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2021-11-10 12:11:55 200字

第一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龙源期刊网 .cn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福建考生

来源:《课外阅读》2007年第02期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理想要去实现。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

戈多还是道德。在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时,切不可忘记当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道德上路。古人欲立身立业者,必先立德。德如风,功业如草,风在上,草必靡,无往不利。现代的人过于重利而轻义,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内心怎能不感到孤单、有所希冀呢?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

戈多其实从未曾离开过我们,戈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以至于风的感觉时刻在从手边溜走。真正在等待的,其实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着人们能尽早发现他,使人重归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但愿人们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于再次离我们远去!★

第二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理想要去实现。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 戈多还是道德。在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时,切不可忘记当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道德上路。古人欲立身立业者,必先立德。德如风,功业如草,风在上,草必靡,无往不利。现代的人过于重利而轻义,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内心怎能不感到孤单、有所希冀呢?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

戈多其实从未曾离开过我们,戈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以至于连风的感觉时刻在从手边溜走。真正在等待的,其实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着人们能尽早发现他,使人重归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但愿人们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于再次离我们远去!

点评

思辨,成为该文章最大的亮点,写作是一种人生的独立思考,这一点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对“戈多”这一多义性的象征符号文章有纵深的挖掘,间接地暗示了现代人精神和心灵上的缺失,从而使全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

第三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姜开华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1期

踏着阳春三月的瑞雪,迎着略带着寒意的春风,满载着全校100多名教师的希望,2012年3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桦甸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三批赴河南永威学校学习团队,踏上了我目前为止人生中最远的一次求学之路。在永威学校短暂而又漫长的5天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为我今后教育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为我校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一、永威学校课堂的真实性、扎实性,让我体会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真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到永威学校学习之前,可以说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认识很模糊,没有完全接受这一教学模式。但是等我在永威学校学习5天之后,我才真正地理解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的真谛,才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要从全国各地不远万里来到永威学校学习。原因就在于永威学校的课堂是真实的,是高效的,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的,也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40分钟,教师没有过多的废话。开课伊始,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看明白之后,就进行自学指导。这些环节用时1分多钟,比我们以前上课之前的夸夸奇谈导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也为学生下一步的自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在自学指导中,不但有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学生自学时需要的方法以及自学需要的时间,这样使学生自学的目的性更强了,学生在自学指导的引领下很容易就展开了自学活动,并且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其实,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也经常采用让学生自学的形式,但总是不敢放手,总是害怕学生学不好。其实,通过几天的听课,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足够大的杠杆,他们就能撬起地球。在永威学校,我们看到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是在紧张而高效的自学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自学后,教师直接出示与书上例题相似的检测题,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检查。在检测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中巡视,重点对学困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检测时,教师通常要找几名学困生进行板演,通过对学困生的巡视和板演,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一些问题,为“后教”做好铺垫。这样,教师的“后教”也就有了针对性,缺少了盲目性,“后教”也不完全是教师在教,而是在教师引导下 “兵教兵”的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后教”环节结束后,教师通常要安排一定数量当堂训练的内容(时间在15分钟),让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对新知的掌握。训练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这样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每一堂课,学生都在紧张而又高效的学习着,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认为,这样的课堂远离了那种浮躁,留下的是一种真实,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课堂不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训练场。

二、彰显人格魅力,蔡林森的思想和精神绽放光彩

走进永威学校,在和教师的座谈中,在蔡林森校长的报告中,让我对蔡林森更加尊敬了。蔡林森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对于其他人,可能早就在家颐享天年了,而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女儿让他出国安享晚年的要求,选择了接手永威学校一个已经濒临倒闭的私立学校,开始了他离开洋思中学后的又一次创业。从他走进学校后,学校每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每一处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每一位新教师的培训、学校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学校礼堂里的每一次评课,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一年听上千节课,而且每一次听课后他都要进行点评,教师们也就在蔡校长的点评中逐渐地成长起来了,慢慢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教学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他那种“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理念也深深地打动着我。用永威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二流的教师,教三流的学生,培育一流的人才。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在短短的几年里,蔡林森校长就把永威学校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学校,创造了永威奇迹。每天到校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我学习的几天里,我就看到了有山东、辽宁、山西、新疆等省市的教师到永威学校参观学习。每个周一的上午十点,蔡校长都坚持亲自为全体参观学习的教师进行一次辅导和讲座;每个周三的晚上,蔡校长都要亲自主持全校各个学部的赛课活动,并进行评课。从蔡林森校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不停息的探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老先生”的人格魅力,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育家办学”的精髓,明白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道理。

三、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无声的教育

永威学校整齐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错落有致的校园小景,它充分地利用每一个空间,对学生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楼道里展放着学生的美术作品,每个楼层的拐角处都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板,真所谓:抬头唐诗,低头宋词。教学楼的外墙上醒目地写着:“沐浴晨光想一想,今天该干些什么?”在另外一个楼外墙上写着:“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收获?”每一个墙面、每一个展板、每一个景物都彰显着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着无声的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永威之行是短暂的,可是我的教育生涯是漫长的,我将把自己在永威学校学习到的宝贵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加以贯彻落实,力争打造出我校自己的品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为提高二道甸子的教育事业水平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第四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福建一考生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可比拟的精神力量。

“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理想要去实现。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

戈多还是道德。在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时,切不可忘记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道德上路。古人欲立身立业者,必先立德。德如风,功业如草,风在上,草必靡,无往不利。现代人过于重利而轻义,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内心怎能不感到孤单、有所希冀呢?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

戈多其实从未曾离开过我们,戈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以至连风的感觉时刻在从手边溜走。真正在等待的,其实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着人们能尽早发现他,使人重归于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但愿人们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再次离我们远去!

