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jpg

时间:2021-11-02 12:56:29 100字

篇一:《徐渭墨葡萄图》

徐渭《墨葡萄图》

浅谈坎坷命运与画家的艺术成就的造就

B100609007 汪创

徐渭的《墨萄葡图》,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

涂抹点染,任乎性情。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

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

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可看作是文

人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

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此图将水墨葡萄与作者的

身世感慨结合为一。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 “半生

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

抛闲掷野藤中。”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

一种饱经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

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在徐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

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他又善

于以草书之法入画,此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

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其画

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

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正如他自己所

说: “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求形似求生韵”。此

图署款: “天池”,“湘管斋”朱文印。

这幅画应该是在他杀死妻子出狱之后所作,此时

的他已经对仕途绝望,胸中充满悲愤与抑郁。此时身

边也是空无一物,处境十分悲惨。他将坎坷命运都执

于笔上,描绘出了的是他的不幸,是他的一世悲凉。

但也是因为这样,中国水墨画才能达到抒发情绪,表

达主观情感的极高的高度。命运虽负他,但却是中国

绘画一大幸事。

提到他不得不让我想起西方另外一位艺术巨匠

---文森特梵高。虽然他们在时间上相差332年,但其

成就对世界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相似性才有可比性,徐渭和凡高不管在性格,人生经历,还是在创作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他们的比较,使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伟大的艺术家。

一:徐渭与凡高都是在将近中年才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他们经历的不幸遭遇和磨难成为后来的创作源泉。

徐渭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在乡里渐有文名。然而后来从二十三岁至四十一岁,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与有司”。徐渭二十一岁时娶潘氏,并入赘潘家。潘氏善体人意,岳父对徐渭也非常喜爱。考试虽然不得人意,生活尚平静顺心。但好景不长,徐渭二十五岁时长兄因误食丹药而死,又因还债将祖产变卖一空。在他二十六岁时,潘氏也因肺疾去世。在二十八岁时,他离开岳父家,租屋设馆,以教书糊口。或许为了排遣寂寞,徐渭从习画逐渐变成知名一方的画家。

文森特·凡·高他是一位牧师的儿子。1869年,十六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的海牙分店工作。二十岁时,凡高被调任到伦敦的一个工艺美术分店工作,在那里他爱上了女房东的女儿。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拼命追求这个少女,

但他的

一切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他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对现实感到非常失望。二十三岁时,工艺美术品贸易再也无法引起凡高的兴趣,他便毅然放弃了这个职业,不久便在英国的一所卫理公会教派的学校里当辅导教师和传道士。1877年至1878年,凡高自以为自己负有一种崇高的宗教使命,所以他打算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神学系注册入学,并且非常勤奋地做应试的各种准备,然而倒霉的是他最终因为语言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入学考试。不久,他作为牧师去了比利时的南部煤矿区博里纳日。他竭力争取减轻矿工们的辛劳与痛苦。由于“过分的努力”,他的上司强迫他放弃牧师职务。在他逗留博里纳日的时间将近结束时,开始系统地学画画。这时候,他决定自己要当一名画家,二十七岁时,他在布鲁塞尔开始了学习艺术的生涯。

