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是什么作文

时间:2021-11-01 23:05:21 1000字

篇一:《关于数字“0”的作文1000字》

关于数字“0”的作文1000字 我认识了“0” 数字,是一个神奇的符号,它看似普普通通,但是,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概念。这种概念,说不清,也道不明,它需要一个人用心去体验,用阅历去感受。 我喜欢“0”。第一次见到“0”,是我5岁时。那天爸爸妈妈在家指着皮球对我说:“宝宝,这是‘0’,它会在数字王国里蹦来跳去,给你快乐。”正在这时,奶奶手里拿着一个小圆枕,我大喊:“妈妈,奶奶手里拿着‘0’,我的头压在‘O’上,软乎乎的,好舒服!”白此,我觉得天上的圆月是“0”,家里的圆镜是“0”,汤圆是“0”,鸡蛋、乒乓球、胶带纸圈是“0”,苹果、西瓜等圆形的水果都是“0”,甚至连爷爷健身的吊环也是“O”。我喜欢“O”,它可以吃,可以玩,给我带来美味,带来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上一年级了。在数学老师的教导下,我对“0”有了正确的认识我的心智虽然还有些“童心未泯”,但是对世界的理解还是被不断刷新,我对“0”的认识也随之改变了。 我自认为自己是宇宙观的支持者,这和“0”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看到“0”,我就情不白禁地想到宇宙。啊,在我的头顶是怎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漫漫宇宙啊!它就是“0”的化身吗?“0”的空间到底撑到多大才是我们所不曾了解透彻的宇宙!我想上太空遨游,看看这个“0”的真面目。我翻阅科幻书籍,突然,有了新发现:与牛顿同时代的,被历史潮流掩盖的超级大天才莱布尼茨提出了万物皆始于“0”,也终于“0”的观点。哇!我居然和天才有相同爱好!太令我欣喜,太令我自豪了! 万物皆始于“O”!这个莱布尼茨太有才了!一切从“0”开始。“O”是一个富有刺激的数,一切才刚刚开始,以后还很迷茫,成与败还在“0”再一次出现的时候等着你。“0”既是白手起家的开始,又是功德圆满的结束,一切胜败在“0”和极限之间重复着。哦,“O”,你不是在激励我 们认真做好每件事的第一步吗?“0”,你的外形也给了我深刻的启迪,你近似于一个圆,很大度,你就像宇宙,能包容万物,让所有生灵在你的保护下免遭涂炭。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信仰“天圆地方”的理论。天是什么?就是宇宙。宇宙是没有边界的,所有星球都在它的范围内运转、活动,可它总像一位母亲,时刻呵护着这些调皮、任性的星球,从没有怨言。 我喜欢“O”,我现在喜欢,今后还会喜欢! 我喜欢“0”,喜欢它所给予我的幻想天地。喜欢它给我超极限的包容意识。生活中我们就需要有“0”这样能包容他人缺点的品质,互相关爱,互相理解。

篇二:《关于过节的作文 (1006)》

用声音把小狗“拴”起来_1000字

先来看妈妈感言:

自去年入群跟非常老师学习以来,孩子的作文进步太快了,我真心地感谢非常老师给我们的帮助。

我的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从上学第一天起,老师就要求每天写话。但是不久因为教育部门限制孩子过多作业的要求,老师就没有再批改过写话作业,因此我们的投稿没有老师的评语,不知道是否符合投稿标准。为了减少孩子作业负担,同时兼顾写话作业,我和儿子决定一篇文章分成几段来写,每天写一段,时间充裕的话,一天可以写几段。

比如《一只小狗》就是8天的写话作业,这样孩子就不会以写话为苦。但真正让孩子坚持写下去,并且作文进步飞快的原因,还是非常老师的作文方法,头身脚、帽衣鞋的作文结构已经真正落实到孩子的作文里了。

最近我回顾孩子大半年的写话作业,感慨良多。孩子从只写一句话到能写一段话,现在能写一篇作文;从无事可写到有事怕写,现在遇事能写。对写作文态度的改变,是我这个做妈妈的最大的欣慰。

辅导过程:《一只小狗》是四月里全家外出春游后的作品,春游有许多可写的,爬山、玩水,但选择写小狗,是孩子认真观察有体会的结果。动笔之前,我们先讨论了结构,头脚很快就有了,身子部分,孩子很快说出了三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我所做的就是帮他把三件事连起来,像作文中我走上前一看(第三段)、我正抚摸它(第四段)、过了一会儿(第五段)都是在我的提示下完成的。帽衣鞋的概念孩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熏习,一经我提示孩子很快就写出了多可爱的小狗呀、它真是一只温顺的小狗、多可怜的小狗呀、这小狗真调皮。

