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1-11-01 16:44:25 300字

第一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提起《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今天经济学领域的人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有人说他的书不只是图书馆书架上的一种收藏,书中的内容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经济环境,其分析视角结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以及经济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下面是我对书中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第7—8页),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第309页)。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第495—582页)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第588页)

9.赋税四原则:1公平 2稳定 3征收便利 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要高于城市。这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资本借贷成本较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用于农业的资本虽然对社会贡献很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源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利润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这样,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日趋扩大,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追逐高利润而不愿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亚当斯密认为,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自由浮动的适度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利润水平。这一点对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利率究竟保持在怎样的水平就可以称之为适度呢?我想,这应该是一大难题。因为,如果利率定得过高,有可能发生逆向选择的问题:高利率的存在驱逐了一部分信用较好的借贷者,留下了风险爱好者,借贷风险势必上升,金融机构的坏账损失也有可能增加,这样,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金融机构行业的稳定,适得其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另外,政府在财政支持力度上仍然要给与一定的重视,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农村,这不仅仅是指一些农村金融信用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也包括一些商业银行,鼓励它们多设一些物理网点,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而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必然随着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长而增长。因此,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也不可能有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亚当斯密那个年代,农业是社会的主导产业,资本的增加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在整体上大幅增加。然而,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这种国家财富的增长所引起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的效果比不是很明显。现在,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下岗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当然,这其中有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劳动力要素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多方面原因。但是,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在银行取款,传统的方式是取款者要到银行的营业厅向银行工作人员出示存折当面取款。而现在,自动取款机到处都是,甚至一个地方又不止一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而且,银联的出现,使得跨行取款也成为可能。

前些天,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即短信营销。这项服务项目说的是消费者随时随地对可已将他在其他地方所看到的商品价格与提供此项服务的公司的同种商品的价格进行比对,如果觉得此公司的性价比更高,可以通过短信立刻定购。仅仅是这项服务就已经是宣传推广的一大亮点了,而它节省的又岂止是广告营销费用?诸如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店面的需求等等都大量的减少。由此,不得不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有多么巨大的作用!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

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另外一个较为深刻的感受,是读经典书目的感觉确实是一种享受。去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的气息,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原来古人是这样认识这些事物的,而且是那样的周密和深刻。看来,要想深刻而周密的认识当今复杂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看多少经典的书籍都不为过!

第二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一、国富论创作背景、作者介绍。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对后世的影响甚至大于同年的发生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那一年,英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蒸汽革命”使得工业迅速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想要更大自由的决心。当时的英国重商主义盛行,政府大力发展本国的出口事业限制进口。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英国工业迅速发展,国内的原材料短缺,也需要更多渠道去消化国内过剩的产品。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做出了系统性的批判,主张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壮大提供了理论指南。 《国富论》诞生的年代,正资本主义社会萌芽这个历史交替的阶段。值英国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萌芽这个历史交替的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性自由大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封建贵族拼命打压资产阶级的势力,因为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不论是在经济上风行重商主义还是在政治上限制资产阶级在国会中的代表名额,都是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打压的手段。

面对压迫,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的代言人来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势力的执政的政治基础。于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成为不二之选。成为了对抗封建残余势力的一把无形利剑。

亚当·斯密在受过良好的中学教育后,1737年进入格拉斯大学,1740年升入牛津大学。在格拉斯大学他喜欢的是数学和自然哲学( 物理学)。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还碰到了对他一生都影响巨大的道德哲学教授弗朗西斯·哈奇森,他所教授的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尽管牛津的教师没有引起亚当·斯密的兴趣,但图书馆里储量颇丰的藏书,却赢得了他的青睐。在这里,他不仅广泛地阅读了希腊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以及法语文献,而且还阅读了许多当代哲学著作,其中包括他的苏格兰同乡大卫·休漠新出版的《人性论》。在此期间的1759年,亚当·斯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这部书一出版在伦敦立即就获得了成功,并为亚当·斯密在英国以及欧洲大陆都赢得了声誉。

亚当·斯密是一位负责任的,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不仅如此,他在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方面也并不逊色。在格拉斯哥大学个学任职后期,他担任一个特别委员会的主席。无论何时,当学校不得不和外部团体如格拉斯哥市议会或伦敦财政部进行都是请他出面。

1764年,亚当斯密离开格拉斯大学,成为了某个公爵的私人教师。这让他结识了中农学派的一个重要任务,杜尔阁。

与重农主义者的交往,丰富了亚当斯密的的经济思想。三年后,亚当斯密回到老家开始国富论的写作。并于1776出版了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国富论。第一版在六个月内全部售完。

1790年,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二、国富论篇章结构。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品自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们的顺序”,主要论述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的创造,以及财富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

第二篇 “论财富的性质、蓄积和用途”,主要从资本的存在形式及用途的角度来研究资本对社会劳动的影响,进而对国民财富创造的影响。

第一、第二两篇可以统称为该书的理论篇,包含了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即本书的实证篇,从城市和农村这个大的社会分工背景来研究影响财富增长的具体因素。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的体系”,该篇可称为本书的批判篇,从研究经济思、想史人手,分别针对重商主义、殖民主义和重农主义对财富创造的影响进行批判,进一步佐证第一. 第二两篇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篇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收入”,主要论述国家财政收支对国民财富创造的影响。

从斯密的谋篇布局不难看出,本书写作的中心是研究社会财富如何生产和分配,围绕这个中心,斯密详细分析了各种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出他的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第一篇

第一编是国富论的精华,原著共有十一章,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分工问题,第二部分讨论货币和商品的价值(价格) ;第三部分是分配理论,谈论劳动生产物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本编的结构大致是:分工一货币一价值一价值分解。第一编的核心内容是: 劳动力的提升及生产物的分配。具体说就是,在任何一门手艺里只要采用了分工,劳动生产力都劳动产品最终的分配结果为三项,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是与生产力的提高密不可分的。自18世纪以来,我们经历的每一次科技革命 都带未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财富的快速增长。由于生产力提高所引起的财富增长速度可以说是几何级别的,人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所创造的财富比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还要多。可见劳动生产力对于财富的增长是多么的重要。亚当斯密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篇的内容是围绕着劳动生产力这一核心展开的。

国富论中,斯密向世人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社会经济运行原理图。作者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要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有两种方法可行:一是改善劳动手段和劳动的组织方式,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尽量提高生产性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例 (社会总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两部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就要努力扩大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和资本积累的多少。不难看出,这两种方法虽然不同,但最终的依靠力量都落在了资本积累上,可谓“殊途同归”。很显然,资本积累也就是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结果。按照斯密的理论逻辑,在“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上述经济运行就像一部能够自我实现的永动机”,社会财富在这部机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四、第二篇。

