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警讲话稿

时间:2021-11-01 13:50:50 100字

第一篇、关于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新机制的思考

一村一警讲话稿

第二篇、“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探析

一村一警讲话稿

“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探析

韦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摘要:“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公安机关破解农村治安难题,夯实治安综治维稳基础,筑牢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创新举措。“1+N”运行模式是新形势下发动、引导及做好群众工作,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依据社区警务基本理论,构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有效解决新机制运作不顺、警力下沉不深、综治资源不合、群众工作不到位、驻村民警“单打独斗”的问题,推进“一村一警”警务新机制长效发展。

关键词:一村一警;机制;运行;模式

近年来,全国部分公安机关在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创新推行“一村一警”农村警务机制,成效显著。但如何推进该机制长效发展,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新课题。实践证明,“1+N”警务工作运行模式是以社区民警为核心,联合所有社区资源、综治力量的勤务模式,有效实现警民共建共享共创平安的互动格局。这与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夯实治安维稳基础,推行“一村一警”机制,警民共建共筑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在本质上高度一致。结合社区警务理论及国内部分地市先进经验,构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有效解决新机制运作不顺、警力下沉不深、综治资源不合、群众工作不到位、驻村民警“单打独斗”的问题,推进“一村一警”警务新机制长效发展。[1]

一、“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概述

“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公安机关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需要,适应职能任务变化,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平安建设”和社区警务战略,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创举。目前,对其内涵的科学界定尚未统一。本文根据社区警务基本理论与实际调研总结,认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指各县(市)级公安机关在社区警务战略基本框架下,结合实际,选派派出所民警和机关民警(以下简称“村警”)驻挂点,下沉到每个行政村或社区,整合综治资源,强化群众工作,建立联动协同制度,提高治安防范水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警务新机制。

将“一村一警”工作与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村警”统一进入所在村的领导班子。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民警进驻或挂点,驻村民警每月进村工作时间不少于8天,挂村民警不少于4天。主要工作内容: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安全防范指导、信息收集、服务群众。明确工作量化指标,实现“村警”工作台账网络化、规范化,将“一村一警”推

行工作纳入对各市、县公安机关的年度绩效考评,建立“一村一警”信息库,统一考评标准和办法,实行网上考评。[2]

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推行现状分析

近年来,部分地市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成效明显。如:2013年年初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深化改革农村警务,全面实施“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全区14357个行政村,落实驻村民警6897人、挂村民警7956人,村警覆盖率达100%。广西各地以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为切入点,推动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工作发展:上思县公安局推行“三个六”工作法,实行“村有警务室,进村六必做;屯有中心户,入户六必问;户有关系人,见人六必知”;贺州市公安局鹅塘派出所开展大排查、大采集、大宣讲、大化解、大服务和大整治,民警村官作用凸显。据统计,广西全区“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下降,打击犯罪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提升。[3]

从系统论角度看,“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一项集基层基础建设、平安建设和队伍作风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使该系统发挥全面及长效作用,应明确系统内外各要素的设置、定位及其相互关系,遵循一定的结构规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实现系统整体高效运转。因此,推进“一村一警”机制长效发展,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新机制运作不顺

1、警务保障查缺补漏和维护工作缓慢滞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人财物制度保障的需求也是会随之变化的。当前没有做好“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保障工作做科学性的需求评估、统筹规划和预算管理,没有分重点分区域按需要合理配备人财物而经常是“大一统”,未能实现动态化管理,查缺补漏和维护工作缓慢滞后,科学化、精细化、动态化保障有待加强。

2、部分群众接受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不高。由于受传统思想及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刑讯逼供、执法不公、民警违法乱纪等,部分群众土生土长在农村地区,认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虚的,驻村民警挂名不干事,警务室就是个空壳,甚至出现理解片面、消极抵触等现象,产生“滚雪球”效应,影响其他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加大了“村警”的工作难度。

3、监督考评督导方式较为简单刻板。公共服务性工作的考评方式和途径有许多,如:第三方测评、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民意调查、专家论证等。目前,“一村一警”推行工作的考评督导主要是引入信息化手段,依靠数据和指标量化对比,实行网上考评;各级领导亲临走访、检查监督和指导。但是“一村一警”工作涉及点多、线长、面广,仅靠数据指标及领导一方之言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显然较为单一、不科学。

