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往事如昨作文800

时间:2021-11-10 10:40:51 800字

篇一:《往事如昨》

往事如昨

往事如昨

"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我一手打掉妈 妈想要递给我的水杯,一边失去理智地朝她吼道。看着她满脸的震惊,当时的我没有一丝心灵触动,只想将自己的压抑释放。我夺门而出,"呼"的一声,阻断了她失望、受惊的眼神,也关闭了我的心。

深冬时节,天气寒冷得很。公园里的人极少,更多的是不会说话的树木花草。花的颜色暗淡,草也没有散发芬芳。冬——,禁锢了一切。

我独自坐在湖边的凉亭中,任冬风刮在身上。此时我感受不到寒冷,恰好相反,我正需要这使我冷静。我望着好似静止的湖水,想着一些事,却又像没有想着。我的心,乱如麻。

终于出来了。我不禁松了口气。......我满心欢喜地看着"新鲜出炉"的成绩单,仔细地在上面找着自己的名字。怎么会没有?我不禁自问道。我心里突然涌上一股透人的寒意,如果第一页没有,那么我的名字肯定在第二页,可那样的话......果然,看着自己的名字在第二页出现,我压制住心慌,仔细地看着。147名!我不禁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我耐着性子,又从名次倒着看了回去,前面的名字并不是别人的,真是我的。我竟然考了147名,这与平时相比,我可整整退步了一百名。

周围的一切都无声了。我的脑海里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个数字不断地浮现。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失神只有一会儿,我将真实的表情深深掩藏,换上了一副淡然的模样,看似坚强.......

回忆的闸门关闭。"妈 妈。那个姐姐怎么了?"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我寻声而望,是一对母女。那位妈 妈温柔地对我说:"孩子,快回家吧。天黑了,你妈 妈会担心的。"

"担心吗?"

小时候,我看着别的孩子能学武术,我便对妈 妈说我也要。妈 妈笑着说:"好。"只是这以后为了增加收入,她每天加班加得更晚了。我要的东西,她都尽力满足我。她是温柔的,只除了那一次。我没有同妈 妈说便去同学家玩,很晚了才回家,她打了我。后来,我明白那是担心......

回到家,满室充盈着温暖而甜甜的灯光,桌上全是我喜欢的菜,妈 妈因我的回来而大大松了口气。原来,爱我的人一直在我身后,不离不弃。

篇二:《往事如昨,深恩不忘》

往事如昨,深恩不忘

两河口中学九(1)班 刘梓怡

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昨天还是一片热闹繁华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将这座繁荣的城市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片废墟。

那时我才上小学五年级,还在教室上课,当时只感觉到地面不平坦了,老师大喊一声“地震了!”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从小到大我对地震没什么概念,我只看见同学们都往外跑,于是我便也跑出去。我们这里震得时间并不长,只持续了一会儿就停了,我还在回想地震时的感觉。并不知道,在距离我们并不远的四川汶川,正经受着灭顶的灾难……

随后学校就放假了,家长们都快速赶到学校接自己的孩子回去。我回到家后,爸爸连门都不让我进,我才发现所有人都站在外面。下午,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我和爸爸妈妈回了家,爸爸打开电视,我们发现每个频道都在播有关地震的报道。我们这才知道,我们这只不过受了一点影响,并不严重。而我们的邻省四川却经受百年以来最为恐怖的灾难:一片废墟,许多人在瞬间失去了生命、亲友。顿时,我才发现,地震,原来是一件这么可怕的事……

由于地震波及,我们这儿也属于灾区,陆陆续续收到了从别的地区寄来的物资,学校也放了假,爸爸的单位在空地搭起了帐篷,我们全家都住了进去。过了一个多月后,学校又开学,老师隔几天就会给我们发文具、衣物等,她告诉我们这都是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捐赠给我们的。

看见电视里,一个个迷彩服,一顶顶红帽子,一位位白衣天使,他们用自己的心力去解救那些埋在废墟里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生命的希望。远在千里的人们紧急筹备物资,开辟专运车线,一

