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美的文章

时间:2021-11-10 09:14:04 800字

篇一:《关于审美观的作文1800字》

关于审美观的作文1800字 请给审美一剂良药 娱乐圈里吹着的“中性美”之风还未完全止息,又有一股名叫“伪娘”的超强台风来袭,同时更兼有“LadyGaGa”狂风

呼啸。当我听到人们用“帅”形容女性,用“漂亮”修饰男性时,一阵恶寒从我心里泛起。 我并非是不能容忍像刘著、童童这样喜欢把自己女性化的人。毕竟,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与追求,我只是无法容忍我们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对他们的肯定和追捧。我们的社会对这样行

为的不正常反应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审美观患了病。我们亟待医好全社会病变的审美观! 何为美?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审美观都是不同的。正如汉尚瘦美人,唐尚胖佳人,魏晋喜欢性格温润如玉,举止文雅的谦谦君子,而盛唐则欣赏性格豪放,爽朗大气的男儿一样。但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传统审美观中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以符合自然特征为美,以内在美为美。 无论是在夏商周,还是在元明清,都不会有谁认为男人绾着高高的发髻、穿着轻柔的绸衣、眨巴着水汪汪的眼睛是美的。因为作为男性,他的自然美感应是不同于女子的刚强、伟岸、坚毅,说白了就应该是像山一般沉稳。而女性的自然美感则应该是不同于男子的柔和、婉约或者活泼。这种美感差异是自然的、不容颠覆的。然而现今社会偏偏就有人反自然而行,掀起“伪娘”狂潮,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正确的审美观。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美绝对不是用光鲜的衣服、浓重的妆容或者夸张的举止粉饰出来的。真正的美也不等同容貌的漂亮或英俊。其实,无论是男性的刚强美还是女子的婉约美,都应该是内在品格层面上的。真正的美不浮于外而是发于心,是一种由内散发的、能感人的、打动人的魅力。想一想咱们中国,妹喜、妲己哪一个不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可为什么中国四大美女里没有她们?说穿了,不过是因为她们空生了一幅好皮相,却心术不正,祸国殃民。而齐国王后钟无艳、诸葛亮老婆黄氏都是出了名的丑,但我们却仍认为她们是美丽的,因为她们善良、聪慧、品格端正。还有臭名昭著的叛国贼汪精卫,若仅从长相判断,他也是够格当美男子了。但我敢说,所有中国人都不会认为他是美的,因为他丑陋的心灵已完全掩盖了他俊秀的容貌。再比如说《巴黎圣母院》中长相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长得那叫个丑啊!可世人仍因为他那颗善良、忠贞的心而赞美他,喜欢他。而那个英俊的军官呢?难道你能认为这个无情无义、冷酷残忍的军官很美吗?不能! 正如前所说,如今受多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与冲击,我们社会的审美观不幸地生了病。然而令人庆幸的是,由中国十几家主流媒体选出的“中国五十大美女”,仍是杨澜、于丹这样具有内涵美的女性。由此可见,我们社会的正确审美观并未完全崩塌。我们社会的审美观虽然生了病,但并未病人膏肓,因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审美开剂良药,肯定和弘扬正确的审美观,否定错误的审美倾向,以培养健康的国民精神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要大声呼吁:请给审美一剂良药!清拯救我们的审美观! 【点评】 好的议论文应当是有感而发,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正是如此。它对娱

乐圈里崇尚“伪娘”这种现象提出质疑,呼吁给审美一剂良药,以拯救我们的审美观。 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文章作者首先辨明什么是美,认为美在自由,美在精神,随后又说明审美是有时代特征的,并按历史发展过程列举了众多事实。最后归结到一点:当今时代需要建构能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审美观。条理明晰,论证充分,颇有说服力量。

篇二:《一往深情:莫维铭散文审美特质》

一往深情:莫维铭散文的审美特质

黄兴林

散文以情为根。徜徉在《回家回家》这块芳草地,不由想起维铭的第一本散文集《携爱行走》。时隔多年,初心未改、异曲同工,如出一辙。维铭散文的字里行间浸满了浓浓的爱意和深情。刘勰的名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庶几可以成为维铭的散文最精当的概括。

