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佳路径》有感

时间:2021-11-02 17:27:56 500字

读《最佳路径》有感(一)

读《最佳路径》有感(二)

《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这篇文章内容挺长的,但读起来感觉文章的故事性并不强,也缺乏趣味性。那如何能吸引学生的眼耳,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朱老师知道“迪斯尼乐园”乐园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筑一定会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于是在教学伊始,他就用课件出示几幅迪斯尼乐园的图片,有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还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插图。趁孩子们兴趣高涨时,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在迪斯尼乐园即将竣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这是怎样的难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迫不 待地捧起了书,他们有了读书的欲望了。

朱老师整体把握教材,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的思路清晰。,让学生多读书,他们就能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思想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如果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与练习,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教学。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过去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确实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因为读和听一样,是吸收的过程。学生在朗读时,特别是在熟读之后,对文章留有较深的印象,久远不忘。可见,朗读对提高记忆力是有利的。

经常朗读还会在词句上、在表达方法上有所吸收和积累。这对提高学生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朗读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欣赏能力也是有益的。

由此看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古往今来都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节课中,朱老师十分重视,要求学生读正确:不读错字音,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读颠倒,不吃字,要读得字字响亮,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流利:从容不迫地读,不能一字一拍地读,也不能一口气地连读下去,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不断读,不读破词句,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按自然节奏去读,接近说话的速度或稍慢。有感情地读,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果。对课文内容和词、句、段的意思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就会产生相应的感情。要做到有感情朗读,就要运用一些技巧,所谓朗读技巧指的是停顿、重音、句调和语速。这些知识我相信朱老师在第二课时一定会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来。

读《最佳路径》有感(三)

“言”“意”学用两相和

——阅读《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有感

语文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获得规范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实现“言”“意”的融合与转换。审视《最佳路径》这一课所在的这一单元,主题就是从自然界中获得启示。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从一个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获得设计迪斯尼乐园最佳路径的启示。反复阅读,我认为本文的关键词语是“最佳”,而重点段则是课文第四段,关键词语就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那么阅读方法的训练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抓住关键词语“无人看管、只要…就…、总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等词语体会“最佳”的含义。

那么我们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又写出作者是从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得到的启示。仔细一读,表达特点就出来了,作者是用“发现——原来——据说——启发”这样的思路、这样的句式写出的。那么本文的一个关键的语文训练点我认为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意”的基础上发现这种表达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表达特点,说说或写写生活中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我觉得这样解读《最佳路径》就解读出了语文味,避免了繁琐的分析,避免了上成思想品德课。

再看《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这一课的课题很有意思,即出现了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语“老师”,这个老师是有双引号的,这个引号是什么意思?字面的意思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但是别忘了老师的本意,老师的职责。本篇文章正是围绕这一深层含义写了“老师”,课文多次使用了“谁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这一句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老师”的形象,并且有详有略。这也恰恰突出了本课的语言训练点。课堂上,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个人类的老师,并学着这样的句式说说你了

解的人类的“老师”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我认为是简单地,是充满语文味的。

读《最佳路径》有感(四)

读《最佳路径》有感(五)

读《最佳路径》有感(六)

读《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有感

紫金县中山中学:贺建龙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在书中,我虔诚地倾听全国各地特级教师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以及专业成长的经验总结,从中学习他们在反思中悟出的教育真谛。这种 “现身说法”的形式给我,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以最实用,最贴心的建议。

曾经听到过一位一线教师感慨: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为以往的经验羁绊。如此,学会有效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有效借鉴他人的智慧,应有选择地在“积识”中有效“转识成智”,已成为当代教师成智的最佳路径。这些建议中,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对“青年教师怎样学做人师”的勉励,有小学语文教师于永正对如何有效备课特别是“隐性备课”的体会„„

其中《育人导航:如何做一名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中一位老师在自己的论文中讲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爱的力量》,给我很大的启发: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曾叫班上一群学生到一个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评估,每个学生得出的结论都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不会有出头之日的。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成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他很好奇的想知道这些男孩的现状到底如何,因此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作追踪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这些男孩已经长大成人,除了有20人搬迁和过世,剩下的180人中有176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成

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和企业家的比比皆是。

这个教授颇感惊讶,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评估的那些人,问道:“你今日能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阅读的过程之中,我不断跟把特级教师们提供的教育教学指导方法和各种案例与自己的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比较,令我获益良多。其中柏继明校长的《我教老师发火》让我感触颇深,因为文中的那两位性格温柔,只会生气不会发火的老师,就有着我自己刚开始踏上讲台时的影子呀。刚踏上教师岗位时的我对学生非常和蔼可亲,从不发火,再加上英语课堂本身就是气氛比较活跃,要让学生们开心欢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所以我跟学生们的关系非常好,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久而久之,个别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似乎摸透了我的脾气,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说悄悄话。这不仅影响了我的上课进程,要花大量时间去管理课堂纪律,而且也浪费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这也让我感到特别苦恼。然而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向她们主动请教,应该怎样处理好师生关系,抓好课堂纪律。在她们的指导与帮助下,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只有跟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该“发火”的时候发火,该 “翻脸”的时候翻脸,才真正地“镇”住学生,赢得威望。让学生既爱你,又怕你,才能真正做到严重有爱,爱中有严。良好的课堂纪律跟课堂常规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该动时动,该静则静,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重复的,在这个看似平凡枯燥的工作岗位

上,看似平凡其实不凡。这些特级教师们也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但他们 “安于平凡,却不甘平庸”。《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与特级教师们的差距,但也为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让我知道成为名师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从今天开始,我也要朝着我的目标,“踏踏实实沉下去”。“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才能潇潇洒洒地浮起来”。

读《最佳路径》有感(七)

2005——2006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随笔

本以为要跟班教五年级的,没想到本学年我再次教四年级,所以也就不想再写教案,就根据以前的教案及学生情况,写下了本学期的教学随笔。主要分四个内容:一、教学随笔(共四十六篇);二、清晨寄语(共二十六篇);三、听课心得(共九篇);四、本年级教研目的及总结。

一、教学随笔

(一)也谈《九色鹿》

这两天一直在看“四月的纪念”的随笔,深受启发。看到他在教学《九色鹿》中遇到的困惑:“学生关于《九色鹿》中争论‘调达有没有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期终试卷上的一填空也在我的脑中闪现:“本学期,我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