第二篇是有关资本、储蓄和投资的理论,相关内容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资产的分类,其中把资产细分为用于消费的资产、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分类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亚当 ·斯密对流动资本的特殊关注,实质

上是一种带有时代烙印的大师智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亚当 ·斯密的货币金融理论,这首先是从论述银行券的发行原则开始的,其中有关纸币发行面额不宜过小的论述十分耐人寻味。此外,有关金融风险的控制的理论也十分具有启发的意义。第三部分从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入手,构建起了一个涵盖资本积累各方各面的理论框架,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到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年产品增加才是一国资本积累的本源,节俭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奢侈与妄为则于“亵渎神灵”一样恶劣。第四部分关注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借贷行为,揭示了金钱借贷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的社会年产品支配权的让渡。第五部分着眼于资本的运用,分析了不同的资本的运用方法对生产性劳动推动作用的差异,指出一国在运作资本和制定贸易政策时应该遵循经济自由主义原则,政府应当减小对经济运行的干预。

五、第三篇。

一是从历史角度考察财富的自然增长过程,尤其是各利益集团所支持的政策是如何扭曲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的商业活动的。按照现在的学科分类,这一编的内容大致属于经济史,或者是经济社会学的范畴。尽管与其他部分比较,它表现出来的智慧有些欠缺,也缺少一些灵感。但是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经济史,却完全称得上后来这一单独学科发展的极好的起点。二是包含了一些独特的思想精华。实际上,要真正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是不应被错过的,这不仅因为它是国富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为这里的很多论述确实会给你带来惊喜。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不仅给欧洲各国带未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其财富增长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的历史进入黑暗而混乱的中世纪,部落首领和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们争相将广袤的原野强占为自己的专属领地,而领地的大小也成为其权力和安全的保障。长子继承法和限制继承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然而,漫长的封建时代留给欧洲的枷锁远不只是长子继承法和限制继承制,各种矛盾从根本上动摇了贵族统治的根基。更加精彩的是,亚当·斯密还为我们描绘了当时欧洲主要害国的财富增长途径,读者也许不难从中体察出为何英国会在未来一个多世纪里成为世界霸主,而曾经的殖民来雄西班牙和葡萄牙却日渐没落。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那个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伟大时代,谁也无法体会到自由、安全、财产支配权等词汇所表达的真切含义。值得庆幸的是,一位诞生干那个风力变幻的时代的智者通过他详尽的记载和理性的分析,将这一切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六、第四篇。

第四编的核心内容是亚当 。斯密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批判,以及他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阐述。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指控是明确且出众的,他还以高傲而仁慈的态度对重农主义进行了评迷。在很多人看来,这更像是向一座坍塌破败并已无人杷守的堡垒发起的一次声势浩大的猛烈进攻。亚当 。斯密辛勤收集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而事实材料太多了,以至于有些时候相互磕碰,不得不插入了两篇脱离主题的专论。

鉴于重商主义是一种在欧洲各国影响极广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亚当·斯密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剖析。在他看来,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在于:一是荒谬的财富观,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一国动产中最稳固、最真实的部

分,在他们看来财富就是由金银货币构成的。这种观点受到了亚当·斯密的严厉批判,因为一国的财富只能由该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所构成,超过一国流通所需的金银储备不但不是财富,反而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错误的致富路径,重商主义者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只能是,实现对外贸易中的贸易顺差从而获得由此带来的金银流入,但实际上国内贸易以及各种生产性劳动都能够增加社会财富。三是早期的重商主义者要求政府直接对货币输入及输出进行管制,晚期的重商主义者虽然摈弃了这种毫无实效的监督,却转向了另外一种更为复杂、更为困难且同样毫无实效的对贸易差额的管制。亚当。斯密认为,金银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受市场供求机制的调节,无须政府劳心费神。相对子重商主义来说,亚当斯密对重农主义的评论相对温和并充满善意,他主要反对重农主义者把工商业者列为非生产者阶层的观点,认为他们对个人的作用估计不足,对国家干预作用的预期则过于理想化。此外,重农主义学说还忽视了资本不同用途之间的内在联系。

七、第五篇。

第五篇是国富论的最后一个部分。原著共分三章: 第一章讨论国家的支出,

第二章讨论国家的收入;第三章讨论国家“入不敷出”时的公债。从而使这一篇实际上成了财政学的一个专论。本篇内容可以理解为对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这一主旨的展开。

财政问题可称为每个国家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一方面,臃肿的政府、低效的官僚机构以及庞杂的税赋是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毒瘤,其危害不仅仅在于对国民财富的空耗,更恶劣的是它还会导致个人无法在自由和公平的条件下,按照各自的意愿追求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征税和发行公债是一国保卫财富与文明、维护公正与秩序、建设公共工程与公共机构以及教化国民所必需的举措,而怎样才能在保障税制的严苛与公平的同时体现国家与君主悲天悯人的情怀,则是一个需要大智慧才能破解的谜题。亚当。斯密对国家财政的相关论述是其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延续。第一,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哗原则,国家的职能应当缩小到仅仅包括抵御外国侵略、维持社会秩序、建设部分公共干程以及教育国民的最低限度,而即便是在这些领域,除国防之外,民间力量也应当发挥最主要的作用。第二,亚当斯密反对因公共债务的增长而引起赋税的增加,深恐国家征重税对本国造成危害。第三,偿还国债以及维持政府日常开支均需筹集资金,而资金的来源是赋税。亚当斯密提出了四项著名的征税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这些原则第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广泛的推崇。第四,一国收入来源可分为地租、工资和资本利润三类,税收也被相应的分成了土地税、劳动工资税和资本利润税。另外,人头税和消费税则是无区别地加在所有收入之上的,其中人头税的征收反映了君主对底层人民权力的漠视,而消费税则要仁慈许多。第五,公债体现的是囚国家信用,他的出现与与商业社会中君主和国家时常面临的入不敷出有关。富裕的商人以及制造业肯借钱给国家,体现的是人民对个人财产安全的信心以及对国家信用的认可。

八、国富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被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亚当·斯密正是这一思潮的开创者之一。

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充分综合了众多思想体系而形成,这一理论体系不但

影响了后来的马歇尔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等学派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并启发了一些经济学家用社会道德规范、社会心理、文化因素来解释经济现象。其中著名的有马尔克斯·韦伯的 “新教伦理” 、丹尼尔·贝尔的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和约翰·罗尔斯的 “公平的正义