4、激励制度欠缺,没有争先创优的氛围。各地市基本制定了《“一村一警”工作奖惩办法》,但是内容较为粗浅,操作性有待加强。如:没有切实将工作考核结果与民警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科学挂钩;“村警”的物质激励不足;没有针对协警、群防、协勤及志愿队伍[4]

的奖励激励机制,仅靠开会动员激励作用有限,未能全方位调动“村警”、协警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形成向先进典型看齐,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一村一警讲话稿

5、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农村地区地广人散,“车难行,路难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大大增加了“村警”驻村联系群众及开展工作的难度。

(二)警力下沉不深

1、警力有限,任务繁重,难下沉。如:某乡派出所在岗民警各仅有3人,除承担了整个辖区治安管理、案件侦破、户籍办理等中心工作外,还要派驻进村开展工作。

2、认识不足,服务意识差,难下沉。民警进村后不能真正沉下身子静下心联系群众,工作浮于表面。有的民警职业素养不高,缺乏服务意识,不会做、不愿做如此量大且关系复杂的群众工作,走村入户也只是浮在面上,没有真正沉下去。一村一警讲话稿

(三)综治资源不合,驻村民警“单打独斗”

一些地方对“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氛围不浓厚,人民群众对“一村一警”工作知晓率低,接受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不高,甚至公安机关内部对“一村一警”警务机制也了解不深,缺乏组织协调,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综治资源及力量形成合力协同联动参与治安防控工作,没有形成警民联动、警种联动、社会联动的互动格局,驻村民警“单打独斗”,很难完成工作的任务,如:情报信息未及时报送,决策指导作用难发挥。

(四)“村警”能力不足,群众工作不到位

有的民警工作作风存在问题,职业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喜欢喊口号,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能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群众工作能力有限,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工作办法单一、技巧少,工作成效也一般,喜欢走形式,停留在被动式的工作状态,“不接地气”。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有6972名村警在下村前接受过专门培训,培训率为47.2%,培训工作有待加强。[5]

三、构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的思考

我国社区警务基本理论中,对于构建治安体系科学化运行模式的价值取向和策略原则是依靠民主自治、责权一致利益均衡、规范运行依法治理、符合实际讲求实效、因地制宜统筹协调。“1+N”运行模式作为一种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警务运行模式与“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该模式在我国湖北荆门、江苏金坛、贵州遵义、福建三明等地市经过长期警务实践,成效显著。因此,结合实际,引入并充分发挥“1+N”工作运行模式在发动群众、整合综治资源、服务群众等方面优势,有利于创新“一村一警”工作方法,推进“一村一警”机制长效发展。

(一)内涵及特点

“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是指以驻(挂)点的警务室为工作主阵地,以“村警”为核心“1”,遵循警务规范,结合辖区实际,把各种农村(社区)资源、综治力量“N”整合到警务工作中联勤联动,变“村警”单打独斗的勤务模式为联合所有农村(社区)[6]

资源、综治力量的“1+N”勤务运行模式,有效解决“一村一警”工作如何科学高效运作、怎样发动群众、有效整合综治资源、做好群众工作的难题,逐步实现机关及派出所警力下沉常态化、警务工作前置长效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管理信息化、治安防控社会化,警民共建共享共创平安的互动式模式,具有互动性、共享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二)运作机理

“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潜力层三个层面。其中,核心层包括“村警”、协警及作为工作主阵地的警务室;紧密层包括村级“五大员”、帮教小组、巡防队伍等组成,以警务室为中心,建立与“村警”紧密联系,在“村警”指导下开展工作;潜力层包括中心户长、门卫、保安员和热心民众等,在“村警”及各综治资源的带动引导下,参与群防群治工作。运行路径:重点式是指“村警”根据实际需要主要发动某个综治力量参与重点抓好某项工作,如:学校周边治安巡防;协同式是指与多个综治力量搭建警务协同联勤执法制度,共同推进“一村一警”工作深入开展。

