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800字

时间:2021-11-10 09:17:13 800字

校园生活800字(一)

步入校园,一阵幽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

校园里那洁净的教室,总令我难忘,我多想像一只羽毛丰满的小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老师甜美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老师手握粉笔,一笔一划、专心书写的身影总在我脑海显现。

上课了,课堂上好学之音不绝,这样虽好,但老师并不喜欢同学们乱吵,课堂上同学应该安静,需要讨论时,老师会告诉我们大家。时间长了,同学们也习惯了老师 的做法,上课认真听,讨论时,争议不绝于耳,重重叠叠,此起彼伏,可谓人声鼎沸,只见唇枪舌战,天昏地暗。老师看到我们如此的认真,心里应该感到无限的欣 慰,最后,往往由老师的妙手拨云见日,使学生的讨论暂停。于是,知识每天都像空气一样不停的被我们所吸收,一张张练习卷也被我们甩到了脑后。那每一张上都 留着我们的汗水,而我们所获得的是“有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成果”。这样的果实是甜蜜的,是让人自豪和骄傲的。

有时,我坐在校园的一角,听一首温暖的歌,在落日的余晖翻开一本书,写写心新,收藏进树叶中夹在书里.悲伤与快乐都是简单的事,文字流于指尖记录下 时光里的故事.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背背历史,在时间滚滚的潮水中汲取千年的积淀或从南极点走到北极点,沿着经纬度,即使偶尔会迷失坐标方位,却总 会走到幸福的方向;捧一本喜欢的书,畅游哲学的海洋,寻找柏拉图式的安慰;偶尔会在物理课趴在纹路分明的课桌上写写心情或堂而皇之的睡觉.有时抱怨一下死 记硬背枯燥,看看厚厚的资料.体验着这放肆的青春.

我的校园,不仅是朋友,同学,老师,还有你我的校园陪我走过一年四季欣赏着“春之雅兰,夏之淡菏,秋之艳菊,动之傲梅”,种子在园丁的培育下,淡淡的花香弥漫在校园里.因为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

校园,永远不应该是楼群的简单拼接,也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传接,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把我们的青春留住的地方,是留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永远的怀念,是有滋有味的知识的积淀,情感色积淀,是那道独特的风景。

校园生活800字(二)

第1篇 当微风轻柔地托起一丝丝柳絮的时候;当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悄然披在一棵棵俊俏的樱花树上的时候;当美丽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达几个卷儿,再轻轻落地的时候,我们正幸福地享受着烂漫的校园生活.

清晨,快乐的鸟儿唱着歌,伴随着我们一路走过洒满花香的小路,目送着我们走进校园,眼里全是笑意.阳光铺在写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一中"的铜牌上,又把柔和的晨光反射到我们身上,我们笑吟吟地接受了这份光芒,朝气蓬勃地迈进校园.在去教室的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漂亮的喷泉与水池,挺拔的槐书与婀娜的垂柳;我们时常碰见自己的同学或是外班的好伙伴,友好地招一招手,亲热地拍一拍背,亲切地问候两句,也许再聊一聊最近做了些什么.

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安置好书包与作业,长长地吁一口气,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开我们的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我们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为 让鸟儿也为我们喝彩,为了让大树也赞许地点头,为了让花儿也为之倾心,让那片片在空中飞舞的花瓣上满载着赞赏与希望的寄语…….我们努力着!

我们喜欢课间,喜欢那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的十分钟.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添那宝贵的心灵财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来提高彼此的成绩,让自己更加的充实与睿智.有的依傍在栏杆上,凭栏远眺;有的聚集在长廊上,谈笑风生;有的坐在"s"形的雕塑下,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

我们融入在集体之中,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家,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无不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出类拔萃.因此,我们在运动会上看见了每个运动员那如离弦之箭一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战无不胜的决心.我们还看见了一个个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庞大的阵势——有挥舞着双臂的,有跳起来大声喊的,个个神气活现.

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

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

现在,我们微笑着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散步,撒下最快乐的时光.当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再让我们回首看我们走过的路,我相信,我们有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自豪;有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相信,那难忘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我的校园,我的青春,我的生活!