第二,徐渭和凡高都患有精神疾病,命运多舛。

徐渭四十二岁时,奸相严嵩被明世宗革职,胡宗宪被视为严嵩同党,而解京问罪,一时幕客四散,徐渭为其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只得返回山阴。四十三岁时,应礼部尚书李春芳聘赴京,旋求去。四十五岁时,胡宗宪瘦死狱中,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他写了《自为墓志铭》曾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曾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后为同乡好友张元忭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闭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们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凡高二十八岁时,爱上了他那丧偶的表妹基·福斯,但是他遭到了表妹的断然拒绝,他第二次受到失恋之苦。二十九岁时,凡高生平的第一次性交活动却让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很快被医生确诊为患上了淋病,而且需要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住在医院接受治疗。从三十岁到三十二岁这段时间,一位女邻居马戈特·贝格曼爱上了他,但是由于双方家庭的反对导致这位女邻居企图自杀,凡高对此感到非常震惊。三十五岁时,凡高在阿尔城遇见了保罗·高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真诚而又友好的合作以后,这两位十分个性化的艺术家由于一些道不明的个人原因关系开始恶化。同年12月23日,在高更的面前,凡高变得又粗鲁又有攻击性,最后他用一把剃须刀从自己的左耳上割下了一块肉,并送给了当地一个妓女。他立刻被送往医院,而第二天早晨高更便启程离开阿尔城。三十六岁时,凡高第二次精神病复发。他白天在自己工作室里画画,到了晚上住进医院。同年5月,凡高第三次发病。这时候,凡高自愿住进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并开始以火一般的热情继续画画。他在7月和12月第四次和第五次复发精神病。1890年1月凡高精神病第六次复发。同年2月,他又第七次复发精神病。5月份,凡高终于离开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并前往巴黎。他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租了一间房间,在那里由加谢大夫照料他。1890年7月27日,凡高开枪自杀身亡,这时他年仅37岁。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体会到,命运的困顿,人生的挫折,再加上他们自身不羁的艺术秉性和狂热追求才造就了不凡的艺术家,和他们不凡的艺术成就!

篇二:《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徐渭《墨葡萄图》评析》

水墨自是有深笔 信手拈来自有神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一根独枝,孤寂寥寥,细枝纷繁,却遒劲挺拔,硕果累累。如此丰富的墨色,如此自在的用笔,如此大胆的构思,只有在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墨葡萄图》中才看得到这一片生机盎然。

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写出葡萄珠的晶莹剔透之感,显得淋漓酣畅。画中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是文人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表现出文人画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的特点。

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

画家天才卓异,但一生坎坷,出生百日就丧父,此后灾难接踵而至,长兄经商失败,不久弃世,妻子早亡,八次应乡试未中。后又因恐受胡宗宪的连累,于嘉靖四十四年(时年四十四岁),自书墓志铭,并雇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杀。曾用利斧击破自己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皆折,不死;后又用锤子击碎自己的肾囊,仍不死。如此“九死辄九生,丝断复丝续”。那时,他的精神状态已接近疯狂,最后终因疑心继室张氏不贞,失手将她打死,被捕下狱,监禁了六年。出狱后佯狂益甚,贫病交加,数千卷书籍变卖殆尽,七十三岁时,结束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悲惨一生。《墨葡萄图》上的题诗,正是徐渭才情满腹而不得施展,历经劫难,心中愤懑悲歌的不平之鸣!

画面构图大胆突破,整体采用三角形布局。画面右侧的墨葡萄及葡萄枝自然而然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画面上方的文字与下方的细葡萄枝连成一线,与右侧的葡萄主干形成了较好的平衡感。画面当中有大量的留白,符合中国画的传统风格,留白与画面整体外形协调的也很好,中部大量留白,呈倒斜三角。右下角还有一小块留白,也呈小三角形,平衡性好,并使画面不至于太过死板生硬。就本图的画面节奏而言,仍旧是整体写实与局部热抽象的统一,整体节奏较为平缓,但具体到局部和文字就突出显示出画家的癫狂与极度的情绪化。从区域的角度分析,本画区域感很强,留白与画面主体区分明显,又相互照应,相互关联,相{徐渭墨葡萄图jpg}.

得益彰,使画面有了很好的整体平衡感。

墨色单一却丰富,黑白灰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美妙,徐渭用他最酣畅、最信手拈来的技法表现出了另一个单调而充实的世界。干墨湿墨并用,枝桠的遒劲感跃然纸上;重墨淡墨并用,墨葡萄粒粒饱满跳脱出来。画家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文人画中对笔触的追求也在画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墨葡萄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随为墨葡萄枝藤,却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再加之用笔灵活,笔触鲜明,配合丰富的墨色,画面的质感瞬间提升。细藤处的精勾细描配合以大笔触掠过纸上,葡萄粒似乎要滚滚而出。笔墨的配合自然而顺畅,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墨葡萄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徐渭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曲折苦难的人生经历,也让每一个观者内心颤动,这更像是我们生命的枝桠:时而深刻,时而轻快,总是想要追求硕果累累的结果,却忽略了这枝繁叶茂的途中更加丰盛。画家信笔寥寥,却可以让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思考自己,思考人生,只有徐渭深刻而矛盾的人生历练才能让我们有如此深切的感悟!

