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会计主要工作

时间:2021-11-10 13:26:33 100字

篇一:《做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体会》

做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体会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5-0148-01

一、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违法违纪现象比较突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单纯的认为企业只要盈利就是好的,导致有些企业实现短期的盈利后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对财务管理方面很重视,可是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却很模糊。3.结构不完善,财务与会计不分,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或企业主管人员兼职等,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4.企业财务监督乏力,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用。5.我国财务管理软件发展滞后。国内的软件对个别行业的单位企业管理功能的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不适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再加上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开发能力弱。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科学理财、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长期

篇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提出了会计核算过程不规范,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信息失真、由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漏洞,从而导致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对于成本费用结转(计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收入入账的确认,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制、进一步强化财会基础工作、加大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力度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会计核算过程不规范,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一些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历史问题和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完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度设计层面的缺陷存在。同时,国有企业的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任命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国有企业里面,关系任命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财务管理部门,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因此,从制度设计层面和相关操作人员的素质层面来说,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不规范,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现象普遍的存在

篇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会计问题》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制

度的控制及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国际化,进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其控制力度。现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完善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积极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只有完善了这些会计控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企业在我国的经济轨道上才能更易于跟上国际的脚步。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也是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最初,内部会计控制并末与内部控制的定义严格区分开来。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早在1949年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而后,从内部控制评审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一种法律责任考虑,该委员会将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一分为二:前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后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管理控制。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审计准则公告》的制定者,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在第1号公告中,对会计控制提出并通过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资产责任;只有

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接触资产;按照适当的间隔期限,将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一经发现差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①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1.研究内容

企业并购绩效与并购后的整合密切相关。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包括财务整合、文

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整合、经营战略整合在内的具有实质内容的一系列整合。因此,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并购的绩效。②如何针对我国企业并购绩效不理想的现实情况,有效改进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方法,建立更为科学合理企业并购双方财务财务状况评估体系,并据此选择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应采取的策略,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在回顾企业并

购后财务整合相关概念、整合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整合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并购双方财务状况评估体系,并据此探讨企业财务整合应采取的策略。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由于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重要性。搞好企业会计工作不仅对微观企业,而

且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整的需

要,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国家只有通过提供的会计信息分析汇总,才能对国民经济进行判断并制定正确可行的调控和管理措施;其次,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关键。企业只有强化会计管理才是抓住了加强内部管理的主要矛盾。才能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经济形势根本好转的目的;再次,加强会计工作管理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改革是主动适应全球一体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为了规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以完善和健全,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会计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剖析,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寻到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去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现

状。

(2) 实际意义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数量的增多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加强会计制度的变革,如何有效处理、控制改革过程中的改革成本,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能否改革成功的关键问题。从长远来看,改革可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必然在就业和收入等多方面带来职工福利的增长。

改革的目的是企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企业是否发展体现在,产权结构是否优化,债权债务关系是否理顺,管理是否科学,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是否健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是否增强;从社会是否和谐进步上看,职工收入是否增加,就业是否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覆盖面是否扩大或提高,政府、企业,个人关系是否理顺,政企是否分开。新一轮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开展,仍然要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员工安置就业、社会和谐进步来开展。但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减少国有企业改革中不和谐的因素,更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

二、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

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制度、方法和程序的自我调控体系。其从管理结构上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方面。

广义的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会计的控制”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所进行的控制,这是对控制者所进行的一种再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国家法规和制度为保证,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独立的核算形成,能够渗透于企业各个方位的管理控制工具。会计控制是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

整和会计信息可靠着手,做好基础工作。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和控制系统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离开了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控制手段,其主体是会计控制。本质上也是对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使用过程。如果离开了会计信息的加工和转换过程,就无法反馈信息,更无法将其转换成抵消或纠正偏差的控制指令,排除干扰,实现系统的目标。由此可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内控制度实现的主要工具,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

向纵深推进。

(二)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会计状况

1.会计体系与企业发展变化

改革前会计体系的设置及职能与企业市场化的进程有差距,责权利不明确,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财务监管不力,在企业的重大决策及战略规划中缺少财务的参与。改革后得到加强,会计体系效率快速提高;财务管理参与到企业的每一个活动环节。

2.资产的变化

我国大部分进入改革的国有企业财务状况都不是很好,缺少运营资金,负债比率高,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资信相对较差,融资困难,告贷无门。通过企业的改革,优化了资产、资本结构,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企业信用提高了,融资渠道拓宽了。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改革前后财务管理变化

改革前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能力弱,中小国有企业在流动资产管理工作上,对现金监管不力,多处存放现金,且现金存放量大,给企业的现金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漏洞;应收款项过多、量大,没有合理的催收政策,单位赊销额度大,导致大量呆坏账产生;在存货管理上,库存材料库损库耗大,库存积压严重,不按合理的发放程序出入库,不计提

减值准备虚增资产,存货挤占营运资金,造成运转资金呆滞,周转不灵;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管理无序,账实不符,固定资产随意调拔、调整增减,在建工程及重大更新改造设备计入管理费用,账面价值小于实际价值,容易造成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的流失;中小国有企业在设备更新改造及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忽视财务的风险投资意识,不重视现金流净现值决策,有的新上项目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体系不完备,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功能缺失。中小国有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常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使中小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企业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直至获取个人利益,损害企业利益。企业改革后产权制度进一步得到清晰,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大多数企业完善了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内在的发展力增强了。通过中小国有企业改制,理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职工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为建立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科学管理的企业新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有企业的会计主要工作}.

