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会生活的作文

时间:2021-10-30 20:10:04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中考语文 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 社会生活类》

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社会生活类

(8000字)

第三节 社会生活类

★热点考题链接★

误会(2010·广西桂林);真心换真情(2010·哈尔滨县市);曾经错过的 (2010·湖北省荆州);话题“礼物”(2010·广西南宁二);美丽的智慧(2010·湖北宜昌);回报(2010·湖北娄底);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2010·湖南长沙二);____________让我陶醉(2010·甘肃兰州)。

★写作备考方略★

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生活,讴歌真善美,针砭假恶丑,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核心要求,也是近年来中高考作文命题的明确导向、考查热点。近年来中考,社会生活类考题所占比例每年均在50%左右。考题往往以生活为圆心,紧密联系我们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力求让我们“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

一、多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大家都瞩目的代表性问题,提高敏锐感,加强使命感,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大熔炉,发掘出闪光的“金石”;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影视媒介,关注时事新闻,博闻强识,收集素材,做一个“家事、国事、天天事,事事关心”的人。写作时,我们可以把时事定格在日常生活小事之中,以小事生动传神地展现热点、焦点问题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二、多让构思巧妙引人。使我们印象深刻或感动的事也许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独辟蹊径,从众多的材料中把独特的内容写进自己的文章。

三、多让材料细小动人。材料的角度越小,越可以把人物的性情在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走出家门时妈妈的那声叮咛,走进校园时老师的那种微笑,走进教室时同学的那幅“鬼脸”,都是能让人忍俊不禁的好材料。

四、多让情节曲折迷人。不少佳作开头故意设置疑团,然后逐渐激发,当读者似有山穷水尽之感时,再解开悬 念,情节 扣人心弦 。 此类新颖 文章,自然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模拟真题预测★

一、请以“阳光路上”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⑧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导引】

1.认真审题,别出机杼。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前提,针对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必须紧紧扣住文题中的“阳光”“路”这个关键词。这里的“阳光”喻指一切美好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题材,它包括了“社会、人生、家庭”等。具体讲:就国家社会来说,它可以喻指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民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就人生来说,它可以喻指个人的理想希望、成功与收获、真情与美好;就家庭来说,它可以喻指家庭的幸福和睦、理解关爱。“阳光路上”,主语可以是考生自己,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人,或是历史上的名人,甚至可以是具有寓意的物体;路,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也可以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路,如改革之路、成长之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等。把目光投向生活,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写作素材: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奥运会开幕式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携妻照顾女友34年的韩惠民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坚守大山深处只为乡村教育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毅然弃医从文的鲁迅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扎根贫瘠土地顽强生长的胡杨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路„„“阳光路上”就是要求我们从个性和创新等角度去思考,就是启发我们积极探寻和思考自己的人生,独创一格,呈现当代中学生独

具个性的人生追求。

2.小处切入,具体取胜。 考场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因为题目越空泛,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要知道,记叙文或记人叙事的一类散文,细节生动,情节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之一。

3.扬长避短,熟悉为上。 对于各种文章体裁,要求每个考生会十八般武艺,精通三四种,擅长两三种。近年来各地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写作时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同时考虑,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构思作文。

4.美化语言,底蕴胜出。选材要小巧玲珑,而且另一半也宜在文化、艺术等比较雅致字眼上大主意。行文中,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高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种种交往,如师生之间的交往,同学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亲人之间的交往 „„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能获得新信息,在交往中能寻求到发展的机会,在交往中能寻求到知心的理解,在交往中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交往中,你一定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 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要求:①自定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1.正面导入。与谁交往?怎样交往?交往有什么意义?这都是大家应该思考的。从正面思考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交往的意义,交往使我们获得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对交往进行赞美,赞美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可以写正确的交往方式对一个人的影响,交往使差生转化了等等。然后由此事例跟进,或纵深发展,或正反论证,相信成文还是不太难的。