我记得非常老师讲过一篇小兔子的作文,用对兔子眼睛的描写贯穿了全文,像一条项链,我提示孩子写小狗的眼睛来贯穿全文,孩子不太会写,前两件勉强有了,第三件事写不出来,说请非常老师改改他的作文吧。

原文:

一只小狗

山西-刘子和-44群-一年级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看见一只小狗安静地趴在地上。那小狗小小的,大约一尺多长,灰黑色的嫩毛,一双伶俐的黑亮亮的小眼睛,尖尖的小爪子,它摇着细长细长的小尾巴,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多可爱的小狗呀!

我走上前一看,它啃着一根鸡骨头。我忍不住想要摸摸它,又怕它咬我,这家的奶奶告诉我

它是从别的村子里带回来的,才两个月。我不放心,就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尾巴,它没有咬我,仍旧在那儿啃那根鸡骨头。我放心了,就轻轻地摸了它的全身,身子摸上去绵绵的,它扭过头来望了望我,眼睛黑黑亮亮的。它真是一只温顺的小狗。

我正抚摸着它,突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它跑到小河边喝水,哦,原来它渴了。喝完水,它看到一只大狗,就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小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宝贝。看着小狗那水汪汪的小眼睛,就像要哭了,它一定是想妈妈了,多可怜的小狗呀!

过了一会儿,一只鸡走过来,脚上缠着一块布,这吸引了小狗的注意。它跟着鸡,不停地咬着那块布。鸡走到哪儿,小狗就跟到哪儿。最后,小狗猛地扑过去,咬下那块布,还拽着布打滚,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就像小朋友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这小狗真调皮。

玩了一天,我们要走了。一出门,它看了看我,我望了望它。希望下次我再来的时候,它还在这里等着我。我还要给它带许多肉骨头。

妈妈教作文的心态。心态决定学态,妈妈要不急不躁,不拔苗助长,这样孩子才能有兴趣,才能写好作文。但是,妈妈心态的改变是最大的难事。对自己的孩子,妈妈们一定要有每天浇水,静待花开的心态。

今天主要学枪扎一条线、珍珠串项链的技法,这是一个能使主题突出、不跑题的技法,也是头身脚、帽衣鞋结构的一个提升。原文里用眼神来写的,今天我们换个思路,用狗的声音来贯穿全文。我们来看原文。{关于0是什么作文}.

第一段:文章的头,可以加一句我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更能体现开门见山。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第二段:初见小狗。可以这样改:先远远地看、再走近它,最后走到它身边。还要写出汪汪的声音、动作等。通过远看近瞧、静动、声色,立体地来展现小狗,就更加生动了。这部分技法可以参考《提高篇》173页,对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讲解。

第三段:欢迎过后。这里第一句需要修改,以便符合逻辑,请小作者自己修改一下。这一段用到了触法、色法。写啃骨头时,可以用声法吧唧吧唧、咯吱咯吱;写到摸尾巴的时候,可以写小尾巴翘一翘,仍旧‘吧唧吧唧’地啃骨头;写到摸它的全身,它扭过头来望了望我,眼睛黑亮亮的,然后又津津有味地吧唧起来。这里吧唧的用法,第一、第二个是声法,第三个是借音借义。

第四段:要把喝水的声音加进去。咕噜咕噜、哗啦哗啦等等;小狗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嘴里发出哼哼声,好像在和妈妈撒娇;看着小狗水汪汪的眼睛,就像要哭了。它一定是想妈妈了这一句可以去掉,文字显得干净些。

写作文的时候,言之有物、言之有意、言之有声是非常重要的技法。

第五段:这里可以再用一个声法。小狗发出吼吼的声音,好像在依依不舍地和我告别。或者小狗仿佛哽咽了。能写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无声也是一种声音。比如我们讲的王唯的唐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夜静春山空本身就是一种声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一只小狗(根据老师讲评自行修改)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远远地就看见一只小狗安静地趴在地上。当我走近它时,它一跃而起,汪汪地叫起来,好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我走到它的身边,看到这只小狗小小的,大约一尺多长,灰黑色的嫩毛,一双伶俐的黑亮亮的小眼睛,尖尖的小爪子,摇着细长的小尾巴。多可爱的小狗呀!