节节火车、一辆辆汽车承载着人们的爱心,运往灾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灾情发生时,所有的中国人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今年五一假期间,我和妈妈、舅舅去了四川旅游,最后一站就是北川灾区遗址。我刚进去,就深深感到一种沉痛的气息,本来喧闹的大巴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下了车,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片片废墟,本来四层的楼变成了三层,最底下一层不见了……我听见同行的人们说,最可怜的还是北川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当电瓶车开到那时,我顿时震撼了,这哪里还有学校的痕迹?只有一杆锈迹斑斑的旗杆证明这曾经是一座有几千学生的学校。同行的有两个人压低了声音说:“还有学生老师生还吗?” “地震时,把学校后面的山也震塌了,几乎是没有人能逃得过了……”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身为同龄人,我依然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还有父母、老师、同学陪在我的身边,而他们,却再也不可能拥有这些了。

感谢命运,让我如此幸运;感谢生活,让我在爱里成长;感谢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给予的关爱。在地震里失去生命的人们啊,希望你们在天堂里能幸福、快乐,那里没有天灾,没有地震。你们将再不会恐慌、害怕。

篇三:《关于命题作文《青山遮不住》》

关于命题作文《青山遮不住》

一、审题:

“青山遮不住”出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清江:这里指赣江。

2. 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3. 长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这两句说:抬头向西北远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万千山岭挡住了。

4. 愁余:我正发愁。

5. 鹧鸪:鸟名,叫声悲切,听时像在说“行不得也”,也借此指恢复中原之事行不得。

[明确]

这首词从怀念往事写到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未能恢复的沉郁心情,以及驱敌救国理想不能实现的抑郁和苦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现在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无情的历史潮流前,‘四人帮’终于垮台了。”(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解放日报》,《看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

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残酷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洞察彻底。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即使几座青山使它拐几个弯,但直泄东海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建议可以以此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重点是搜集有力论据,支持中心论点。

二、索材:

材料(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一种自信,果敢而执着。

材料(二)

往事如昨,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不坠的是挂在岁月的脖子那串闪闪烁烁的记忆。仔细品味,那最亮的一颗竟是由痛苦磨砺而成,那最润泽的一颗则是受了爱情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如果说那串闪烁的记忆是一笔财富,那么,那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则是这笔财富闪着不同光泽的内容。

在如昨的往事中,重要的并不在于得到过或失去过,重要的在于经历过。因为哭过,笑才灿烂;因为爱过,回忆才斑斓。如果说心像湖水,那么夏也是景致,冬也是景致。但不论表面上是碧波荡漾还是如镜寒彻,那湖的深处都不曾结冰。

过去的岁月总也不能忘怀,不能忘怀是因为我们自己走过来。纵使那脚步稚嫩,回首也感到亲切,因为那是真实;纵使走过的路上并没有鲜花开放,回想也感到留恋,因为那上面覆盖着自己生命的步履。

挥手往事而又不沉湎往事,使我不仅有所感而且有所悟。既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又何必总感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往事如昨。当我怀着一种难以言状的心情拣拾起往事的片片落叶时,我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

材料(三)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加入WTO,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入世,不仅能给国民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文化与WTO成员文化的一种接触、碰撞、融合与对接。引用古诗,开门见山,紧扣话题中心,作文才会出手不凡。

材料(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既然是一种历史潮流,客观规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我们不妨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话题来谈,也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来谈。比如: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等等。

材料(五)——追寻历史,探索未来

郁孤台之魂

徐南铁

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仍在台上徘徊。

你还在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居民,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内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的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台,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不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三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

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

“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也许,历代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

三、立意:{求往事如昨作文800}.