2.反向切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们交往时,与高尚的人交往就会向高尚的方向发展,而交了低劣的朋友则会影响自己向低劣的方向发展。如果大家用后者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就做到了反面切入了。可以把作文的题目定为《从 说开去》,横线上填近墨者黑等反面事例即可。开头先引述事例,然后举一个交友不甚终受其害的例子,分析事例,总结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3.创新进入。关于“交往”的话题,同学们首先选取的交往对象便是人,包括同桌、老师、家长、笔友、网友等。这些人当然是我们最容易写的交往对象,也是最容易出现雷同的交往对象。因此,同学们想创新的话,在交往对象上可以做一些开拓,比如把交往的对象锁定为物,比如动物,比如日记本,比如梦等等。

三、请以“请记住我的名字”为文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你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选择最佳角度,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

(2)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情感,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卷面要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4)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与你有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

【写作导引】

1. 抓关键点,突破审题关。这个题目正确审题,人人都有可写的内容,写得精彩与否就看临场发挥了:结合提示语就得认真领悟几个关键词语:首先是“我”,第一人称;其次是“我的名字”,是个体,非群体;再次是“记住”,难忘的。写出“我的名字”为什么值得“记住”以至如何记住就扣题了。应该说,考生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甚至平时写过有关的此类的作文。如少先队礼的那位辅导员的名字, 一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位“志愿者”的名字,谆谆教导你的那位恩师的名字,学校看大门的那位门卫的名字,等等,都是“记住”的范畴。我们要选写那位记得不仅清楚而且精彩的人。

2.抓切入点,突破构思关。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一般地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例如你写“请记住我的名字”,先写游黄山见到的“四奇”美景,再写你对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积累,这样就将自然美与心灵美糅合在一起写,由实到需,文章就容易进入“灵魂”,亮出新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文}.

3. 抓创意点,突破文体关。最近几年中考对文体的要求都比较开放,一般都是要求“文体不限”,如本题也是这样“诗歌除外”即是除不能写成诗歌外,写成什么样的文体都可以。但“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形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我们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切不可把各种文体杂揉,给人一种“是马又非马”的感觉。我们写作时如果写散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人的报告而记住了他,细致地描写这人言谈中的自信。

四、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俗风情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风与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风淳朴,民俗繁多。譬如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还有各种风味的饮食文化,令人口馋„„这些节日与风情,包含着丰富的风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Z

请以“风俗风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600字左右。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作导引】

风俗是文化的瑰宝,穿越岁月的风尘,漫延至今绵香不已。写作时如何让风俗这朵具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让人们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和丰厚的底蕴呢?

1.抓住风俗特点,吹点知识“旋风”。俗话说“大俗即大雅”,风俗是一种文化,博大而深邃。诸如春节贴大红的春联是一种风俗,端午包清香的粽子是一种风俗,中秋品香甜的月饼是一种风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春社是一种风俗;“一舱的鲜鱼、朝霞和笑声”中的乌篷船也是一种风俗。民俗文化还体现在胡同里、风景里、舞蹈里、名胜里,甚至在人们的服饰、言谈举止里„„写作时如果能适当介绍一些风俗常识,有助于叙述,也能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习作《话说端午节》一文,在介绍端午别称的时候,可先解词:“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与“午”相通;又介绍了地支知识: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这样不仅交代清楚,说明准确,而且给读者知识的渗透,使整篇传达出一种文化气息。