篇三:《从《墨葡萄图》中徐渭的书画艺术》

从《墨葡萄图》中浅论徐渭的书画艺术

摘要:徐渭艺术主要源于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大明朝社会动荡,他具有强烈的个性,力图追求个性解放最终难以摆脱自身的传统意识。笔者认为了解徐渭的书法艺术以他的生平、 社会环境、个人性格来综合分析。本章中《墨葡萄图》为徐渭晚年水墨作品,纵116.4cm、横6403cm为例来分析徐渭书画艺术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字:徐渭 墨葡萄 青藤道人 书法艺术 水墨艺术

往往时代造就一个人,在大明朝的社会可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政治上的内忧和外患直接的结果就是祸国殃民。内忧:帝王的昏庸,严嵩父子重拳在握、结党营私、使得阶层及其腐败。外患:北方俺答的侵扰,东南沿海倭患屡禁不止,可想而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会为人民带来怎样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大明王朝推崇的朱程理学还能固守朝纲继续推动时代的发展吗?大千世界凡是物极必反,此时另一种学说的传播在衰落的时代,可否兴盛并解禁人的思想呢? 这时的徐渭正赶上了儒家中“心学”学派大兴与朱程理学思想的碰撞。同时掀起了个性解放的思潮,徐渭在思想上深受极大的影响,在晚年的书画等艺术作品表现的极为明显。

徐渭生平

徐渭(1521—1593),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道人等,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

三、画四”。他才艺纵横。在这里为了更好了解徐渭笔者把他的生平分为三个时期: 1、少年时期天才超逸“六岁受《大学》日诵千

篇四:《美术鉴赏1.41》

1.41美——有意味的形式 1徐渭的《墨葡萄图》运用的是以下哪种绘画手法?(C)

A、工笔花鸟 B、白描 C、水墨写意 D、版画 2《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C)

A、抽象派 B、威尼斯画派 C、后印象派 D、野风画派 3当代艺术作品《生命之轮》以油画形式展现了巨大的曼陀罗。(×) 4伦勃朗靠卖自己的画作获得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和上流的社会地位。(×)

篇五:《浅探徐渭《墨葡萄图》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cn

浅探徐渭《墨葡萄图》艺术特色

作者:杨哲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03期

摘 要:《墨葡萄图》是明代文化巨人徐渭的代表作,他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派。他坎坷的一生,学贯古今,多才多艺。他的杰作狂放笔墨抒发独特的艺术特色:1.学养积淀丰厚;2.草书入画;3.比兴抒情泼墨大写意,这些对后世影响远。研究探讨他的作品,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很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徐渭 《墨葡萄图》 学养丰厚 草书入画 比兴抒情

《墨葡萄图》是明代徐渭留给我们的旷世杰作,画面水墨恣肆,笔精墨妙,借物抒情,“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创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派。晚明袁宏道以他俊秀流美的文笔为徐渭写了传记《徐文长传》(徐渭离世后多年),大力宣扬徐渭和他的作品才从山阴乡党走向世界的视野,最终没让他“闲抛闲掷野藤中”,后人对他顶礼膜拜。从作品《墨葡萄图》(图1)中我们可以探究他的艺术特色,从他的艺术杰作中汲取不竭的创作灵感。本文以其大写意花鸟绘画为依托,剖析徐渭悲剧人生下大写意杰作《墨葡萄图》艺术特色。

一、学养丰厚是徐渭艺术成长的沃土

为了深入探究《墨葡萄图》的艺术特色,让我们先走近徐渭的艺术人生。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是明代文艺史上标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艺术活动广泛而卓著。5岁由嫡母教授他识字,生性聪慧,天资很高。6岁能读书,过目成诵;10岁能作文,轰动山阴;12岁习音乐和戏曲,能背唱完整的《西厢记》和《琵琶记》;15岁钻研剑术和骑射,培养出对军事和冒险爱好。当他成为一个青年时,已经是文武全才了。徐渭自视很高,言行举止锋芒毕露,种下了在功名场中屡战屡败的祸根。在20岁考秀才时他名落孙山,后因特许复试才勉强上了榜,成为山阴秀才。此后三年一试,连考八次,到45岁狂病发作也没能考上举人。早年他在书法、诗文、戏曲、军事剑术等方面拜师学艺又能勤学苦练,有深厚造诣,徐渭曾向“越中十子”里的陈鹤学习绘画,向杨珂学习书法,这两人的画风书风对他有明显的影响。