可以说,情绪记忆是维铭散文的核心。他以情绪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为切入点,为读者打开他那个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温暖的叙述时空之中。直击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之处,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维铭散文的审美特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挚细腻的亲情赞歌

亲情爱情是散文题材永不枯竭的富矿。叙写亲情,自然成为维铭散文的永恒主题。

维铭出身贫苦,他怎么会忘记,自己是怎么在虽然清贫,但却亲情氲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父母的舔犊之情,在维铭的散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怀念母亲》应该是维铭写母爱最为感人最具有审美冲击力的篇什。家里孩子多,“风里雨里,在泥泞、黑暗、绝

望中,母亲和父亲耙田犁地,借米借粮,上山采药,种棉卖布”,面对生活窘境,母亲用柔弱的肩膀和父亲一起挑起养育儿女的重担,默默劳作,无怨无悔。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又各有各的不同。维铭是这样描写自己的母亲的:

“记忆中,年轻时的母亲很漂亮,明眸皓齿,面颊丰润,虽然她不曾留下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但大家都说,母亲会打扮,会穿着,讲干净,会唱歌,会绣花,会织布,懂裁衣。白天在地里耕种,采摘,锄草,田地里的各种小动物都集在她的身边窜窜跳跳,鸟儿叽叽喳喳,这时,母亲就在汗水涔涔的日照下哼着她年轻时和父亲对的情歌,云朵飘过来,脸上就浮起一片片红霞……”

美丽、温柔、勤劳,热爱生活的母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有很强的画面感。没有对母亲敬仰和挚爱,写不出这样美这样细腻这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字。类似这样的篇什和文段俯拾即是。《母亲的私房钱》《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父爱如山》《牵手》《暖暖的短信》《家风》《惊喜》《贺卡首始寄亲人》等等,细细品读,你会深深感受到,物质生活的贫困,让维铭的童年充满苦涩;而温暖的亲情,良好的家风,也让他的人格心理得以健康成长而不乏幸福温暖。所以,才会看到作者对父母,对妻儿,对亲情的无限赞美和眷恋,溢满了字里行间;亲情之美,流光溢彩。亲情赞歌,成为维铭

散文中最为夺目的美学符号。

二、宽广仁厚的家国情怀

对亲人的挚爱,牵带的必然是对家的热爱,而与此紧紧相连的是家乡故土,包括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所谓家国情怀,其实就是亲人、家、故土、祖国那种不可分割血肉关系潜藏于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家国情怀这种不分古今,跨越时空的民族传承,在维铭的散文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关于审美的文章}.

《乡愁•乡情•乡恋》中,作者对家乡过去的春节与现在春节对比叙写:“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虽然平时的日子贫穷如洗,但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服,就可以放鞭炮,就可以吃肉吃粽子,就有压岁钱。除夕一大早,家家户户贴春联,煮粽子,大扫除,整个村庄在一片祥和热闹中迎接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就更加热闹了,男女老少人人穿新衣,闺女个个戴红绳 ,家家户户给土地庙烧香祈福。村头村尾挤满了人群,有的打陀螺,有的踢毽子,有的下象棋,有的打牌,有的唱山歌,有的绣花鞋……”“这些年,老家的春节似乎缺少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怎么也找不到我小时候的那些快乐与记忆。那一排排整齐的瓦房不见了,那条百年斑驳的石板路不见了,很少有人贴春联了,写的人更少了。……回去之前,我特别交代老家的亲人帮我儿子制作几个陀螺和一把水枪,让儿子在春节期间重拾我童年的记忆,结果整个春节

没有一个玩这项让我至今都无法释怀与割舍的快乐活动,儿子也没有了去之前的跃跃欲试,……”