第一, 冬国富论分具有作为经济学之源的伦理思想,因而成为道德哲学家的开山之作。

国言论出版之前,亚当 斯密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1759年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认为人的本性中所有同情的情感是阐释道德的基础,同情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遵德情感的根源、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了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亚当斯密伦理一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亚当·斯密的体系充分归纳了众多思想家们的思想和学说,吸取了它们的真谛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古典经济学仍然继承了亚当 ·斯密综合经济与伦理的传统,把“经济分析与道德分析相互补充”,人性论、价值判断等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仍然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从 “边际革命” 开始,经济学家逐渐失去了哲学伦理观的内容,经济学实证化、纯粹化倾向逐步占据主流地位,伦理观逐渐淡出了实证经济学家研究的视野。

尽管亚当 ·斯密开创的 “伦理一经济” 传统,在20世纪初因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隔阂和分离而趋于消失,但是心理学毕竟是经济学的源头,就在经济学实证方法兴起的同时嘉规范分析仍是经济学的重要方法。马歇尔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主流及非主流经济学都涉及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经济学用社会道德规范、社会心理、文化因素解释当前社会中的若干重要的经济问题的趋向已经显现。韦伯的 “新教伦理” 、贝尔的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和罗尔斯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角度支持了伦理传统回归的倾向。

第二,铸就古典经济学的基石,从而促成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严形成。 后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卡尔马克思曾这样概括地评价,“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达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平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做他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做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耽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

第三,国富论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具有经典永恒的魅力。

1776年3月9通过了一个法令,不是几个国家签署了某个协定,也不是某个工程师发明了先进器具,而是一个学者出版了一本书,即国富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说:“从最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作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出的贡献的总和。” 这句话现在仍然正确。

一本书何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借用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的序言中的一句话: “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编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会在乎是谁在为它制定法律,又是谁在为它起草条约。”国富论就是这样一本书,但它的影响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时至今日,市场经济能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财富滚雪球似的增长,国富论功不可没。

为什么说国富论对市场制度的建立如此重要,归纳有二:其一,什么样的制度框架能够使人民自由的改善自己的境遇;其二,政府为此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并如何获得其财政收入。对于第一个问题,亚当斯密的回答是分工和自由竞

第三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1 ) 2014年4月18日

从今天起,我要认真读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今天看完第一篇的第一至第四章。

这四章,前三章主要是说社会分工的好处,社会分工的原因及制约社会分工的因素。第四章是关于货币的起源及用处。

社会分工对提高社会生产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社会分工只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这应该是因为人类有语言,会思维。因此,当他们能够在某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制造出更多的产物,他们就会想把多余的东西与人家交换,这样,他们就产生了专门制造同一种产品的意识,其它行业的人也有这样的倾向,于是,分工就产生了。

作者说:如果不分工,一个人连一根针都生产不出来,因为制针行业也有18种工序,在合作中,每一个人每一天能生产出4800根针,然而如果由一个不熟练的人去做,一天连一根针也做不出来。所以社会分工对提高生产力有大大的好处。

一般说来,工业分工比农业分工更细,因而工业生产力比农业更高,并且越发达的国家,分工越细。同时,因为分工细,每一个人所要掌握的技术相对更简单,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更容易发明生产机器。

然而,由于市场小的原因,很多人不敢从事专门的生产,特别是在分散的农村。有的的时候,一个农民可能具有多种技能,但他们的生产能力不高。因此,城市的分工更精细。 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向周边或国外拓展,但是,陆地运输更贵,后来他们发展了水运系统,有历史记载的是地中海沿岸有航运。

但是要进行交易,就必须有统一的交换物,于是,货币产生了。但是,充当货币的东西经过多次的改革,最后定为金属,然而,金属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那么什么将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呢?劳动。

读完这几章,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第一:财富是权利。第二:劳动创造财富,所以只有劳动,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第三:以权谋去财富是可耻的,以财富换取自己必须品,便利品和娱乐产品是光荣的。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天赋,是后天的才能。而才能人人都有,你会做什么就有什么样的才能。第五:所有人必须通过交换才能生活。 因此说从这个层面来说:劳动最光荣!

《国富论》读书笔记( 2 ) 2014年4月19日

今天看完第一篇第5,6,7章。

这三章都是在探讨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商品的价格由工资,地租和利润三部分组成。

商品的自然价格是指商品出售所得,不多不少,刚好与工资,地租和利润所相等。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出售的实际价格。

这两种价格,以自由价格为中心,有时相等,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市场价格。这主要取决于商品的供应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就低于或等于自由价格;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就高于自由价格。

因此,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正当的商人就会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也就提高了商品的竞争率。然而不法商人,他们仅仅在原材料的价格上做文章:要么偷工减料,要么以次充好,更有甚者,以有害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原材料来制造,像毒奶粉,地沟油等。当然,也有的商人,与政府官员相勾结,对某些商品进行垄断,因为垄断价格从来都是最高的。

因此,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大商人,一般都是了解人性的人,也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人,他们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并且注重人类的安全,这也是百年老店能够长存的原因。而不法商人,唯利是图,他们虽然在短时期内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但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商品,也就是人品!

《国富论》读书笔记( 3)

2014年4月21日

今天看完第一篇的第八章:《论劳动工资》

劳动的产品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

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以前,劳动产品全部归劳动者所有,没有地主也没有雇主与他们分享劳动产品。

后来,随着土地私有和资本的积累,地主或雇主就要从劳动产品中扣除地租和利润,之后才是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即劳动者的价格,它不是劳动者的真正价值,而是雇主(资本所有者)在雇佣一个劳动者为他工作时所付出的报酬。

在各地,通常所说的劳动工资,取决于双方签订的合同,而合同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不同的。工人渴望得到的工资越多越好,而雇主则希望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越少越好。因此,劳资双方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

那么,该如何来定付工人的工资呢?以一般人道主义标准相符的最低比率来调节的: 一个人总得靠工作来维持 生活,而他的工资至少要足于维持他的生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的工资至少还必须多一些,否则就不可能供养一个家庭,而这类工人的种族就不可能延续到下一代。所以有人做过这样的假设:普通工人至少所赚到的最低工资,无论在哪里,必须是他自己生活费的两倍,以便能使他们有能力抚养两个子女;至于他妻子的劳动报酬,由于必须由她来照顾孩子,假定获得足于维持他的生存数额就行了。

当然,工资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提高,因为影响劳动工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

是对劳动对劳动的需求;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

当雇主对劳动者的有大量的需求时,劳动者就会乘机提出高工资。同时,当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价格较高时,他们也会向雇主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最高工资不在最富的国家里,而是在发展最快或致富最快的国家里。

这句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有一点不理解。后来,看到后面,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已经达到富有程度的国家里,对劳动者的需求不会很大,因此就业机会不会很多,于是,工人为了获得就业机会,就不惜降低工资。而在处于进步的社会里,因为有许多方面还有待开发和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于是,他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必须与其他雇主竞争,于是,就必须提高工资。