三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要会计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会计问题

1.产权界定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1)国有资产折股与国有股份的确定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不得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低价转让给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具体处理为:企业实行整体改建的,其国有资本应当按照评估结果全部折算为国有股份,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并将改建企业全部资产转入公司制企业。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的,应当按照转入改建后公司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为国有股份,并可以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也可以由存续企业持有。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的,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的国有股份,合并前各方如果属于同一投资主体,应当由原共同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一并持有;如果分属不同投资主体,应当由合并前各方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别持有。

(2)整体改制下原有企业净资产折股的核算

原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如将原有企业全部资产投入公司,原有企业的债权、债务亦应由改组后的公司承担。原有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应

篇四:《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

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

我今天定这个题目,考虑了很久,在座的都是大四毕业班学生了,讲什么,怎么讲,都要做到有的放矢,要跟大家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今天这种方式同学们千万不要当作听课,我也压根没当做讲课,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几年,更多的是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在这种分享过程中我们可以实现必要的互动。

大家学的是财务会计,走出社会,一般就是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机构这三个方向,当然,可能还有同学会继续考研深造,以前我们毕业可能面临留校当老师这个选择,但现在的要求不行了,现在最起码要硕士毕业才能留校当老师,这两项都不考虑了。针对上面三个方向,我们做一下分析。目前考公务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现实,除非财政、特价、税务、审计,不然学的都会还给老师,是浪费;进会计师事务所,做的大量是查账业务,也要面对企事业单位,必须熟悉企业财务管理运作。这样我们聚焦到企事业单位。应该说大家进入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最大。在大城市,如北上广及一些省会城市,还有深圳、厦门、青岛、大连等一些计划单列市,跨国公司比较多,大型私营企业也比较多。很多人可能进入跨国公司工作,也可能进入私营企业工作。从锻炼自身、迅速提升个人能力方面讲,除了跨国公司以外,最佳选项还是进入国有企业,甚至应该是大型国企比较合适。也许很多人认为,国企是“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大家的惰性增强了,再加上体制上的折腾,到头来都成不了在

气候。但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象分析,大型国企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去向。毕竟稳定(是铁饭碗)、收入高、福利好,还有就是培训资源丰富、制度设计配套正规、在人文关怀上也可能更有优势。

谈了这么多,话题不能离题。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讲这个题,对大家将来就业后的业务应该都是有所帮助和借鉴的,不论大家将来到事务所、到私企、到跨国公司,甚至到政府财税审计主管部门,都可用得到。授课、演讲、写论文,我认为都差不多,都要围绕着中心和主题,要解题,更要破题。核心是财务集中管理,但前提要了解:1、什么是国有企业,我国的大型国企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财务管理;3、什么是财务集中管理;4、最后,大型国企如何实现财务集中管理。重心在第四部分。

一、什么是国有企业,我国的大型国企主要有哪些?

现在网络资讯发达,大家做什么事上网问度娘一下都清楚了,但度娘只能供参考。我们不看度娘,顾名思义,国有企业,就是产权、收益归国家所有的企业,以前曾经称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建立初期,没有现成经验,几乎所有都照搬照抄前苏联模式。建国初期,有许多原民族资本家的企业,半强制、半自愿,经历了公私合营,最后都姓“共”了。

国有企业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英法德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国有企业,甚至他们的国有企业发展和对国家的贡献度都比我们更强!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之前,欧洲绝大多数企业是私人企业,1929年经济危机,一些私人银行和企业大批倒闭,无法继

续经营,使国家直接介入,形成了强大国有资产,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的恢复中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在欧洲的一些大型股份公司中,既有国有股,也有个人股,甚至形成国有控股公司,例如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意大利的伊利公司和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在大众汽车公司中,国家股占20%,下萨克森州地方政府占20%,欧洲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的GDP中占30-40%。

我国国有企业演变过程,是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主体逐步而艰难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主体演变的过程。我国的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供给制企业(解放前解放区公营企业)、计划型国营企业(1950-1978)、转轨型国有企业(1978-1992),包括让利放权、承包经营和股份制改革两个阶段)、市场型国有企业(1992至今)。尤其是1992年朱上台当常务副总及总理后,经历了多次折腾,“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大炮的大话)先后经历了“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两次大折腾,前面是大刀阔斧,国企“压锭”、大面积“关停并转拍破租售”,后期又对民营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收购兼并,中石油、中石化就是这种形势上产生的怪胎。历史的东西我们不做太多的评价。经历了几次折腾,地方国有企业已所剩无几,尤其是地市一级的国企基本上已消灭殆尽,所余只有公用事业类的公司,如自来水公司,地方财政的投资公司等。目前国企主要构成是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中央部委所属和国资委下辖的公司,统称中央企业;省属国有企业,

在福建如中闽公司、省煤炭总公司等。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型国企业特指中央企业。央企还讲行政级别,如中石油、中石化是正副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都是副部。目前我国中央企业共有151家(详见附录),不少中央企业还进入了世界五百强行列,2011、2012年先后有42家中央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其中:中国石化第5名,中国石油第6名,国家电网第7名。

二、什么是财务管理?

就一般人认为,财务就是会计,会计就是财务,但事实不是如此。一般来说,在企业设立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内设会计职能。打开搜索引擎,大家可以查到很多相关资料。但这里要明确的一点是,人财物是企业的核心管理职能,财务的定位是管理,是直接为企业高层提供辅助决策;会计的定位是反映,基本手段是核算,是将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核算手段如实记录,加工成会计信息,实现结果的反映,其产品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是对会计信息形成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并得出可供管理决策的意见建议,其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会计是财务开展工作所依赖的基础和载体。若论层次高低,财务的层次更高,会计是基础性的职能。我这人不喜欢讲太多的概念,记太多没用的东西。希望通过我的浅显分析,大家能够有基本的认识。这里不再浪费太多的时间。

篇五:《探析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国有企业的会计主要工作}.

探析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