作者实际是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反映出家乡春节文化的缺失,写出了农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此长彼消的不协调,这种对家乡春节文化缺失的忧虑背后,我们不难看到作者的家国情怀。

作者回忆起儿时听姐姐们唱山歌的情景时,这样写道:“故乡的山歌从小陪伴着我度过许多快乐的日子,我也是在姐姐优美动听的山歌中忘却饥饿与寒冷,在那声声荡漾的旋律里我感到身心温暖。可是现在怎么就没有了呢?有一天在村头,我看见我姐和她年轻时的歌伴围坐着听山歌碟。她们听的是德保的古美调山歌,听着听着,我看到她们个个眼笑眉飞,年轻时的笑靥如花仿佛又浮在她们的脸上。”

过去是人们用山歌去驱赶饥饿和寒冷,现在温饱不愁却只能从“听歌碟”去寻找年轻时唱山歌的“眼笑眉飞”了!对这种巨大的反差的描述,何尝又不是作者的另一种“乡愁”呢?没有一颗赤子之心何来这样的“乡愁”?

还有诸如《怀念故乡那片绿草地》《陀螺趣事》《永远的米酒》《故乡的初春》《月光下的犁耙声》等等,作者对刻骨铭心的乡情乡愁乡恋的描写,总是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维铭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样热爱他工作过、游历过

每一个地方。维铭的散文中,随处可见不吝笔墨,倾情挥洒的佳作:

抚今怀古引发的敬仰与豪迈之情的平孟古炮台和山海关;远离战争伤痛,祥和安宁,田园牧歌般的念井和“弯弯”的德保脐橙;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情怀的红枫湖和曼贝侬小西湖;书香飘荡的自治区党校和大气磅礴的德天瀑布;让人依依不舍的怀柔和蝉声盈耳的巴龙夏天;流淌着幸福与和谐的鉴河母亲河,千姿百态的右江河,日日夜夜在边疆上奔流不息的百南河……

作者爱家人,爱家乡,爱自己工作的那片土地,爱自己到过的每一个地方。这种宽广仁厚的爱与热情如云霞蒸腾,弥漫在他所有散文作品的上空,已经远远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文化和审美穿透力。

三、热情朴素的友情诗篇

维铭是性情中人,重情重义。良好的家教家风使得他具有温和敦厚,诚实善良,向上向善,善解人意,知恩图报的良好秉性。文如其人,维铭的散文自然也散发出这种温文尔雅的浓浓气息,成为其散文的一个显著的审美特质。

在党校学习生活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但是无论是写上课还是散步,作者把与老师、同学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写得细腻、真切、感人,而且浮想联翩,情景交融,没有矫揉造作,只有恋恋不舍(《难舍党校的学习记忆》《难忘那堂音

篇三:《文化散文的审美意蕴》

文化散文的审美意蕴{关于审美的文章}.

——评《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 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罗云{关于审美的文章}.

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于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希尔顿本人从未到过滇西北,然而其人却以此地为背景虚构出梦幻般的伊甸园,小说一经付梓,好评如潮。后由电影公司翻拍成电影,收益丰厚的同时,使得香格里拉一词红遍全球,给二战中苦闷忧郁的人们带去一个诗意意象,并掀起长达半个世纪寻找香格里拉原型的热潮,九十年代末,中国政府将其原型定位于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地区,之后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一个圣洁肃穆的藏区,被诸多文人赋予多重韵味,其中多是涉及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散文,这类文章采用理性视角对文化进行解读,又可叫文化散文,文化散文,古已有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复兴态势,并取的突破式创新,涌现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修为和人文关怀的文化散文实践者,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因《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散文佳作誉满天下,作为一个边疆地区学者型官员,刘建华的散文集《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以一种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手法,融合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意境张力等写作手法,将儒家文化中“天人之际”“以人为本”文化呈现得富有审美蕴藉,作家以客观冷峻的笔调,刚健简约的风格,再现出神秘奇幻而又雄浑厚重的雪域高原,刘建华的散文是感性想象与理性思考的结晶,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历史使命感与作为文人学者对生命意识的沉思,他的散文大气磅礴有之,婉约绮丽有之,绚美雅致有之,冲淡平和有之,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文本形式,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藏族文化之淳厚。本文结合具体的文本细读,从和谐之美、结构之美、语言之美三个方面着眼,对文本中的文化审美进行挖掘和分析。

