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我爱这土地200字

时间:2021-11-01 21:30:56 200字

改写我爱这土地200字(一)

改写我爱这土地200字(二)

《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

10中本3班蒋春苑

《我爱这土地》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首诗歌,是艾青爱国诗中的名篇。艾青的爱国诗创作贯串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而要读懂艾青的爱国诗篇,必须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所处身的时代氛围、个人的命运遭际以及其他的其它爱国诗篇。我将采取知人论诗、以史证诗、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结合资料读懂《我爱这土地》,并掌握读艾青爱国诗篇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结合资料读懂《我爱这土地》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并掌握读艾青爱国诗篇的方法。

2、引导体会诗中整个意象体系与抒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体会诗中整个意象体系与抒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资料读懂《我爱这土地》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并掌握读艾青爱国诗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全班朗读,然后交流初读诗歌所体会到的作者的情绪,以及作者对土地的感情。(师生达成共识:这是一首献给土地的深情的诗,抒发了诗人对土地深切的眷恋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消除畏难心理。

二、自由朗读,思考问题:读了这篇诗歌,你注意到哪些景物?它们仅仅是景物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帮助大家一起鉴赏这首诗歌?

思考指南:鉴赏诗歌不外乎内容,感情,技巧,即诗人借助什么技巧描写了哪些内容,从而表达了哪些情感。

内容可粗略分为人事景物;

感情可粗略分为悲喜褒贬;

技巧可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品味诗句,发现阅读困难。

三、阅读下列几则关于诗人创作所处身的时代背景、个人的身世遭际以及其他

的爱国诗篇的材料,尝试自己解决阅读困难。

阅读指南:作者热爱的是什么,憎恨的是什么,为了他所热爱的,他又有怎么样的决心?

设计意图:为学生理解诗中意象提供解读资料,体验知人论诗、以史证诗、以诗解诗的读诗方法。

材料一、艾青,1910年 3月27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抚养。大堰河对的恩爱胜于父母,这使他从小感染了中国农民的纯朴与忧郁。1928年夏初级中学毕业后,艾青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在院长、画家林风眠鼓励下,于翌年春天赴法国勤工俭学。有感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艾青于1932年1月启程回国,投入革命文艺运动,并潜心于诗歌创作。《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正直抗击日军的武汉会战失利,民族危机空前的时刻。

材料二、艾青抗战时期诗歌节选

《人皮》节选

你更须记住日本军队

法西斯强盗曾在这里经过,

曾占领过这片土地

曾在这土地上

给中国人民以亘古未有的

劫掠,焚烧,奸淫与杀戮!

1938年7月3日

《复活的土地》节选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1937年7月6日,第二天即七七卢沟桥事变

《向太阳》节选

太阳吻着我昨夜流过泪的脸颊

吻着我被人世间的丑恶厌倦了的眼睛

吻着我为正义喊哑了声音的嘴唇

……

太阳在我的头上

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

燃灼着我的肉体

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

我用嘶哑的声音

歌唱了:

……

这时候

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1938年4月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后

《北方》节选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1938年2月4日 潼关

材料三、艾青的诗作,总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它以不同的形态,回荡在他的不少诗篇里。作者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与忧郁的感情同样存在于艾青诗作中的,是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它来之于信念,所以即使反映土地苦难,也往往在荒凉中萌出生机,暗淡里透露光亮。他往往在一首或一段的最后升起一个意念,或一个思想,但这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他所反对的“浮泛……无力的叫喊”,它是在全诗中孕育起来的,是诗情的结晶,是形象的升华,正是诗歌借以感人的力量所在。这种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理解的深度。

四、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请同学分享交流结果,教师质疑点评。

教师解读指导:

中心问题:土地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并由老师归纳板书,在接下来的其他意象分析中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最恰当的象征意义。

鸟:鸟所处的地方是天空,作者选择“鸟”代替“我”来歌唱,鸟与“我”两者之间是怎样建立关系的呢?

1、作者1937年7月6日(第二天即七七卢沟桥事变)写的《复活的土地》中写道:“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1938年4月《向太阳》中写道:“吻着我为正义喊哑了声音的嘴唇/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可以看出在艾青抗战诗歌中“鸟”一直是一个为正义呼喊的歌者形象,这跟艾青用诗歌为民族呼喊的形象是一致的。

2、鸟本来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形象,“但为正义喊哑了声音;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从“喊哑”、“嘶哑”、“歌唱”这些词语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不屈的歌者,这与当

改写我爱这土地200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