1.抓住风物特点,吹点场景“春风”。风俗是历史,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有许多仪式、程序。如果写作时能着意进行一点场景的描绘,不仅能使人如临其境,而且会散发出一种文化之韵。比如习作《火把节的火》可这样描绘:“那公园里、草地上,甚至于大街小巷,所有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围绕一堆堆火,蹦蹦跳跳,挥洒汗水,欢乐无限。登高远眺,整个世界里开放着无数朵灿烂的火花,花儿急速地摇动,在夜的画布上描绘出一个个红红的圆,仿佛一张张笑脸,更是一个个圆满的句号。”具体的场景,把风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抓住个人特色,吹点表达“暖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作文时要以“具体”诠释“抽象”,也就是化虚为实,用具体的文化形态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长于叙事的同学,不妨首选记叙文,通过回忆与风俗有关的往事,用感人细节打动人;知识丰富的人,不妨首选说明文,可以说明风俗的来历;长于理性思考的人,不妨首选议论文,发表独到的思考;视野开阔的人,不妨首选散文,用丰富的积累、广博的材料说话。譬如习作《春节印像》一段:“春节,像弥久不衰的浓浓亲情,像抚慰心扉的融融暖阳,更像柔和醇芳的美酒、陈酿。春节是欢乐、和睦的氛围,如同冬天的麻辣火锅,既麻又辣又烫,品尝过后,口留余香。充满温馨的情感抒发,使年味浓浓郁郁,回味悠长。” 适当的议论抒情,不光能抒发小作者对春节文化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情感的激荡、哲理的启迪,也会使春节的文化气息更加纯正、愈发厚重。

篇二:《关于体验生活的作文》

关于体验生活的作文

关于体验生活的作文

打工的一天

夜幕降临,我缓缓地将自行车推出菲利浦公司的大门。微风吹来,暑气已经消散,我的心情也终于恢复平静。望着身边那些欢笑着的女工,我的思绪又飞回到被晨踏入这座现代化工厂的情景。

带着父亲的一纸介绍,我,一名中学生怯怯地站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前,并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天的体验式打工生活。

我被安排到插件车间。穿上湖蓝色的工作服,我像所有女工一样,默默地在生产线前坐下。作为实习插件生,我只负责将4个元件以最快速度插在电视机底板上。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流水线以固定的速度运行,绝不会顾及你是否能跟得上。刚插了十几块板子,我的手便开始发抖,大滴大滴的汗珠从我的额上滚下,双臂更像灌了铅一般,怎么也举不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文}.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双手越不听使唤,那流水线的速度似乎就越快。无奈,我只好手忙脚乱地把元件乱插一气,心中暗自埋怨父亲出的馊主意,待在家里岂不悠哉?暑假嘛,本来就该休息。我的心中开始烦躁不安,根本跟不上正常的工作速度。

忽然,一双手截住了从我面前漏过的空板,我一抬头,对面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正摇着头帮我补插,她手脚的敏捷程度令我目瞪口呆。“像你这种速度,”她略抬头瞟了我一眼,“如果是一般的工人,早被辞退了。”我哑口无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惭愧之余,我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正确,一直以为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把书读好就行了,其他嘛,一概不用考虑。可是,一旦踏上社会,就像今天,我的能力是否能保证生存?这确实值得怀疑。

我再次抬头望了一眼我身边的这些女工,她们大都还很年轻,刚从学校毕业的她们,已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们收起心中的幻想,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她们那如飞的双手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她们正为自己的生活拼搏!那令人惊叹的速度难道不是汗水的结晶吗?那看似轻松的动作难道不凝聚着她们的滴滴心血吗?取件,插件;取件,插件„„我终于从这简单机械的动作中悟到了些什么。生活与我想象的还相差太远,它需要自己去体验。在生活的洪流中稍有懈怠,它就将毫不留情地向你宣告:你是弱者,你将被淘汰。然而,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的学生来说,这种生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们终究要去面对。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枯燥单一的取件、插件中流过,当我脱下这身工作服时,天色已近黄昏。疲劳几乎把我击垮,可我心中的充实感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我感到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

点评:

今天的青年学生大多备受社会、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很难懂得生活的艰辛,更难明白生活的真谛,稍不如意或稍受>挫折就难以承受。

作者通过一天打工,对生活有了很好的体验:原来人生要经受磨难,要承受压力,要做好事情还得有强烈的责任感,并随时准备接受挑战。只有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才不至于一踏上社会就败下阵来。

学生对生活有了深层次的考虑,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关于体验生活的作文》

篇三:《关于生活化作文》

作文生活化研究心得

关于生活化作文,很多教师都在探讨,观点和措施都很多、很好,这里我不想从长线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与积累上赘述,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临场作文时突出生活化应注意的方面。