一、和谐之美

《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最显著之处在于文本思想内涵的和谐,在这部散文集中随处可见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作家在文中理性看待物质文明下的高原现代化进程,一则报之以喜,一则怀之以忧。以至于在《谁来唤醒独克宗?》一文中,痛心疾首地焦虑着“古城一旦被糟蹋,则万劫不复”。文中写到作家因工作需要“二进泥汝”,群众处于感激礼敬之情,自发地悬挂作家视察时的照片,忠厚淳朴的藏民以他们崇高的敬业献给这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干部,官民一家,执政为民,这本身就是儒家提倡人与人和谐的恭行。然而作家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地位放在第一,坚辞不受。喟然兴叹说“我们的照片算不得什么,严格来说,真的什么也不是”。这并非矫揉造作,而是文人良心和优秀党员作风,更兼儒家君子之风骨——为政以德。待听闻一家投资企业撤出香格里拉,那时的作家已调离该地,未担任该地政府官员,可依然忧心忡忡地发出“不知古城今夕何夕”的怅然若失,面对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云南提出跨域式发展,使得生态极为脆弱的香格里拉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个是古城与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另一个则是传统游牧文化与都市现代文明的碰撞问题,当下,如何保存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成了极为迫切难题,作家主张保护在先,开发在后,实际是一种统筹兼顾思想。观之儒家的天人之际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

和谐的整体来思考,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利用自然造福于人民,又要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切勿一味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即达到“合和”的境界。处于职业习惯性思维,作家信仰唯物主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一切自然景观特殊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其规律,把握“雪山冰川”“高原湖泊群”“佛光禅意”存在原理,并报之自然的敬畏,对藏民的佛教信仰表现出崇高的尊重,然而并不囿于简单的宗教信仰层面,整体上符合自然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自然就是存在,存在就是自然,自然之外无存在。所谓超自然的存在在科学的检视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

①自然状态”由于日常的相互交流与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更具包容性,民族之间

的差别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被突显,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很少考虑对方的民族因素,更多是地域性认同而非民族性认同,人与人的和谐得以彰显。

二、 结构之美

作家的文本框架与写实风格的和谐,显示出结构上的匀称和构思之巧妙。综合起来,作家共塑造五大文化意象,分别为:第一古城文化;第二藏民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第三是雪域山林文化;第四干部文化;第五香格里拉符号文化。每一个文化符号都是一个个活生生香格里拉的元素,人物虽然出现较少,但刻画真实,形象典型,描写客观,透出知性的美、和谐的美。

严格意义而言,《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散文,但若将文本细读之后,你会发现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符合一个写作模式,或者叫做写作风格的重叠化选择。若把《中甸遐想》上、下合二为一,整部散文集共计二十九篇,总体上可以大致归属于同一个写作模式,科普式宏观介绍—白描式线条勾勒—浪漫主义的抒情—现实主义的改良呼吁。同一文集中多篇文章的相似性模式化写作并非意味着呆滞机械,具体需看作家艺术构思与布局谋篇,同一个框架下也能发挥出意境各异的作品,《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是游记散文,更确切地说是一部充盈着文化底蕴的随笔,作家自我风格的循环运用,加之纯熟的表现手法和朴实简约的语言,使得各篇文章前后呼应,协调统一。彼此补充,互相映衬,加深香格里拉文化风格的整体化,呈现诗意的大背景画卷,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散文 , 它的创作 , 同戏剧、小说、诗歌创作一样, 应该遵循普遍的艺术思维规律; 然而 , 正因为它是散文 , 它的表情达意 , 既不靠引人入胜的情节 , 也不靠天马行空的虚构 , 而主要是通过如实描述 , 关键处渲染 , 结尾处咏叹,创造出一幅幅鲜明生动,意境深邃,意象优美,富于动态美感的画面。作家自身个性随着评论话语与铺陈描写,进一步厚实深刻起来,《中甸遐想》一文中,作家纵横古今,旁征博引,融合历史典故,简笔勾勒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到散文集《夜宿塔城》一文时,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与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若合一契,作家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批判风格,对香格里拉农村地区贫困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乃至于是自责与内疚,作家行文的逐渐圆熟,意识到批判精神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审视现实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关于审美的文章}.