第2篇 随着老师逐渐的到来,同学们也越来越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眼神里充满期待,

“弘德节班会活动正式开始!”序幕拉开,等候大家的又会是什么?

“还记得那句最为熟悉的话吗:对的就是对的„„”“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这时不时萦绕耳畔的话引起同学们心底的共鸣。

“最佳哲学大师——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由于特殊原因,物理课代表代为领奖,他那茫然又无奈的表情又是一大笑点。

“还记得上课那可爱的哎呀吗„„他就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老师„„数学于世章老师!”只见老师像老小孩一般“蹦”上讲台,欣喜地拿着证书不断展示,班里的气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How do you get from„„” “最佳班歌贡献奖——Mrs Ginger英语老师!” “还记得每节实验课大家围上去的热闹”“最佳互动奖——化学李丹丹老师!”

“您总是用故事和实际生活向我们展示您对社会及生活的价值观„„最佳价值观老是——政治曹淑霞老师!”

“还记得那首小苹果吗?还记得那句Don’t be shy吗?最活泼奖——历史陈丽老师!” “您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觉得您也是天使一般的男神,男神奖——地理于常亮老师!”

“您可以背过很多英文单词,知道超级多化学知识,女神奖——生物于振兴老师!” 每一位老师都发表了获奖感言,或幽默风趣,或发自肺腑,但都无一例外饱含了对我

们的期待与祝福。愿我们师生在未来的路上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接下来是中秋节班会,主持同学将一个个有趣的灯谜投到屏幕上,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了!月饼你要什么味儿的?”班里的气氛非常欢乐,大家都从学习的压力中走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庆祝中秋节。高一(15)就是一个团结快乐的大家庭,五十名同学心连着心,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此刻,大家在教室中团圆,又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第3篇 回忆那年开学,我与你相遇,你那长辫子在我眼前晃过,如今还会勾起我的回忆。 你,那清泉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闪耀着倔强的光芒,但也时时透露出你的聪明才智,那黝黑的皮肤在太阳下好似有一些发光,古铜色的手可以写出一手好字,使我羡慕不已。在学习上,你是我的对手,可关系却不是那么僵化,使我在学习上有了上进心,不再认为我已经够好了,正是你这一点,使我们从冤家成了朋友。

曾有一次,我说错过一句话,我心中十分后悔,也十分害怕,生怕你告诉老师。可一切风波都无,你只是稍稍告诫我一下:下次注意。与有些女生不同,你虽也会告诉老师,却不常挑起风波。同学初犯错误,你只是稍微提醒,却不曾因身居重职而飞扬跋扈,傲慢无礼,实在心地坦荡荡。

你虽雷厉风行,却很公平。有一次,陈灏与陈晶晶因为比谁画画好而吵架。陈晶晶先“拉引线”,陈灏再“引爆”,使得这一件小事越吵越大。我明知陈晶晶理亏,却不想踏这趟浑水,惹是生非。这时你站了出来,我原以为因为陈晶晶是你朋友,所以你会帮她说话,一起去埋怨陈灏的不是。可他们两个都遭到了你的批评,你解决了这一场风波,使陈晶晶和陈灏遭到了教训,你这点精神,着实令平日自傲的我感到吃惊。

推开那扇古老而陈旧的记忆大门,惊喜,恐惧,欢乐,悲伤,连成一片,这条记忆小

河中,我捕捉到了那一段快要逝去了的记忆,使我羞愧的心态油然而生。

那一次,我们刚成为同桌才两个月,由于我们两个谁也不让谁,关系僵化,谁也不想理谁,于是我便在试卷中说你的不是。试卷交上去后,我感觉很开心,一个课间蹦啊跳啊,兴奋地要命。

试卷改好,老师把我叫去谈话,同时也交给我说你不好的权利。可我脸却羞红了,我们大家都是同学,又何必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坏大家的关系呢?这一天,我有一些不安和羞愧。