看完这章,我对教育有了新的一种想法。

人,作为自然人的时候,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文明社会,人反而被分地主或雇主以及劳动者。前者可以利用土地或资本积累不劳而获,后者靠出卖劳动力只能赚取维持家人生存的工资。为了获取较高的工作,必须联合起来反抗雇主,但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从来都不会制定有利于劳动者法律 。

于是,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对待现实的态度,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对孩子教育上。统治者希望孩子能为社会多做贡献;雇主或地主为了获取更多的高额利润;一般的劳动者为了得到更高的工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样。 孩子就是在多种力量的争夺下生存着。而孩子好玩的天性,对这种种的要求只能以抗争的态度对待, 才会出现孩子难教的现象。 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教育,才会出现各种教育改革。

实际上,教育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方面,如果,国家政治体制侧重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一个有用的劳动工具,那么,提出以“孩子为中心”才具有实际意义。 《国富论》读书笔记( 4)

2014年4月22日

今天,我读了第一篇的第九章《论资本利润》。

作者说:资本利润的增加与减少,取决于市劳动工资增加与减少的同样的原因,即社会财富的增加或减少,但这些原因对两者的影响却完全不同。

前章说过:劳动工资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利润却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大城市里,投资多,劳动者工资高,利润就少,而在农村,投资少,劳动者工资低,利润反而更多。

如果从表面来看,投资越多,反而利润越低,谁还愿意投资呢?但是恰恰相反,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里,人们投放的资本更多,然而在偏僻的农村,虽然利润高,人们却不愿意在那里投资,为什么?因为在大城市,他们投资大量的资金,但是,因为能生产出大量的财富,他们得到的利润虽然少,然而总财富一定会有所增加,因此资本投放的回报率也一定会增加。而在农村,投放的资金少,就算能得到很高的利润,可是因为起点低,所获得的总财富也不会很多。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举例说明一下:在大城市和农村, 在城市里,投资100元,雇工3人,工资人均10元,地租20元。剩余的50元购买原材料。制造的商品出售后所得200元。扣除本金 ,实得100元。利润100%;在农村,投资20元,没有雇工和地租, 全部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出售后

所得是100元,扣除本金,实得80元。利润400%然而,两者相比较,总财富大城市还是更多,并且在大城市投资,投资者只要投入资金,自己不用参与生产,也不用占有土地,只要出钱租。

作者在本章中,再一次提出这样的观点:“在一个富到不能再富的国家里,工资和利润都很低。”

在这里,作者又提到中国,这一次,是说中国忽视或鄙视对外贸易,因而不与外国进行商业交往,从而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

这一点,是中国的实情。在那个时候,清朝一直自封为“天朝大国”,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世界发展的状况,因此,直到国外鸦片战争,才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自己并不是“老大”,但为时已晚。

《国富论》读书笔记( 5 )

2014年4月24日

今天读了第一篇的第十章《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作者提出五种工资随劳动的不同而变化情况:

第一:劳动工资随工作的容易或困难、清洁或肮脏、体面或不体面有所不同。 第二:劳动工资因职业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习费用的多少而不同。

第三:不同职业中的劳动工资,随工作的稳定或不稳定而有所不同。

第四:劳动工资因工人必须为这个工作所负担的责任大小而异。

第五:不同职业中的劳动工资因其有无成功的可能性而有所不同。

最后这种情况,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任何一个人在其所受的教育中能否取得就业的资格,不同的职业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大部分机械行业,成功几乎是肯定的;但在自由职业中,其成功与否则难以肯定。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铺的学徒,他无疑能学会制鞋;但是送他去学法律,他能精通法律并能以此为生的机会只有1/20.但还是有许多人会坚持这种职业,因为他们追求名望或天生地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抱有信心。这种飘渺的希望就是他们热血和激情的全部价格。

《国富论》读书笔记( 6 )

2014年4月27日

今天读完第一篇的第十一章《论地租》。这一章包含三节:

第一节: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二节:论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三节: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产品的各自价值的比例的变动 在这一章里,作者先给地租下了一个定义:地租:作为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

自然是佃户在土地实际情况下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实际上,它与农民所能支付的成比例。即:无论这块土地出产什么,也不管这块土地是否得到改良,只要能出产品,地主就要向农民收取地租。因此,,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然后,作者分三节讨论,哪些土地产品可以经常提供地租?哪些间或提供地租?他们之间的比例随什么而变动?

能经常提供地租的产品是:食物:肉类;谷物;马铃薯等。间或提供地租的产品有:衣服原料:畜皮和羊毛。住宅原料:木材和煤炭。贵重金属:白银,金。

这些产品作为地租,它们之间的价格经常会变动,一般符合这个原则:任何定量的白银,例如一磅,会随着白银供应数量超过需求而降低其交换价格 ;反之会提高其交换价格 。但是如果白银供应与社会需求几乎保持同等比例,其交换价格 就基本不变。

最后,作者以这样的观点结束这一章:社会状况的每一个改良,都会直接或间接增加地主和增加地主的真实财富,即增加地址对他人劳动或劳动产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劳动生产力的所有进步都会直接降低制造品的真实价格,并间接提高土地的真实地租。

这一章,实际上很长,并且我理解得也不是很准确,然而,从作者的结论部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任何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全部产物的价格自然分成三部分:土地的地租;劳动的工资,还有资本的利润。它们构成三个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收入:靠地租生活的人;靠工作生活的人;还有靠利润生活的人。这是组成文明社会的三个重要的基本阶层,其他的各个阶层最终都是从这三个阶层的收入中得到自己的收入的。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明白自己是靠什么样的收入生活的。为此,我们就可以找到改善我们生活的途径。

《国富论》读书笔记( 7 )

2014年5月7日

今天看完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这一篇有五章。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论资产的分类

第二章: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的货币

第三章: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第五章: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总资产,可以分为三类:

1:保留并用于目前消费的。其特点是不产生收入或利润。

2:固定资本。其特征是不必经过流通,也不必要更新所有者就可以产生收入或利润。它包含四个部分:

a:有利润可图的建筑物。

b:有用的机器。

c:土地的改良。

d:有用才能的获得。

3 :流动资本:其特征是依靠流通改变所有者来产生收入。它包含四个部分:

a:货币。

第四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

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自问一: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是什么?

