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道600字

时间:2021-11-02 12:15:11 600字

谈孝道600字(一)

从孝道引发的思考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这就是说孝道才是道德的核心和首要,孝为小孝和大孝,小孝则事父母,大孝则事天下。

悠悠国史几千载,至于孝道的例子不胜枚举,古人在一步步的探索和思考,总结和完善道德思想的完美。起初,我们所谈到的“孝”为“敬”,“敬”也就是尊敬师长。也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中所说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首先在生活中,首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以信用为重。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虚心求教,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若做了之后,亦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当然,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也就将“敬”又演绎为“礼”。所谓的“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礼记》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庄。”可见礼的作用很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

关于孝道,我们在这点来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太多,的确是“博大精深,地大物广”。但现如今的社会现象不得不让我们

怀疑我们是不是真正拥有过孝道的感悟,难道说这一切与道德就没有丝毫的关系吗?不错,我们的国家经济确实在飞速的发展,但在飞速的发展同时,我们背叛了太多,包括我们曾引以为自豪的传统美德,我们该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近几年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还少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染色大米事件等我相信这件事情大家都不会陌生,我们的食品安全出了问题,虽然这些事件已被国家有关机关严肃查处和审理,并将有关涉案人员已正法;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结束了,我们对于这些悲剧事件的发生,我们该去反思什么?我们该找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样的事件你可以禁得住一个,但你能禁得住一百个,甚至上万个吗?事实一直在证明我们的答案是不能。

我看过一篇新闻《人人不好“色”,食品才安全》这篇新闻它是从各个国家对食品的要求来阐明主题,中国人饮食强调“色香味”俱全,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迅速,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加上营养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越来越注重“色”,当然,这也能理解,但有时候这种要求真的有些过分,对反自然和危害健康在所不惜。但是在不丹农业国,但全国绝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所以他们的水果等产物产量都很低,且长不大,更不用说好看,品种也少;食物也不用添加剂,色彩少,味淡。这两者的比较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利益。而在经济和军事都很发达的美国,为何他们的国民对于转基因食品还是那么的斤斤计较?

现在越来越富有的生活对我们很多大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父母好像就仅仅是我们生活的来源,遇到困难,缺钱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想父母要,不管那钱来的容易也好不易也罢,没有人去心疼一下父母的辛苦和心酸。离开家去到外面的世界只觉得诱惑,却忘了家里面的父母还在为了自己能够有个更好一点的生活我努力奔波着。在父母眼中,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只要孩子们都够过的好,他们再苦再累也是开心的。又有几个孩子会想到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父母的幸福和快乐呢?孩子们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在学校里无节制的挥霍父母的辛苦钱,还惹出一系列的麻烦。

大家都知道2004年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家爵事件”。成绩优秀,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马加爵,却在大学受到高等教育之后忘了“孝”,忘了还在家生病的母亲,忘了父母供他上大学的不易。那个时候“孝道”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到底有没有分量?顶着”天之骄子”的称号,在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之后才明白,忘记了自己的愿望是在成功之后好好地孝顺父母,忘记了要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而这一切,都在意识冲动下全毁了。当然,还有今年近期发生的药家鑫事件,都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问题,值得现在大学生深思。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

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在近年来发生的汶川抗震救灾中,在国人心中,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再一次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说明,中华儿女没有忘记根本,只是缺少温习。对于现代人的“亲情”的失落和感恩意识的缺失,需要强化“孝道”和现代价值的观念。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孝道和知性教育是根本,对于家庭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正在步入老龄化的阶段,而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下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为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孝敬父母,树立尊老爱幼的风尚,应当更加强范本报恩的孝道教育。

谈孝道600字(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浅 谈 孝 道

引言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代不少的伦理学家也把孝道作为家庭观念中最重要的一种行为规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对的基础。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青年人中年人,都应该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过分的关注着千古流传的感人孝道故事,歌颂着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却忽略了现代人对孝道理解的现状。并且,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比例的升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口中所说的孝道是不是已经变质了呢?还是在时间的冲刷下,人们的孝道观念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一、何为孝道?

孝道的具体含义已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是最传统的孝道观念确不会随着世事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记载的资料显示,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此意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并且,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且不说报答之恩,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据具有的到的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中国古代的一辈先师中,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都对孝道做出了详尽的阐述。据资料记载,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仁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而《礼记•中庸》中也写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而曾子不仅将孝作为对父母的一种尊敬爱护,更加上升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孟子在孝道中提出性善论,与荀子所主张的性恶论看起来冲突却在一些观点方面也是具有相似性的,他们都把孝道作为人性和家庭伦理中最基本的道德美德。

由此上得出结论,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责任,且是一种维护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与准则。

二、关于传统孝道

最传统的孝道莫过于从西周时期最原始的含义说起:一、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时死去的人,这也就难免带上一定的宗教色彩。二、传宗接代。古话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传承了一辈人的精华。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想到传统的孝道,我们不免想起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一篇叫做《二十四孝图》的文章来,读完所得的感受无为是感动之余所带来的震惊,却是痛感古人怎么能将孝道发挥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地步。不得不说,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是残忍的,是违背当今社会伦理道德的。再次翻开《二十四孝图》,看到“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标题总是让人感到冷酷无情甚至是惨无人道;“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的思想也蒙蔽了严重的封建意味;甚至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尝粪忧心”等故事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肆违背了儒家思想中的“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这种孝,充其量也只能被称作“愚

孝”。而封建孝道中的残忍和虚伪也已经让人不胜唏嘘,封建的思想观念已经与当今的社会闲的格格不入,差去了十万八千里。

由此也印证了那句话“孝是应该的,但迂腐是愚蠢的,盲目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三、关于现代孝道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改革开放有了跨越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幅度上升,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孝道,人们不再拘泥于原始的“野蛮型”的“愚孝”,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满足社会需求与自身情感付出的情况下,合理的履行自己的孝道义务。

首先我们从两份调查结果来看一下当今社会青年对孝道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一:

(选自:城乡青年孝道文化调查问卷 摘录部分题目)

第1题:您是否听说过“孝道”这个词?

第2题:您对“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