风,依旧吹,鸟,依旧飞,时间也依旧奔跑,我与你同桌已久,很快就要分开,虽然几乎每天相遇,可我那平常的心态却荡然无存,心中总有一种离别的伤感,这还是我的第一次呢。

晚风轻吹,吹走了时间,一切几乎已成为记忆,以前每个同桌的片段都历历在目,使我欣慰。

我的同桌——梁晨,一个活泼的女孩子,使我有了超越的上进心,成了我进步的催化剂,因为有了你,我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

第4篇

精彩的校园生活,记录着一个孩子童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那里面总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画面。

星期五我们班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次活动为我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朗诵会开始了!黑板上精心设计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八个空心大字。录音机里播放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琴声委婉动听。首先上台的是吴金宇,她朗诵的抑扬顿挫,富有感情。接下来是操理民、金顺婕、叶承荣„„他们的朗诵都很出色,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顺婕、冯闰、张潇然三人。

只见金顺婕一阵风似的旋上讲台。她请了清嗓子,自报主题:“我为大家朗诵的是《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音色淳厚雄壮,语调升腾跌宕、铿锵有力。像狮吼,似虎啸,更如同从山涧中直泻而来的一股清泉„„她朗诵得慷慨激昂,令我们身临其境。

冯闰上讲台时摇摇摆摆,活像一只企鹅,逗得我们发笑。冯闰有些忸怩地说:“我为大家朗诵《清平乐·六盘山》。”他的嗓音刚劲有力,语调抑扬顿挫。他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朗诵时眉飞色舞,深情并茂!当他朗诵到最后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冯闰的语调陡然升高,还握起小拳头猛地向上举起,徐老师满意的频频点头。

轮到张潇然时,她步履轻盈地走上来说:“我朗诵的是《沁园春·长沙》。”

这声音像百灵鸟的啼叫美妙动听,又好似在风中摇曳的风铃互相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同学们无不为她倾倒。张潇然神态自若,丝毫不慌张。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们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教室里立即飘起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同学们都陶醉在其中。当悦耳的声音戛然而止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这次“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校园生活800字(三)

………………

我的高中生活

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到东方绿舟春游去了,只剩下偌大的一幢教学楼。走过时听不到以往的喧闹,还真有些不适应。想想自己高一走过的足迹,却早已模糊不清;在时间的缓慢节拍中,渐渐黯淡,然后消失。当这些青春逝去时,我才发现活泼与张扬早已离我们而去,像梦一般游弋在生活中。而那逝去的不仅仅是年华,更是青春的心境。或许高一的学生们还未从中考的兴奋中舒缓过来,后来,身上的担子已让我有点吃不消了。发现自己的生活就像是一个食物链。每天在教室,寝室,食堂作直线运动。毫无生活空间可言,可以说我们的空间充满了紧张的学习氛围,有点缺氧,使人有点喘不过气,多想到外面去吸一口氧气,一口就够了。 高中的生活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就是每天形式一样,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寝室,生活学习都要靠自己。使我感到生活压得我透不过气觉得人生没有空间没有自由,好象一切都被安排好了。 我曾经见过很多指责中国教育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很多关于高中生活压力过大。有一次中国派考察团到美国考察教育情况。到美国后,发现美国学生上课很轻松很自由。作为回礼,美国也来考察中国的教育。发现中国学生很早上学,而且还喜欢一边吃早点一边看书。中国学生明年用功,那又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中国人获诺贝尔奖。就是因为美国学生都是主动的,而中国学生都不是主动的。中国学生凡事都被安排好了,没有之间与自己的空间,这就是差距。学生的空间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有些人抵不了过重的学习压力,对学习甚至产生了恐惧,而有些人屈服与父母的安排,一味的学习,成了书呆子,这对建设社会有用吗?恍然间高二已来临了。站在高二的末端旅途中翘首企盼下一个春天痛苦与迷惘交织在一起,憧憬和希望混杂在一处;当习惯了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似的生活后,改变就成了奢侈。窗外的世界也很美啊,可是没时间去欣赏吧。看那河两旁的树都绿了,花也打骨朵了,甚至仿佛听见了鸟的呼唤:春天来了。可是遗憾也随之而来。你听过花开的声音么?你听过小鸟的故事么?你知道天上的云飘过时对你说了什么么?当感性的心被理性所埋葬,才发现生活是如此的枯燥。我是多想跳出这个圈,给自己一份明亮的色彩! 有人说高三教学楼放置在顶楼最完美,因为这样离地面远,离天空近,似乎远离污浊而接近上帝。我不相信什么上帝,但我羡慕那接近天空的快感。我好想作一只小鸟,尽情地飞翔在我的王国。我可以用手触摸天空的蓝,让心底也湛蓝清澈,消除心底阵阵的忧伤和悸动,我还可以听到雷鸣击穿高三的恐慌。泰戈尔说:“天空未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偶然间说起高三分班的事,大家都很伤感。高一的初次见面仿佛还在眼前,而离别却又迫在眉睫了。但是聚并不一定是开始,而离也不会是一个终结。完整地保存一份情谊,才是最好的。想起一句话,“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重生。”像凤凰那样涅磐,再重生一个别样的我!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雪纷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岁岁年年。 我的高中生活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去发展吧,让我们在快乐中进步吧。