答 :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 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不仅如此,他还指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财富的增加。斯密用著名的制针业分工的例子,说明分工对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假设制针业共有18种操作工序,在没有分工的情 况下每人每天连一枚针也造不出来。如果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出 48000枚,平均每人每天可制4800枚。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劳动分工 的结果。对于这一观点,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基本同意。但是对这一观点我仍持有 以下观点和疑问:

1.分工的范围和程度应有所界定,因为如果当我们将分工推向两个极端——完 全分工和完全不分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结果:使劳动生产力最大增进的 分工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即分工是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劳动生 产力增进的充分条件。

2.对于“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 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句话有值得探究之处:一方面,“最大” 一词如何确认和理解应有商榷的余地;另一方面,“似乎”一词给我们这样一种 想法,就是说连斯密本人也无法十足确信(当然这一点同时强烈反映了斯密治学 的严谨程度)。

3.从分工的性质来看,分工有两种模式——工种分工和工序分工,这是有着本 质区别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相互推动和发展的关系,所以,单纯地分裂来看 都是片面和错误的。而斯密在文中似乎只关注了“工序分工”,对“工种分工”言 之甚少(就我看来,几乎没有),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所以,客观地说,分工只是一种生产方式,如果以主次来看待地话,应该还不能 属于主要问题,因为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本源”问题,即它本身就受到许多因素 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分工决定论”自其诞生起必然存在其历史局限性。

自问二:斯密认为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的多的工作量的原因在何出? 答 :斯密认为其中原因有三: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 除这种损失。

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斯密认为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也是起因于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自问一:斯密是如何阐述分工的原由的?

答 :斯密认为分工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在此,斯密又在理论上作了进一 步的探讨,他认为,交换是人类一种天然的倾向,是出于利己心的一种行为。正 是由于人类这种交换倾向产生了分工。

附 录:《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简称《国富论》)的关系 ————简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

我们认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名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论述 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修订及其整个研究、写作计划来 看,决不能否认斯密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斯密原来计划要分部地研究和写出“道德哲学”这一学科的全部内容,以揭示 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终极目的、过程和形态,从而 建立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即使他到了晚年,眼看已不可能实现其全部写 作计划,他仍坚持想实现他所谓的“道德哲学”的实用部分,即伦理学、法学 和政治学部分。他在1790年临终前几个月,为《道德情操论》第六版写的新增 前言《告读者书》中写到:“在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中,我曾说过,我将在另 一本论著中努力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不仅涉及正义,而且涉及警察, 国家岁入,军备,以及其他任何成为法律对象的东西。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中,我已部分地履行了这一诺言,至少在警察,国家岁入和军备 问题上。”斯密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他把《国富论》看作是自己在《道德情操 论》中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什么 基本矛盾。

(二)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本

性出发的。

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

活动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主要是指资本家)。但他在《道德情 操论》中把这种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称为“自爱”(Self-Love)。他指出, 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 交换倾向等;人们自爱的本性是于同情心相伴随的,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 私的,总是在自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妨碍同情心的充分发挥。 他还肯定了利己心的社会作用。他认为,“自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它决不能 跟“自私”相混淆。他把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爱”看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 必要条件。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就从这种“经济人”活动 的利己主义出发,探讨了人类沉湎于“对财富的追求”的原因。他认为,原因 主要有这样两个:第一,人性的本能迷恋发明、改良和革新;第二,为追求财 富而“极度”地工作是出于实现和维持他的社会地位的需要。所以无论怎样看,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证“经济人”的出发点,和《国富论》是相同的, 一致的,即都是从人的利己主义的本性出发的。

(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的有机联系,还集中表现在斯密对那只“看 不见的手”的统一论述中。

斯密对利己心的论述,十分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一只看不见的手”这 一著名短语,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各出现一次。在《道德情操论》 中,他写到富人为了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雇佣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但 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 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 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 料。”这只“看不见的手”被描述为对财富的追求或获取欲。这种获取欲是从荣 辱之心一类的私利出发的,是受人们的个人情感和爱好驱使的,但是,人们在 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追求狭小的私人目的时,却始料未及地实现着增 进人类福利的更大的社会目的。在《国富论》中,斯密谈到,把资本用来支持 产业的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促进这 种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 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 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 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在这里,这只“看不见的手” 是用来比喻说明竞争过程的有益后果的。而在《道德情操论》中,这只“看不 见的手”却被用来说明另外的问题,即对财富的获取欲本身如何实现促进人类 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可见,在《道德情操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 所起的作用比在《国富论》中所起的作用更为基本。其实从总体来看,“看不见 的手”是一种对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 种力量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社会法规;它的作 用是实现经济均衡、政治均衡。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控制论思想和 社会均衡思想。

总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本杰出著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是对其 学术思想体系和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还是对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论述,都涉及人的 本性是利己的。因此,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是由于误解其著作而产生的。那种 把他看成在《道德情操论》中“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在《国富论》中“研 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的观点,不仅割裂了这两部著作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 曲解了斯密的学术思想体系。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自问一:为何斯密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答 :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专务一 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 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他又从如下两个方面进 行说明:

(1)有些业务,哪怕是最普通的业务,也只能在大都市经营。

(2)水运开拓了比陆地所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

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

*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完全是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呢?客观地说,有时候实际上 它们的关系正好相反:市场的大小取决于分工的程度。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一 个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必然先受到各国分工程度大小的限制。当然,随着市场的 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市场影响分工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可见,斯密关于分工 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思想本身是错误的,但是,在市场和分工各有多大规模才能 彼此符合的意义上,他的思想是正确的。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自问一:斯密如何看待货币的起源?

答 :斯密把货币的出现同分工以及社会变为“商业联盟”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交换 当事人在彼此交换时遇到了不便。不过,斯密并没有把交换中由于没有货币而带 来的技术上的困难作为解释货币起源的出发点。相反,他是从分工程度所决定的 交换发展条件中引出这些困难的。他说:“自分工确立以来,各时代各社会中,有 思虑的人,为了避免这种不便,除自己劳动生产物外,随时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 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在他想来,拿去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不会见拒绝。” 可见,交换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货币的出现。《国富论》关于货币起源 的思想,可看作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成果之一。

自问二:斯密对人们使用金属这一媒介作为货币有何看法?