三、语言之美

学者常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诗歌中尤为突出,语言的凝练跳跃是诗歌显著标志,而一部优秀的散文大都集合了诗歌的用词风格,可以这样说,散文是诗

歌的扩充与延长,不单单是词量的扩大,更多是质的继承和发展。在《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文本中,语言的张力与朴实之美体现出作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让语言符号与文化符合融合得更加妥帖。总的来说,作家在文中语言之表达与艺术之构思营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是语言的意境,也是意境的语言,那种安谧闲静,雄伟壮阔而又肃穆寂静跃然于纸上,经过遣词造句,透过夹叙夹议的抒情书写特色,语言的运用趋于一种娴熟。显现出两种语言技巧之美,第一层次是自然流露的儒雅清丽,第二层次是匠心独运的精熟圆润。就清丽而言,陆机在《文赋》中最早表述语言的清丽风格:“藻思绮合,清丽千眠”②译成白话文可以这样去理解,组合成文章的语言需要有彩虹般的明艳光彩,清丽而润泽,刘建华的《神山卡瓦格博》和《白马雪山的风》,行笔文风尤为清丽,清丽之中包含儒雅,儒雅本意是君子品行端正,温文尔雅,在文章中常体现为隽永和典雅。作家第一次到德钦。来到雪山对面的飞来寺,有幸近距离触摸卡瓦格博的脉搏,卡瓦博格一词来自藏语,有险峻峭拔孤兀之意,面对雪山直插云峰,氤氲漫漫,作家选用简洁晓畅的词语,一步步完成雪山面貌。“这座巍峨的大山从澜沧江边猛然拔地而起,峰顶高耸入云霄,虽映入眼帘,却远在天际,可望而不可即。全身披着皑皑白雪,云雾缭绕,雍容华贵。”笔锋一转,引出《诗经.尔雅》中的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短短一百来字,语言能力与语言所指十分自然地变现出来,“皑皑白雪”与“雍容华贵”二词,既有自然景物的如实展示,也有人为营造意境的成分,作家眼观由远及近,首先由山底咆哮而过的澜沧江写起,目力所及,江水寒彻,尽是雄浑清丽,随着视角抬升,山顶的白雪与山腰盘旋的云朵依次出场,犹如电影镜头的转换,自然而然,流畅过渡。山石巍峨,多是青苔或褐色的草皮,云霞在阳光下缤纷亮丽,白的雪映着蓝的苍穹,清丽而儒雅,秀气而隽永,雅致之中蕴涵苍劲与壮阔之美,当作家写道藏民经过异常艰苦与寂寞来到神山,是这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他们面容枯槁,已经疲惫不堪,但是神情却坚定痴迷。年年岁岁,藏民们一代接着一代来此朝觐”用了枯槁之灰白与痴迷之红润作对比,诚然,朝圣神山是艰难之旅,餐风露宿的同时,还有独处的寂寞,如果没有虔诚之心,如果没有坚定信念,朝圣便是一件苦差,然而信徒们却“坚定而痴迷”。没有过多形容词的修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每一段词句,作家都是精挑细选,字斟句酌,以清丽典雅为主,可以说用词准确,语意明白,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而结构妥贴,语言平易而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关于审美的文章}.