(三)具体构建途径

1、加强核心层建设,实现警务工作前置长效化、服务功能多样化。

一是着重提高“村警”的职业素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主管一村一警工作的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对这一新机制的认识的同时,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大会动员、集体宣誓等多种形式做好“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树立和巩固“为民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自觉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围绕“一村一警”警务新机制的目标开展工作,做好一线防控,便民服务,维护治安秩序。其次,强化教育训练,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益。为“村警”量身打造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并严格执行,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亲民爱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为民着想、为民解困助贫,提高“村警”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警务人才,优化警力资源,使得工作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对协警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协警队伍是农村警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为此,建议对在岗的协警队伍作一次以业务技能水平为主,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巡逻防控技能、应急处突技能等在内的综合性摸底调查,经研究分析后,制定相应的业务技能综合培训方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常态化轮训,提高业务素质,使他们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成为“村警”的得力助手,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加快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警务室软硬件设施规范化建设,统一颜色、样式、标志,把“村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进行公示,设置警民联系信箱、意见箱,发放警民联系卡,增进亲切感,把警务室打造成拉近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建立健全值班制度,不断丰富警务室的服务功能,实现警务工作前置长效化。[8]

2、夯实紧密层,专群结合,激发民力,弥补基层警力不足。[7]

首先,明确“村警”职责定位,建立“村警”非干扰制度,专心专注于基层基础性工作。第二,完善监督考核奖惩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村警”、协警、综治力量及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力。进一步完善监督考评激励办法,根据指标业绩、民意调查、个人述职等多方式,对驻村民警及协警、综治力量进行专门的综合性科学监督和考核。实施目标激励,开展星级“一村一警”警务室评比;实施荣誉激励,开展优秀“村警”及协警、综治力量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分享工作经验;实施职务激励,优先提拔优秀“村警”;实施物质激励,对连续多年服务一线的“村警”及协警、综治力量的发放工作补贴,对优秀“村警”可给予优先休假休息,定期对“村警”进行健康体检及心理健康辅导。对“一村一警”工作有突出贡献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9]第三,加强对村级“五大员”、专业巡防队伍及其他综治力量的业务指导,确保其工作落到实处,搞好驻点村群防群治工作,鼓励群众积极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使情报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效益最大化,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有效改善基层警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3、拓展潜力层,警民共建共享成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借力于海、新闻报纸、网络新媒体、群众口碑等传播方式,做好“一村一警”机制的宣传,警务公开,提高民众对新机制的认识和理解,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发动具有服务社会治安潜力的群众,如:中心户长、门卫、保安员和热心居民等,积极支持并参与到农村警务工作中,强化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创立多种形式的群众帮教小组、群防群治小组及治安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使基层情报信息收集报送更深入更及时更高效,实现警民共建共享平安成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总之,结合实际,构建“一村一警”警务机制“1+N”运行模式,有效解决新机制运行诸多问题,有利于推进“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长效发展,筑牢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创建平安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倪义福.城乡社区警务:1+N模式初探——兼谈新形势下警务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1.

[2]人民公安报.广西“一村一警”警务激活治安防控整盘棋[N].人民公安报,2013-12-05

(4).

[3]高雄.广西: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N].人民公安报,2014-02-12(1).

[4]同[2].

[5]同[2].

[6]王均平唐国清.社区治安体系理论选择及模式研判[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55-88.

[7]王昕张凡叶.荆门探路“1+N”警务社会化模式[N].湖北日报,2014-02-26(3).

[8]袁振龙.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74-77.

[9]杨建林.广安乡村警务助推农村大和谐[N].湖北日报,2006-10-31(2).

第三篇、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 开启农村警务新模式

一村一警讲话稿

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 开启农村警务新模式

为进一步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触角,筑牢农村地区平安网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牟定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农村警务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背景 牟定县总人口21.1万人,牟定县公安局共有民警166名,警力与全县总人口比例仅为万分之7.87,警力严重不足;全县总人口中,有近7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所占比重较大,空心村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地区村庄分散,从接警到现场处置需要很长时间,难于做到警情快处,服务群众工作滞后。 2016年5月6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闻到牟定县公安局调研基层警务工作,提出了“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要求。牟定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将“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作为基层警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解决警力严重不足瓶颈问题、空心村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滞后难题的重要推手全力推进。 二、“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做法 (一)及时汇报,高位统领,确保高起点推进 牟定县公安局及时将工作思路和推进情况向马闻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州公安局和县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马闻对农村警务机制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县委、县人民政