答 :斯密认为在当时人们使用金属而不使用其他货物作为货币的媒介有其历史必然性。 金属有其当然的优点:不易磨损,具有很大的耐久性,它还能任意分割而全无损 失,分割了也可再熔成原形。且这性质却为一切其他有耐久性商品所没有。金属 的这一特性,使金属成为商业流通上适宜的媒介。但是,如果使用金属的国家或 地区的社会状况还比较粗陋,则其对金属的使用就往往会产生两种极大的不便: 第一是称量的麻烦;第二是化验的麻烦。当然,为避免此种弊端,便利交易,所 对应的方法就是建立铸币制度和称为造币厂的官衙,以划一金属的分量和品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问一:何为商品的真实价格?何为商品的名义价格?为什么?(包括“问二”) 答: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进一步解释(斯密观点):

(1)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

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

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

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例如,水

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

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2)任何东西的价格就是它的交换价值。所以,“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

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于已得此物

但愿用以交换他物的人来说,它的真正价值,等于因占有它而能自己省免并

转加到别人身上去的辛苦和麻烦。”

(3)由于两种辛苦和麻烦的量很难等当起来,所以人们创造了货币这一媒介,但

其实“以货币或货物购买物品,就是用劳动购买,正如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取

得一样。此等货币或货物,使我们能够免除相当的劳动。它们含有一定劳动

量的价值,我们用以交换其他当时被认为有同量劳动价值的物品。”由此可见,

劳动是第一性价格,是最初用以购买一切货物的代价。世间一切财富,原来

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所以,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

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4)象一切其他商品一样,金银的价值时有变动,时有高低,其购买也时有难易。

一定金银量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或他种商品量,往往取决于当时已

发现的著名金银矿山出产量的大小。所以,以金银作为货币必然使货币自身

的价值会不断地变动,因而货币决不是计量他种商品价值的准确尺度,而只

能成为商品的名义价格。但是,劳动却另当别论,等量劳动,无论在什么时

候和什么地方,对于劳动者都可以说有同等的价值。诚然,他的劳动,虽有

时能购得多量货物,有时只能购得少量货物,但这是货物价值变动,不是购

买货物的劳动价值变动。所以,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

随地可用以估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和真实标准。

(5)所以,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观点的评价:

“斯密在两种不同的交换价值规定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 于生产商品所必要的劳动量,另一方面又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可以买到的商品的 活劳动量,或者同样可以说,决定于可以买到一定活劳动的商品量;他时而把第一 种规定同第二种规定混淆起来,时而以后者顶替前者。在第二种规定中,斯密把劳 动的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把工资当作商品的价值尺度,因为工资等于用一定量活 劳动可以购买的商品量,或者说,等于用一定量商品可以买到的劳动量。但是,劳 动的价值,或者确切些说,劳动能力的价值,也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是变 化的,它和其他商品的价值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这里把价值本身当成价值标准和 说明价值存在的理由,因此成了循环论证。”

第五篇、读书笔记之《国富论》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六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七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劳动生产物自动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

【概述】

3月份下旬某天晚上与好友潘多拉讨论了一些问题,我问她: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的劳动量渐渐减少,而我们人类的各种所需的食物物品却在增多?现在的人类越来越懒,越来愈多的人从农业阶级转变成制造业或者商业等,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食用的食物原材料会不会越来越少,我们这么懒,怎么吃的饱?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进步社会与原始社会的进步在哪里?

带着这些疑问,我将在这本书里面寻找答案。

【整理逻辑】

第一篇回答了社会进步的根本特征:生产力进步。

亚当斯密先生从古代社会分工开始,阐述了什么是分工,为什么而分工以及分工的影响因素;到货币的起源以及货币的两种形态,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以及市场机制的初步提出;再对商品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详细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作出说明。

【回顾内容】

分工的定义是什么?

劳动者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及兴趣专门从事一项工作,并慢慢的在自己的工作上有所专即超过普通人的一般水平。

分工能带来什么?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在指导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程度、技巧及判断力的加强,基本上都是分工的结果。”原著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的说明了分工必然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分工出现以后,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等量劳动者能够完成比过去更多的劳动量。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相对过去而言有了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势必会有所增加,并且增加不少;第二,无分工状态下,人们总是由一种职业切换到另一种职业,这过程中势必会损失一些,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比我们想象的缺失要大很多,而分工就避免了这种损失;第三,分工出现之后劳动的过程中,一些辅助劳动的机械被发明出来,这些机械的适当利用无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劳动以及节约劳动。

“一个社会,在政治修明的条件下,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增大能够使得普通人甚至最下层的劳苦群众都普遍富裕起来。”这是由于“别人所需要的物品,他能够予以充分供给;而他自身所需要的,别人也可以充分供给。”因此社会的各个阶级都能够富裕起来。

人类由于分工而伟大。

“我们如果把这一切的东西都考察一遍,并考虑到在每样东西上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劳动,就会惊讶的发现,如果没有成千上万人的帮助和合作,那么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即使再微不足道的人,哪怕想要按照极其单纯朴素的方式生活,也不可能得到他需要的最基本用品的供给。”

分工怎么来的?

由于人类的人性原理,或者是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原因,从最根本的需求上,每个人都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不以广大利益为目标,可以说是人性的自私。这种倾向是分工的源动力。而这些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

分工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有些劳动交易或者贸易,即使是最普通平常的业务,也只能在大都市经营。对于国际贸易,水运显然比陆运更具广大的市场。大都市相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更多的工作机会,甚至有些工作只能在大都市进行。水运相对于陆运来说能减少高昂的陆运费用。所以为什么一个国家沿海地区会比内陆地区发达,就是因为水运可以开拓全世界范围的市场,工艺和产业的改良都发生在水运便利的地方。亚当斯密在此疑惑了为啥我中国古时不重视沿海地区与外国之间的贸易,难道我们的财富完全来自内陆的交通贸易么?而我只想告诉他,大天朝你懂得,呵呵。

货币起源及商品的两种价格?

由于物物交换不方便,人们慢慢的将某个特定的物品当作一种可以交换多种其他物品的中介,这种物品即为货币的萌芽。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有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之分,前者对应于商品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定劳动量,后者是商品出售或者说是在市场上的价格。或者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而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商品价格=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地主地租。无论是谁,只要他的收入不是坑蒙拐骗偷,是合理赚取的,那么他的收入肯定来自他的劳动、资本或土地。来自劳动的那部分收入,称为劳动工资,所有人是劳动者;来自资本运营的收入,称之为资本利润,所有人是资本家;完全来自土地的收入,一般称为地租,所有人是地主。

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首先说明为什么要把这两种价格放在“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之后,是因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都是由这个公式确定。而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则与劳动直接关联,不涉及商品价格组成公式。

所以说这里的自然价格、市场价格与前面的劳动价格、货币价格有所不同。两者之间都是相对而言,自然价格是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的。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在自然状态下以劳动工资、资本利润以及地主地租来确定,那么这时的价格就是商品的自然价格。而市场价格则是商品投入市场以后,由于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导致价格会相对于自然价格有所上涨或降低。这里作者萌芽了这本著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市场机制。市场价格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受制的因素有许多,但最基本的原因乃是来自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市场机制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自然价格是中间的稳定状态,因为此时买卖双方是公平交易,而产生偏差的市场价格都是不稳定状态,此时不是买方亏本就是卖方倒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受损的一方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的让自己脱离不利的状态,这是市场机制调节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们自私的天性。