学海无涯 好问是帆

四川一考生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题记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这个道理我知道,是在昨天。今天,我更懂得,世上有些时候不妨多问,有些时候不妨静思;有些东西随处可问,有些东西却无从询问。

顾城说得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仓颉造字,告诉我们“问”得将嘴关在门内,就是说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必须学会用眼睛、用头脑去思考,学会“问”的技巧,不要盲目地有疑就问,要三思后再问。{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汨罗将畔的屈原,你苦苦找寻着挽救楚国的途径,你问天问地问世人,然而,尽力呐喊无人听,豺狼当道天欲倾。能回答的只有你那“九死其犹未悔”的心,能做的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一个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政治家诗人。你才华横溢,本可以兼济天下,命运却将你贬到偏远的黄州。你举杯问天,把酒望月,然而,天空阴云密布,月亮深藏宫中。能回答你的,只有你那颗扑扑跳动的为民之心,只有你那宽广豁达的胸襟:不公的命运,何须去问;不幸的遭遇,何必操心——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问”自己,却听到了历史苍凉的声音;我“问”自己,更听到了现代的强音„„ 面对黑暗的社会,毛泽东“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大地无语,湘水北去。面对失败,毛泽东向世界发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苏联人说,“城市包围农村”。再次失败,毛泽东无语,他问自己——革命的出路在何方?无数次血的教训终于在他心中凝成一句强音:农村包围城市„„

在那条曲折的小路上,有一个老人在踽踽独行。他目光深邃,心情抑郁。社会主义已走了二三十年,为什么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长久窘困?他问。云不语,草萋萋,鸟儿无忧无虑„„小路上留下他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终于,一个声音震撼了神州大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在,中国经济崛起,令世界称奇。然而,外国人说:最好的工厂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在我们手里。说得好,说得对。求佛求仙求神灵,不如求自己;问天问地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最先进的技术何处去问?要拥有只有靠自己,靠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上帝给了我会说话的嘴,我会用它去问自己,问他人,问人生。

是啊,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心中时时有风,才能像庄子一样游得逍遥自在;人生路上处处善问,我们才能够渐行渐远!

优美语段:

1. 月亮落下了,你还有太阳,你是一片辽阔的天空,迟早总会升起灿烂。 青春落下了

你还有金秋。你是一方坚实的土地,陆地任何一个支点都可建造丰碑。 帆落了你还有桨,即使落下的是你唯一的那张帆,你也不要向风哀求。 果实落下了你还有种子,即使落下的是你全部的收获,你也不应向岁月祈祷。 只要你能驾驶,昨天今天落下了你还有明天;一个个希望落下了,你还会有新的希望可以争取。 只要你奋进,仕途爱途落下了,你还有征途;一条条彩虹落下了,你还可以编织新的彩虹,种植新的生命。

2. 是激情,让我们的心跳动出鼓点一样振奋的节律;是激情,让我们的血奔流出海潮一样

汹涌的声势;是激情,让我们的勇气像火山猛烈喷发;是激情,让我们的力量像铁锤重重释放;是激情,让我们轻盈地扇动翅膀,飞向高悬的理想;是激情,让我们敏捷地迈开大步冲向远方的目标;是激情,让我们的拳头高高举起一些誓言;是激情,让我们的牙关紧紧咬住一些信念。一句话,是激情把我们的生命带入最饱满的白炽状态。

第五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06-10-14 21:32 ... 2341 次点击

“„„廖奎仍拄杖。站在迷迷离离影影绰绰飘飘忽忽的灯下,不肯进屋。

车子远去了,他不肯走。

车子渐没入黑暗的前路了。

他穷千里之目,眼神依恋的追逐车子,和车上的人。我回过头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日是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八日。

爱在离别,明日天涯。

而就在三日前,她坐车由武汉来淄博。续她三十八年来生死茫茫的幽梦。

一路上,双手紧握成拳。

此事是由一个热心的香港女作家发起的,帮她寻人。寻找到失散多年的爱人。

她叫袁竹林,当年被日军残害的慰安妇里,幸存下来。而又敢于向日本提出赔偿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她有勇气,然而要求却卑微:

(一) 赔礼道歉,他们欺负中国人,对中国人不起。

(二) 赔一点钱,每个月的生活费赔偿。

如此,而已!

采访中她断续地说出多年来,因“慰安妇”的身份遭受地折磨,从日本侵华到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上山下乡„„无数次的运动中她备受折磨。在日本人那里受的伤害,在自己人面前得不到怜悯,人人说她脏,伤口无法愈合并深已为耻。但为了生活,不停的改嫁。

男人是衣食父母。

再后来,她忍不住说出一个凄凉的的心愿,希望和三十八年前失散的爱人重聚。

她要找一个人!

她说,我只要确定,他仍在世。如果他来不了,我去看他,如果他没有老伴,两个人死在一起也行。

——是这么多男人中,唯一待她好,真心看待她的人。他不嫌弃她的过往,小心翼翼对往事绝口不提,惟恐触痛她的痛处。对她抱养的小孩也亲。更容不得别人对她轻薄,是真真正正的尊重她。

解放前,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他明明可以跟大队撤到台湾去的。但因为与一个“慰安妇”结了婚,也抱养了小女孩,他说:“我有家眷,不能走啊!”

二十五岁的他没有走,留在中国。留在大陆。

他把手枪和十八发子弹上缴了,脱下制服,向共产党投诚。--他决定,留在中国,与他的女人在一起。

这一留,颠沛流离,生活以他们想象不到的剧烈速度变换面貌。所有一切的美好被割裂。

他一生的故事改写了。

解放后他在白沙洲给建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