1、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历史潮流,客观规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

以上资料、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你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

如何写好作文

作文指导一:审读题意

[方法指津]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文题信息,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注意文题类型

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审清题目类型,一是有利于迅速确定题目。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就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要进行“完形填空”的,就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选题作文要求“多中选一”,就不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审清题目类型,二是有利于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如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有时都有一段文字材料,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是不同的。前者必须紧扣材料,或以材料为“骨架”展开故事,或以材料为基础提炼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后者不必紧扣材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材料有关就行。

二、注意文题含义

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细细琢磨一番的。如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长大的感觉”即是。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了,胆子变大了,或是能够对付别人的欺侮等等,那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如果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活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还有些含比喻意义的文题(如《起点》,含象征意义的文题(如《明天》,有多个义项的文题(如《家》等,都须细细咀嚼。

三、注意文题题眼

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2000 年天津市中考题)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今天真好》(2000 年深圳市中考题)中的“真好”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最舒心的时候》(2001 年大连市中考题)中的“最舒心”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家乡巨变》(2000 年内蒙古中考题)中的“巨变”就是应精心琢磨的方面。《做人要有______》、《我______长大》、《现代科技给我带来的______》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又如《欣赏 》、《献一份爱心给 》、《我爱看的 》这些文题中加点的词也就是题眼。

四、注意文体类别

中考文体类别主要有三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中考作文可写的文体类别越来越多,如:书信、剧本、小说、散文等等,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如2001 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作文题就要求写一篇记叙文,2000 年厦门市中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封书信。对这样的文题就要按体作文,不可给体不写体。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如2001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以“跑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跑步的情景,可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明跑步锻炼的要领、方法等等„„这个文题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可以写其他文体,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但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重视。即有些文题表面上是“文体不限”,实际上是“文体有限”。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考题:以《真的有属于我的时间了》为题写了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又如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题:以《家乡巨变》为题作文,不要写成诗歌即可。只要认真审读题目,就可知道以上两题都比较适合于写成记叙文,不宜写成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若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可能会步入陷井。

五、注意选材指向

有些中考作文题对写作材料还有着或明或暗的指向。体会到这一点,才会避免选材失误,提高选材质量。这些指向有的题目中反映出来。如《校园生活二三事》(2000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校园生活”点明了选材的范围,“二三事”点明了选材的数量。无视这一要求,就会步入“盲人骑瞎马”的误区。 这些指向有的从提示中反映出来。如 2001 年山西省中考题:„„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身

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者在提示语中点明“家”还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家的外延被扩展得很大,极有利于我们从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由选取所需的材料,如果不注意这一信息,只是将自己的思维锁定在家庭生活之内,重复的写那些陈旧的材料,就不容易发挥自己正常的写作水平。

六、注意立意信息

有些文题还有立意方面的暗示信息,明察到这一点,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习作是大有帮助的。如1999 年湖北省荆门市大作文命题的开头几句话是:“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有„„”这开头实际就暗示了“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珍惜机会”这个大中心。如果忽视这一信息就有可能偏离题目对主旨的要求。又如2000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搀扶下成长的,这一“扶”便是十多年呢!成长的路上,有爸爸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思想上的精心呵护。这中间,你是否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请以“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细读提示语,细品题眼“吻”字,我们就会知道命题者对中心的暗示:要写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精心呵护的回报,要表达的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题旨。

除了以上六方面,审题还应注意表达方式、作文字数、保密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考场习作。

作文指导二:遴选素材

[方法指津]有人曾说,一篇文章的成败往往不是在动笔之际,而是在动笔之前。这个“动笔之前”恐怕主要是针对选材而言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那么,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 从记叙文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组织材料力求精当。要写好一篇记叙文,我们首先要组织精当的材料。要做到“精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组织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主题。如《我的引路人》一文,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可作者却大写特写“我”自己,这就偏离了文章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

2.材料不能胡编滥造,这就是说,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内将歹徒踢出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老师带病上课昏倒于讲台”的故事是不可信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功课,解难题„„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与“学习”攀亲:《我这个××谜》——我这个学习谜;《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我在花季》——在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在学习上努力;《起点》——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新的起点„„生活是如此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为什么只选择“学习”这一点呢?

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组织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怎么“新”呢?