一、改变观念,注重章法。

这里的观念,就是写作文的目的,让学生在每次作文前自问:“我写这作文是干什么的?”写作文不是应付,不是只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得到教师的欣赏,获得高的分数时,也培养自己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换句话说,自己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在作文中增强了,自然也就能得到教师欣赏,得到高的分数。不要让学生只为分数而放弃写身边的生活,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虽然有些虚构胡编的文章得个高分,但毕竟少。更可怕的是,那影响了自己的成长,至少是影响了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与人的个性健全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写作文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在作文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熟悉的世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挖掘人的潜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不断完善。作文本应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生活,最终指向人的生活,指向人的发展。积极周旋于应试与素质教育间的我们,如果明白了新课标的良苦用心和实际指导作用,就应该明白临场作文时学生对写作目的的自问,是学生能接受而且应该接受的。

如果说观念的改变是“放”的话,那么,章法的注重就是“收”。对小学生而言,模仿是作文入门最快的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入门当有法,循序渐识真,小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生活化写作的“章法”(或者说是“套路”),就可以快速打开行文的思路,熟能生巧,模仿创新。章法模式是一种构思范例,或者说是文章的结构模式。小学阶段划分段落层次及归纳段意就是很好的寻找章法模式的途径。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赶海》,先总写由一首歌引出童年趣事,然后具体写赶海的乐趣,特别是抓螃蟹的乐趣,最后由一首歌曲呼应开头,结束全文。如果教师细心发现,引导学生利用,临场作文时,是非常适合写出生活化的作文的。“教学有法”而“用无定法”,学生自由快速选用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生活化的佳作几率大大增加。

二、描写细节,再现生活。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教师都会强调要掌握写法,把握规律。写人记事的话,可写一件或几件事来反映人物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点。如果写一件事要讲究记叙的“六要素”完整,内容要具体,详写事件的经过;如果写几件事,就要注意事件之间的联系、明确中心,安排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详写,什么略写。如果要突出生活化,就需要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生活中的细节,再现当时的生活。比如课文《孔繁森》《李广射虎》等,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都选取了当时生活的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至于写景状物,既要略写人物(观察者)的活动,又要详细描写观察景物,写出景或物的动态与静态,以突出景与物的某一特点或观察者的感受、思考。如课文《雨后》《夕阳真美》《荷花》等。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关键的一点是在写作时有细节描写,以体现生活味。许多学生写作文,往往对事件、客观事物或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描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因而作文一般。描写,是小学生作文首先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写作技能,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少的写作基本功。写好生活化的作文,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描写细节的方式。

小学阶段的写作,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叙述、描写的技巧,以及叙述与描写结合的写作技巧。当然,技巧的掌握都是在服务于生活化作文这一核心内容,学生写作时,可以自由选择平时训练的内容,来具体地写自己的见闻、感想,也可以描写事物的形、色、声、味等多方面的特点,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比如,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写什么呢?起床啦,洗脸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这就是非常关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的写作,让学生从生活开始,从生活选材,写出有生活味的文章。一位学生写:“今天我和姐姐玩海宝。海宝是他父亲在外边带回来的。我们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断了海宝的腿,后来我找到胶带把腿粘上了,今天我玩得很开心。”我找这个学生面批,问:“海宝的腿怎么弄断的?怎样把腿粘上的,我怎么不会呢,教老师一下,好不?”学生很兴奋,具体谈了断和粘的过程,然后我说:“如果把这也写进去,和原来的作文比较一下,谁更好呢?”我又请其他两位学生来试试,结果都认为,还是加进细致地描写断和粘过程的作文好些。学生也心悦诚服,高兴地修改了。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临场的发挥是建立在平时有目的、有计划训练的基础上的,基本功练得好,写作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突出生活,再现生活,把事物写具体,写真切,写出生活味并描写细节,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突出个性,感受生活