商品或者劳动在市场的价格高低从起源角度来讲,可以说是取决于供需的比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价值自然就高,因为需要这东西的人之间猛烈的竞争会把价格抬的很高很高,从拍卖这种买卖活动就可以看出来。东西越多,超过使用方的需求,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被贬的很低,泛滥嘛,所以说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好。你不要跟我说钱,知道贬值这回事么,你没看到通货膨胀把钱的价值都贬成啥样了。因此适当就好,够用就好,呵呵。

另外,我们从一个国家国民对某些东西的态度可以大致推测出这个国家的贫富状态。我将一个国家国民所需要的物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业产品,谷物类食品,对应于温饱社会底层状态;第二是制造业等各种生活用品,超越于温饱,进入小康中产阶级层次;第三类是奢侈品金银珠宝等贵金属,对应于富人层次。如果在一个地方,吃的东西是人们最为看重的,那么这个地方大致处于比较贫困,连温饱都成问题的状态中了„„以此类推超越温饱的程度越高,说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当然这有可能仅限于那些未开化的民族,也就是处于“桃花源”状态的民族。

下面是商品价格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情况。主要讨论各自受制的因素。

在具体讨论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商品价格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一个国家或者说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中由这三个部分所对应的三大主要和基本的阶级:以工作为生的劳动者即工人阶级,以利润为生的资本家和以地租为生的地主阶级。这三者中后两者总是剥削前者,因此劳动者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劳动者的劳动所得,称为劳动工资。

如价格的供需比例或者市场机制得出的结论,劳动的货币价格也受制于市场对劳动的需求。劳动者要靠劳动来赚取生活费用,因此处于不利地位,被资本家与地主剥削,惨不忍睹。因为雇主比劳动者能持久,劳动者如果不劳动就养活不起自己与家人,雇主如果不雇佣劳动者来进行资本运营赚钱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还能养家糊口,他有库存的RMB,而劳动者没有啊!此时劳动者的工资就会很低。但是如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能使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那么劳动工资就会很高了。“对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必然会随

着预定的用来支付劳动工资的资金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我把这句话上升到国家的发展高度上,对劳动者的需求,必随着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

下面这句话回答了我读这本书的初始目的:社会生产力一旦提高,必然会带来国民财富的增加,因此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增加,劳动工资就随之升高,于是丰厚的劳动报酬使更多子女被抚养长大,以满足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国家走向富裕(财富不断增加,不是拥有巨大财富)这个过程就表现为人口的迅速繁殖;穷困劳动者生活维持费的不足,是社会停滞不前的标志;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则是社会急速退步的表现。物资丰富,物价低廉(说明生产力进步了)的年度,产量与产值高,雇主们(想要雇佣更多的劳动者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之间相互竞争,因此表现为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劳动工资水涨船高;物资匮乏,物价高昂(说明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产量与产值低,更多的劳动者(想要获得职业以应对高物价带来的生活困难)之间互相竞争,劳动力因“超标”而泛滥贬值,表现为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劳动工资江河日下。

资本家通过资本的运营,赚取的妈妮称为资本利润。

劳动工资受社会财富的影响,资本利润也一样,不过后者的情况往往和前者反着来。社会的财富或者说资本的增加,会提高劳动工资,却也同时降低资本利润。这是也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矛盾的一个因素。“资本家的利润,不但要受他们所经营的那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要受他们的竞争者和顾客运气的好坏、商品在海陆运输甚至在货栈内所可能遭遇的许许多多意外事故的影响。”一个国家资本一般的利润肯定会随着其市场的一般利息率的变动而变动。

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都会随着各自的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当报酬的高低是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有五个主要情况。第一,职业本身分为愉快和不愉快的,劳动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有污洁、有尊卑而不同;第二,劳动工资因学习过程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相同;第三,职业有安定和不安定之分;第四,劳动工资因劳动者所需负担的责任的大小而不同;第五,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随成功的可能性的大小或者是安全还是危险而不相同。对最后一种,我想补充一下,越危险说明越具有挑战性,这对有冲劲敢于冒险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人来说成功就意味着无上光荣,这种荣誉或者赞赏也是报酬的很大一部分。上述五种情况都会使劳动工资各不相同,其中只有两种会影响到资本利润,即工作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第一种),是安全还是危险(第五种)。前者对资本用途影响不会很大,对后者来说资本利润会随着危险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不过不成正比。“要使不同用途的所有利害能有这样的均等,那么即在最自由的地方,亦需要三个条件:第一,那些用途,必须在那地方及其附近为人所知,并且确立很久;第二,那些用途必须处于普通状态,即自然状态;第三,那些用途,必须是使用者的唯一用途或主要用途。”

当报酬的高低是起因于欧洲诸国政策的不均等,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限制职业中的竞争人数,使愿加入者不能加入;第二,增加一些职业上的竞争,使其超过自然状态;不让劳动与资本自由活动,使他们不能由一职业转移到另一职业,不能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国家政策对经济社会进行干预这种行为已经不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了,依照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这种政治法规对整个国家来说完全就是施行计划经济政策,价格机制不再由市场来自然调节,而是由政府机构宏观计划了。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关于地租。

它作为使用土地而应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代价,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在决定租约条件时,地主都设法使租地人所得的土地生产物份额只足以补偿租地人用以提供种子,支付的工资,购置和维持耕畜与其他农具的农业资本,并且提供当地农业资本的普通利润。”土地生产物中,有些物品需求量很大,例如食物,使得它们的市价(售价)总比成本高,因此一般情况下总能提供地租;有些物品例如衣服和住宅,它们的市价(售价)有时超过有时不超过成本,因此这些土地生产物有时能给土地所有者提供地租,而有时却不能。在这里有一个影响链,就是工资与利润会影响价格高低,而价格高低会影响地租的高低。“在改良过程中,这两类生产物的相对价值只会有一种变动,也就是说,和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的价值相比,有时提供地租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的价值在不断的增长。”改良即是社会进步,国家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人们渐渐的摆脱了饥

饿,对各种制造业、日用品业、奢侈品行业的产品(有时提供地租有时不提供地租的那类生产物)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所能换取的食物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

对地租影响的结论。一切社会状态的改良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使土地的真实地租上升的倾向。第一,改良及耕作的扩大;第二,劳动生产力的增加使制造品真实价格降低,间接提高地租;第三,社会财富的增加。反之则会有降低地租的倾向。

