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笑声结尾

时间:2021-11-03 11:35:19 400字

课堂上的笑声结尾(一)

“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林纾《春觉斋论文》)如同写文章一定要重视对结尾的用墨与经营一样,作为一种艺术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重视结束语的精心设计。本文意在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课堂“收笔”的方式。

一、抒情式结尾。教师除了在备课中“披文以入情”,还必须以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这种感情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结束一课的教学更要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我们可以这样结束《岳阳楼记》的教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崇高品质,它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在悠久的中华民族史上,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他们的精神是那样的无私,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高尚。他们像灿烂的群星,缀满长空,熠熠闪光。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难道不更应该发扬前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吗?这样结束,既充分发挥了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

二、设疑式结尾。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以此施诸语文教学,就是“设疑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研读,一丝不苟,不为名家名篇讳,勇于质疑的精神。有些课文,讲完之后,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如《干将莫邪》一课对“入山行歌”的“行”注为“从事”,这样的解释显然不符文意,如何解释才确切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借助工具书、资料书去解决。有时还可以采取“由此及彼”的方法,联系所学课文,引申发挥,将一些正待揭示的自然界及学术界的“谜”告诉学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将要结束《死海不死》一课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一种看似奇怪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有许多科学之谜尚待大家去探索,去揭示。比如,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四大科学之谜:尼斯湖怪兽、百慕大三角区的漩流、飞碟(UFO)和金字塔。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习惯,长大了献身于科学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到那时,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人解出某个谜呢。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中。

三、悬念式结尾。有些课文结尾部分并未出现悬念,但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完本课后可设置悬念。教了《皇帝的新装》,就让学生思考:(1)受了骗的皇帝会怎么想?回宫后会怎么做?(2)大臣、随员们在当时尴尬的局面下又会做一番怎样表演?(3)全城的老百姓又怎样议论这件事?(4)骗子们呢?另外,像《小橘灯》、《渔夫的故事》、《项链》等课文在教学最后都可以设计一些悬念。这种方式,可使课堂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故事式结尾。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竞选州长》一文的幽默讽刺艺术的理解,笔者就以作者马克*吐温的一则轶事结束教学: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后,一次遇到了对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的纽约州州长霍夫曼。在霍夫曼以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厚,什么东西最锐利的问题刁难并威胁马克*吐温时,马克*吐温微微一笑说:“先生,我说世界上最坚最厚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是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了,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故事,同学们在一阵欢乐的笑声中进一步地感受、了解到了马克*吐温幽默的语言和卓越的讽刺艺术。

五、照应式结尾。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这样的导语引入: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就是从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形象地证实了这个光辉论断的。结束本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收笔”: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恐怖到希望、由盼望到躲避的态度变化的核心是什么呢?钱!《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是从生活中这一侧面,形象地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地著名论断,那就是“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

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通过这样的回复强调,就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也达到了强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六、图示法结尾。用图示法结尾,既有助于揭示文章的内在结构,使文章具体化,又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插图,对于这些附有插图的篇目,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问题结束教学,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有一些课文,书上没有插图,就可以借助于教学挂图。特级教师于漪教完《茶花赋》后出示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挂图,就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了教育的影响。还有些课文,像《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中国石拱桥》等一些说明文,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画出示意图,以加深理解。

七、总结式结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实用方式。可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总结,也可抓住文章中较有特点的写法进行总结。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方式是多样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都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使之与整个教学环节和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草草收束、虎头蛇尾固不足取,画蛇添足、当断不断则更应当反对和避免。

“好头仍需好尾。”语文教学中,尾收得好,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地思想内容,加强课堂教学艺术魅力,在同学们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鉴于此,为师者有必要精心设计,荡起终课前的涟漪。

课堂上的笑声结尾(二)

让语文课堂充满笑声

语文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学习语文。’”

罗杰斯说过:“自主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有的教师不苟言笑,按步就班地上着语文课,教学活动只垂青于个别优等生,上到不顺心处便批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厌课情绪,从而被动地学习,当然收效甚微。教学实践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得益。因此,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方式就是使课堂“鼓舞人心”,让课堂充满琅琅的笑声。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有资料表明,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感到积极的内心体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同时,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轻松愉快的情绪能激活大脑,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引起和保持人的兴趣,产生超常的记忆力,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微笑传真情

成功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鼓舞人心的,让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悦。课堂中,教师若把真挚的感情投向教学活动,把暖心的话语洒向学生,把会

心的微笑送给学生,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鼓舞,获得“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效应。

有一天,我板着脸走进教室,课堂气氛似乎凝固了起来,看见每个学生的脸上不时显出紧张的神情。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怎能不表现拘谨呢?顿时,我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渐渐放松脸上的肌肉,舒展开丝丝微笑,不知不觉,学生面容的线条也随之越来越柔和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心理障碍被消除,心智被启动,思维被激活,学习活动自然愉悦,轻松。

2、鼓励增信心

赫尔巴特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课堂上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教师将鼓励性评价大方地送给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温暖。如“你不愧是个聪明的一休哥,见解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你回答问题完整,声音响亮,真棒!”“真是不简单,这样的难题都让你给攻克了,望你再接再厉,不断攀登学习的顶峰!”“你简直就是未来的播音员嘛!”“你的勇气可嘉,实在令人佩服。”这些鼓励性评语能给予学生学习的一种巨大情绪力量--成功与快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好语言的强烈欲望。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哪怕学生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就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如:一个孩子读句子时,漏读了一个字。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告诉他:“感谢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我来给你指一指,请你再来读一读,好吗?”于是,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句话。我

立刻说道:“你看,读得多好,既正确,又流利。”这种期待与希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自尊的个性,学生就会保持参与学习的欲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

3、民主播希望

教学的民主性就是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希望,从而愉快、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

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被遗忘的课堂角落。

特别是学困生,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为他们“量体裁衣”,给出一些他们易于接受的题目,同时在他们平时的点滴成功中予以充分的欣赏和激励,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从而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参与学习活动的信心和热情。这样,课堂将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记得有一次早读课时,我发现陈婷读书很认真,还不时地查查字典。一上语文课,当我问到一些词语该如何理解时,我特别留心陈婷的反应。果然,他虽未敢举手,但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是的,他一定会了,于是,我首先喊了他,他竟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词语的解释。“真不简单!”我这样夸他。可见,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学困生还是能努力对待的。当然,也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机会,并给予力量。

②尊重学习权利,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学习的潜力,教师只有充分相信他们。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

定论;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在学习《美丽的秋天》一课时,我鼓励孩子们将自己预习时遇到的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问题说给大家听。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有的像一块块金币‟这句话中的„块‟字用得不好。”“你觉得用哪个词来替换„块‟,会更好些呢?”孩子想了想,说:“我觉得应该用„枚‟。”多么会思考啊!用“枚”字的确要比“块”字好一些!

此时,仍然有孩子举着自己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