府下发了《牟定县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牟办发【2016】12号)。为充分挖掘“金点子”,5月16日至18日,牟定县公安局派出考察组,前往“一村一警务助理”机制建设推开较早,并取得实效的贵州省黔西南州考察学习。在县委、政府和州公安局的关心支持和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牟定县公安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和《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实施细则》,全警动员,全力推进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工作。 (二)因地制宜,一专多能,确保高规格选配 牟办发【2016】12号文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对选配民警驻村和选聘警务助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选聘的条件,并明确了职责任务和纪律要求。牟定县公安局合理划分警务区,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在全局范围内选取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优秀民警,经乡镇党委政府考察后驻村(社区)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指导开展好本村(社区)的综治维稳、治安管理、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实现一村一警。从各村(社区)书记或主任中选取1名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质优良、群众基础较好、熟悉本地情况的同志,经县公安局考察后聘为村(社区)警务助理,协助社区民警开展非执法类警务活动。 (三)同步推进,精心培训,确保高效率运作 5月下旬,全县7乡镇发文任命社区民警驻村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县公安局发文聘请89名村(社区)书记或主任兼任警务助理。5月30日至31日,全县7乡镇同步推开警务助理聘请仪式和

首次培训工作,牟定县公安局向89名警务助理颁发了聘书、工作证、执勤袖套和工作手册,颁布了警务助理工作规程、工作职责和考评办法,下发了警务助理工作台账。对警务助理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增进了警务助理对公安工作的认知和认可,掌握了开展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完成后,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正式上岗开展工作。 (四)严抓考核,狠促规范,确保高标准履职 为确保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高标准履职,解决“兼而不专”的问题,牟定县公安局制定了《牟定县驻村民警工作职责》、《牟定县驻村民警考核办法》、《牟定县村(社区)警务助理工作规程》和《牟定县村(社区)警务助理考评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工作规范,明确职责任务、严明工作纪律,充分发挥考核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的监督管理。在年度考核中,对不称职的驻村民警进行问责,对不称职的警务助理予以解聘;对优秀的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由县公安局给予表彰奖励。 (五)整合经费,真心关爱,确保队伍稳定 为营造聘得来、留得住的用人环境,牟定县公安局整合交通协管员等工作经费,提供服装、电筒等装备,为警务助理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对因伤、因病住院的驻村民警或警务助理,分别由局领导或所领导临床慰问,把组织的关心送到病床;驻村民警或警务助理的家庭遇到重大变故的,分别由局领导或所领导上门看望慰问;因工作突出获得表彰的驻村民警或警务助理,分别由局领导或所领导送喜报上门。以实际行动让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确保队伍稳定。 (六)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织

牢治安防控网底 紧紧抓住警务助理村情熟,信息广的本土优势,努力实现警务助理与当前农村警务模式、群防群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推进村民联防信息平台应用,着力构建治安前端防控体系。以村民小组为单元采集移动手机用户,通过移动公司搭建信息平台,将10个号码绑定为1个联防小组,形成“求助户+联防组长+警务助理+社区民警”的联防模式,拨打6995可同时呼叫组内所有人员,实现及时救助、快捷报警、快速处置、一呼多应、联防联动,进一步织牢农村治安防控网底。 三、“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成效 (一)做好信息员,掌握社情民意,情报信息早知晓 警务助理来自各村(社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具备人熟、事熟、地熟、情况熟的“四熟”优势,对村内情况了如指掌,预警情况可以先知先觉,及时报告驻村民警,果断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筑牢农村社区治安防控网。

(二)做好调解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上交 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定期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小的矛盾纠纷现场调处化解,大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派出所或司法所。将原来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省、州、县、乡”四级联动延伸到村(社区),实现五级联动,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做好巡逻员,开展治安巡逻,群防群治更给力 派出所将警务助理纳入执勤力量,组织警务助理参与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可疑线索和现行违法犯罪。日常工作中,驻村民警带领警务助理、治保会成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开展巡逻,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打击震慑违法犯罪、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协管员,协管交通消防,安全管理