劳动的生产物全部价格由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三部分组成,对应于文明社会三大主要基本阶级:第一阶级,地主阶级,和社会利益密不可分:“凡是促进社会一般利益的,亦促进地主利益;凡是妨碍社会一般利益的,亦妨碍地主利益。”第二阶级,即靠劳动工资过活的工人阶级,他们的利益同样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当社会的真实财富处于不增不减的状态时,劳动者的工资马上就会降低,只够他们赡养家庭,维持种类。当社会衰退时,其工资甚至会降低到这一限度以下。劳动者在繁荣社会中不能享有地主阶级那样大的利益,在衰退的社会中却要蒙受任何阶级所经受不到的痛苦。”第三阶级,劳动者的雇主,靠利润为生的资本家。在这里我想借用马克思大佛的一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坑脏的血液。资本的利润率不像上面的地租和工资一样随着社会繁荣而上升,随社会衰退而下降,反过来,它在富国自然低,在贫国自然高,特别是在迅速趋于没落的国家最高。

【总结】

第一篇总结成两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的增加,是国家进步,国民财富增加的最根本原因;价格的高低,取决于此时此地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程度的大小。

2015/5/10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蓄积和用途

【整理逻辑】

这一章的总结我打算和第三章合在一起。因为这两章联系密切,第三章简直就是第二章举的一个栗子,切听我细说。第二章首先对个人及国家的资财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分为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固定资本以及流动资本三大类;接着对流动资本当中特殊的一项——货币进行了详细冗长的阐述,看的我头都晕了;然后对资财按照是自己用还是贷款给别人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资本的投资用途(都是生产性劳动)作了几个说明。

第三章则讲了一个事情。首先指出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是按照农业→工业制造业→国际贸易的顺序进行的,然后以罗马帝国为栗子,论述了在各种限制情况下国家按照逆自然顺序发展财富积累过程的缓慢,最后进一步强调农业改良是国家走向富强最快的路。

【回顾内容】

个人及国家的资财是怎么划分的?

三大类:留供目前消费的、固定资本以及流动资本。第一大类,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这部分资财的特点是不提供收入。包含三项东西:为了留供目前消费而保留的那部分资财;逐渐得来的薪资收入(不论其来源);用以上两项买进来但尚未用完的物品。第二大类,固定资本。特点是不需经过流通,也不需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包含四项东西:一切便利劳动和节省劳动的有用机器与工具;一切又利润可取的建筑物;用开垦、排水、围墙、施肥等有利方法投下的使土地变得更加适于耕作的土地改良费;社会上一切人们学到的有用才能。第三大类,流动资本。特点是需要经过流通,需要经常更换主人来提供收入或利润。也包含四项内容:货币;各种食品;待加工的原始材料;待售的制成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流动资本。

这三大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以流动资本为最灵活,可以用来转化成固定资本或留供目前消费的东西;固定资本可以转变成留供目前消费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无法转换成流动资本;一般留供目前消费的东西不能转化为后两大类。留供目前消费的资本或资产不创造收入和利润,资本却可以,创造的价值可以进入流动资本作为货币的形式储存起来或变作其他资本或资产。

由此可见,流动资本是最原始的资本。它可以随意转化,就像孙悟空一样。但它需要补给,如果没有补充,流动资本就会干涸。来源有三个主要方面:土地产物、矿山产物、渔业产物。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必须一起才能创造价值。以农业与制造业的相辅相成为栗子:

产额=k*土地、矿山、渔场的自然生产力*投资数量的大小及资金用法的好坏

“在它们自然生产力大小相等的场合,土地、矿山和渔场的产额都和投资数量大小及资金用法的好坏成比例,在资本数量相等,投资方法又同样适当的场合,它们的产量就和它们的自然生产力大小成比例。”

两种劳动?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前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后者则不能。以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和家仆的劳动为栗子,前者为生产性劳动,后者为非生产性劳动。一个国家人民的性格是勤劳还是懒惰,必然导致维持这两种劳动所要投入的资金的比例大不相同。这是由劳动生产中资本与利润的比例决定的,收入-投资=纯利润。当纯利润很多的时候,天性虚荣的投资者会用这些钱雇佣很多家仆或者款客这类非生产性劳动与奢侈浪费上面,这样的情况多了,对一个国家绝对不利的,它能带领人民走向懒惰,把价值都浪费掉了;当纯利润很少的时候,这就鼓励投资者更多的投资生产性劳动,取得收入,他就没有更多的钱去用在非生产性劳动上面了,这样人们就趋于勤劳,国民财富慢慢积累,国家就渐渐的富强。

小说几句,我觉得在商品价格公式中,资本与利润一般是“对立”的关系,一国的资本增加了,投资的利润必定减少;维持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增加了,对生产性劳动的需求亦必日益增加,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也可以称为马太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一旦积累起来就不会停止了。

资本的投资用途?

有四种。第一,农业家、矿业家、渔业家用以获取社会上每年所需使用、所需消费的缘生产物;第二,制造者用以制造原生产物,使适用于眼前的使用和消费;第三,批发商、贸易商用以运输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从有余的地方运往缺乏的地方;第四,零售商用以分散一定部分的缘生产物或制造品,使其成为小的部分,适于消费者的临时需要。

把资本投在这四种用途上的人,都是生产性劳动者。这四种投资方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的。作者提出要把重点资本投资在第一种——农业上,才可以很迅速的走向富强,引出财富发展的自然顺序:农业,制造业,国外贸易。

国家财富的自然发展?

已经说过两遍了,不过为了加深我自己的印象,再加一遍:农业,制造业,国际贸易。与你无关。哈哈。“按照事物的本性,生活资料必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所以生产前者的产业,亦必先于生产后者的产业。”“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际贸易上。”

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反自然发展?以罗马帝国为栗子,对其崩溃后财富发展的反自然性及其原因做出阐述。

首先在当时的欧洲状态下,帝国崩溃后农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主要有四个主要阻抑:第一,来自长男继承法和限嗣继承法的限制。长男继承法使土地不能因继承而拆小,限嗣继承法使大土地不能因分割而拆小。大片土地被大地主或大领主霸占,他们又不常是土地改良家,因此土地无法得到改良,土地的生产力受到限制,农业发展困难;第二,封建农奴制度。土地无法改良,地主尚无改良念头,劳动工人亦无力回天。但耕作土地的工人基本都是奴隶,当时规定,奴隶不得蓄积财产。“一个不能获得一点财产的人,食必求其最多,做必望其最少,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关心。”这个时候,你还能盼望奴隶能更好的耕作土地以创造价值么?奴隶制度是阻抑农业发展的第二个原因;第三,农民的被压迫。在奴隶更作者之后,出现了可以与地主对分佃农的农民,他们可以蓄积财产。但是他们要纳给地主的地租,要服封建贵族致使的劳役,要扣君王要求的贡税,这种情况下,农业依

第八篇、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第一篇的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读书笔记。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张五常和郎咸平都曾如是说)。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 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 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第78页),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读书笔记大全《国富论读书笔记》。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 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

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 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第309页)。

6.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 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第495582页)

8. 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第588页)

9. 赋税四原则:1公平 2稳定 3征收便利 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