1.“新”在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景色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 “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而有个同学却选用这样一则材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好一则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

2.“新”在独运匠心。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棋不定,这时你最好以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

例:《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用——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不能顾及课外天地。 ②学校、家长卡得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③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光顾课外天地。 你不妨想一想,①②两则选用者肯定很多,③则会少一些,你便可淘汰①②而取③。

3.“新”在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同学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有个同学却以《幸运》为题选取了这样一个角度:

班主任的晚自习,大家都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向前面的同学“借光”,恰巧班主任发现了:“讲小话,罚你在讲台边抄。”我在讲台上抄起来,仿佛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字写得那么大,那么工整,那么清晰。抄完后,我回到座位上,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多么独特的角度!

三、提炼材料力求艺术{求往事如昨作文800}.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 样提炼材料呢?

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寝室、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以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于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倒更具有戏剧性。

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因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激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蕴变得丰厚多了。

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管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下学带小孩——人荒,这样一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

从议论文来看,也需要占有大量的材料,特别是在论述中,需要运用不少的材料来作论据,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地进行论据的分类搜集整理。比如,我们可以按“爱国篇”、“时间篇”、“理想篇”、“事业篇”、“勤奋篇”、“友谊篇”、“成败篇”、“求知篇”、“美丑篇”等若干方面搜集论据,建立起自己的论据库。 写说明文的材料则要做到准确、翔实。

作文指导三:确立主旨

[方法指津]

确立主旨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我们无论是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立意上下功夫

一、立意要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正确,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1.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但也是复杂纷繁的,只有正确地认识生活,才能把握好文章的立意。比如有个同学写 洪灾以后,上面运来了许多救灾物资,放在乡政府的大院里。夜晚,有些人去偷,可我没有偷到东西,感到遗憾。这种立意就很不正确,表现了作者认识上是非观念不清。这样的文章格调就很低下了。

2.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提炼能力。以议论文为例,经常有些材料作文,它需要学生自己提炼观点,若没有提炼能力,或者是难以提炼出观点来,使文章无法展开,或者提炼的观点有失偏颇,导致整篇文章立意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平时需在“提炼”上多多练习。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校学生马朝江,平日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他一心想考入理想学校,然而,仅差一分未被录取,自己本来有轻生念头,加之父

篇四:《往事如昨来者可追——写在共和国母亲六十华诞之际(新宇房地产李宗君)》

往事如昨 来者可追{求往事如昨作文800}.

——写在共和国母亲六十华诞之际

(新宇房地产 李宗君)

金黄的麦田,怒放的鲜花,给大地涂上了绵延的生机。它们兴奋、活跃,展露出生命奔突的姿态。在这金秋时节,祖国母亲六十岁华诞的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常会有意无意地去忆往昔峥嵘岁月。不经意间,那抖落在微风中的一段段往事,一张张面孔又浮现在眼前。

曾记否,60年前的10月1日,是谁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人民齐欢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曾记否,30年前的春天,又是谁举重若轻地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的国门对外开放,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际临危授命,在全党上下统一思想认识,继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深化学习邓小平理论;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又与时俱进,坚持以“三个代表”的要

求来规范共产党员的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坚持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政治治国原则目标外,还提出希望,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八荣八耻牢记心,不断挖掘社会主义内涵,深化对马列主义认识,将马列主义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行。

然而,回望共和国成长的六十年,我们曾有过太多的伤痛。大跃进运动期间,在“五年超英,十年赶美”的疯狂口号中,各种“卫星”齐上天,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国家经济发展遭受打击。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运行更是雪上加霜。十年的反右派斗争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在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几乎都要到了崩溃的边缘。1998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多少人流离失所;SARS病毒肆意妄为,全国上下人心惶惶;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天气,多少人不能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又有多少人葬身在塌墙碎瓦中,整个中华民族都在哭泣。

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告诉我们,美丽、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垮的。困难时刻我们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历史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

缺少英雄!