我的高中生活

给我你的心作纪念,这份爱何时打开都新鲜,有我的陪伴多苦都变成甜,睁开眼就看见永远."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像歌词一样匆匆地流过了,毕业了,大家曾经承诺的永远都不复存在,转眼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我们带着遗憾和憧憬来到高中,开始了另一个五彩缤纷的学习生活.

还记得去年夏天,我们祈祷着明年的今天还能够保持这样无忧的笑脸,可是,这些都已经改变了,忽然发现,高中的生活与初中的生活截然不同.

我选择了一所全寄宿的学校——明珠,在这里,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很充实,作息时间,学习时间都发生了改变.虽然,每天走着同样的路,做着同样的事,遇着同样的人.但在这个偌大的校园却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那个让我忘乎所以的地方,而我也渐渐的改变了.

每当下午放学,独自坐在教室,静静地听着广播传来的音乐,细细地在日记里记着每一件细微的小事,有时,笔尖会不经意地划过一些伤感,心中有着百般无奈,学习压力真的很大,但想起和同学一起许过的诺言,为了自己的前途,便让自己勇敢一点,风浪在大,我也要勇往直前.

每当晚休时,悄悄地靠在墙上,抬头仰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原来,天空真的好大,而自己只是那无垠的天空中的一朵白云,在弯弯的月亮中穿梭着,努力的吸取着大自然的精华.

高中的我,已经长大了,待人处事更加三思而后行,合理的支配着自己课余的生活,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我知道,往日的快乐已经成为了回忆,而我不能回到过去.在这个大家庭里,经历着千奇百怪的事,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当大家一起畅谈心事时,那便是一天中最愉悦的事,大家一起分享着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

每个夜晚,我都做着同一个梦,在梦里旋转着,溶在梦里,是落英缤纷的最后一幅画面,未来的三年,是幻想的,是希望的,是拼搏的,雨后的蓝天载者我的梦想飘向远方,而我在我的云端里漫步着.

呼 唤

听过别人说过一个传说,如果你想得到或挽回某些东西,就在太阳刚落山的那一刹那,站在河边对着太阳大声呼唤一声你要的东西,那你就会拥有它。

如今,我们很少听到或看到具有文化底蕴的事物,大多是流行元素,大家关注的都是流行风尚,而不知经典文化正在某一角落呼唤。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拿着爷爷心爱的录音机听着那悠扬小调,听着《二泉映月》,无不感受到经典文化就在身边。有时还喜欢同爷爷对对子,每次虽然都是输,但体会了古代文化的蕴味。而现在那所谓的摇滚音乐、嘻哈风格,外来文化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想到这些就想起经典文化在呼唤。