从第二层次精熟圆润而言,在《白水台与东巴文化》一中利用得相当巧妙,精熟的核心在于精字,浓缩为逐字逐句的精确简练。精熟非语言风格的熟能生巧,必须要文字功底过硬才能做到“言简意赅”“文约词丰”刘建华的散文修为,就文字而言,经历了过分理性化原则到灵活多变,显露出“从薄到厚”向“由厚到薄”的推敲,从薄到厚是熟练艺术,由厚到薄是精湛浓缩,对多数作家而言,特别是从事散文诗歌写作之人,尤为关键,理论上而言之,散文以小而精为美,这就要求作家从文字提炼入手,学会打磨文本,做到高度概括。“到了白水台,像是进入另一个卢浮宫。但这是大自然造就的卢浮宫”,这一句是作家对中甸三坝乡白水台的描绘。白水台是什么?有何特色?观感如何?恐怕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卢浮宫举世闻名,人人皆知,作家不去长篇大论地广而告之,而是摒弃物理层面的枯燥说教,只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就把白水台的整体视觉之美勾画出来,卢浮宫是法国王权社会时期皇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作家借用卢浮宫的艺术价值衬托出白水{关于审美的文章}.

台别样艺术美感,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从另一个价值层面,体现了作家返璞归真的淡泊心境,语言的张力与深度由此可见。

同是写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年,那时的香格里拉还只是作家浪漫主义笔调下的理想世界,希尔顿大量运用主观遐想,结合浪漫的夸张,追求冒险精神,表现人类千百年和谐的梦想,“和谐是这里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己的内心之间都维持着美好的关系”③相比之下,刘建华的《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憧憬和谐之美的同时,注重民族文化与人文关怀,给世人留下一个山水如画、民风淳厚、人性纯洁的世外桃源。雪山、冰湖、草原、森林等散文意境,给予商业化社会中疏离的读者无穷的想象,描写生活状态,渲染文化气息,凸显人文精神,反思宗教信仰,检讨政府工作,共同构筑刘建华散文的审美意识,这些文化综合体审美韵味,于以往书写香格里拉的作品中难以寻觅,故而从文化散文角度去解构这部作品,更能凸显文本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2]陈宏天,赵福海.昭明文选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3]熊燕,杨筑慧.从“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看地方文化的重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05).

篇四:《审美与人生作业一》

表述题

题目:

通选课《审美与人生》作业一 学号___严 坤 ________ 学号___222012321210160__ ____ ___ 年级___2012级__ ___ _____ 专业___网络工程____ ______ 学院___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我对美的理解》 《

我对美的理解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一直坚信,只要心里有美,眼睛里就会有美。

美是事物或现象的外显需求或是内隐需求得到满足的心理现象或状态,美就是一切能够让我们感到舒适、快乐、惊奇的事物,就像一块精巧的蛋糕是美,一幅迷人的图片是美,一首好听的歌是美,一句亲切的问候是美……

美的定义是很抽象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在各自的心中美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我记得法国启蒙运动创始人伏尔泰曾说过,他认为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不稳定的,相对的,他认为美往往是非常相对的,在日本是文雅,在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第二种则是普遍的,不变的 ,他认为有些行为是全世界都觉得美的。他认为审美趣味既有普遍性和辨别其好坏的标准,又有特殊性,没有绝对的规格。在一般性的协调一致中,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国家造成了一种审美趣味。美既是永恒的,又是可变的;既是稳定的,又是流动的。

美究竟是什么呢,一张笑脸、一件衣服、一把雨伞等等,如果

在不同的情景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美,就像那张笑脸是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那件衣服是妈妈亲自为自己的织的毛衣柏,那把雨伞是朋友冒雨送过来的,所以的事物当被赋予情感后都会产生暖暖的美,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美是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变化。美是生命的超越,是生命的理想状态,也是生命的本真存在,想想人存在世界一辈子,美是一生的追求,没有人愿意活在没有美的世界,我们之所以贪念人间,就是因为它有我们所不能割舍的美吧。

我眼中的美并不是浓妆艳抹,也不是富裕妖娆,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之美,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积极乐观,这就是无与伦比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