更有效 近年来,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迅猛增长。警务助理充分履职,协助驻村民警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排查上报道路交通隐患,与驾驶员签订责任书,适时对群众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在消防安全协管方面,警务助理深入村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组织群众清理随意堆放的柴堆、草堆、粪堆,对供电线路进行排查,最大限度地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五)做好宣传员,宣传法律法规,普法教育更实在 警务助理协助驻村民警微信、短信、小广场大喇叭等等方式对群众进行防火、防盗、防骗、反恐等知识宣传。利用群众会、户长会,结合身边案事例对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主动联系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花灯、小品等文艺节目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六)做好服务员,落实利民措施,辖区群众更满意 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充分发挥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群众对需要办理出生申报、死亡注销、户口迁移等业务的,告知需要准备的材料,与户籍民警提前预约,实现了户籍窗口前移,减少了群众往返派出所的次数。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警务助理联系户籍民警上门办证;警务助理到派出所参加会议或汇报工作时,及时将办理好的临时身份证、户口簿等送证上门。 “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的运行,实现了警务前移,使农村地区的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处,求助第一时间得到服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刑事案件发案下降20.7%,破案上升16.8%,治安案件查处数上升20.8%。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与民借力,服务

第四篇、金寨一村一警汇报

一村一警讲话稿

第五篇、我国推进“一村一警”破解基层治安管理难题

一村一警讲话稿

第六篇、一村一干一警一员”

一村一警讲话稿

风南社区“一村一干一警一员”活动全面展开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风南社区“一村一干一警一员”大走访活动于2010年4月6日正式启动。一是办事处给社区分别确定一名区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干部、社区民警,一名办事处包社区党政班子成员作为平安建设基干,一名社区干部作为治安信息联络员,一名办事处综治办干部作为大走访活动联络员,印制治安防范提示宣传单,发放到每家每户。 二是包社区干部和社区民警在公示栏内公开自己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服务内容,每人一本走访活动记录本,建立一本台账,每月对所包社区进行走访,及时缓解矛盾,化解纠纷,力争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办事处,力争矛盾不上交。三是包社区干部和社区民警亲自将“一村一干一警一员”联系卡卡发到每家每户,面对面地向群众做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常识宣传;加强社情民意调查,排查矛盾纠纷,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化解解决,及时 解决不了的,上报办事处综治办。

第七篇、一村一干一警一员走访方案

一村一警讲话稿

一村一干一警一员

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切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按照市政法委《全市深入推进一村一干一警一员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X政法文[2011]17号)要求,XX对分包XX、X6个行政村展开“大走访”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一村一警讲话稿

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表达,存在问题及时得到有效化解,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二、工作方式

开展“大走访”活动,要坚持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抽调党员干部每月走访一次,时间不少于2天,(具体分包乡镇村委名单附后)。“大走访”活动主要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带案下访、定点接访、电话问访、定期回访的形式进行。大走访活动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进行,上半年要在6月中旬前全部完成,下半年在11月中旬前全部完成。

三、工作任务

开展“大走访”活动要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重点做到“八个走访”,即:走访贫困户,访贫困原因,帮助寻求致富路;走访刑释解教人员,访生活和就业情况,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走访上访户,访上访原因,帮助解决合理诉求;走访受灾户,访受灾情况,帮助协调临时救济;走访农民工,访工资保障情况,帮助维护合法权益;走访留守青少年,访生活学习情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走访流动人口,访实际困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走访特殊群体,访思想动态,做好教哀悼稳控工作。要在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维民权中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着力改进工作。要积极主动开展调处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指导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良好治安秩序。

四、工作要求一村一警讲话稿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大走访”活动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以总经理助理姚连平为首的“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名单附后)。要求单位负责人要亲参与其中,详细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大走访”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和责任人。要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政策法律的同志参加“大走访”活动。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从活动开始之日起,公司组织专门督查组,对“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间断督查。对负责人重视、活动扎实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好、效果不好的通报批评。对走访工作弄虚作假被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通报批评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第八篇、一村一干一警一员民意恳谈记录

一村一警讲话稿

“一村一干一警一员”大走访

梁综治制

定期恳谈制度

一、各行政村(社区)每月要召开一次民意恳谈会,由“一干一警一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共同参加。

二、恳谈会召开前,要提前将会议的时间 、地点、参加范围、主要内容等情况公示,方便群众了解和参与。

三、恳谈会主要是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将工作开展、解决问题等情况向群众反馈,会议内容要形成记录,以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