风雨走过的六十年,是中华民族英雄辈出的六十年。忘不了啊,凌晨两三点,周恩来同志还在中南海的办公桌上日理万机 。抗美援朝战场上,烈火烧到了身上,邱少云同志仍毅然不动;上甘岭战役异常艰难,黄继光战士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杆。营房里,雷锋正在思索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大庆油田,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池中,搅拌起了水泥砂浆。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疾苦,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正在视察灾情,几日未眠;在与天边最近的西藏,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正向千里之外的牧民们带去安康。我看见,李四光还在野地里勘探石油;夜深了,华罗庚还在研究哥特巴赫猜想。文革浩劫中,袁隆平还在冒险痴痴地培养育苗;钱学森、邓稼先还在研究卫星、导弹。我看见张海迪面对苦难人生绽放出的超然的微笑;我看见任长霞警官正在与歹徒生死搏击。我看见,98大洪水中,人民子弟兵与党员、群众一同筑起了道道钢铁般的长城;我看见,与SARS病魔斗争中,那一张张白衣天使春风般温暖的笑脸。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我看见又是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用忠诚温暖了人们过年回家的路,还有那唐山十三农民兄弟在风雪中刚毅的身影,以及陌生路人暖心窝的关怀。当奥运火炬传递在海外受阻,我看见无数赤诚的留洋学子,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5.12汶川大地震的中国没有乱,我看到的是一张张悲痛但刚

毅的脸,一双双饱含热泪但又不失希望的眼睛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援助物质、资金。震害现场传来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全球华人的心此刻贴得如此的近。

回望共和国成长风雨兼程的六十年,我忆起了那些遗留在时光长河中有名、无名、伟大抑或平凡的共和国英雄儿女。正因为无数的有为中华英雄儿女,共和国才能不断成长,成就辉煌!

1952年,中国农民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扬眉吐气。1956年,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64,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氢弹又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1971年,联合国回复了我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又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百年的历史屈辱,一去不复返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同年年底,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2003年,“神五”发射成功,随后“神六”、“神七”也陆续升空。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2004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该奥运会也是奥运史上最华丽、收获最多的奥运会。中国首次站在了奥运会金牌榜榜首。2008年,中国已连续17年位列于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中国综合国力上升至世界第三……

万丈高楼平地起。正因为有如此勤劳、勇敢、美丽、善良的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才能历经五千年仍傲然屹立,生生不息!

忆往昔峥嵘岁月,弹指间已过六十年!

六十年的不断超越,换来了伟大而幸福的今天。暖阳照耀着大地,人们在和风中泛着幸福的微笑奔走相告:共建我富强中华!此时心境,如此美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农村,农民们托着沉甸甸的稻穗,随秋风起舞;在城市,市民们在公园草地上,倾听大自然的歌声。。。。。。这是一幅风轻云淡的风景画,这是一首幸福欢乐的升平诗。白昼在立秋后逐日缩短,桔子树上结出了酸涩的果,淡雅的月季,开了又谢。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人们迎来一场微凉的秋雨。人们祈愿:共和国明天更美好!我把祝福说与时光之神,随即将它隐藏于天空。

我不能成为共和国60年发展的见证者,只能从一些史料中去缅怀那些已散落于时光长河中或悲壮豪迈或令人欢歌起舞的往事。

篇五:《舞动的心》

1、舞动的心,随着悠扬的音乐,似一只彩蝶生出羽翼,轻灵飘逸,温婉美丽。又宛若一个纯情的少女,衣袂蹁跹,轻舞霓衣,典雅秀丽。品一口香茗,独享着一份静谧,白天不懂夜的黑,原来,寂寞是如此的美,美到能听见花落的声音。盈一份淡泊,握一份清雅,纵然世事万物如何变迁,我心依然,安之若素,背手含笑,静待流年。

2、 2、给我一段老时光,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

3、3、很多时候我是那么的想逃避,忘记忧伤,忘记那些生活的逼迫,忘记那些利欲熏心的苍白,忘记那些勾心斗角的恶心,忘记那些物欲横流的邪恶,满目的踌躇似乎想让我妥协,物质的匮乏似乎想要出卖原则,家人的催促似乎想让我崩溃,我在一点点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