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到小狗咯吱咯吱地啃着一根鸡骨头。我走过去忍不住想要摸摸它,又怕它咬我,这家的奶奶告诉我它是从别的村子里带回来的,才两个月。我不放心,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尾巴,它没有咬我,只是把小尾巴不时地翘一翘,仍旧在那儿咯吱咯吱地啃那根鸡骨头。我放心了,就轻轻地摸了它的全身,它的身体摸上去绵绵的。它扭过头来望了望我,眼睛黑亮亮的,然后又津津有味地咯吱起来。它真是一只温顺的小狗。

我正抚摸着它,突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它跑到小河边哗哗地喝起水来,哦,原来它渴了。喝完水,它看到一只大狗,就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嘴里哼哼着,就像孩子在妈妈身边撒娇。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小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宝贝。看着小狗那水汪汪的小眼睛,就像是要哭了,多可怜的小狗呀!

过了一会儿,一只鸡走过来,脚上缠着一块布,这吸引了小狗的注意。他跟着鸡,不停地咬着那块布。鸡走到哪儿,小狗就跟到哪儿;鸡打转转,小狗也跟着打转转。最后,小狗猛地扑过去,咬下那块布,还拽着布打滚,嘴里汪汪地欢快地叫着,就像小朋友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这小狗真调皮。

玩了一天,我们要走了。一出门,它看了看我,我望了望它。小狗嘴里呜呜着,好像在和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小狗,一定要在这里等着我,下次我再来的时候,会给你带许多肉骨头。

.

篇三:《从高考语文零分作文看中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

从高考零分作文看中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

湖北省巴东一中 胡其林

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语文科都会产生一批“另类”作文,这类作文由于某种原因都是毫不留情地被老师判为零分。零分作文的出现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和复习备考提出了警告,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当代中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先看看几则高考零分作文节选片断:

“传递?很抽象的一个东西,我是个天才,就用传统的说文解字来论证它。传,从人从专,偶的神啊,这不是独裁者吗?一个人专——我可没有藐视高考的意思啊!递,从走从弟,这个意思——逃跑了的小弟弟,那不是太监吗?再次声明,我没有讽刺高考是太监哟,从前有个人……现存有很多我们,除了拼搏高考,就什么都不做了……瞧我的乌鸦嘴。”(2007年广东卷作文《传递》)

“谁出的题目呀?现存的星空还灿烂吗?怎么不改成美丽的太湖水呢?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小孩子才会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激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闲话少说,还是要写作文,现在来论证怎么才能看见头上的灿烂星空吧:拿一大棒子,狠狠地打在头上。”(2007年江苏卷作文《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屎意的生活(估计专门这样写的),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创造。可惜我不是赵利华。老师,我觉得你的生活很诗意,因为你的学问和那个什么什么的差不多。不说这些了,还是写作文要紧,写什么呢?我们就从唐诗说起。说起唐诗不得不说一个人,伟大的诗人苏东坡,这个唐朝最伟大的诗人……”(2007年湖南卷《诗意的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心理很沉重,为什么现在的高考居然掺入了商业的元素呢?连移动的广告都打出来了?悲哀!我能?你就牛B吧!移动不是什么好东西,联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他们的恶心伎俩吧——

欢迎大家使用小灵通,我家里的人都在电信上班!”(2007年辽宁卷作文《我能》)

以上零分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思想消极,趣味低级,表达上胡言乱语甚至以“恶搞”来哗众取宠,完全不按章法和要求写作。这部分考生的做法是对神圣高考的一种亵渎,是对命题者和阅卷老师的挑衅,判为零分实不为过。通过现象看本质,零分作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部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也反映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痕迹。

窥一斑见全豹,学生在考试中犯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一些学生知识面过窄,在写作中常犯一些不可饶恕的知识性甚至常识性的错误。在我校高三的一次月考中,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仿写题,要求学生依照例句形式仿写。阅完卷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人欢喜让人忧。下面是我摘录出来的三位学生的仿写:

强壮的男人有了女人的陪伴,更显威猛;漂亮的女人有了男人的呵护,更显温柔。——真是

男女相依呀!

丈夫有了妻子的疼爱,更加强壮;妻子有了丈夫的爱抚,更显温柔。——真是夫妻同心呀!

潇洒的小伙有了姑娘的陪伴,更显勇猛;温柔的姑娘有了小伙的依靠,更具魅力。——真是男女心有灵犀呀!