不管是中国绘画史(大写意花鸟画开宗立派)、中国书法史还是中国文学史(目前考证最有可能是名著《金瓶梅》的作者)、戏剧史都有卓越建树。学者评价道:“他是一代通才的象征,只要他愿意,信步走向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摘冠而戴,占据这个领域的顶峰。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有苏东坡、王阳明等少数奇才,才可与其比拟”。博览古今中外的文献,研习名作,继承传统,积淀丰厚的学养,同时修炼自身精神境界,又从传统里打出来,孕育了徐渭多才多艺,使他成为明中后期典范的学者型艺术家。徐渭53岁时才开始醉心创作绘画,山水、

篇六:《墨葡萄图》

题目:徐渭《墨葡萄图》鉴赏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学号:041202113 姓名:马显贵

摘要: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徐渭的花鸟绘画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不拘物象,而重生韵”,笔墨的巧妙运用是徐渭绘画的特点。而《墨葡萄图》作为绘画史上杰出的佳作,充分代表了徐渭作品的特色。

关键词:徐渭;花鸟;绘画;艺术;大写意;

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后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人。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徐渭是继陈淳之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大写意画变革的一代大家。他的绘画以水墨为主,重神韵,重笔墨情趣。他虽受到许多大家影响,但绝不为传统所囿。

半生落魄已成翁,{徐渭墨葡萄图jpg}.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出自《墨葡萄图》的题画诗,作为徐渭的代表杰作,《墨葡萄图》成为研究徐渭不得不提的一幅重要作品。徐渭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宗立派。从《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师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165.7厘米,横64.5厘米。《墨葡萄》一幅“不求形似求生韵”、“信手招来自有神”图中横出的主干坚挺有力,千枝万干,叶子繁密,一串串果实都由这主干承负着,因为叶子繁茂,果实沉重,枝条柔弱,所以枝叶都向下垂,而主干上却没有片叶子,只有一条稀疏的细枝嫩叶在风中向上飘扬,画中枝条垂挂,长短不一,粗细均匀,叶子有的阔大如掌,有的细小如点,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疏有密,果实犹如明珠一般,晶莹圆润。整个画面刚柔并存,枝干与叶子一刚一柔形成强烈的对比,枝干走势转折而流畅,顿挫有力,协调中带着生韵。一根独枝,孤寂寥寥,细枝纷繁,却遒劲挺拔,硕果累累。

就总体审美来讲,本图纯以水墨画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晶莹透彻,形象生动,水墨酣畅。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葡萄枝则用干墨勾勒,对比鲜明,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随意涂抹点染,倒挂枝头,形象生动。《墨葡萄图》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就技法来讲,构图奇特,信笔挥洒,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葡萄珠晶莹透彻,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干墨湿墨并用,枝桠的遒劲感跃然纸上;重墨淡墨并用,墨葡萄粒粒饱满跳脱出来。画家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

从构图来说,画面构图大胆突破,整体采用三角形布局。画

面右侧的墨葡萄及葡萄枝自然而然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画面上方的文字与下方的细葡萄枝连成一线,与右侧的葡萄主干形成了较好的平衡感。画面当中有大量的留白,符合中国画的传统风格,留白与画面整体外形协调的也很好,中部大量留白,呈倒斜三角。右下角还有一小块留白,也呈小三角形,平衡性好,并使画面不至于太过死板生硬。就本图的画面节奏而言,仍旧是整体写实与局部热抽象的统一,整体节奏较为平缓,但具体到局部和文字就突出显示出画家的癫狂与极度的情绪化。从区域的角度分析,本画区域感很强,留白与画面主体区分明显,又相互照应,相互关联,相得益彰,使画面有了很好的整体平衡感。墨色单一却丰富黑白灰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美妙,徐渭用他最酣畅、最信手拈来的技法表现出了另一个单调而充实的世界。

