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时间:2021-11-03 12:42:36 200字

第一篇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专业介绍

--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体育学院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延安大学体育系。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韩国籍外教1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学历达标者80%以上。学院下设大学体育教育部、专科教学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所、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及球类、田径、武术、体操、重竞技、基础理论、群体等七个教研室和校体委办公室。现有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和运动训练专科专业一个,在校普通学生542人。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良,场馆齐全,基本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和可容纳15000人看台的标准塑胶草坪田径场(2005年9月投入使用)及学科齐全的实验室。学院在办好专业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工作。

学院发扬老延大体育系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成绩显著。毕业生综合素质优良,基本功扎实,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用人单位反映良好。2002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前三名者达20余人次。

体育教育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接受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学校体育教师及其它方面的体育工作者。要求学生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体育史、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生理学、群众体育学、运动竞赛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规、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武术、跆拳道、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秧歌、安塞腰鼓、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手球、旱冰、体育游戏等。毕业去向:大中专学校及体育管理部门。 社会体育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能力,能够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残疾人体育学、跆拳道、游泳、武术等。毕业去向:大中专学校、体委、城市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工会、各种健身健美俱乐部等。

第二篇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各专业介绍

--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各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对外汉语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设计(装潢艺

术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美术学 工业设计 英语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园林 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工程管理 汽车服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制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技术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会计学 护理学

第三篇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业介绍

--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

文社科学院是我校规模较大,办学层次较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学院之

一。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18人。在读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者3人,硕士学位者1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有5个科研所:韩国历史文化研究所,陕北历史文化研究所,史学史研究所,社会主义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所。其中韩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是由韩国驻华大使授牌建立,是韩国历史文化、朝鲜问题、东亚问题研究的重要机构。

学院设有历史学、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承担着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任务。学院作为陕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先进集体多次获省教委奖励。

学院设有两个硕士招生点: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培养中国近现代史的专业研究人才和高校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门类逐渐增多,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良好态势,师生学风浓厚,考研考博蔚然成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近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学校组织的多种文体比赛中获奖。积极探讨贫困学生救助途径,建立了2004届毕业生贫困借助基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0%以上。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50余部。其中国家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30余篇,科研数量、质量综合评估位居全校前列。

历史学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教育、行政、文博、新闻、旅游、信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主要课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史、考古学、档案学、中国文化史、世界通史、韩国史、美国史、社会学等。毕业去向:教育、经济、行政、文博、旅游等行业或部门。

旅游管理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级旅游管理的专门人才,并为中等学校及专科职业学校培养师资。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旅游业管理、饭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英语。毕业去向:各级旅游部门等。

第四篇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介绍

--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化学与化工学院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延安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现有普通本、专科生学生674人,研究生6人。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5人,讲师11人,实验师2人。教师中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5人,有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现设有化学工艺硕士点一个,化学教育、化工工艺、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方向)、应用化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课程3门。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五个教研室,设有基础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化学工程三个实验室和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两个研究所,下设15个分实验室。学院设有专业资料室一个,订有各类中外文期刊70多种,藏书50余万册。实验室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有2千余台件,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200万元。

化工学院始终坚持敬业、修德、求是、创新的优良教育传统,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仅九五以来,承担省部、市、校级教学、科研项目70多项。出版著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0余部。广大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被EI收录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50余篇。获国家、省、市各项奖30余项。有些成果达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化工学院本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各项工作的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生数千人,近十多年来就有100多人考取了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本单位或本行业的领导或业务骨干。

进入新世纪,化工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将团结一致,努力拚搏,不断创新,为把化工学院建成延大一流院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共同努力奋斗。

化学工程与工艺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医药、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分离工程、传递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学、石油加工工艺学、化原课程设计、化工设计、工业催化、化工防腐等课程以及相关实验。毕业去向:化工炼油、冶金、医药、环保、能源轻工业等部门。

化学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掌握现代化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合格中等学校师资,以及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化学专门人才、科学研究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高等数学、中学化学教学论以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毕业去向:大中专院校、中学、化学研究所、质量分析及环保等部门。延安大学有哪些专业

工业分析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掌握现代化学工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分析化学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分析、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工业分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工基础以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毕业去向:高校、科

研院所、工矿企业、医药单位、化学研究所、质量分析及环保等部门。

应用化学

学制: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备近代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科学、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艺等方面工作的理工结合型高级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材料化学、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开发概论、高分子化学等。毕业去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精细化工领域、能源环保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