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的妙法400字

时间:2021-11-10 13:37:21 400字

学语文的妙法400字(一)

基教瞭望

“读”

——学习语文之妙法

赵红玲

朱子曾有云:“熟读而深思,大抵观书,必先熟读,使其

言皆出吾之口,使其义皆出吾之心,……然后可有得矣……”,熟读方能深思,熟读才能有得。可见,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朗读的训练和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提高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读的能力提高了,理解力、表述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可分为五个层次:读准字词、读稳节奏、读出情感、读出理解、读出情味。伴随着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五个层次的关系是逐步发展、逐层提高的,呈金字塔状。

第一个层次:读准字词: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丰富的词汇量,就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接触到一个新的文本时,首先要弄清你有哪些字读不准,有哪个词不理解,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某些同学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生字词就停止不读,或一跳而过。这样中止了朗读,也就中止了对文本的理解,失去了读书的兴趣。

第二个层次:读稳节奏:字、句、段、篇,都有着语意上或远或近的联系,读的时候也便有了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语气的轻重缓急。朗读时,切忌两字两字的唱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把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组合成一个个简单的义项(有含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再根据语境的需要把节奏、语气、语调很自然地读出来。朗读的节奏训练,可以从具有表现力的诗歌、散文、对白开始。

第三个层次:读出情感;读出情感和读稳节奏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读稳节奏后就慢慢可以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感情;读出感情后,对朗读节奏的把握就更准确了。

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写尽人生百味。朗读时就要读出这其中的人生百味。例如,读《快乐的足球赛》就要读出孩子们的天真、快乐;读冰心的《别踩了这朵花》要读出母爱,关心,快乐,幸福的语气;读《给予的故事》感情要高昂,直抒胸中的赞美之情;读《送别冰心》情感真实、节奏舒缓,带着离开的不舍与怀念,崇敬之情。能够正确地读出文字间的感情,那我们离主旨就不远了。

第四个层次:读出理解: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发散思维得以发展。,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促进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文以载道”、“道述以文”,充分的朗读,达到“文”与“理”的融合,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思维更成熟了,个体得到发展了。可见,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长大了”也使学生“在成长中阅读”的兴趣得到提高。

第五个层次:读出情味:这是一种诗化的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更深刻、更艺术的赏读,要求读者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对文字敏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才能读出文中浓浓的情味。

语文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都有其精神实质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是文学大师们对生活、对自1022008

5

然的“情”和“感”,是“文”、“情”、“理”的高度融合。要读出作品的情味,则需要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上,品位语言的艺术,纵观人生百态。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借助文字这个载体来表达,而读者就通过解读文字,在脑中理解文字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情与理融合在文字中的那种情味。那么,文学的艺术美方能得以再现。

读不是枯燥的,而是趣味横生,生机盎然的;读不是浅显的,而是深刻的;读不是无效的,而是收获多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尽兴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情味。

1.喜欢朗读,大声,自然地读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我上《小溪流的歌》前一天的预习课上,我示范读了一遍,学生被我激昂的情绪深深震撼了,有着想读好的渴望。我让学生自读,第一步,打哽不得多于五个,挑战不打哽的极限;第二步,读出文章的节奏、气势,挑战老师的范读。家庭作业是:明早多喝一杯水,为大读一场《送别冰心》做准备(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和情绪激励)。

读之前,我让学生伸出手有节奏的轻捶桌面,体验轻、重、缓、急的鼓点节奏,想象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样子,感受强烈的气势。最后,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胆子也大了,那种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教室里“读”出来了。

读完之后,学生的小脸红红的,虽值酷夏的正午,精神却格外振奋,也顾不及口渴了。趁热打铁,再让学生选读喜欢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很快,主旨便在读中理解了。

这是一节快乐的课。学生从读中获得自信、获得快乐。也便喜欢上了这种大声的,忘我的朗读。

2.移情入境,读出文本的情感和韵味。优秀的朗读,不仅要自信、大胆,而且要善于移情,与文本中的角色产生共鸣,融入到文本的角色中去。情由景生,感情的表达就到位了。

作者的年龄、经历以及作品所涉及到的背景,对我们正确把握作品的感情,读出文本的感情,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一文中,我先简介太空知识,再让学生自读一遍文本。合上书,我给学生有感情的背述全文。背完全文,学生报以掌声。我问:“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里?”,生:“生动!像真的走入太空一样。”我带着激情鼓励他们:“你们也可以读得象我这么好,不过,你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在太空的宇航员。低声的随着老师一起读,注意老师的节奏与感情。”学生认真的,小心的跟着我一起体会就俨然是一个个陶醉与太空生活的宇航员了。

学生体会了移情成功的体验是快乐的。内容读熟了,理解了,也为我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准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大法宝。了解读的本质,让“读”的学法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课堂回归书声朗朗,情意浓浓;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的读学中成长,在快乐的读悟中走向成功。作者单位:邢台市育才小学

“宇航员”的感觉。再放声让他们自读,

学语文的妙法400字(二)

语文学习妙法

语文学习妙法

2014-12-18语文月刊

语数外一直都是伴随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必学科目,很多孩子在语文方面下的功夫都比其他两科要少,那怎样学好语文呢,今天老师总结了一些小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了要“学”“思”结合的警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其实,

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如果说

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通常情况下,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外乎就是: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 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推荐一定要订阅《语文报》,这份报纸让人受益匪浅。拿到报纸,每一篇文章都能仔细的去阅读,准备一个本子,看到好的东西就记下来。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

重新巩固记忆。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 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

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头”不无道理。 但是想要学好语文则必须养成的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学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曰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为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预读课文呢?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

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

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

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课文背诵“六法”

背诵,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它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但在平时的背诵活动中,很多同学拿起课文就忙

于去朗读,急于成诵,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其实,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下面介绍

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