我不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同学说我古板,说我跟不上时代的漫游了。在学校同学们都谈论着某韩星要来中国,又要出唱片,拍电视剧了。他们的MP3里收录的都是些听不懂的歌,我不知道他们在听什么。我从没听到过他们在谈论某文化大师又要出什么书籍之类的话。回到家我仍戴上耳机,听着那《二泉映月》,从曲调中,我听到阿炳在哭泣,那墨镜下流着两行泪,他的内心在呼唤,也是经典文化在呼唤。

有一次闲着无聊就打开电视看看,也看看一些娱乐新闻,当时记者采访的是苗圃,听说她要拍贾平凹先生的一部作品,于是记者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我感觉贾平凹(aō)先生的作品……这句话刺痛我的耳膜,刺痛我的心。只要正常接触点文化,就可以知道贾平凹的

“凹”的读音,我感觉好失望。在现在的市场中,一些文化名人想振兴中华的文化,他们出书来挽留文化,而人们并不问津,销售量一直在走低。他们失望着,无助着,就如同孤独的文化也在无奈地呼唤着,呼唤着人们的心灵,能重新让中华文化扎根。

那天,我同弟弟回老家,我放爷爷的破旧的录音机里的那首《二泉映月》给他听,弟弟疑惑地问我:“里面拉的什么呀?”我惊讶而失望地说:“文化的呼唤。”

如今,我多想站在河边,对着落日呼唤一声:“中华文化,你快回来吧!”

呼 唤

警示:此处因施工需要钻窨井,请绕道而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请谅解。

“切”,西川踢了一下那个警示牌,不满地说道,“怎么这时施工啊!这条路好好的,绕道行要浪费很多时间啊!”尽管很不情愿但西川还是绕过它上学去了。

与其说是上学,不如说去睡觉。父母离异后,他跟着母亲过,他母亲是个好强的女人,从不要父亲的赡养费,一个人在外打拼早出晚归,母子俩平日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交流沟通了。“妈”和“子”这两个词对他们来说已有些生疏,因为他们好久没呼唤过对方了。缺少关爱的西川结识了几个兄弟,白天在学校睡觉,晚上泡网吧,醉生梦死。

一天很快地过去了,泡了长时间网的西川终于拖着书包,准备回家了。他一边打着呵欠一边走着,脑子昏沉沉的。突然他觉得脚底下踩空了,这一瞬间他才想起这条路正在施工,可已经来不及了,他连同书包一起坠了下去,他两眼一黑,没有知觉了。

待他渐渐地醒来,看了看夜光手表,已经11点了。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个洞并不太深但足以阻断与地面接触。庆幸的是洞内的土很松软,他并没有跌出什么大伤。怎么出去呢?经过一阵慌乱后冷静下来的他想道,以前常在电视中看到有人掉入坑中,有人生有人死。没想到这种生死场面竟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不会死呢?如果我死了,妈妈会不会像电视上一样哭着呼唤我的名字呢?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西川突然听到一声呼唤:“西川!”西川立刻站了起来,是兄弟托比的声音。“哎!托比!”西川大声喊叫道。但托比仍大叫道:“西川!西川!”仿佛没听到西川的叫喊似的。西川又竭尽力量地回应,可托比仍没听到,渐渐地托比的呼喊声远了,听不见了,西川的嗓子也哑了。西川瘫倒在地上,刚才无聊的想像仿佛变成了真实,突兀而又沉重地压在他身上,让他彻底地崩溃。

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听到另一声呼唤:“西川!”那是妈妈的声音,起初西川绝望地闭口,可妈妈的呼唤仍丝毫不减,饱含着焦虑和深情,他的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原来妈妈还是很关心他的,即使过了很久,儿子的名字她依旧喊得那么亲切。终于那一声呼唤化作温暖而又结实的羽翼包裹着他,让他充满力量。

“妈妈!妈妈!”西川竭尽全力地嘶哑地回应着。

“西川,是你吗?”妈妈的耳朵似乎比托比灵似的很快闻声而来……

“妈,那天为什么我一回应你就听到了?”

“因为你是我儿子呀!”

都说血浓于水,那一声声呼唤是否也浸湿着那鲜红而又炽热的爱呢?

目标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实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他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