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对残酷罪行的一种掩饰,

是对中国人民的一种挑衅,希望我们可以记住这一段刻骨铭心的辱国战争,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积累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为祖国的壮大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耻勿忘,中国富强!

仇诗杰

工设12 121034109

2012年12月1日

篇三:《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与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与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数据等历史材料让学生知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通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了解日本如何从局部侵华走向全面侵华。(2)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学会能够运用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说明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

重点:“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教法: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师创设具体情境,递进设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

学法:指导学生运用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以及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根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板书设计:

九一八事变(抗战起点,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

导入:我国有一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叫日本。在古代,这个邻邦不断的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谦逊、真诚,不断地从老师那里汲取营养。然而到了近代日本却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企图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然而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我国的百分之四,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原因:{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材料1: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

材料2: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bi,使)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日本侵华的原因:(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大陆政策);(2)直接原因: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1931年,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危机,日本决定对外发动一次侵略战争来转嫁危机的后果,于

是一步步地建立法西斯专政。)(3)中国长期积弱不振。(4)有利时机:中国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使日本有机可乘。英美等国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于日本的侵华活动无暇顾及。

如此看来,日本是非要进行这场战争不可了。那么日本真正的侵华进程是怎样的?同学们阅读p70-75归纳整理日本侵华进程。

地点 事件

沈阳: 九一八事变

建立满洲国 上海 一·二八事变

1.中共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根据地,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

北平 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平津 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2.南京大屠杀

理清了日本侵华的路线,我们具体来关注日本侵华第一站沈阳——九一八事变。{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1.事件:1931年9月18日夜„„学生叙述

不宣而战是日本字甲午战争以来的惯用伎俩。九一八事变是日本精心策划安排的。面对日本的进攻,中国方面的做出的反应呢?

资料1: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中村事件发生后,他在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资料2:“当时我在北平养病。我接到九一八事变的报告,„„以后我遂回家,并指示部下不要抵抗。因为我不知道状况,需要暂时观察情势……当时我没想到日军会那么蛮干,我以为他们绝不会这么做„„当日我判断:日本这样做对它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我知道日本真的要发动战争,我会与他们拼命的。”

资料3: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军占领沈阳,„„我军全未抵抗”“对日„„忍痛含愤待国际公理判断”“对日宣战或绝交非今日合宜政策”)

(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政府正忙于何事?

(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是如何应对的?造成什么结果?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更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意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日军的计划实施的异常顺利,九一八事变当晚就占领沈阳,一日之内攻城20余座、4个月零18天占领东北3个省和1个特区,一口气吞下东北128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以此为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一打就是14年。

P71练习题:

1.日本为何以东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地理位置、自然资源)

2.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西安:西安事变

1.事件:学生叙述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以下犯上发动“兵谏”呢?

展示图片《蒋介石对“剿匪”政治宣传员的讲话》:“倭寇深入,赤匪猖獗。吾人攘外,必须安内。我中国之患,乃在人心复杂散漫、精神萎顿不振,而又不能忍苦耐劳,乃至寇深匪狂。望我政治宣传各同志,刻苦耐劳,坚定工作,忍辱负责,打破目前之难关,完成剿赤之使命。有厚望焉。”

展示资料: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

展示图片《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展示图片:北平学生掀起抗日的“一二·九” 运动,立即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全国人民的支持。

2.原因:民族危机严重;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张、杨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拒绝。

推测:如果照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走下去,中国的抗日形势将会怎样发展?——学生发言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张学良、杨虎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张杨二人扣押蒋介石为了是逼蒋抗日,他们达到目的了吗,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

3.结果及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北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事件:1937年7月7日„„学生叙述

展示《七七事变示意图》、《第29军抗击日军图》{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文章}.

资料:“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佟麟阁将军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表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慷慨誓言。

2.意义: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资料1:蒋介石在1945年8月15日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

资料2:1945年春天,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报告中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论联合政府》 思考:为什么蒋介石和毛泽东在抗战起点问题上有不同的认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党虽然进行了一些抗战,但总体来说还是实行“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到了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才明确抗战立场,开始确立战时体制。

上海:淞沪会战

展示《淞沪会战示意图》《国民革命军奋勇反击日军》《日军轰炸下的上海》

资料: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

意义:淞沪会战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彻底粉碎。

日军侵华罪行

资料1: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说:“把那场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当时日本真心想解放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