整体构图较为工整,是写实风格,但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仔细观察局部更是能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癫狂之气,完全没有条理,又是典型的热抽象之极,体现了情绪与动作美。作者通过整体的构图形成了整体的意境,将热抽象与写实风格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这幅佳作。作者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文人画中对笔触的追求也在画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墨葡萄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随为墨葡萄枝藤,却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再加之用笔灵活,笔触鲜明,配合丰富的墨色,画面的质感瞬间提升。细藤处的精勾细描配合以大笔触掠过纸上。笔墨的配合自然而顺畅,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但画中的物象又不是十分逼真,这正是徐渭的创意所在。这表现了文人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表现出文人画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的特点。他不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也不拘于陈法,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艺术主张,将技法升华到全新高度,且是以“笔”在“意”先来完成作品,追求“舍形而悦影”,以放纵简逸的寥寥数笔,就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其精神境界则真正达到了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逸品观。恰如清戴熙在跋徐渭《杂花卷》中所云:“争势飘举矣,却善控驭;墨气淋漓矣,却不澡漏。至其才情之雄阔,意境之变化。一气鼓铸,而万有牢笼,真腕存造化者,开拓心脑,推倒豪杰,可为田水月。

篇七:《尔雅美术鉴赏2016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1.0 分

A、

威尼斯画派

B、

抽象画派

C、

后印象派

D、

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以下关于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1.0 分

A、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可见光是一种超声波

C、{徐渭墨葡萄图jpg}.

可见光是一种机械波

D、

可见光是一种声波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关于艺术的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0.0 分

意外发现

B、

情绪宣泄

C、

审美需要

D、{徐渭墨葡萄图jpg}.

日常记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作品在创作完成后被()所收藏。1.0 分

A、

埃里·布罗德夫妇

B、

布莱克夫妇

C、

尤伦斯夫妇

D、

陈泰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乐山大佛在古代除了其本身的宗教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1.0 分

A、

防地震

防御塔

C、

治水

D、

净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以下不属于“元四家”的人是()。1.0 分

A、

吴镇

B、

黄公望

C、

倪瓒

D、

唐寅{徐渭墨葡萄图jpg}.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中国从()开始建造四大天王的神像了。1.0 分

A、

宋代

B、

元代

明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陵墓前大型雕塑位于以下哪个陵墓?()1.0 分

A、

溥仪墓

B、

黄忠墓

C、

武则天墓

D、

霍去病墓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徐渭的《墨葡萄图》运用的是以下哪种绘画手法?()1.0 分

A、

工笔花鸟

B、

白描

C、

水墨写意

版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照相机是根据()的活动原理制作的。1.0 分

A、

鹰眼

B、

苍蝇眼

C、

人眼

D、

蜘蛛眼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1.0 分

A、

《蒙娜丽莎》

B、

《岩间圣母》

C、

《最后的晚餐》

D、

《埃斯泰克的海湾》

篇八:《2016尔雅网络课《美术鉴赏》期末考试(新)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新)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96.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距今 25 万-30 万年前的雕塑以表现()为主。1.0 分A、神鬼形象B、动物形象C、地形地貌D、女性人体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照相机是根据()的活动原理制作的。1.0 分A、鹰眼

B、苍蝇眼C、人眼D、蜘蛛眼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唐代的画布主要是以下哪种材质?()1.0 分A、宣纸B、竹片C、绢D、{徐渭墨葡萄图jpg}.棉布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50 年代时,毛泽东提出的促进文化科学繁荣的口号是()。

1.0 分A、两个凡是B、反对修正主义C、四个现代化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1.0 分A、天津B、北京C、苏州D、成都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在中国绘画中,()颜色的颜料一直十分难寻。1.0 分A、红色B、蓝色C、黄色D、黑色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作品在创作完成后被()所收藏。1.0 分A、埃里·布罗德夫妇B、布莱克夫妇C、

尤伦斯夫妇D、陈泰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北京房山的云居寺是()时期的一个寺院。()1.0 分A、唐代B、宋代C、辽代D、元代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宋代文同画竹的特点是()。1.0 分A、写意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