以上三则仿写,从形式上看姑且不论,单从学生选材的角度和思想内容上看,仅抓住男女关系大作文章,视野狭窄,语言表达缺乏意蕴。掩卷沉思,这到底是学生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还是语文素养出了问题?考试中出现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对中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拷问。

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必然有一个文化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渠道多,阅读对象广泛,但他们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不能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同时,各种青春系列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大众文化泛滥,学生远离了课本、读本,远离了名著等经典文化,结果经典文化正在课堂上悄然退出,“杂”文化正在潜滋暗长。加上各种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错误连连,以讹传讹,学生有时接受的信息也是错误的。长期以往,当代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呈现出一种世俗化、平庸化、大众娱乐化趋势,形成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贫血症”。综合起来这种“贫血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错位,张冠李戴{关于0是什么作文}.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阅读面过于狭窄,积累不丰富,记忆不准确,一些文史知识缺乏等导致犯知识性、常识性错误。譬如,学生在写作中喜欢引用名人名言、古诗句,在引用中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知识错位现象。有一位文科生把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说成是鲁迅先生甚至是汪国真的。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位学生竟然在作文中把中秋节写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并且还大肆抨击韩国把中秋节抢注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又如一些名言名句都是有出处的,学生不熟悉,笼统地冠以“古人说”和“俗话说”头衔。在古诗文默写题中,学生记不准确,写不到字,默写时牛头不对马嘴,闹出一系列笑话。究其主要原因,学生阅读面狭窄,缺乏精品意识,死记硬背。

2、学习功利性强,知识面窄

虽然高考作文命题年年有创新,但学生写作素材上岁岁大同小异。迫于高考的压力和风险,许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写作文总是很保守,把上一届中高考中涌现出来的满分作文、优秀作文奉为圭臬,极力模仿,甚至花大力气去背诵。结果年复一年高考作文在选材上大多雷同,用阅卷老师的话说就是:“吃古人的一碗饭。”每年阅卷归来,许多语文阅卷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又与古代伟人、名人、英雄人物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面对高考作文命题,一些中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生活,只好搜肠刮肚、胡编乱造,形成了大量考试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局面。如写“创新发明”时,大约80%的学生的材料大都是“一牛两爱一瓦特,外加一夫人一鲁班”;写“忠义”无非是选择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苏轼、岳飞等历史人物。学生要么为古人歌功颂德,要么对历史妄加评论,写作素材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个人、几件事,毫无新意,毫无个性。有些素材在学生笔下甚至变了形,走了味。这样的写作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当代中学生的中高考作文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反映,也应该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而高考作文的写作内容年年总是陈陈相因,甚至出现上述的令人深思的零分作文。学生这种知识面窄、功利性强、保守的学习现状,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对“语文性质是什么”、“语文课堂教什么”、“语文高考考查什么”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3、为文造情,平庸不堪

也许大家都不会忘记,1998年高考学生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写作“诚信”问题。当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和《战胜脆弱》(二选一),据考后媒体报道,一个只有三十人考生的考室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家庭出现了很大的变故情节(大意是父母早亡,自己凭着坚韧的品质,艰苦奋斗终于成功)。这种编造故事、游离话题的文章,形象平庸雷同,情感苍白虚伪,令人审美疲劳,不忍卒读。其实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缺乏创新思想的写作现象也是不胜枚举的。如写亲情,离不开父母端茶送水、生病日夜陪伴、默默关爱等日常琐事;写老师总是抓住无私奉献、家庭清苦无憾、儿女无人照看等细节;写同学就写互帮互助、彼此关爱、团结友爱等老一套;写景总是实“画”实说,甭说诗情画意什么的。至于写博大精深的文化,学生更是无话可说,无病呻吟。

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内,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学业负担重,生活的激情几乎泯灭殆尽,所以写文章就像挤牙膏似的,“为赋新诗强说愁”。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喜欢写“题记”“后记”等模式化的内容,一个素材有时连续被运用到几个不同的话题中而不觉得腻(这样的学生可以去当编导啦),有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的结构(呈典型的“观点+例子+结论”三段论),有的文章一味旁征博引,过分追求语言美,结果以辞害意等等。写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结果拼凑出来的文章就好比是冬天的干白菜,淡而无味。

4、阅读泛滥,缺乏品位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体为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习呈多元化、立体化、大众化趋势。面对众多的文化产品,学生往往缺乏甄别能力,沉溺于一些平庸文化之中,阅读泛滥,缺乏品位。近些年来,青春系列文学(以韩寒、郭敬明、张小曼、安妮宝贝等人为代表)、网络文学,娱乐文化、时尚文化都倍受学生青睐,相反,我国经典文化却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中学生在选择课外书籍时是饥不择食,来者不拒,缺乏一种标准、一种品位。据不完全统计,80年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